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要素

2015-02-20 15:58:25宁文晓贾文毓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空间分布德州市

宁文晓?贾文毓

摘 要:地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标志所赋予的专有名称称号。它以大量而丰富的信息承载,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重要资料。以德州市5584个行政村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法、归纳法以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德州市地名的地理特征进行研究,将村级地名按自然要素分为若干类。这让我们在进一步认识到地理学对德州市地名的影响,也意识到地名是一种文化景观,更了解到地名的历史沿革,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也告诉我们要积极挖掘地名价值,保护地名文化。

关键词:德州市;行政村名;自然地理要素;空间分布

一、引言

地名,就是作为具有特定位置、形态、范围、类型或性质等特征地理客体的语言文字符号。一个颇有趣味,一个颇有意义的问题。古往今来,不乏职方舆地之作,自春秋《尚书·禹贡》、战国《山海经》以后,史书多辟地理之志,学者有方舆之著,今存专书如唐之《元和郡县图志》,北宋之《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南宋之《舆地纪胜》、《方舆胜览》,都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文献。至元明清各朝,除官修《一统志》之外,各种方志更是多不胜举。虽通过这些地理文献,可以看出地名的历史沿革,但地名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即便同一名称,其涵义也往往有所不同。所以地理文献虽多 ,仍不足以全面准确地记录这种变动不居的历史现象。

因此专门从地理角度研究某一特定城市的的行政村名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德州市乡镇地名进行整理与分析,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归纳比较法、历史文献法、分类归纳法、地图法、GIS作图法等方法,着重分析德州市自然环境要素在地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德州市基本概况

德州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东经115°45′~117°36′,北纬36°24′25′′~38°0′32′′之间,北界漳卫新河,河北沧州,西界卫运河,河北衡水,西南界聊城,南界济南,东临滨州,东西宽200km,南北长175km。总面积1.356万km2,人口650.8万,39个民族分布于两个市辖区:德城区、陵城区,2个县级市:禹城市、乐陵市,7个县: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庆云县、宁津县、齐河县、武城县和一个国家经济开发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形以黄河冲积平原为主,34.3%位高地,52.1%位坡地,13.6%位洼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风影响显著,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547.5mm,主要集中在6~8月。自古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三、德州市行政村名的统计与特征

德州市共有行政村名共5584个,按自然要素可分为16类:地形、水文、天文、气象、季节、矿藏、土壤、岩石、植物、动物、方位、颜色、声音、距离、形态、火。由于某些行政村属于多种自然类型,如陵县下辖的朱家沙窝村,沙属自然类,而窝属地形类,因此存在一些地名在分类上的重复,但是这不影响分析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分析。

经统计得知,德州市的行政村名中, “方位”类和“形态”类最为突出,占到统计总数的65.95%。“地形”类、“植物”类和“水文”类次之,占到统计总数的19.86%(表1)。

表1 德州市自然类行政村名统计

类别 个数 百分数 类别 个数 百分数

地形 214 6.67% 颜色 102 3.18%

水文 190 5.92% 土壤 25 0.78%

方位 1402 43.72% 声音 2 0.06%

植物 233 7.27% 矿藏 46 1.43%

岩石 31 0.97% 气象 37 1.15%

季节 15 0.47% 天文 27 0.84%

形态 713 22.23% 距离 51 1.59%

动物 117 3.65% 火 2 0.06%

1.方位与行政村名

我国自古就有关于方位的说法。如《说文》云:“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玉篇》曰:“阳,山南水北也。”因为早期的字书中已确定这种特指的方位,而且在后来的辞书也沿袭下来。所以其他的方位词,虽与阴阳有类似之处,却被忽略了。现在常用的方位词则扩展了许多。如基本方位词:东、南、西、北,和其他方位词:前、后、中、头、里、边、方、左等。

图1  德州市以方位词命名的行政村名数量

德州市以方位命名的行政村名有1402个,占统计总数的43.72%。其中,含东南西北,前后等词的村名居多,而且“前”与“后”、“东”与“西”、“南”与“北”这样互为相反方向对应的村名数量相差不多(图1)。由此可知,村子的命名大多是选择一个明显的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等)作为参照物的,并且沿着该地理事物呈对称分布。如:前庙村和后庙村就是以庙为参照物进行对称分布

2.形态与行政村名

形态,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通常,形态地名不单独使用,而是会用形态名词加通名组成,以便人们更清楚地识别事物。德州市以形态命名的行政村名有713个,占统计总数的22.23%,仅次于以方位命名的村名数量。

