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阅读法

2015-02-20 05:24:45苏晶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时刻书籍对象

苏晶

摘 要:本论文讨论了“时刻”阅读法的含义,并从阅读的含义,对象,时间,方式,训练几方面为大家阐述自己从课堂到课下再到考试的语文阅读教法。首先是阅读含义,论述了阅读必要有声。其次,是阅读对象必是学生有兴趣与适合其年龄的。然后,论说了阅读时间和方式在于每天的一刻阅读和需要针对不同体裁需用不同之法阅读。最后,详细阐述课堂阅读训练如何完成。

关键词:时刻;阅读;课堂

《说文解字》中,“时”,四时也,从日寺声。《韵会》中,“刻”,漏也。锲漏箭,以日晷为刻,故因谓晷度曰刻。古人从一开始就将“时刻”定义地极其明了,四季为“时”,古代因用漏壶记时,一昼夜一百刻,一刻恰好十五分钟。

“时刻”阅读,即不论寒暑,每天每次不少于一刻钟的阅读。

一、阅读之义

读,篆文   (言,言说)  (賣,“牍”,书籍、文书),表示有声念书。《説文解字》:讀,誦書也。从言,賣聲。推及古语,念及今日,“读书”第一意即指必得读出声,诵出意。当然,读法也必分体裁,散文小说不必全篇,择其优,读上一二段即可。但诗歌必得多读,并换各种感情咏诵,方能体会那言外之意,语外之情,古文读法皆如此。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必然“读而不思亦罔”。“读书”第二意必知“思悟”。诵读出声是为正音,始知其音,必思其意。诵读过程中,语言随思维流转,当进入反复诵读时,思悟自然就开始了,以所知解读未知,以自我感知书意,这才算踏进了阅读的门槛。

有声阅读,无声思索,高声发问,三者构成阅读之义,构成了最朴素也是最完整的阅读,有了他们也才能说我们开始阅读了。

二、阅读对象

若是打开网络,随意搜索几个“中学生必读”“推荐中学生阅读”这样的关键词,必定噼里啪啦闪现一串古今中外名著的书单,可是,学生会读吗,喜欢读吗。

阅读的主体不是我们成年人,不是我们老师,如果学生不愿意读,任何有价值的书都会沦为摆设。因而,阅读对象是让学生跨入阅读最紧要的一步。

回溯几百年,中国私塾鼎盛,蒙学之始,必是从千字文,三字经开始,不过那是教他们识文断句的,不算是阅读。有人说那《论语》算是了吧,也许还不能全算,阅读是主体自发的意识行为,任何学堂所选的书籍都必然带着既定的,强制色彩,从一开始就为孩子埋下了“排斥”“拒绝”,现在的孩子自然从未认同过读教科书也算作阅读。可见,阅读对象必须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认同的,吸引他的才算,当然这只是第一步挑选。

浩如烟海的书籍,杂志,无从下手,并不知道哪些才算是适合。既然提出“时刻阅读”法,那从书籍的选择上就要有这个考虑,过于长难的作品不作为入门读物,只以精短,趣多,义远为主,三者自难一统,择其一即可。以“趣多”为首,“趣”,使人快乐之意,不能让人快乐的阅读必然失败。大多师长犹疑多为“趣味”图书必是思不正,言不端的网络文学,用一句话解释,未识粱肉之味自不知所食为糟糠矣。入门作品建议选择故事性较强,与学生平时兴趣相关的,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可推荐一些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若真就只对明星感兴趣,那就找些人物传记给他,书没有不爱读的,都是些没找对的。

教学中,大家都存了语文课本如同“鸡肋”的心思,上课讲文章学生不听,考试的阅读又没有课内的,甚至想说随便讲讲算了,多做点题目就行。倘若如此,学生可真是再不会“阅读”了。教材里的文章就像深林里向村庄飘落的一枚树叶,我们不经意间拾起,忽的就想起去那片树林里看看,一路向前,拾起的叶片也越来越多,一次次发出赞叹·····

阅读对象既不能是网上一搜可见的“中学生必读”,也不能简单随意地放任孩子凭兴趣选择,针对学生这段时间学习的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在,针对性地推荐课文外的延伸书目。既保证了书籍品质,也能顾虑到学生的兴趣,这才是“阅读对象”的推荐内涵。

