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2015-02-21 09:27汪明松
关键词:困境政治思想

汪明松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汪明松

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是增强社会共识、凝聚中国力量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高校在开展中国梦教育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面临认同困境、操作困境和价值困境。要坚持以理服人,培育大学生理解中国梦的正确认知;坚持整体思维,做好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顶层设计;坚持以生为本,抓好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各项工作。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以生为本;以理服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形象化、通俗化的表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最直接表述,凝聚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也是民族的梦和个人的梦。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加强对中国梦的教育和引领,使其进一步深刻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和要求,主动将自身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来,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线,也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就当前来看,各高校在推进中国梦教育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困境,影响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深化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构筑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精神支柱,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社会共识,凝聚中国力量的必然要求

从本质上说,中国梦是将社会共识推向国家意志层面的一种共同理想和宏伟目标,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广大人民群众支不支持、拥不拥护、参不参与,是能否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作为一个承接历史与现实的理想信念,中国梦的实现注定是一个几代人不懈努力奋斗的长期过程。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先进分子,是最具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群体,心系国运、勇于担当历来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最直接表达。当前,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紧紧依靠大学生的认同和参与。因此,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用中国梦引领和确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增强社会共识,凝聚中国力量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重要保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都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中国梦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增强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梦教育是指“以中国梦为内容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以使大学生成为中国梦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为目标的教育过程。”[2]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作为中国梦教育的参与者和亲历者,通过认真学习中国梦的精神内涵和要求,切实掌握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关系,明确中国梦的历史与现实,能够有效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当前我国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自觉抵制基于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而导致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现象和风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坚定信心,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主要困境

(一)认同困境: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前提性问题

在教育心理学中,认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困境,就是指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中国梦所描绘的美好愿景产生不信任、不践行的心理和行为,这既是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必须认真审视和客观看待的前提性问题,也是中国梦教育需要解决的现实性问题。一是部分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理想信念淡化,过于讲求功利和实用,对于短期内对自身有用的知识比较追捧,而对于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共同理想缺乏必要的思考,认为其太空洞、不切实际。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逐渐多元,追求个性,彰显独立,讲求实用成为了部分大学生价值评判的准则。而中国梦教育,旨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强化主流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引领,这必然会引发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困惑与冲突,出现对中国梦教育的误读、排斥与漠视。三是大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对中国梦教育的认同不一致。总体来看,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意识形态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和关注度相对较低,其学习的态度和理论的深度与中国梦教育的要求还有距离,这些都是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需要明确的前提性问题。

(二)操作困境: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过程性问题

操作困境,是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年多来,全国各高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参与面广,效果明显,有力地带动和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当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要持续深入开展下去,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如何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范畴,改变以往自上而下、因时而变的主题教育现象,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开展的不竭源泉和各个时期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由于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它承接历史,又关照现实,启迪未来;它牵系国运,又事关民族,情系个体。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够在中国梦的感召下找到自身的归属和定位,这是与以往历次的教育实践活动显著不同的地方。二是如何在统一的中国梦教育目标下,根据各高校的实际,开展符合大学生专业特色与需求的中国梦教育,使其更有效地覆盖到每一位个体,让每位大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三)价值困境: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结果性问题

价值是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它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或意义。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中国梦教育,最终要被大学生所认可,必须体现为一种有用性的关系。从这一点来说,价值困境就是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开展后的有用性或者意义的消极评判。应当看到,经过一年多的中国梦教育活动,广大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三个自信”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加深,整个社会正在形成一种敢于逐梦、敢于圆梦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各高校也对中国梦教育的阶段性成果进行研究与分析,从中发现一些制约中国梦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明确今后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需要着力解决的难点。一是中国梦所描绘的美好前景与大学生面临的现实存在偏差,就业难、收入差距过大等一些问题和现象给当前的大学生形成了较大的前景压力。特别是学习好并不代表前途好的现象,给部分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二是部分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与践行存在一定的偏差。尽管对中国梦的理论学习比较到位,但在践行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上存在脱节。如许多高校开展的“光盘行动”,仍然有部分学生未积极响应。中国梦教育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行为体验,而不仅仅是认知上的内化。从这一点来说,中国梦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实现仍有一段距离。

三、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突破路径

(一)坚持以理服人,培育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正确认知

实践证明,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解决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问题,关键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使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综合运用各种论坛、辩论等方式,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精神的内化和吸收,使其更加明确中国梦的历史逻辑和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一是要让大学生明确中国梦的内涵,深刻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前提,民族振兴是关键,人民幸福是目的。认识到实现中国梦,希望在青年大学生。大学生只有将自身的个人理想融入进中国梦的共同理想,才能更好地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而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二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关系,认识到中国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群众历史选择的结果,只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提供坚实的保障。三是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望。四是要在坚持多元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弘扬主旋律,不简单否定或者肯定某一种价值判断,而是要通过中国梦的思想教育,以其严密的理论逻辑激发出中国梦的正能量,并以这种主流的价值观影响和引导其它价值取向,为大学生在多元的价值取向面前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

(二)坚持整体思维,做好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顶层设计

认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党根据各个时期的要求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所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虽然各高校在长期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方法,但是就中国梦教育而言,正是由于中国梦具有与其它教育不同的特性,因而在操作层面,只有加强整体思维,做好顶层设计,才能有效突破中国梦教育的操作性困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在上级关于中国梦教育的精神指导下,根据高校的实际和学生的专业特点,认真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加强内部协调与沟通,避免活动重复开展。同时,强化检查监督,重点检验教育活动的参与面和接受度,克服为了教育而教育的形式主义作风。二是将中国梦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体系中,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修订、学时规划等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纳入大学生的培养体系中,构建起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密切配合、相互支撑的中国梦教育格局,从而使中国梦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为中国梦教育的长期开展提供制度层面的支持。

(三)坚持以生为本,抓好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各项工作

中国梦教育不仅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更在于提高大学生对当下幸福生活的感知度,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承受挫折,奔向美好明天的耐心和信念。从这一点来说,当前大学生在中国梦教育面前存在的感知偏差、知行不一的价值困惑,需要在坚持以生为本,努力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得到解决。一是在中国梦的教育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客观审视和正确看待当下中国存在的实际困难和不公平现象,不遮遮掩掩,而是要在直面问题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背景,一分为二地看待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他们形成一种理性的认识和判断。二是将中国梦教育与个人梦想的激发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激发他们的就业梦、考研梦、创业梦、求学梦,帮助他们在追梦的过程中感知中国梦的无限正能量,从而在行动上服从和接受中国梦的引领,真正实现中国梦的价值皈依。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连海江,邹桥.政治认同视野中的高校中国梦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

(编辑:文汝)

G641

A

1673-1999(2015)01-0101-03

汪明松(1983-),男,土家族,硕士,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涪陵408100)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0-15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4SKSZ3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困境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困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