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萍
(广东金融学院 思政部,广州 510521)
高校哲学教育的现状与途径探析
刘华萍
(广东金融学院 思政部,广州 510521)
高校不是功利性的所谓应用性知识的传播机构与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它应与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古典的大学教育里面,人文教育是其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中国主要是儒学,在西方有哲学。高校教育本应符合“大学”的本义,也应符合教育的初衷。哲学教育也应该符合哲学的理念。但是在实际的哲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人的高校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哲学教育改革中的对策与方法。
高校;哲学;教育
按照官方定义,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是综合性的提供教学、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在理念上,大学通常被人们比作象牙塔(IvoryTower),“象牙塔”本来只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这个词后来的隐喻主要是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在中国封建时代,“大学”一词除了指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外,还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中国传统的学校主要培养为公共政治服务的官员仕人以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他们的教育偏重儒学人文,在英文中,大学一词为“University”,这个词在中世纪指由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新联合体,这类联合体就是今天的大学的最初形式,如果再往前追溯,类似于“University”的机构则起始于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的Academos(当前我们所谓的“Academy”的起源),在柏拉图的学园里,主要教授哲学、数学、体育,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从这些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两点:①大学不是功利性的所谓应用性知识的传播机构与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它与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②在古典的大学教育里面,人文教育是其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中国主要是儒学,在西方有哲学。
在当代,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我们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呢?近代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被教育者人格的完善,教育不应该把人当作工具来对待,使被教育者成为一个更为完善的人才是最终目的,大学给予被教育者的只会是大量“无用之大用”的知识,这些知识不能给学生带来眼前的利益,但一定能培养学生高贵的精神气质与理想主义品格,因此,大学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应是反功利化的,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靠教育来谋生和发达也是可以的,却被我们过度重视了。
作者曾经在美国加州大学做过访问学者,也曾经对西方大学的教育目的做过一些思考,个人的感受是,大学教育在西方对公民来说更是一种基本的养成,它并不是一个人获取谋生的手段与训练技能的工具,在公民的基本养成教育中,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知识也许不能让被教育者看到立竿见影的利益但是它绝对能让人启迪智慧、独立思考、修养身心,我们在大学教育中,不能把分数与教育的成果划等号,也不能把接受课本知识与教育划等号,独立思考远比照本宣科重要,中国的教育体系应该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充满希望和理想,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在这些去功利化、去技能化的大学教育旨意中,哲学教育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哲学(希腊语:Φιλοσοφíα),即PhilosoPhia,原本的意思就是“热爱(Philo)”“智慧(soPhia)”,或者说是“智慧的朋友”,后来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普遍而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思想等有关,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批判的方式、系统化的方法,并以理性论证为基础,也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哲”一词在中国意为聪明、贤明、智慧;“学”则指学问,“哲学”即使人聪慧之学,“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哲学家西周,根据汉字的意义将“哲”和“学”拼成“哲学”一词,意译了英语的“PhilosoPhy”,一般认为中国哲学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等。
哲学为何在实现大学教育的目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哲学的定义、目的与意义等方面来考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新学的兴起,“哲学”一词开始在我国书报杂志中使用,并且很快取代了“玄学”、“形而上学”等不准确的名词,成为通用术语,“爱智”作为“哲学”的原始意义,对这一点是基本认同的,但是对哲学的理解却一直存有争议,不同时代不同哲学家对哲学的定义都各有不同,总体来说,可以与大学教育之目的联系起来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特质,第一种,强调哲学的批判性,“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1]第二种,强调哲学的系统性,如我们传统的哲学定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第三种,强调哲学的思想性,威廉·詹姆斯认为“哲学的全部,仅仅是人的思想……”,[3]哲学的功能不仅表现为职业哲学家们相互批评对方的假设和结论,以达到更广泛的综合结论,而且还表现为每个人对健全的世界观、人生意义的探寻,第四种,强调哲学的方法性,比如哲学方法有辩证法、综合演绎等。
