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锋
法德和解的原因及其对改善中日关系的启示
张晓锋
通过分析二战后法德和解的原因以及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因素,认为可以借鉴法德和解的经验,促进中日关系的改善。为实现中日真正和解,日本必须认真反省侵略历史,使中日双方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趋向一致;同时要健全政治互信机制,形成双方关系良性发展的制度化安排,并共同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在合作中实现和解。
中日关系;法德和解;欧洲一体化;东亚一体化
二战后,法德关系与中日关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法德关系和中日关系的发展轨迹却大不相同。法国与德国在二战结束后的20年内就实现了民族和解,消除了积怨,共同领导和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并在其中结成联盟中的联盟。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发展却跌宕起伏,1972年两国建交,联系逐渐紧密,但时常因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等而出现危机,未能像法德两国那样实现真正的和解共赢。研究法德和解的原因,可以为改善中日关系提供借鉴。
二战后,法国最初致力于削弱战败国德国,后来靠近美国复兴德国的战略。鉴于当时德国分裂的现实,联邦德国和法国都认识到和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借助于欧洲统一梦想蓬勃发展的实践平台,在欧洲一体化的实践中实现了和解。
法德关系在二战后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1)1945-1949年,法国作为战胜国和四大占领国之一分区占领德国,与盟国一起改造德国,进行“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工业化和民主化”改造。(2)1949-1952年,这是双方破冰解冻时期。法占区并入双占区,在美国支持下联邦德国成立。1950年法国提出“舒曼计划”,以“消除法德之间长期存在的敌对状态”,促使《煤钢联营条约》签订并获通过,鲁尔问题迎刃而解。(3)1953-1957年,法德和解在艰难中前行。《罗马条约》签订后,法德关系进入崭新阶段。这一时期法德两国解决了萨尔问题,再无领土争端。(4)1958-1963年,法德关系在磨合中前行。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签订《法德友好合作条约》(或称《爱丽舍条约》),标志着法德和解完成。(5)1963年以后,法德两国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虽有分歧、矛盾,但在合作共赢的理念指导下,两国关系不断深化发展。
法国与德国能够在二战后顺利实现和解,首先是因为两国都有强烈的和解意愿,两国领导人和民间力量都愿意为实现和解而努力。法国和德国从曾称霸世界的一流强国沦为二战后的二流国家,外有苏联威胁,内有复兴之责。法德同时意识到,只有摒弃前嫌,化敌为友,才能走向共赢。特别是联邦德国能够对战争进行彻底反省,他们的大多数政治家都坦率承认侵略战争的性质和纳粹德国的罪行,而且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向受害国及其人民道歉,真诚谢罪。联邦德国从政府到各大公司支付了巨额赔偿,以示真诚反省之意。在本国历史教科书修订问题上,积极与法国、波兰等曾遭受其侵略的邻国协调。联邦德国的努力得到了法国的谅解,这才有了“煤钢联营计划”的出台。另外,以让·莫内为代表的民间欧洲一体化者为促进法德和解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法德和解的意愿及行动还是通过条约来规范的。1963年法德两国签订了影响深远的《爱丽舍条约》,它强制规定了两国政府官员以及民间交流的具体措施,为两国和解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保证两国和解、合作大局不致因首脑易人、政府更迭而出现反复,巩固并推动双边关系向前发展。之后法德交流十分频繁,正式的首脑会晤与非正式的交流都为法德解决分歧提供了重要平台。
美苏对抗的冷战格局、美国及西欧其他国家的支持,成为法德走向和解的外在驱动力。德国连续两次成为世界大战的起源地,欧洲国家对此有切肤之痛,所以都支持法德寻求和解,消除冲突的根源。美国出于冷战需要也积极推动法德和解。二战后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使法德和解成为现实。“正是苏联的优势促使美国和欧洲走到了一起,也正是苏联的优势搁置了德国问题,并使法德伙伴关系成了可能。”[1]145冷战促使美欧结成紧密联盟,使法德矛盾成为联盟内部的矛盾,这也为法德实现和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冷战搁置了德国问题。“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而且由于可以把安全防御交给美国领导下的北约,欧洲国家也就避免了内部争夺军事制高点的危险问题。”[1]114德国被一分为二,给法国推行法德和解政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德国被分裂,北约负责西欧的安全,有助于法国与联邦德国实现和解。
