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纹,肖生祥,任建文,安金刚,霍 佳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陕西西安710004)
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皮肤性病学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吴佳纹,肖生祥,任建文,安金刚,霍 佳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陕西西安710004)
准确掌握皮肤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皮肤损害”的特点,是皮肤性病临床实习带教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总结了皮肤性病临床带教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相结合,强化了学生对各种“皮损”直观、感官的认识,有效地提高了皮肤性病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皮肤疾病; 性传播疾病; 教育; 教学方法; 临床实习
临床实习作为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而皮肤性病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强、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因其疾病种类繁多、“皮肤损害复杂多变”,直观性强等特点[1-2]。初次接触皮肤性病学的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因此,如何在临床实习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皮肤病常见病、多发病的正确诊治,是皮肤性病学临床实习带教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3-4]。而本科在多年来的临床实习带教中,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实习生有效地掌握了皮肤性病常见病的诊治,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现将本科在皮肤性病学临床带教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强、形态学为主的学科,加强同学的感官认识,辨别、认识各种“皮肤损害”特点是皮肤性病学教学的重点[5]。为了使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掌握不同疾病典型的“皮损”特点,就需要带学生亲自接触患者,仔细观察“皮损”形态特征,但是皮肤性病住院患者有限、病种有限,而大量的患者都集中在门诊。因此,本科非常重视“门诊带教”教学,所有在本科轮转的实习学生均要求必须跟随教师上门诊,在门诊中对一个初诊患者,仔细向学生讲授、观察“皮损”表现及鉴别诊断,而对一个复诊患者,首先由学生描述、观察“皮损”特点,然后带教教师总结、补充。通过这样的带教学习,实习生加强了对不同疾病“皮损”的感官认识,逐渐掌握了皮肤科常见的“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毛囊炎、尖锐湿疣”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也充分理解了仔细辨认“皮肤损害”的在皮肤性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如曾在急诊科有一个“头痛”的患者就诊,患者在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等检查均无异常,当时一名实习生首先接诊该患者,询问病史后,仔细拨开患者枕部头发,发现患者枕部有大量簇状分布的水泡,诊断带状疱疹感染。随后询问该学生,如何想到拨开患者枕部头发检查,学生回答曾在本科门诊流转实习时发现部分“头痛”患者可能是带状疱疹感染,因此想到“拨开患者头发”观察患者是否有疱疹病毒感染的“皮损”表现。所以,扎实的门诊学习基础,才使该学生有了正确的临床思维。
考虑到皮肤性病属于形态科学,单纯用文字难以描述疾病的“皮损”特点,而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皮疹的形态、颜色、大小、部位等表现也不同,呈现动态变化特征[6-7]。而在临床实际带教中作者发现,部分实习生对皮肤疾病的“皮损”特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是考试时死记硬背,而在临床实际运用中,不能正确辨认疾病的“皮损”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本科采用现代摄像,多媒体等新技术,通过20余年来的临床资料积累,建立了皮肤性病常见疾病典型皮损的“图谱库”千余张,其中包括疾病的“皮肤病理学”资料。在实际的临床教学中,遇到具体病例,先通过多媒体技术,组织实习生观看疾病在“图库”里的典型表现,首先给以初步的感官认识,然后再结合患者具体的“皮损”症状和体征强化感官认识。若“图库”里的“皮损表现”和临床患者表现存在差异,再仔细分析患者“皮损”是“原发性皮损”还是“继发性皮损”,或者是否处于疾病的不同阶段,“皮损”表现呈现动态变化趋势。通过这样反复的感官刺激,加深了学生对皮肤性病的直观认识,举一反三,学生此后遇到类似的病例,都能够独立认识疾病的“皮损”表现,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在皮肤性病学的临床实际带教中,本科还非常注意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在每周的教学查房中,选择一个“典型病例”,进行现场讲解,在讲解的同时充分发挥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采取典型病例的诱导式分析和启发式思维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临床实习中,经常遇到“接触性皮炎”,于是作者通过教学查房使学生认识了典型的“接触性皮炎”特点,然后举一反三,启发学生在临床实际中寻找常遇见的过敏原,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后,实习生熟悉了常见的过敏性皮疹特点,提出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关键是找出“过敏原”,随后自己查资料,发现实际生活中可能有“牛奶、金属、油漆、花粉、橡胶、香料”等各种过敏原,最后针对性的提出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原则及治疗措施。因此,典型病例和启发式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过去由单纯灌输知识和临床经验为主的临床带教,转变成启发和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实习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进一步扩充了其知识面,加深了对皮肤疾病的认识。
PBL教学方法作为现阶段非常流行的一种医学教育模式,其优点在于以临床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8-9]。由于不同的皮肤疾患可能出现相同的“皮损”表现,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的身上的“皮损”表现也可能各不相同[10]。因此对于一些症状及“皮损”相似的重点病例、典型病例的皮肤疾患,本科都组织全科实习生进行PBL教学查房,每周在住院病房安排一次PBL教学。通常组织4~6个学生为一组,选择一个典型“皮损”的典型病例,向学生提出问题。如选择“荨麻疹”病例后,首先提出和“湿疹”的鉴别诊断、病因、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目前研究进展等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查资料,通过PPT向全科进行讲解,结果学生通过自己查资料准备PPT课件,逐步掌握了“荨麻疹”的典型皮损、鉴别诊断等。
总之,针对皮肤性病学属于形态学科的特点,在指导临床实习生的流转实习过程中,作者通过采用上述行之有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互相结合,因势利导,促进了实习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化,极大的强化了学生对各种“皮损”直观、感官的认识,很好的培养了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充分做到了理论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本科皮肤性病学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1]董静,徐英,史菊芳.皮肤性病学科临床教学工作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4):111.
[2]鲍燕.《五十二病方》记载皮肤病史料特点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4):383-384.
[3]杨波.《皮肤性病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8):205.
[4]向娟,王华.以学生为主体提高皮肤性病学临床实习教学效果[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6):1237-1239.
[5]焦林君,杨森.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1):127-128.
[6]李元朝,何威,王儒鹏,等.多媒体应用对皮肤性病学新的要求与改进策略[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9):3017-3018.
[7]晁青,刘观昌.图库展示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2,24(2):94-96.
[8]宋向秋,肖海,李志平.PBL教学方法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96-97.
[9]冯文莉,杨静,马彦.PBL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5,35(12):52-53.
[10]吴军,何威,杜茂涛,等.再谈皮肤性病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4):631-63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0.062
B
1009-5519(2015)20-3186-02
2015-06-04)
吴佳纹(1980-),女,陕西兴平人,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皮肤性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E-mail:wujiawens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