现代的我们,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脱离应试的窠臼,课程的设置越来越专业化、专门化、技术化、应用化,仿佛所有的学科带上应用型的标签,它就颇有人气,而一旦体现出基础性理论性的东西就会无人问津,更别说那些圣贤书了,试想我们的古人得读多少经书典籍才能为官为学呢?据程羲在《中国历史帙闻》一书中统计,《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合计起来,共有401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都要背熟精通,烂熟于心,此外,还要看大量的注释和其他非读不可的典籍、史书、文学书籍等,可见,他们的教育不仅要求读书人有真才实学,而且要以这些经典作为做人的规则典范,否则将有失读书人的风范,即使是在清朝末年,古代的私塾教育和科举制度遭到否定,很多人纷纷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新式教育尚未统一,此时,很多人仍然在继续着私塾读经为主的教育,他们的教育仍然非常注重人文基础学科,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涌现了大批旷世之才,比如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等等,对比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圣贤书是被扔在故纸堆里的东西,甚至有些极端的看法认为,那些基础性人文性的学科尤其像哲学之类是应该被淘汰的学科,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教育之道,教育应是启发人性的工程,任何把人不当人而是当成产品来对待的教育模式都违背了人性,而哲学的批判性与思想性无疑最能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启迪智慧,思考自身,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学哲学也许不是万能的,但是不读哲学是万万不能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人都有他的哲学,而人与人的各种区别主要在于其哲学的区别,每个人总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被他们的哲学所潜移默化,一个人的哲学信条告诉他什么是好或最好、什么是坏或最坏。
对教育的重视,根本不在于对教育的投资增加,而在于对教育之道的深度探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古代的教育代表道,是读圣贤书的;现代教育代表术,是读工具书的,有见以道驭术者,未闻以术驾道者,道能驭术,而术却乱道!道为本、术为末,教育之法,当务本也。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一种来自学生的声音,我们的哲学教学只能隐含在思政课教材里,仿佛哲学政治课教材就已经代表了人类社会不容置疑的真理,而实际上哲学教育最应该培养的就是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考、比较、辨别的能力,但是我们的哲学教育那种只让学生接受某些政治理论的做法反而会消解学生的怀疑精神与探究勇气,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还是要求学生相信教材与教参的绝对正确,特别是相信政治教条的绝对正确——因为按那上面说的去回答就可以得高分,否则就会因为有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受到一些惩罚,这样学生的思辨与怀疑能力会受到削弱,久而久之他们只会头脑僵化,没有创新,这就与哲学教育本身的目的背道而驰,当然,这样的教育,学生是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的,他们进而会对整个的思政课程感到厌烦,对教育本身感到厌烦,在这种氛围中是很难培养其健全人格的,如此这般,这又与教育本身之目的相背离。
哲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直面现实而不是回避现实,但实际上我们的教科书体系还没有很好地坚持辩证法的思维,对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政府的为人民服务,公仆们的勤政爱民等等强调得很多,可是对于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被浪费枯竭、贫富悬殊等等需要我们每一个学生承担起责任解决的问题却言之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与能力,当他们走出校园,他们一旦发现了校园内外、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的世界的巨大差别反而会茫然无措、无所适从,因此,真实的大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尽可能直面自己国家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真实的现实与历史,哲学教育在于阐释一些主义与理论的正确、一些历史人物的伟大与一些历史的荣光,而不是决断论的是非对错,在美国的大学课堂里,学生可以自由地探讨诸如“二战时美国应不应该向日本投原子弹”等问题,我们也可以让我们的学生积极地讨论我们社会的各种历史与现实问题,而不是只能背诵教科书告诉他们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意义等,哲学教育尤其是思政课程里面的哲学熏陶不是靠“背政治”、“背历史”“背理论”就可以获得的,如果我们放开哲学课程的界限,让学生自身主动面对丰富多元的外部世界与时代大潮,也许他们一方面能较早地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辨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开阔自己的胸襟,另一方面当他们走出校园反而会具有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再在变幻的世事面前手足无措,他们反而会拥有强大、自信、平等、包容的健康心理素质。
真正的哲学教育绝不是非黑即白一刀切的思维,而是一分为二辩证的思维,尤其是对自己以及对自己所存在的世界的一种一分为二的思维,我们的任何政治理论、哲学理论都要经过一分为二的辨析,我们不能仅仅灌输被我们过度弘扬了的真善美,而掩盖其假丑恶,比如,我们之前的哲学教科书过度地灌输了阶级斗争的历史,暴力革命的历史,而从未看到其弊端何在,其局限性何在,又比如,我们过度地灌输了社会主义的美好资本主义的丑恶而从未对自己与对方产生一个理智的判断,这样我们的教育与受教育者都会缺乏平和与包容的精神,而只会盲从,因此在大学哲学教育中,我们在传授一些人文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主导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独立人格的培养、怀疑精神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与僵化思维的塑造。
高校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要充分发挥大学在哲学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大学培养的学生具有哲学的思维,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理论素养,对社会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所以,大学应当成为推进哲学通识化的前沿阵地,哲学知识的传承、哲学思维的培养、哲学品格的养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被接纳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我们思政课程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作者主要以中宣部关于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为指导,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深感哲学教育在当前大学教育体系下的欠缺,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探索哲学教育在高校推进的可行性途径,这也是在新时期在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首先,关于教材方面,目前我们有关哲学的教材或资料说教性还是比较多,常常不能以理服人,虽然在这方面也改革不少