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课程“主题性”教学模式及实践案例研究1

2015-02-22 10:25王海燕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5年4期
关键词:主题性讲授案例

文/ 王海燕(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理论课程“主题性”教学模式及实践案例研究1

文/ 王海燕(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教育部2005年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强调,要克服“重技能、轻人文”的弊端,丰富课程的人文内涵,规定“文化艺术名著导读”为必修课程,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博物馆教育、美术馆教育为选修课程,突出强调了艺术理论课程在高校艺术专业中的重要地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中强调要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鲜明的强调了高校教学的重要性。鉴于以上两个重要文件精神,高校艺术理论课程的开设及教学质量对于高校艺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然而,根据笔者当前的调研及相关文献的查阅,当前高校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所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能否通过课程本身达到知识传授与学生探索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又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关键。为此,笔者以课题形式,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体会,以教学案例研究为基点,以三门艺术理论课程为载体、三个教学班为单位,对艺术理论课程“主题性”教学模式进行了逐层深入的实践研究和探索,并通过分析实践案例的具体过程,呈现了艺术理论课程“主题性”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及学术价值,对于当前国内高校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极为有益的借鉴,且对于其他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学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范本。

一、国内、外当前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国内有提出经典美术与大众美术并重、多元美术并重、视觉解读能力与美术创作相联系等教学法,也有提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艺术理论的讲授方式研究、美术史的融合与比较教学、美术史论与实践课程的融合教学等观点。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技能、轻理论,重专业素质、轻综合素质的观念”,使艺术专业各门课程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从笔者对国内有代表性的几所美术院校实际调研的结果分析,艺术理论课程与艺术实践课程彼此之间仍存在严重的相互脱节。主要问题如下:

1、《美学原理》、《艺术社会学》、《艺术概论》、《艺术史》等课程,从教学方式上,还停留于教师的满堂灌;

2、从课程内容布局看,还是按照参考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学生们在上了这些理论课后,对自己的创作没有获得太多的帮助,师生共同处于被动的走形式、被动的完成彼此的教与学的状态;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相继产生的结果就是教师不敢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造成教师的教材几年不会更新,也造成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独创性和挑战性,继而,没有独立的行为也就不会有独立的观念意识,从艺术创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就缺乏艺术创造能力;

此外,“工作室”模式是当前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研究最多的一种方式,然而“工作室”侧重于以人为单位,是一种辅助于教学的结构形式、专业分配形式,所以“工作室”的概念还不能称为是教学模式;还有部分文献注重于当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分析,往往停留于教学过程的“局部”,尚不能勾画出相对完整的模式体系;还有提出“互动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式”、“提问式”等等方式,但都还停留于浅尝辄止的范畴,并没有触及实质上的课程改革,再好的改革还需要一种统筹合理的方法来实施,才能从根本上校正之前的弊端。

西方高等教育传统早在18世纪就已经非常注重艺术史和理论课程的开设与讲授。“在美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设立艺术史专业的有全国最著名的常春藤学校、即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此外密执根大学(1852年)、佛蒙特大学(1853年)以及纽约大学市立学院(1856年),也都先后设立了艺术史的讲座教席”。 到20世纪初美国艺术理论已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全美各地的许多大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开设了艺术理论课程,各大学显然意识到,由于学生们在中学阶段缺乏艺术史基础训练,因此为他们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应该比自然科学和数学课程更为基础。美国学院艺术协会(College art association)提供的全美50所艺术学院和大学的代表性调查报告表明,“全美在1940年已开设了超过800种以上的艺术理论课程,其中哈佛大学的艺术理论课程包括各类通史和专题,达60余种之多,非常全面。”1958年的一次全美艺术理论会议上,詹姆斯·阿克曼(曾是美国《艺术公报》〔ArtBullet如)杂志的主编)就指出“艺术史学正在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艺术实践、艺术史和美学已经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形成体系。这些以前只是一些边缘性、消遣性的学科如今已成为受到重视的人文学科”。

这是西方高校对于艺术理论课程高度重视的历史事实。

以下是西方艺术理论课程“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典型个案:

① 哈佛大学作为西方大学的典范,其东方艺术系的终身教授——巫鸿,一直坚持带有课题性质的教学模式给西方学生讲授中国美术史,他的《美术论文集》则是浓缩了多年带有“主题”性质的教学案例,将中国美术史很多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问题化、深入化、学术化,打破了当前中国各高校美术理论讲授一贯的编年体教学模式,正如他说:“按照历史分期讲授美术史,本身就是错误的,那是在机械的重复历史、刻板的接受历史,而近20年的中外考古发掘,已经推翻了历史的很多记载,我们应当带着问题去学习美术史,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为美术发展做出贡献”。《美术史十议》中,关于建筑艺术研究,他提出的权威性观点—“纪念碑性”,同样以“主题”的模式在研究和讲授中国古代美术史,并获得良好的反响。以下列举巫鸿的经典美术史“主题”:

1、《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2、《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il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3、《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The DouMe Screen: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ring);

4、《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Transience:Chinese Experimental Art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5、《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Exhibiting Experimentai Art in China);

6、《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

7、《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Between Past and Future:New Chinese Photography and Wdeo from China);

8、《“美”的协商》(About Beauty);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主题”部分如下:

1、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复古”模式;

2、“复古”的源起;

3、再造“古人之象”;

4、复古的语境;

5、对往昔的“历史化”;

6、“意图”的模式;

7、尾声:复古和历史叙事;

8、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

9、丘与墟:消逝与缅怀;

10、碑和枯树:怀古的诗画;

11、说“拓片”:一种图像再现方式的物质性和历史性(2003);

12、玉骨冰心:中国艺术中的仙山概念和形象(2005);

巫鸿将艺术史课程凝练出不同的“主题”,体现了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学术品质,以及他对学生“研究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这也是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改革的最迫切需要的。

② 作为研究中国艺术史的美国资深元老高居翰同样以“主题”的形式在西方大学里讲授中国艺术史及理论:

1、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主题讨论中国古代画家,尤其是元、明、清晚期画家的工作与生活);

2、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

3、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

4、诗之旅:中国与日本的诗意绘画;

以上“主题”既是高居翰的艺术专著,亦是他多年在西方高校授课的讲稿。

③李霖灿先生曾经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又在台湾大学讲授“中国美术史”二十载,《中国美术史稿》即是李霖灿先生以时代为序、以类别为纲,对于绘画、玉石、雕塑、书法等展开的主题式论述,也是它的教学讲义;他的另一本著作《中国艺术二十二讲》同样以“主题”的形式切入,探讨和研究了中国美术发展史中更精彩的内容。

纵观国内外当前研究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艺术史家已经以“主题式”的教学和讲授方式在西方做了多年的实践,且成果显著。国内高校,多是浅尝辄止,尚未形成清晰完整的体系,针对教育部2005和2012年的批文,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亟需打破传统的陈旧模式,提升教学的“科研”深度。

“主题性”教学模式则侧重于教学的实质和品质,又可以运用于各个工作室指导教学,“主题”是它的核心,它使教学内容、计划有了非常明确的方向,所有一切教学行为服务于“主题”,使内容的研究方法可以多样化、可以跨学科,学生既可以在老师的统帅下又可以学的自如,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各种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自主研究探索的能力。

主要问题如下:

鉴于以上国内外现状分析,目前的“主题性”教学经验为该课题的研究展开和具体实施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和帮助,但是以上三个典型案例的“主题性”教学模式还仅是侧重于“教学内容”本身的“主题性”,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意义并没有具体的变化。

“教学模式”是一个相对立体的机制,它的建立既要涵盖教学内容、也要涵盖作为教和学的参与者他们角色意义的转变,所以,笔者在受益于以上这些研究成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艺术理论课程研究及教学实践经验,以实践案例为基点,对艺术理论课程的“主题性”教学模式,从实施者(教师)、到接受者(学生),再到内容的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实践探索。

二、研究方法及模式架构如下

①研究方法与过程:课程案例实践研究法,注重课程实践过程研究。如下:

包括教师指导学生如何确定“主题”,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分析阅读文献、建立自己的信息观点,如何从其他科目和领域中抽取与该“主题”相关的信息,如何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创作感受,如何与当代艺术现象接轨,如何用丰富而又深刻的案例来构建该“主题”的讲授逻辑,如何富有条理的在课堂中讲授自己的这一系列研究。

②“主题性”教学模式的构架

→设计主题(由教师根据课程的整体内容布局,将内容提炼出各个相关又具有独立性的主题趋向,即“泛主题”,或者叫主题方向)

提出问题

→熟悉主题 (引导学生借助文献以及各种媒介认识了解并熟悉这个主题,建立对这个主题认识的丰富背景。搜集、整理文献)

熟悉背景

→深化主题认识、论证主题(让各位学生具体拟出自己具有鲜明“主题性”的题目,并以课件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讲授自己对该主题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中,由大家进行客观评判,并提出疑问,引发授课学生的再次思考)

深入探索主题

→教学总结(通过前面几个过程,学生已经有了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教师在最后这个阶段就是通过总结,引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当代艺术的现实发展进行融会贯通,最终实现理论引导实践、实践丰富对理论的领悟这样一种理论课程的授课效果)

结论

三、艺术理论课程“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案例分析

案例实施原则:

案例一至案例四的“主题”模式实践过程,依照教学班级(低年级—高年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

案例一(侧重于内容的“主题性”模式研究),

选修课:《由“主题”闯进当代艺术》,初步尝试以“主题”组织教学内容作为主要的讲授方式。

●学期共30课时,每次3课时/10次

●选修人数100人(全校范围,涵盖理工和人文类)

课程内容设置及考核方式

“主题”一:那些“另类的”艺术家!——从个案演绎(另类与传统都是艺术家的血性)

“主题”二:艺术之于生活,无孔不入!

“主题”三:“水墨”的传统性格与当代旨趣——从全球艺术背景铺陈

“主题”四:艺术的“跨界”与“生成”——俯瞰艺术的“混血儿”

“主题”五:图说“收藏”与“鉴赏”——联姻的魅力

“主题”六:胆大妄为——我们来发现大师身上那些“问题”

“主题”七:拍卖行永远不可以驾驭真正的艺术,我藐视你!

“主题”八:抽象艺术的多维认识

“主题”九:“艺术”与“大学”从历史中并肩走来

(每次课时运用大量艺术个案讲解一个“主题”,共27课时。最后3课时,根据学生在前面27课时的听课体会,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写一篇1500字的论文,题目自拟,突出“主题”,同时作为该门课程的最后考核成绩。)

分析(该课程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从内容强调“主题”意识):

●教师角度,要求:

1、每次课时讲解一个与当代艺术紧密相关的“主题”;

2、运用大量鲜明的艺术案例、生活案例来阐述“主题”;

3、每次课,大量提问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来谈论对该“主题”的感受——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建立“主题”意识,学会凝练生活,并将知识融入生活,学以致用;

●学生的收获: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每次课(3课时)利用系统的时间分析一个主题,事实上师生共同探讨的是一个非常明确地艺术问题或艺术现象,通过这样一个主题,可以触类旁通延伸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主题都是在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从艺术走进现实生活,感受课程与生活的关系;

2、认识艺术的多元性。

《由“主题”闯进当代艺术》,分为9次课9个“主题”,也可以根据学时的安排凝练出更多主题,使“主题”涉猎于生活的多个方面,来讲述艺术的多面性、多元性,以培养和建立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多重感受力以及认知能力;

3、以现实案例为核心。

每一个主题都是有大量鲜活的艺术案例构建,相对于普通的常用教材,它更具有说服力,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易于被学生接受;

●课程收益:

内容系统化、灵活化;授课方式生动化;逐渐引导学生建立了“主题”意识;

案例二(“主题性”教学模式的过程实践),

该案例引论:

《中外美术史》课程,目前在国内最普遍的讲授方式还是依照章节模式及历史编年体的模式进行。很多文献已经证实,历史的东西随着当代考古的新发现,一些说法和观点存在很多误区,所以,仅仅按照固定的教材范本、章节、历史顺序讲授,是不科学的,这也是巫鸿教授很早就提出的。所以,该课程也将采取“主题性”教学模式授课,以美术发展的历史阶段为纲,以凝练的问题为主导,时刻站在当代艺术的视域下,从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角度,看历史中的美术、体验今天的美术、勾划未来的美术,让学生自身可以成为美术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他者”。这样的授课效果使本课程不再只是一种聆听和思考的“文本”,而是将课程本身演化为一个与绘画创作惺惺相惜的研究课题,无疑,提高了“美术史影响艺术创作”的实用价值,也深化了课程本身学术研究的内涵。

一年级绘画班专业理论课《中国美术史》,

●学期共64课时,每次4课时/16次,参与学生27人。

每次约3-4人讲授自己的课件,教师与听课学生反复的提问、质疑、辩论,彼此加深对同一个主题的讨论和认识。

分析:

鉴于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对薄弱这一事实,课程依照传统授课方式讲到元朝,从明末清初开始尝试让学生参与到“主题性”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中来,以下1-4为课前课外自主研究,5-6为课堂实践过程:

1、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熟知并非常喜爱的艺术主题;

2、时间限定范围:明清至当代以来

3、课件制作:布局、结构、逻辑,由自己设计;

4、内容大体涵盖:核心关键词(即主题),相关背景、特征分析、突出案例列举4-5个,并阐述该主题词当前的时代意义;

5、课堂学生讲授30-35分钟,教师及其他学生参与提问、辩论;

6、教师提出总结分析,强化学生的认识;

●课程收益:

1、27 位学生的27份课件,以27个“主题”模式研究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如动画专题、地方皮影戏专题、民国女性艺术家专题、中国近现代水彩专题等等,打破了拘泥于固定教材范本的传统模式,扩充了学生对中国美术的多领域认识;

2、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了“课题研究”的这一过程,从之前的“听”的课程学习状态转变为“探索”的状态,即自己确定“主题”,并完成查阅资料——思考——制作课件——讲授的一系列过程,使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获得显著上升;

3、教师的备课功夫不再拘泥于课程内容本身,而是更多地用在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方面;也是高校教师素质适应当前人才培养需求的一种提升;

案例三(“主题性”教学模式的过程实践),

高职学院大专班《视觉传达史论与鉴赏》,

●学期共32课时,每次4课时/8次,参与学生27人。

同样,采用“主题性”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师的课堂指导,放大“研究性”的教学和学习意义,完成该课程的学习。

注:教师从《世界视觉传达史》的发展脉络中提炼出8个历史“主题”。每次课4课时讲授一个“主题”,前半课时,讲授相关知识,后半课时由学生以此为主题(自己拟定)用课件的方式进行案例延伸,讲解分析至少5位设计师的作品。23位学生完成23份课件。

●课程收益:

1、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自觉探索学习的意识加强了;

2、很多学生非常出乎意料的完成了课件制作及讲授;

3、学生的公开表达能力和胆识都获得很大进步;

4、学生感受到,在学习中自己拥有了更大的探索和支配自我意识的空间;

特殊情况:

1、由于面对的是专科学生,考虑到他们的接受水平,所以尝试采用教师一半讲授、学生一半讲授的方式进行。

2、23 位学生中仅有2位学生难以完成,但是再给了他们2-3次机会以后,他们都顺利通过了。这说明,学生有无限的可塑性。这也是此次课题实践案例研究中的意外发现和惊喜。

案例四(“主题性”教学模式的深度过程实践),

二年级绘画班专业理论课程《美学原理》,

●学期共32课时,每次2课时/16次,参与学生27人。

采用案例二的模式,最终完成第三个教学案例的实践研究。参与学生23人。

分析

1、由于该课程属于哲学范畴,有相对难度,但也考虑到学生已经进入二年级,在认知及研究能力方面相对一年级要成熟,所以,该课程全程采用“主题”模式进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2、从该课程的参考教材来看,美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彼此之间的连贯性并不是很强,所以,我采用了让学生从自己喜爱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兴趣、理解和接受能力)打破章节的连贯性,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选择内容方向以确定自己的“主题”;要求选择主题范围基于叶朗著《美学原理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可以参阅其他版本的《美学原理》;

