李正开
(云南省临沧市精神病专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
✿论著/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李正开
(云南省临沧市精神病专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观察组(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 综合治疗组的患者在疾病症状改善及预后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综合性整体性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及时摆脱生命危险,促进心肌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和血流迅速中断所引发的一种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疾病,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关联,由于冠状动脉血流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长时间和严重缺血,可见急性心肌梗死(AMI)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此基础上,发生管腔内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血管痉挛,严重危及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很多患者会在情绪精神异常、劳累、饱餐后诱发。从病理机制来看,心肌梗死(MI)还可导致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心室重构后出现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1],此外急性心肌缺血会导致心电不稳定出现心律失常。因此积极的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院对此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多种手段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治疗,效果尚可,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综合治疗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6~64岁,平均60岁,老年患者14例,发病距就诊最短10分钟,最长40分钟,伴心律失常者10例,休克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0~68岁,平均59岁,老年患者11例,发病距就诊最短8分钟,最长46分钟,伴心律失常者9例,休克2例,所有患者均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清酶、血清心肌特异蛋白检查确诊。
1.2 临床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AMI)一般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损伤、血小板释放聚集物质所引起的冠状动脉管腔阻塞,从而造成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状况,进而引起心肌坏死,本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常见,但近年来中国也有上升趋势。多数病人于发病前数日可有前驱症状,发病时疼痛为最突出的症状,并伴有发热、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起病后超过20%的病人会在数小时至1周的时间内伴随休克症状,超过75%的病人会伴随心律失常,坏死区心电图检查结果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Q波,损伤区ST段出现弓背向上型抬高迹象,缺血区T波倒置,体征表现上心率加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
1.3 方 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诊治措施,主要为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进行对症支持药物治疗(具体略)。
1.3.2 观察组 实施综合整体性的治疗方案,在维持患者心脏功能正常的前提下,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处理心律失常、泵衰竭等多种并发症,防止猝死,具体为:
(1)基础措施。立即收入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严格卧床,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呼吸变化,必要时好需要进行肺毛细血管压的监测,间断或持续通过鼻管或面罩吸氧。
(2)对症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灌注,使用异搏定保护心肌,极化液静脉滴注利于心肌细胞存活。静滴硝酸甘油、丹参、1,6-二磷酸果糖。
(3)解除疼痛。以5μg/min开始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每5-10min增加5-10μg,疼痛较轻者地西泮10mg肌内注射,或肌注哌替啶50-100mg,对恶心、呕吐患者可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0.5mg的阿托品。
(4)消除心律失常。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窦速伴有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合并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需立即静脉注射50-100mg的利多卡因,稳定后改用口服胺碘酮,发生心室颤动时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对窦性心动过缓或Ⅰ度、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肌注或静脉注射0.5~1mg的阿托品。
(5)控制休克。补充血容量,静脉滴注浓度为5%~10%的葡萄糖液,输液过程中如发现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上升超过 18cmH2O,肺楔压在 15~18mmHg之间,则应停止静脉滴注。周围血管张力不足可应用升压药多巴胺素静脉滴注,血压仍不升可试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同时应严密监测血压。
(6)再灌注心肌。为使闭塞血管恢复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缩小梗死范围,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对心电图检查结果中ST段抬高和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ST段抬高且并发心源性休克、无ST段抬高但相关梗死动脉严重狭窄且血流≤TIMIⅡ级者行介入治疗(PCI)。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AMI)伴随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病时间小于12小时,且年龄在75岁以下患者、ST段抬高,发病时间在12~24小时之间,但仍有缺血性胸痛,ST段抬高者使用溶栓药物溶栓治疗。
(7)后期措施。病情稳定后要适量活动,进行相关康复的疾病宣传教育,长期口服阿斯匹林100mg/日,潘生丁50mg,每日3次,制定康复计划,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四肢,鼓励主动翻身,溶栓治疗后的患者在溶栓后24h可开始活动,老年患者心功能基础较差,侧支循环建立较难,应绝对卧床2周后开始康复运动。对有焦虑心理的患者采取放松治疗,积极与患者沟通消除紧张心理,保证蛋白质供应,进行饮食干预,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1.4 疗效判定
对所有患者6周后进行效果评定,统计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并发症情况。临床疗效治愈的评定标准为:临床症状均消失,且无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症状。心电图检查ST段回至正常电位线。有效评定标准为: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等症,心律失常缓解程度达50%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n(%)]
急性心肌梗死(AMI)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有数据表明心肌梗死(MI)90%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梗死的发病部位部位与冠状动脉供血区域一致,多发生在左心室,尤其在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多见,极少累及心房。老年患者器官老化,血管脆化,更易给救治带来困难,如何有效的救治患者,降低死亡率,这是治疗的根本目的所在。
诊治时我们体会到,对于急诊患者要注意辨别诊断,询问缺血性胸痛史和描记心电图是迅速筛查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疼痛部位通常在胸骨后侧或左胸部,可放散至左上臂、颌部、背部等其他部位,临床诊断时应当注意非典型疼痛的具体部位,观察有无无痛性心肌梗死或其他不典型的表现特征。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为不典型胸痛,老年患者大多表现为呼吸困难。
我们进行综合性的诊治措施,治疗原则以维持心脏功能和心肌血液正常供应,挽救濒死心肌,进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防治并发症,防止猝死为主。除基础措施外,充分镇痛和有效镇静是稳定情绪的基础,可用哌替啶50-100mg或地西泮10mg肌内注射,一些老年患者混有低氧血症,应吸氧,使氧饱和度>90%,加速氧向缺血心肌弥散[2]。早期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扩张冠脉,一方面能缓解疼痛,同时也可控制和预防冠脉痉挛和收缩,缩小梗死面积。急性心肌梗死(AMI)与心律失常往往并随发生,据统计约有75%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心梗急性期合并心律失常,并发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诊治时应当高度重视,首先应分辨心律失常的类型,前壁梗死导致的心律失常为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而下壁梗死常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但应注意利多卡因有抑制心脏传导系统的作用,对于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宜常规应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存在房性早搏可能性较大,因此应尽可能转复为窦律。对于合并休克的患者,治疗时需要及时纠正酸中毒症状、避免出现脑缺血、保护肾功能,必要时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病情稳定的后期治疗中,应注意放松精神,适度锻炼,近年来心脏康复的概念逐步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当中,康复治疗改变了以往传统治疗观念,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数据表明,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罕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破裂、严重心律失常等[3]。
综上所述,综合性整体性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及时摆脱生命危险,促进心肌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1] 韦必昌;探讨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3,20(08):255—257.
[2] 陈飞飞;孙晓华;李锦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0,06(12):269.
[3] 余金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11):365.
Analysis of efficacy of clinical treatment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LI Zheng-kai
(Psychiatric Hospital of Lincang,Lincang 677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easure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and analyze the treatment efficacy.MethodsWe chose 60 patients with AMI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0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comprehensive treatment)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treatment),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s was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were used to guide the clinical practice.ResultsThe improvements in symptoms and prognosis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Comprehensive,holistic treatment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s in symptoms and prognosis among AMI patients, rescuing their lives and promoting cardiac rehabilitation.Hence,this treatment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linical treatment;Analysis of efficacy
李正开,1978年生,女,汉族,云南凤庆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精神科诊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