,但在对阅读书目的选择上,仍然过于偏重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面,政治色彩比较浓厚,导致学生在接受上一谈哲学仿佛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殊不知在哲学的殿堂里,这些理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教材在语言的表达上仍然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是简简单单的过于政治化色彩的宣传,而实际上,真正的哲学教育直接关乎大学成其为有人文积淀的大学,因此,哲学的范围应该拓宽,让学生接触真正的经典哲学著作,读大思想家的巨著,不管是西方哲学家的,还是中国古代圣贤的,放宽路子才能使学生开拓视野,使其自然而然地形成哲学思考能力,这种思维将对任何专业的学生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并且这也是一个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大学的课程设置模式,任何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哲学课程,而哲学课程所传授的是真正的“道”,并在寻“道”的过程中学会思辨、怀疑、探索、实践。
其次,在教育的方式上,单纯的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我们可以借鉴以往哲学家们的传道授业之经验并结合当代的科技成果进行一些改革,大学的哲学教育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的因材施教受到限制,传授效果也会打上折扣,在教育方法上,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式,可以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柏拉图学园式的讨论哲学的方式就很吸引人,再比如苏格拉底的助产婆式的追问方式也很有魅力,再者研究讨论辩论式的方法也是可取的,所有的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哲学不是某些既成的教条,而是对知识、学问的探索与追问过程,从这些不断的怀疑与追问中,我们的思维慢慢地得到训练与开拓。
再者,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哲学的误解或者误读,很大一部分学生把哲学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他们又程度不同地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因此,由于认识不到位,他们对哲学也提不起兴趣,学习热情不高,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些失望,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动摇,因此对整个哲学理论都产生不信任,针对这种情况,大学的哲学教育要有新策略,可能的改进思路有:①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政策,在政策层面上为哲学文化的传播提供支持,②在高校通过宣传加强哲学文化的熏陶,通过举办公开的讲座、会议、研讨会等,使学生破除成见,投入到哲学的怀抱中来,③加大资金投入,使网络化教学成为哲学教育的补充,打造哲学教育的互联网和通讯网络,比如还原一些经典著作的对话讨论场景——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影视或者戏剧等方式进行哲学教学,④针对一些学生对理论教育的冷漠态度以及厌学情绪,可以因材施教,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找到厌学的根源,并想办法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有关如何在大学加强哲学教育,本人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从基础与根源上还得有赖于整个社会对人文科学对每个人的个人素养的重视,如果没有这样的土壤,哲学在这个社会里面的生存仍将是无本之木,一个社会如果完全以物质财富为导向,而不注重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人文素养与独立人格的养成,所有关于对哲学教育的加强仍将会是空谈,当然,无论如何,在大学加强哲学教育不仅对大学生的基本精神品格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将会对社会的总体环境产生积极的引导与改善作用。
[1] 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威廉·詹姆斯.某些哲学问题[M].纽约:朗曼格林公司,1911.
[4] 黄娟.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偏差及对策分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8(2):78-80.
责任编辑:张晓辉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W ays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LIU HuaPing(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 510521,China)
Universities are not utilitarian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which aPPly knowledge and train Professional skills,and they should keeP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reality.In classical university education,humanistic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In China we mainly Pay attention to Confucianism,and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y emPhasize PhilosoPhy.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should on the one hand comPly with the originalmeaning of″university″,on the other hand it should be consistentwith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education.The PhilosoPhy education should also conform to the idea of PhilosoPhy.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of PhilosoPh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the reform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combiningwith teaching exPeriences.
university;PhilosoPhy;education
G641
A
1009-3907(2015)06-0094-04
2014-10-2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学科共建项目(GD14XZX06)
刘华萍(1982-),女,湖南郴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与柏拉图政治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