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河的迷人风景
——陈玉飞《辽河流域城市化进程中设计形态研究》介评

2015-02-22 06:54鲁海峰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辽河宜居艺术设计

鲁海峰

大辽河,熟悉东北的人自然是久闻其名。陈玉飞的《辽河流域城市化进程中设计形态研究》试图将大辽河的命运及沿途的“风景”一起诉说,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继承。所谓尝试,因大辽河的“结构”:地理位置、人文风俗、自然景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前言);之所以说是继承,毕竟其研究未脱以往地域文化与设计著作的框架,仍是研究传统的延续。

作者虽学设计出身,却并没有把设计当作自己的志业,而是选择了教书育人。设计成为作者白日劳作结束的零打碎敲,虽说不上争分夺秒,却也是大部分蓄意为之留出时间和能量的夜间工作。作为设计师,有些人可能需要“数年磨一剑”,而有些人好像自来水龙头,旋开阀门一件件作品就能“哗哗”流出。陈玉飞显然就是后面一类。

还没大学毕业,陈玉飞就开始了艺术创作,涉猎广泛,使人惊叹于他的每件作品都能千差万别,这在他的著作中也是显而易见。

这本集子“收录了作者近二十年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和社会实践的众多作品,并在对辽河流域特别是辽宁地区的历史遗迹、文化景观以及相关的地域文化和建筑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研究,系统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理论体系”(前言)。该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作者创作和思考心路历程的半自传。由于专业的需要,作者曾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游学多年,但他还是对大辽河情有独钟,为自己生活的那片天空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围绕着“城市”而创作,其中蕴含着作者对家乡的无限热爱,这种情感使得玉飞的创作更具有地域文化的乡土气息。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情感,在玉飞所讲述的故事中,对家乡的文化景观保护、生态设计、城市形象的塑造等成为一条重要主线。在历史与文化的交错关系中可以发现,文化超越历史而自我推进的事实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的贡献其实更在于文化上,这也是我国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在设计领域急需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鞍山的城市色彩实例分析”,使我们领略了辽河沿途的城市风景不尽的斑斓色彩,同时“宜居环境与地域生态趋向性研究”又把我们引入对路尽头无尽绿意的向往。这种绿意就是生态宜居。在当代中国人生活中,生存可能不再是困扰我们的首要问题,而生存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成了我们现如今思考的主要领域。“生态宜居成为未来人居环境的发展方向。”

“宜居环境首先应当是适宜人们居住,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和境界,同时必须具有生态可持续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正如古人推崇的“天人合一”理念”(51页),对生态宜居的关注也正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彰显。作者的思绪在现实与理想中穿梭,“理想生活中的典型美”是其不懈的追求,他勾勒出了我们每个人在面对未来时所怀有的忐忑与纠结的心绪。

该书收录了多篇作者发表过的关于设计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论述,将文化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理念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例相结合,将理论著述、教学心得、设计实践融为一体。书中“设计形态案例分析”更是将设计实践中的微观技术做了详尽论述。具体而实用的技术更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实用技术关乎人们的生存,可以解决人类基本的温饱问题,可以轻易地跨越文化与语言障碍,帮助人们实现灵感的跨越。

关于设计的繁杂,已有诸多研究与描述,但能从学科建设与设计形态的角度来谈的著作并不多。打破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界限,实现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在学科专业上的跨越,这可能也正是该书创新之处。其对学科建设与设计形态的理解也使其教学和社会实践受益匪浅。

今天,中国已经重新崛起,设计形态的创新将会使大辽河的风景更加迷人。

猜你喜欢
辽河宜居艺术设计
辽河口
辽河记忆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星.云.海》
《花月夜》
倾听
宜居大化
辽河文讯
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