欧洲一体化发展和北约的成立,为法德和解提供了有益的平台和强大的助力。欧洲一体化符合法德两国的根本利益。双方以欧洲一体化作为各自根本利益的汇合点,超越双边利害关系,形成共同的战略目标,在欧洲一体化和北约的框架下实现双赢。法德和解合作是欧洲联合的必要条件,欧洲联合又促进了法德和解进程。“《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的签订,既是欧洲联合的起始,也是德法和解的开端;同样,《罗马条约》既是欧洲联合的重大进展与成就,也是德法进一步和解的标志。而且,欧洲联合越发展,德法和解的也越顺利。”[2]法德和解的历史也是早期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在二战后短短的十多年内法德由宿敌变为伙伴,欧洲一体化这一平台至关重要。
在欧洲一体化和北约的重要平台上,法德双方将难以达成妥协的分歧与领土争端问题放入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来思考解决,比如鲁尔问题、萨尔问题、德国重新武装问题等。对前两个问题,先是从经济着手,将煤钢能源的争夺变为能源共享,进而为解决萨尔问题铺平道路。法德之间无法协调德国的重新武装问题,于是将问题变为共同体的问题,将欧洲一体化的概念引申到军事领域,扩大思考范围,于是提出了“普利文计划”。“普利文计划”失败后,该问题最终在北约的框架下得以解决。对于欧共体来说,法德都已成为北约的成员国,并作为美国的保护国而受到庇护,便“只管将现时的苏联威胁听任美国人去打理,他们则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联盟,以防止过去那种兄弟阋于墙的危险”[1]333。
与法德关系相比,二战后的中日关系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二战后的中日关系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1945-1972年为第一阶段。日本投降后,美国控制、改造日本。在美苏冷战格局中,中国和日本分别向东西两大阵营“一边倒”,两国关系陷入相互隔绝状态。1951年9月4日,美国在排除中国参加的情况下召开旧金山对日和会,通过对日和约,随之而来的是美日签订安全条约,结成军事同盟。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冰冻状态”,在民间团体如中日贸易促进会、中日贸易协会等的努力下,双边保持一定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1972年至80年代末,中日关系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双边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发展迅速。1972年9月两国政府发表《中日联合声明》,宣告恢复邦交。《中日联合声明》中有关“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原则规定,为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1978年8月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奠定了两国关系的法律基础。日本积极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以帮助中国发展经济。中国提出了“中日关系三原则”: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
冷战后,中日关系进入曲折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济依赖日益加深,但同时中日在历史、台湾、领土和安全等问题上摩擦不断。中日关系在有历史、政治分歧的情况下保持密切的经济合作,形成了“政冷经热”的局面。
中日两国为何在二战后几十年内未曾实现和解,反而分歧不断?下面对比法德和解的要素,从内因、外因以及和解的平台来分析。
首先,从两国的内部来看,中日之间缺乏和解的前提,即对历史问题双方没有形成广泛共识,这对双方的政治互信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对历史问题的不同态度造成法德和中日关系的不同走向。德国从上到下有反省的态度及行为,法德能够共同面对与解决领土争端,这对法德和解有正面影响。日本对侵略战争的态度暧昧,中日关于钓鱼岛及东海划界的争端一再升温,这对中日关系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法德之间有强制性制度化的安排,中日关系的发展是非制度性的。中日关系主要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基础上的,使得中日关系相当脆弱,容易随领导人的更迭而出现反复。
其次,中日不具备和解的有利外部环境。中日两国的周边国家及美国等大国并不乐见中日和解。美国在法德和解进程中充当推手,但是却阻止中日靠近。冷战结束尤其是苏联解体后,中日美三国联手对付苏联威胁的合作基础消失,而面对中国的迅速发展,美国希望借助日本遏制中国。美国出于意识形态和地缘战略考虑积极拉拢日本,通过修订日美安保条约,巩固强化美日同盟,尽力防范中日靠拢。1972年,美国将冲绳交还日本时将钓鱼岛一同打包交给日本,在中日之间埋下了交恶的种子。中日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强大的“美国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日本的对华关系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对华关系,是日美中三角形框架中发展的对华关系。”[3]日本的这种外交定位,使中日关系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再次,中国与日本没有强有力的和解平台。法国和德国有“建立和平统一的欧洲”这一共同战略目标,在朝目标前进的道路上,法德和解得以顺利完成。中国和日本无法形成类似共识,东亚尚未形成目标明确的共同体。“10+3”框架(即东盟+中日韩)已成为东亚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途径,但其发展进程受到地区政治经济不平衡、领土争端、美国介入等因素的影响,还处于建立自由贸易区阶段,强调对话、协调,而无强制性制度约束。日本在军事上坚守日美同盟,将中国视为战略假想敌;在经济上虽与中国及东亚紧密联系,但在东亚一体化中极力寻求区域外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的参与,甚至加入美国主导的与东亚一体化背道而驰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东亚一体化因此不断受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日在合作中实现和解。