图2  德州市以形态词命名的行政村名数量

从图2可知,在以形态词命名的行政村名中,含大、小的村名最多,其次是长、高等词,例如:大庄村、小庄村、西长村、,明显的反映出村子的实际形态。

3. 地形与行政村名

德州市地处黄泛平原,其地形地貌均受黄河百万年来冲刷、沉积及迁徙泛滥的直接作用而形成。从总体来看,德州市地势平坦,无大起伏,呈西南、东北向倾斜。从局部来看,由于河流冲刷、泛滥和迁徙改道的影响,使微地形出现高、坡、洼不同类型。整体说来,有“大平小不平,岗坡洼相间”这样的特点。

在德州市以地形命名的行政村名中,“沟”“口”“坡”“台”“洼”出现的次数较多(图3),地名个数分别为21个、51个、17个、15个和40个,正好与该地的地形想吻合。如:辛店洼是禹城市北部的一片洼地,洼地海拔7.5m,是全市最低点。

高地位于德州市区的东南和东部,呈西南~东北向展布;市区南部主要为坡地;在坡地基础上,里岛状分布着一些碟形浅平洼地及宽浅的条形洼地。图4显示,陵城区、齐河县、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以地形命名的行政区数量较多,说明该地地势起伏较大,地形较崎岖。而临邑县、平原县、德城区以地形命名的行政区数量较少,说明该地地势起伏较小,地形较平坦。

图3  德州市以地形命名的行政村数量

图4 德州市地形类行政村名的分布

4.水文与行政村名

德州市属海河流域南系,黄河流经南端,漳卫南运河流经西北及北部边界,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三前流纵贯全市。在190个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中,以“河”命名的行政村数量高达91个(图5)。如月河村、阴河村、田河村等。

由图6可知,陵城区、齐河县、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数量居多。这是因为当地是地形崎岖的高大山地的沟谷地区,会有河水和泉水产生。这也正与当地的地形相符。此外从陵城区、到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的数量在依次减少,这正映证了当地“呈西南、东北向倾斜”的地形特征。除京杭运河外,各条河流都随着地势的起伏自西南流向东北,注入渤海。

图5 德州市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数量

图6 德州市水文类行政村名的分布

5.植物与行政村名

德州市因为开垦历史悠久,已不存在天然森林。虽然在以植物命名的行政村名中,乔木所占的比例最大、但其不是天然森林,而是人为种植的。因为当地的土壤主要以盐土和盐化潮土为主,而且当地的沙尘暴也较为严重,所以需种植刺柏、龙柏、杨、柳、椿、桐等来防风固沙、改善土壤性质。当地的作物主要为:小麦、大豆、瓜等。瓜果主要是:桃、杏、梨、李。因此以这些命名的行政村数量也较多。此外,还有桂花、槐花、芙蓉、莲花等,如银芙蓉社区、莲红村等。

图7 德州市以植物命名的行政村

6.其他自然因素与行政村名

德州市以其他自然要素(如天文、气象、季节、矿藏、土壤、岩石、动物、颜色、声音、距离、火)等命名的行政村共有455个,占统计总数的14.19%。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州市行政村名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德州市以方位命名的行政村占主要比重,约占统计总数的1/2。

第二,德州市人文类地名以姓氏所占比重较大。以地形和水文要素命名的行政村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他们多分布在高大的山地和河谷地区,体现了他们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

第三,德州市以植物命名的行政村名与当地的植被和土壤的分布具有一致性,体现了当地人民为保护环境作出的贡献。

第四,随着时代的不同,地名所蕴含的信息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在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地名所反映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现代化,这要求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投入到地名学中,挖掘地名价值,保护地名。

参考文献:

[1]刘柏林,胡令.中日学者中国学论文集[A].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2]孙和平.中国地名文化的姓氏元素及其符号形态[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四期.

[3]杨帆,贾文毓.洛阳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与空间分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S1期.

作者简介:宁文晓(1995-),女,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13级本科生。

贾文毓(1960- ),男,洪洞人,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空间分布德州市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杂技与魔术(2022年1期)2022-03-16 10:22:48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构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德州市雷集镇为例
德州市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现状和改良建议
园林科技(2020年1期)2020-01-18 05:13:06
基于SWAT的滇池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绿色科技(2016年20期)2016-12-27 17:34:13
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空间分布研究
江苏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51:58
铁路客流时空分布研究综述
基于Kriging插值的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3期)2016-06-13 08: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