三、阅读时间,方式

文题即为“时刻”阅读,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在于时时刻刻,二是一次阅读应不少于十五分钟。我们所要培养的“阅读”是一种爱好,习惯,灌输在学生的生活中。课堂中的文章阅读及其狭隘,因为没有与学生的实际阅读“量身定做”,选出的文章不一定适合他自己的阅读层次,或浅或难不一致,继续下去可能就不大。我们不需要一个星期抽某个固定的时间非要阅读,还必须配以相应的读书笔记,以示自己阅读的增长,当然读书必有所思所感,触及社会,了解生活,这些都是该记录的,只是一旦以某样形式固定,效果必不佳。这个问题会在下面的阅读训练有相应论说。

浅吟低唱,诵咏评说,这都是阅读方式,也是最该采取的入门阅读法。孩童读书不识文字,不明音律,用的都是口耳相传。我们现在多以“阅”代替了“读”的功效,当然每一类书“读”的方法也不尽同,诗词必选吟诵,曲谱已失,对诗情的体悟就更多在一句句的诵读上了。若谈散文,其文本与诗词一家,现代大家必能寻到诗味词韵,读法可与诗通,但不能照抄,选其精段细细读来即可,若碰上文章言浅意深那必得读中有思,多与旁人讨论才能视为“读”过。

小说多以记叙故事为主,阅过一章说给大家听听,评说这书中人物一二,再能关照时事想想,也会多些裨益。戏剧本是出自舞台,定当还于演出,几人共读一剧,完后分饰其角,也可再添导演,编剧等,娱乐之中更有兴致。

四、阅读训练

回观现局,考试是学生老师眼前的大局,前面多谈积累,实际的考试应用少有涉及,当然若能有前面一番积累,这阅读也是水到渠成。这里所谈的“阅读训练”是指考试阅读与写作合一的“训练”。读后即有思,思则悟,悟必通,通能述,那这训练也统一完成了。

讲文章定然会涉及作者写作方法的技巧,毕竟是名师大家作品,所用之法也颇为精到,不可能一节课就能概述,我们不能贪,只在精选一二与学生评析即可。所选讲的也要多是学生平时常见,能用在写作中的,近则亲,晦涩难懂的就省去了。还有一法,让学生自己赏析精妙处,不必提示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顺其意授其旨,这更能提高写作,不过这需要有一定积累的高年级学生才能用,否则回答地风牛马不相及,更难引导。

剩下三篇文章可做如下处理,一篇完全作为自读,除了必要字音字词文学常识,都把它做成阅读训练,当堂测当堂评,题目设置可以稍加难度,文章不难题目就可以有意识偏重平时学生易错怕做的题型,这样训练目的就能达到。还有两篇可以讲练写为一体,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对比阅读”,让学生与自己平时所读文章进行比较,无论是文章主旨,立意,语言表达或是感情抒发都可以,选一点就行。但对这两篇而言,更多重在“写”上,每个单元都有它的主题,并且多为学生日常所见,自然接触得多,想法思考就多,能书写的也会多起来。读后感,是一篇成型佳作的草稿,只有多写些思悟的练笔,那到构思一篇完整的文章时才会有深刻的见解,细腻的情思,雅致的语言,写作源起阅读即在此意了。

此文主论阅读,写作上的不再赘言,课堂阅读训练还有一项重务,即为素材积累,学生作文言之无物,言之无力,皆起于此。我们阅读既能引人深思,也要广积言论用于己身,一册课本所含主题丰富,延伸内容更多,若能有意识整理,必会取用不尽。文不能写,或不能尽 ,多在于“无物”,课文是离我们最近最熟悉的阅读,读尽所有,才能尽为所用。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国书店,2011.

[2](元)黄公绍,熊忠.古今韵会举要[M].中华书局,2006.

猜你喜欢
时刻书籍对象
神秘来电
睿士(2023年2期)2023-03-02 02:01:09
鲁迅与“书籍代购”
冬“傲”时刻
环球人物(2022年4期)2022-02-22 22:05:06
捕猎时刻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 15:17:24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