另外,中日虽同属东亚文化圈,但与法德拥有同属一个欧洲的历史和梦想相比,在文化心理上还是有较大差别。中日两国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地缘政治差别较大,这些也为中日实现和解增加了难度。
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中日关系日益密切,但是尚未实现真正和解。正如日本专家毛里和子所总结的那样:“中日间的分歧与对立已经扩大到价值观问题(包括历史认识问题)、地区领导权问题(包括安全保障、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具体的利益问题(包括领土、领海问题)等各个领域,而各个领域的问题又彼此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4]中日要实现真正和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中日双方共同为此付出努力。
(一)正确认识历史问题是中日实现和解的前提
法德和解首要的前提是德国能够正视侵略历史,并用行动表示谢罪,从而获得法国谅解,谋求共同发展。日本政府领导人不断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民间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些都表明日本对侵略战争没有彻底反省。要想实现中日和解,日本必须以德国为鉴,正确反省侵略历史,获得受害国的谅解。中国应当看到中日和解的艰巨性。在历史问题上中日之间应当加强沟通,或者可以像法德共同编写历史教科书那样,互相提供战争的具体资料,促使双方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趋向一致。
(二)在推动东亚一体化的过程中改善中日关系
鉴于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互相促进的经验,实现中日关系的真正和解,需要借助于东亚一体化这一平台的发展。“无论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法德和解所起作用的经验,还是当前东亚合作和一体化的现实及其发展前景都告诉我们,中日关系是实现东亚加强合作走一体化道路能否做到扎实可靠和名副其实的关键。就像没有法德和解、法德轴心,就不可能有欧洲一体化一样,没有中日的全面合作,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东亚一体化。”[5]目前,中日在东亚合作借助“10+3”框架已初见成效。但是,由于美国因素的强大影响,日本对是否融入亚洲摇摆不定,这也是东亚一体化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如果中日统一战略目标,共同努力缓解美国的阻力,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继续推进,东亚一体化的步伐会大大加快,逐步可以扩展到能源、金融、政治、安全等领域;而在这一过程中,中日和解的进程必将加快。
(三)健全双方政治互信机制,形成制度化安排
汲取法德和解的经验,建立健全中日双边和多边多层次合作机制,利用各种交流渠道使中日两国关系制度化。法德关系制度化保证了双方即使有分歧、争吵,也不会出现关系逆转。中日之间应遵循从经济到政治,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路线,增强双方政治互信。领土领海争端问题,可参照法德解决争端模式,采用非对抗方式,有效利用双边和多边平台共同解决。重视两国各层次交流,特别是民间和青年之间的交流,正确引导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增进相互理解。
[1]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M],冯绍雷,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吴友法,梁瑞平.德法和解是早期欧洲一体化的基石[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
[3]冯昭奎.复交40年: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日本学刊,2012(5).
[4]毛里和子.新阶段的中日关系与“东亚共同体”[J].社会观察,2006(5).
[5]伍贻康.欧洲一体化整合协调经验及其启迪[J].太平洋学报,2005(1).
(编辑:米盛)
D822.3
A
1673-1999(2015)01-0010-03
张晓锋(1981-),女,博士,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1)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欧洲一体化。
2014-10-18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德和解对中日关系改善的借鉴与思考”(2014-QN-32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