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2015-02-20 15:58:25孙伟普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慈母朱自清祖国

孙伟普

感恩是什么呢?“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意识、品质和责任,从而外显为感恩的行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感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中,他笔下济南的冬天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人沉浸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更使作品散发出一种神韵,悠长的味道。再有朱自清的《春》,文本中的艺术境界,会使我们被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也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

(二)父母之恩。“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天地之大不如父母养育恩大,初中语文教材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胡适的《我的母亲》,写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感恩之意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但仍强忍悲痛地宽慰儿子,车站送别时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中的父亲是朴实的,父亲的爱却是伟大的。常说“慈母严父”,而文本中的父亲却给人一个慈父的形象。

(三)祖国之恩。我们从描写祖国山川秀美的文本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从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在危难时刻为国献身的英勇事迹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八年级的《最后一课》、《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晏子使楚》、《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革命烈士诗二首》等课文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和民族义,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这些课文都能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祖国之恩;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民间文化。

(四)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用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之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襟。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出师表》中感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和诸葛亮感恩图报,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报恩之举;从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感知师恩,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更是难能可贵。

二、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不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恩情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心灵健康的人。感恩有时并非人的天性,需要感恩教育的点拨。

感恩教育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对于人们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师生间关系的重建以及学生的生命观、自然观、人际交往观等观念的树立,都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尊重、感恩。语文中的感恩教育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社会德育氛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基础上,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

三、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感恩”

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感恩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文本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思想教育的载体,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有所感悟、体验,才能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学习内容选择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和启迪。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中、品味中来体验“恩”。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通过丰富的想象,体会对父亲的感恩之心;特别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和细细品味中体验人物的崇高的,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中,“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胡适对亲母的感恩之心。同时还可布置问题:文章结尾写到: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他在哪些方面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做了些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请你为母亲献上一份子女之爱,然后写一个片段。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培养。

四、诉说衷肠——报恩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来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保持角色诉说衷肠。九年级语文中,在朱自清的《绿》中,“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通过反复朗读和感悟,就很容易体会到:当时的朱自清对绿的感情已经无法冷静了,把自己已完全融入绿之中了。由此把自己的感情升华到“恩”的层面,不由变换了人称。使自己的感情得到了深化。

总之,我们利用教科书中的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进行感恩教育活动研究,就是要在中学生的心中播种高尚的道德的种子,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平和之心、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来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自然,进而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研究,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慈母朱自清祖国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6:22
慈母心
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28
浓浓慈母爱,暖暖寸草心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58
我和我的祖国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30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05-21 03:30:46
『慈母手中线』——我们可能没读懂的一句诗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幸福(2016年6期)2016-12-01 03:08:31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