3、《美学原理》中关于美的形态、美的现象世界、美的活动因素、美的审美等等问题,学生必须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主题,或者拟出副标题,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课程收益:

1、23 位学生截取了该门课中的23个主题,在搜集整理了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完成了他们的课件制作及讲授。

2、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非常高。

3、在大学本科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自我学习方法的培养极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远远超过了知识本身的重要性,这一点也是该课题研究的重要导向。尤其是《美学原理》中有大量的中国古诗词及历史典故,很多学生在研究制作课件时发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然后再去查阅补漏,这一模式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进入到了初步研究探索的主动状态。

4、学生的公开表达能力和胆识都获得很大进步;

5、学生感受到,在学习中自己拥有了更大的探索和支配自我意识的空间;

四、艺术理论课程“主题性”教学模式研究的创新点及其价值所在:

1、“主题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行为”彻底上升为更具有内涵品质的“自主研究行为”;

2、教学内容的“主题性”,打破了对固定教材的依赖性,拓展了知识的研究维度。任课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程度、知识经验状况凝练出“主题”荟萃,形成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课堂内容”,而非局限于某些固定教材。“主题”荟萃本身就是一个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更为饱满的“活”的教材,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加精炼化、系统化;

3、无形中也提高了师资队伍自身的教学研究素质以及学生的自主研究、创新能力。

4、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首先,学生有了自主表达以及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其次,学生的研究意识得到了强化,而不是仅停留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获得了提升;第三,学生对知识的发现和创新能力在这种模式下获得了延伸和深刻塑造,这也是该教学模式最有价值的方面;第四,由于每门课程的期末考核是以学生自己的“主题”讲座为主,所以,这一规范对学生的执行力形成了一种约束,无形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动力;

5、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实施应用效果;尤其对于艺术学院的专业教学模式发展是一次新的积极地尝试,当然,这一模式的研究还适用于其他人文学科,由于各专业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针对具体的专业教学还会引发一系列后续的课题研究。

(责任编辑:姥海永)

[1]引自常宁生,《美国高等教育中的艺术史课程和教学》,《艺苑》(美术版)高教论坛1997年第1期第15页。

[2]VernonHMinor,ThemovementtotheUniversity,ArtHistory’s History,Prentiee一Hall,1lle.NewYork1994,p20一23.)

[3]ErwinPanofsky,Three Deeedes of Art History in the Unite States–Impressions of Transpianted European, MeaningthevisualArts, University of Chieago Press,1990,pp322-329.

[4]巫鸿著《美术史十议》,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年06月;

[5]《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2月1日;

[6][美] 高居翰,《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 2012年1月;

[7][美] 高居翰著,李佩桦等译,《气势韩: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 2009年08月;

[8]李霖灿著《中国美术史稿》,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9]李霖灿著《中国艺术二十二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01月;

Studies about "thematic" teaching pattern of art theory course and practical case

本文在分析当前国内外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现状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体会,以教学案例研究为基点,以四门艺术理论课程为载体、四个教学班为单位,对艺术理论课程“主题性”教学模式进行了逐层深入的实践研究和探索,并通过分析实践案例的具体过程,呈现了艺术理论课程“主题性”教学模式的现实及学术意义,对于当前国内高校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极为有益的借鉴,且对于其他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学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范本。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art theory course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my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with the teaching case study as the basis, with four art theory courses as a carrier, the four classes for the unit, the art theory course teaching mode of "thematic" step by step in-depth explor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practical cases, presented "thematic" teaching pattern of art theory of realistic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 for the current domestic art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very useful reference, and even also a worthy of reference model for other humanities curriculum teaching .

“主题性”;教学模式;艺术理论课程;实践案例

"Thematic"; Teaching mode; Art theory course; Practical cases

10.3969/J.ISSN.1674-4187.2015.04.013

王海燕,现任教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方向:艺术理论及绘画创作。1本文系2014—2015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主题性讲授案例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主题酒店客房空间的主题性设计研究
特效电影中的音乐表现分析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