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现状*

2015-02-22 16:01张淑玲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师

张淑玲,张 萌,梁 莉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市第五幼儿园;3.承德医学院)

浅析中美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现状*

张淑玲1,张 萌2,梁 莉3△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市第五幼儿园;3.承德医学院)

美国;中国;职业精神教育;医学生

关于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学界众说纷纭。备受推崇的当属由美国内科学会等单位提倡并获众国际医学组织认可的《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的界定,概括为患者利益至上、医学诚信第一、提高业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美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相比之下,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我国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和美国相比有很多不足。本文将从多角度比较美国和中国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以其为我国医学院校未来开展更为专业有效的职业精神教育提供借鉴。

1 美国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由于对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缺乏重视,加之社会上关于医学毕业生因缺乏职业素养受到惩处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使得在医学生的培养课程中增加职业精神方面的教育日益迫切。从70年代开始,美国众多医学院校开始了一系列医学教育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改革波及美国各大医学院校,到本世纪初,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具有本院特色的医师职业精神教育课程。此外,美国医学院协会要求医学院校对其毕业生从特定和系统的角度进行详细的观察,来评估学生在职业精神方面的表现,并上报给医学系负责人员审阅[1]。

2 美国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形式

2.1 显性职业精神教育 显性教育指的是提供与医学职业精神相关的人文课程作为必修课,课程涵盖伦理学、管理学、医患关系、心理学等科目。所有课程都贯穿了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核心要求,即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坚守职业道德、广泛了解行业背景知识、具备责任心等。

2.2 隐性职业精神教育 将职业精神教育融入临床实践教学也是美国医学院校开展职业精神教育的另一大特色,称之为隐性教育。如进行案例分析、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小组活动,使学生了解医患环境,观察有经验的医师如何处理各类复杂事件,领会职业精神的内涵。有的医学院校在大课堂授课后,在同一周安排与职业精神课程相关的小组讨论,导师提供涉及职业精神的临床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加以指导,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计分,列入本科目最后成绩。有的医学院校会在暑假期间提供让学生去偏远贫困地区担任医疗志愿者的机会,或者到合作医疗机构参与社会实践,亲身感受现实中医疗工作者在职业精神上的真实表现[2]。

2.3 强调示范作用的重要性 由于隐性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接近真实或者完全真实的医疗环境下领会并建立良好的职业精神,这就对医学院校在外部培养环境上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这里的外部环境既包括客观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Ludmerer认为,医学院校提供的培养环境(包括活动执行者,如教师、医生和其他医疗工作者)中所根植的医疗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有调查显示,个别学校在进行职业精神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言行不一致的现象。例如,6所医学院校中参与调查的98%的学生承认听到过指导老师用贬损的语言描述某位患者,61%的学生承认在医院实习过程中医务工作者的某些行为违背职业精神的要求[3]。医学教育者也会经常收到学生的反馈,反映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医师职业精神与现实操作有矛盾和冲突的地方[4]。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职业精神教育的目的,医学院校、医疗单位及医务工作者必须对自身行为加强监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以身作则,向学生展现充满正能量的医生职业道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反思,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职业精神学习氛围。

2.4 职业精神教育的评估方式 职业精神教育的评估方式包括人文教育测评和临床实践考核。对人文教育的测评主要采取直接观察的方式,考察学生的沟通能力、工作态度情况。临床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实践中的医学技能操作和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参与评估的人员包括教师、合作医生和护士、其他医护人员、模拟病人、同学、系里的成员,甚至学生自己也参与自评。考核范围涵盖沟通能力、业务水平、文化敏感度等一系列个人的能力素质,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3 中国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现状

⑴相比美国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对医师职业精神方面的要求,我国对医师职业精神的要求提出得比较晚。我国于2008年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开始明确要求医师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必须做到做到遵纪守法,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关爱病人,尊重患者信仰,注重与患者的交流等。

⑵人文课程设置上不灵活,课时数较少。我国很多医学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的课程内容脱离实践,教材内容不够新颖,学生对课程整体满意度不高,难以起到规范和引导学生领会职业精神的作用。此外,美国的医学人文课程贯穿于整个本科学习过程,临床前期和临床实习期人文课程都在进行。中国的医学院校在临床实习阶段没有安排人文课程,这就使得人文理论内容停留在理论学习上,缺乏与临床实践的有效衔接[5]。

⑶隐性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职业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来观察和模仿。我国对创造隐性教育环境方面没有足够重视,当然,这容易受到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还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并且,我国在教师、医生、护理人员共同协助提供隐性职业精神教育课程方面的实例和研究都比较缺乏,有的学校虽然提供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故事分享、角色扮演等训练,并获得了积极的反馈,但内容和形式上与美国院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⑷测评不够合理,相关研究少。目前多采用学期末考试的方式,局限于书面考核,缺少对学生其它技能,如沟通能力、医患矛盾解决能力的评估,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十分薄弱,还需向西方国家学习[6]。

4 小结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医师的摇篮,在培养医师职业精神上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的医疗环境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如何在大学期间指导学生在职业精神教育过程中做好适应未来医护行业的心理准备,认清困难并接受挑战,快速适应当前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是所有医学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国医学院校若能充分了解、借鉴美国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先进模式,并最终应用到自己课程建设上,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Leo T, Eagen K.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 the medical student response[J]. Perspect Bio Med, 2008, 51(4): 508-516.

[2]Buyx A, Maxwell B, Schöne-Seifert B. Challenges of educating for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who should step up to the line?[J]. Med Educ, 2008, 42(8): 758-764.

[3]Hilton SR, Slotnick HB. Proto-professionalism: how professionalism occurs across the continuum of medical education[J]. Med Educ, 2005, 39(1): 58-65.

[4]Cohen JJ. Professionalism in medical education, an American perspective: from evidence to accountability[J]. Med Educ, 2006,40(7): 607-617.

[5]王雁菊,刘春雨,曲必成,等.中美医学人文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74.

[6]杨昕,曾静,左川,等.医学教育中医师职业精神评估方法初探[J].医学与哲学,2014,(7):68-70.

G641

C

1004-6879(2015)02-0176-03

2014-02-03)

* 河北省教育厅2013重点课题(SD1340152013),北京大学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资助项目(PUHSC-MPC1303)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