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5月20日正式发布,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规划》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等三大区域,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
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应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和西南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水土配置错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规划》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发展雨养农业,到202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 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
四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防治农田污染、综合治理养殖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以及到2030年养殖废弃物实现基本综合利用,农业主产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基本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得到全面利用。
五是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增强林业生态功能、保护草原生态、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摘自农业部网站)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希荣在2015年饲料原料论坛上指出,当前畜牧业新常态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畜产品消费形式发生新变化,消费需求总量进入到平稳增长的新状态。近些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八项规定、各项制度的出台,把过去畜产品消费总量中的“泡沫”捅破了。“泡沫”主要是浪费型消费和过度型消费。这个“泡沫”被捅破之后,消费总量会明显减少畜产品消费总量回归到正常状态。
第二,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新变化,总体上进入到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短缺和阶段性有余并存的新状态。前些年供求关系矛盾比较大的是牛羊肉,这属于结构性短缺,今后还可能会长期存在。尽管今年活羊和羊肉的价格在连续十几年增长后,出现小幅下降,并不能说明它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是好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包括小反刍兽疫,进口羊肉的冲击,前面讲的两种消费量下降等。阶段性有余是指猪肉、禽肉供大于求,价格走低,效益下滑甚至亏损。
第三,畜牧业生产能力发生新变化,调整产能结构进入新状态。近几年,畜产品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有的品种已经严重过剩,在需求受到抑制后更加突出了,尤其是生猪、部分禽类产能是严重过剩的。畜产品在现行政策和经济背景下处于平衡甚至紧平衡,对产业和农民是有好处的,如果出现供大于求,受打击的是畜牧产业,受损失的是农民。保供给是第一任务,但是必须要思考如何调节产能,避免严重的供大于求。
第四,国内外畜产品价格比发生新变化,畜产品市场进入到一个价格倒挂、差距不断拉大、进口产品冲击不断加剧的新状态。现在许多畜产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及牛奶等,国内外的价格倒挂现象非常严重,如果不进行监管约束,我国产业受到的冲击是致命的。
第五,畜牧业生产布局发生新变化,区域布局进入到南压北扩的新状态。南方受资源条件限制,尤其是环保条件要求提高后,养殖空间越来越小,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出台一些限养禁养的措施,使一些大企业的养殖基地逐渐往北方转移,而且转移速度会不断加快,南方压缩生产,北方扩大产能。
第六,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新变化,生产经营主体进入到散户退出加快与规模化速度放缓并存的新状态。今后几年散户的退出可能进一步加快,但是规模化发展的速度可能要放缓。这是由效益不高决定的。近些年工矿企业、房地产商投资的大型规模养殖场,部分处于经营不善、闲置的状态,即便是长期搞农业的企业,也放缓了扩张的速度。这也是调整产能的需要。
第七,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发生新变化,规模化养殖进入到用地环保双重制约日益趋紧的新状态。过去很多土地属农村集体所有,现正逐步将土地确权给农户,用地将更难。同时环保约束将越来越严,环保法和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条例均有明确严格的要求。
第八,畜产品的营销方式发生新变化,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销售将进入到直销、电子交易、期货贸易、网购等多元化发展的新状态。很多活畜会进入电子交易,这种新型交易形式的发展将越来越快。新生代成为消费的主力后,更愿意接受网购这种便捷的方式。
第九,消费结构和消费意识发生新变化,进入到多元化消费和更加关注营养、注重安全的新状态。将来的消费结构中禽肉的消费量呈增加的趋势,猪肉比重会下降。从营养角度看,禽肉较猪肉胆固醇低,营养价值高,这是世人公认的。今后的消费将更加关注营养和注重安全,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第十,畜牧业生产的收益发生新变化,畜牧业生产进入到“天花板”(价格)和“地板”(成本)双重挤压的一个新状态。畜牧业的未来发展,价格上涨的空间受到限制,尤其受到国外进口产品价格的打压,成本会不断地提高。双向挤压将导致生产效益下降。
第十一,粮食供求形势发生新变化,农牧业逐步进入到一个融合发展的新状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国家提出要调整种植业结构,支持发展青贮饲料,保护耕地质量,试行休耕。可以利用原来种植粮食的耕地来发展畜牧业,为养而种。
第十二,草原生态形势发生新变化,草原畜牧业发展进入到主要依靠人工饲草的新状态。恢复草原生态必须开辟新途径。真正解决好草原生态这个问题,关键是大力发展人工种植饲草料以减轻草原压力。
第十三,畜牧业政策环境发生新变化,今后畜牧业政策支持的范围和重点会进入到调整和完善的新状态。现有的惠农政策不可能一成不变,畜牧工作者要认真总结成绩、经验和问题,提出有价值、切实可行的建议。(摘自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