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娟 张银英 周勇霞 徐雪影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中山 528403)
自制可冲洗大便收集装置在ICU的应用
吴文娟 张银英 周勇霞 徐雪影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中山 528403)
目的 探讨自制可冲洗大便收集器在ICU大便失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将66例大便失禁的ICU危重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用温水擦拭后涂鞣酸软膏,观察组采用自制可冲洗大便收集器(造口袋加三通接头接负压引流瓶)收集大便法进行肛周皮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肛周皮肤炎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皮肤反应2例,均为I度反应;对照组发生皮肤反应19例,其中,Ⅰ度反应14例,Ⅱ度与Ⅲ度分别为4例和1例。两组患者肛周皮肤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7.93,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自制可冲洗大便收集器引流收集大便,不但能有效预防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炎性反应的发生,而且能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便失禁;引流装置;炎性反应;护理
Fecal incontinence;Drainage device;Inflammatory reaction;Nursing
ICU患者病情危重,常常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及肠内营养治疗,致使肠道功能异常、菌群失调,导致腹泻、大便失禁等发生。Junkin[1]的研究显示,大便失禁患者的发生率为17.6%,其中42.5%的失禁患者将出现不同程度会阴部皮肤损害。为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我科对30例大便失禁患者应用自制可冲洗大便收集器,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我科的大便失禁患者66例,其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30~75岁。其中脑出血25例,颅脑损伤23例,消化道出血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常规随时清理溢出的大便,温水清洗肛周皮肤后使用鞣酸软膏等进行护理。
1.2.2 观察组 采用自制大便失禁引流装置(造口袋加三通接头接负压引流瓶))收集大便,负压引流瓶2~3 h挤压1次,产气或大便量多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挤压,每4 h冲洗肛周皮肤及肛袋一次,造口袋有渗漏时更换。
1.2.2.1 结构 可冲洗大便收集装置主要由3部分组成:三通接头(水封瓶配有的三通)及一次性吸引连接管(苏州市晶乐高分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一次性负压引流瓶(电白县康丽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瓶体容量为500 mL,瓶体标有容量刻度,瓶口附有扣针及挂钩,便于固定在床旁。
1.2.2.2 制作方法 (1) 将一次性吸引连接管分别剪取30 cm 一条、20 cm 一条、5 cm一条。将30 cm 吸引连接管的一端剪4~5个直径约1~2 cm大小的侧孔,用来连接造口袋;另外一端接三通接头。将20 cm的吸引连接管一端接三通接头,另外一端接接负压引流瓶。最后将5 cm的吸引连接管一端接三通接头,另外一端作为冲洗入口用输液器针帽塞好。 (2) 将造口袋底板沿中央孔径剪裁,孔直径40~50 mm。再将造口袋底板外周边缘呈放射状每相距约2.5 cm剪开长约1.5 cm小缺口。因女患者肛门与阴道距离短,需将造口底板靠阴道处的外缘剪除一些,以避免造口底板粘贴时覆盖阴道及尿道口。
1.2.2.3 使用方法 (1)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位,臀下垫纸尿片,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患者解大便。暴露肛门部,剃去肛周毛发。用生理盐水棉球彻底清洗肛周皮肤,干纸巾抹干,用75%酒精棉球清洗肛袋粘贴的部位。(2)撕开造口袋底板粘贴纸,用手撑开肛周皮肤皱褶,将造口袋中央孔径对准肛门,贴上造口袋,并由内向外抚平造口底板,并按压造口袋2~4 min,使粘合紧密。粘贴时特别注意靠会阴部位是否紧密粘合,此处易粘合欠紧密致装置密闭性丧失,无法进行负压引流,造成装置渗漏。(3)将带有侧孔的吸引连接管端置入人造口袋内5~8 cm,造口袋开口端折叠包裹于吸引连接管外周,在造口袋引流管置入部分中点位置,用纸胶布环形包裹粘贴,以保持造口袋内的密闭性。利用负压引流瓶口附有的扣针及挂钩,妥善固定在床旁,并用负压引流瓶按压将气体排出,保持负压引流瓶处于负压状态。
1.2.3 观察指标
1.2.3.1 肛周皮肤反应情况 观察肛周皮肤反应发生情况;Ⅰ度反应为肛周皮肤潮湿、瘙痒、发红;Ⅱ度反应为肛周皮肤破溃;Ⅲ度反应为肛周皮肤破溃深及肌层或破溃延伸至阴囊、阴唇、腹股沟部等。
1.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发生肛周皮肤反应情况采用χ2检验。
观察组发生皮肤反应3例,均为Ⅰ度反应;对照组发生皮肤反应13例,其中Ⅰ度反应7例,Ⅱ度与Ⅲ度分别为5例和1例,两组患者肛周皮肤反应发生率比较,χ2=27.927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肛周皮肤炎性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肛周皮肤炎症反应情况对比表 例
注:χ2=27.9273,P<0.01。
大便失禁是ICU危重症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已成为引起ICU患者皮肤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2-3]。大便失禁患者由于粪便不由自主地涌出,使肛周皮肤处于持续潮湿状态,频繁地清洗和擦拭皮肤会增加皮肤的损伤,我国台湾的研究者采用冲洗的方式护理大便失禁的患者,以降低LAD的发生率[4]。我们应用自制可冲洗大便收集装置不但起到有效的引流,有效地避免了排泄物对肛周、骶尾部皮肤的刺激,而且通过每4 h冲洗肛周皮肤及肛袋,对危重的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起到了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可冲洗大便收集装置应用于ICU,不但能降低肛周皮肤反应发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而且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它制作简单、取材方便、价格便宜,是ICU护理大便失禁患者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 Junkin J,Selekof,JL.Prevalence of incontinence and associated skin injury in the acute care inpatient[J].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7,34(3):260-269.
[2] Zimmaro Bliss D,Zehrer C,Savik K,er al.Incontinence-associated skin damage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Ostomy Wound Manage,2006,52(12):46-55.
[3] Keller BP,Wille J,van Ramshorst B,et al.Pressure ulcers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a review of risks and prevention[J].Intensive Care Med,2002,28(10):1379-1388.
[4] 张娜,吴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1046.
吴文娟(1976-),女,广东,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2
B
1002-6975(2015)12-1138-02
20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