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责任强基础 规范管理促成效 专项行动保安全 加大宣传造氛围——缙云县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5-02-21 00:56:23卢江平朱国兴赵佳敏
现代农机 2015年1期
关键词:缙云县机手拖拉机

卢江平 朱国兴 赵佳敏

浙江省缙云县县域面积1503km2,人口45万,下辖7镇8乡3个街道、253个行政村,享有“千年古石城、天然影视城”的美誉,相继成功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和省级生态县,县域综合实力在全省26个欠发达县市区中排名第9位。2014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7.5亿元,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12元,增长11.8%。目前,全县共有农业机械4.3万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2万kW;全县共有机耕面积1.19万hm2、机插面积240hm2、粮食机收面积2200hm2、油菜机收面积32.2hm2、农作物机械防治面积2.67万多hm2,粮食机械烘干总量达1100多t,农机运输总量达1.1亿t·km,农机从业人员达8700多人;2013年全县农业机械净值1.2亿元,农机作业总值1.7亿元。

近年来,缙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总目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席、乡镇参与、村级协管”的工作机制。2007年以来,全县共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街道)9个(其中省级7个、市级2个),占乡镇(街道)总数的50%;共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142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48个、县级9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6%;共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户360家。从而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工作,加快推进农机化进程,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平稳,农机化发展各项指标均位居丽水全市前列。2014年,缙云县“平安农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创建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

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创建责任,夯实基层基础

1.1 建立组织机构

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平安农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农业局设立“平安农机”创建办公室,统筹推进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成立了缙云县“平安农机”考评领导小组,对各乡镇(街道)建设情况进行统一考评。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相继组建了领导班子,促进“平安农机”创建网络向基层延伸。

1.2 出台实施方案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建设方针,县农业、安监、公安三部门联合制订并出台了《缙云县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各阶段工作职责和要求。

1.3 及时研究部署

县委、县政府将“平安农机”创建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14年年初召开全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的基础上,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门联席会议、农机工作会议,全面落实各项创建任务。

1.4 落实创建责任

县政府将农机安全生产指标列入乡镇(街道)“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的年终考核内容,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县农机管理站、乡镇(街道)农机管理站与农机操作手、农机合作社、拖拉机报废回收企业、农机维修网点等相关单位人员逐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意识。

1.5 强化技术保障

下发了《关于切实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通知》《缙云县2014年度乡镇(街道)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多次召集各乡镇(街道)干部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2 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巩固创建成效

2.1 规范农机窗口管理制度

缙云县农机管理窗口办事大厅面积达300余m2,配备了公示栏、桌椅、取水处等便民设施,做到农机监理标志、办事人员、办事流程、收费标准等上墙公开。窗口先后荣获省级“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市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先进单位。

2.2 健全农机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该县拖拉机及其驾驶员、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员、农村机械维修网点、农机事故等档案,均实现了一机一档、一人一档,在日常工作中由专人保管。已到报废期限的拖拉机、失效的驾驶证等档案,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归类、造册、公告、注销、销毁。

2.3 完善农机安全源头监管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制定了《缙云县农机监理站工作制度》,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工作分工,完善了AB岗工作制、首问责任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严格拖拉机检测线检测,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农机具正常投入运营。

2.4 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成立了县公安局驻农业局交通警务联络室,配备工作人员5名,建立信息互通制度,不定期开展道路巡查监管。联合农业、安监、公安、交通等部门和乡镇(街道)精干力量,深入开展联合执法,有效遏制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载人、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管理,严格农机维修网点审批,做到现场审核、持证上岗、规范操作、有据可查。

2.5 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制度

2012年,县农业、工商部门对全县11个农业机械维修网点进行再审批,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农机修理人员持证率达到100%,近年没有出现农机维修质量纠纷。全县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其农机操作人员持证率达到100%。

2.6 完善农机事故应急体系

组建了以农业、安监、公安、卫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缙云县农机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值班制度和事故报警电话,并在新建镇笕川村开展了联合收割机田间作业事故应急处置演练。2010年以来,全县每年农机上牌率、持证率均达到90%以上,检验率达到85%以上。近3年内,全县没有发生道路外农机致人死亡事故,没有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农机事故。

3 突出工作重点,深化专项行动,提升农机安全水平

3.1 开展农业机械免费实地检验行动

2012年开始,缙云县率先对插秧机开展备案登记及免费实地检验,由乡镇(街道)对农田作业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进行上牌管理和免费实地检验。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微耕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对全县645台微耕机进行摸底登记,签订安全使用责任书587份,免费发放《微耕机安全操作使用规程》手册605本,免费开展实地检验,减少微耕机事故隐患。

3.2 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行动

2014年,在节假日安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了“三夏三秋”农忙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暨隐患排查整治、微耕机安全生产、外省籍拖拉机整治等农机安全生产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农机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农机事故发生。

3.3 开展外籍车辆和驾驶员常态化管理行动

近年来,外籍拖拉机在缙云县发生事故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已经发生的4起拖拉机死亡事故中,有2起是外籍拖拉机造成的。为此,该县将外籍拖拉机安全管理作为2014年的重点难点加以破解,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农机行业打非治违暨外籍拖拉机摸底调查专项行动的通知》,调查登记外籍拖拉机91台,建立外省籍拖拉机临时档案53个。对涉及9个省15个地市的所有外省登记拖拉机都发函查询,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将整治工作纳入日常安全管理。

4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调动各方积极性

4.1 建立安全学习制度

2009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县机手参加辖区内乡镇(街道)集中学习4次以上。其中每年拖拉机检审前集中学习,由县农业、公安、安监部门制订学习计划,指派专业人员授课。通过多年来面对面的培训,机手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4.2 开展典型案例教育

组织专业人员收集缙云发生的事故案例,编制了《缙云县近年拖拉机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缙云县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制度汇编》《创建“平安农机”倡议书》等,展示事故危害,还原事故原因,指导机手安全操作,提高机手规范操作能力。

4.3 设立流动宣传周

确定每年6月为安全生产月,在这个月的第三周设立农机安全流动宣传周,通过宣传车、展板、广播等多种途径,深入到乡村集市、田间地头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4.4 部门联合宣传

按照年度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计划,在“平安农机”示范村机手活动室和宣传窗悬挂各种制度匾和宣传牌。县农机管理部门与气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入其气象信息发布平台,每当有冰雪大雾等灾害天气出现时,第一时间通过农民信箱向机手发送预警信息,降低事故风险。县农业、教育、公安部门在中小学联合开展“小手拉大手”安全宣传活动,避免和预防学生乘坐、扒乘拖拉机等农用运输车辆,并通过学生提醒家长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和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2014年以来,全县深入开展“十个一”宣传活动,累计组织农机安全现场宣传活动52次,发放宣传资料8600份,发送手机短信4.7万条,张贴标语横幅756条,培训人员1650人次。

猜你喜欢
缙云县机手拖拉机
飞上天的“拖拉机”
约翰迪尔地头智能管理系统(ATTA)上线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紫薇小学五(6)羲之中队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5:08
TAOBAO TOWN
牛哄哄的拖拉机
邵东县多措并举开展农机互助保险工作
时代农机(2017年6期)2017-04-02 22:50:16
拖拉机闯祸了
小布老虎(2016年12期)2016-12-01 05:47:00
江华把手扶拖拉机驾驶培训班办到乡镇
时代农机(2015年9期)2015-04-03 22:43:55
冬季拖拉机的使用与维护
山东农机化(2015年6期)2015-01-03 08:09:44
缙云县团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