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东征 肖维维 王红艳
制约马铃薯生产的几个障碍因素
袁东征 肖维维 王红艳
近几年,随着土地流转而规模化种植马铃薯的种植大户不断增多,产量与种植效益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制约马铃薯高产、稳产的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这里面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没有选择好品种。优良的早熟脱毒品种不仅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保证马铃薯产品品质、提高抗病虫性的重要因素。由于规模种植量大集中,种薯选不好就会出现田间缺苗断垄、死秧严重的现象。根据马铃薯喜冷凉气候的特性,生产上应选用早熟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脱毒种薯东农303、中薯三号、荷兰十五等优良品种。二是种薯催芽过程没处理好。传统催芽使用的湿沙催芽法,种块往往易染病腐烂,幼芽细弱。干催芽法培育的幼芽则粗壮,腐烂少,根系发达。因此生产上宜采用干催芽法。首先选择薯形符合品种特性、薯皮光滑、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严格剔除畸形、芽眼坏死、脐部腐烂的薯块,充分利用顶端优势,螺旋式向顶端斜切,保证每块种薯有1~2个健康芽眼,每块25~30g。薯块切好后,晾晒1天,待伤口愈合后,在温床底放一层细麦秸,上铺一层塑料编织袋,然后在上面放10~15cm厚的种块,在种块上再盖一层麻袋片,然后保持床温15~20℃。当芽长到0.5cm时,扒出晾芽2天,将薯芽分级挑选,分级栽植,确保一播全苗。
根据马铃薯生长习性及需肥规律,尽量采用机械化设备深翻晒土,杀虫灭菌,为马铃薯生长提供一个较安全的土壤环境。要做到土地用养结合,必须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改常规施肥为“有机、氮、磷、钾、微肥”平衡施肥。配方肥具有养分全、肥性稳、肥效长等特点,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肥蓄水能力。若单独施用无机肥,养分单一,易造成块茎腐烂,影响马铃薯品质和商品率,并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团粒结构。由于马铃薯为喜钾作物,应重点施钾肥,中后期还要进行叶面施肥,以满足其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整地时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kg、硫酸钾复合肥50~70 kg。复合肥一部分结合耕地翻入耕作层,一部分在播种前开沟时集中沟施。注意不得施用含氯的复合肥,如氯化钾、氯化铵等。
拱棚设施栽培,应提前1个月扣棚暖地,适播期由露地栽培的2月底或3月初提前到1月下旬。当棚内气温稳定在8~15℃、10cm地温达到10~15℃,芽长到0.5cm左右时,晾晒1~2天,芽绿化变粗后即可播种。播种深度8~10 cm,要求均匀一致,避免过深或过浅。播后每亩喷“施田补”(二甲戊乐灵)除草剂150g,然后覆盖地膜。这样使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处于白天高温、夜间低温的最佳时期,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
规模化种植,往往会出现植株间距大小不一的现象,这也是制约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适宜的栽植密度,不仅有利于田间管理,通风透光,减少病菌传染,而且能稳产增产。通过多年的田间试验观察,“双行高垄”模式管理简单,增产显著,适宜种植密度为3400~3800株/亩。每亩以早熟品种3800株,中晚熟品种3400~3600株为宜。
幼苗出苗后到7~8片真叶前,由于棚内低温低、植株易徒长,应少浇水或不浇水,墒情过干时可以在晴天上午浇小水。对地力差、底肥用量少、幼苗长势弱的应尽早穴施少量速效氮肥,并结合浇小水提苗。幼苗后期匍匐茎开始形成后,应适当浇水,并依据幼苗生长情况追施速效氮肥或硫酸钾复合肥。花蕾显现时,摘除花蕾后,结合浇水,亩冲施硫酸钾复合肥15~20kg,并及时进行培土防止青头出现。结薯期田间应保持土壤湿润,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施肥原则上增施磷、钾肥,配施氮肥。结薯后期要注意排涝和防止叶片早衰。
常规露地栽培马铃薯,成熟晚,效益低。采用单层地膜覆盖,或小拱棚加地膜双膜覆盖,或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三层覆盖栽培马铃薯三种覆盖模式,均能起到提早成熟、商品率高、产量高效果。在鲁西南地区露地栽培一般6月中旬上市,单层地膜覆盖5月下旬上市,双层膜覆盖5月中旬上市,三层膜覆盖则提前到4月下旬或5月上旬即可上市。
病虫害防治不力也是造成拱棚马铃薯产量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特别是近几年由于环腐病、软腐病发病严重,一些基地马铃薯产量并不高,因而生产上应改以往的“治病”为主为“防病”为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病虫害。有的基地对地下害虫防治不力或根本不防治,造成地下害虫咬断薯芽或吃掉薯肉而感染土中杂菌,一级商品薯块减少而影响收益,致使田间出苗不齐,死秧严重的现象时有发生。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200g加水2kg、拌土25kg制成毒土,在播种时撒于播种沟内防治;切刀及时消毒或使用小薯整播,以减少病菌传染,防止环腐病、软腐病等病害发生;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带出田外处理。生产上提倡草木灰拌种,以达到补钾、抗旱、抗寒、防病虫的效果。
袁东征,肖维维,王红艳,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蔬菜服务中心,邮编272100。
201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