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水平,刘 杰,张 平
脑肿瘤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颅内出血的病因,而颅脑损伤伴脑肿瘤卒中在临床工作中则鲜有遇见,容易忽略而被当作单纯创伤性颅内出血处理。笔者2003年12月~2013年1月共收治12例颅脑损伤伴脑肿瘤卒中患者,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2~72岁,平均40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殴击伤2例。既往病史:6例有头痛病史,2例有癫痫抽搐史,1例有偏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分3例,9~12分5例,3~8分4例。影像学检查:均行头颅CT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发现高密度影,表现为血肿信号,3例表现为均匀高密度是由于血肿大而瘤灶小,瘤灶为血肿掩盖所致;9例呈不规则混杂密度为二者的共同征象,其外有大片低密度水肿带。择期手术患者可加做MRI检查:T1加权像呈混杂信号、高信号、低信号,T2加权像呈混杂信号、高信号;增强扫描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本组病例均见脑内血肿,4例合并邻近皮层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合并脑室出血,1例出现硬膜下血肿。病变部位:额叶4例,颞叶3例,顶叶3例,小脑半球2例。
2 临床表现 患者伤后表现为立即昏迷或突发剧烈头痛、部分伴呕吐和抽搐,入院时收缩压平均151.6mmHg,心率平均58次/min,部分伴有呼吸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瞳孔双侧散大3例、单侧散大4例;伴偏瘫者6例,伴抽搐者10例,伴视力下降者2例。
3 结果 10例行急诊开颅肿瘤切除及血肿清除术,2例非手术治疗后择期手术,术中探查发现出血为瘤周和(或)瘤内出血。术后常规病理检查:胶质瘤8例,转移瘤2例,脑膜瘤2例。好转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
脑肿瘤卒中合并颅脑损伤脑出血从病史方面兼有颅内肿瘤的各种局灶症状和慢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以及创伤出血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特征,其出血部位亦可出现在脑内任何区域,这与单纯性脑损伤颅内出血多表现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以及脑挫裂伤不同,但多种特征可同时出现从而使得诊断复杂。临床上尚可见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偶有脑室内出血等复杂表现,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脑肿瘤卒中合并创伤血肿诊断极有价值。
诊断依据:外伤病史,有颅内原发肿瘤或全身肿瘤脑转移的征象,有卒中发作的临床表现,CT或MRI显示颅内肿瘤出血的影像改变,同时有符合颅脑损伤病史的影像学表现。当损伤机制不能解释脑内血肿的形成原因时,应考虑脑肿瘤卒中的可能性。只要能够重视病史、体征及重要的辅助检查,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避免误诊。
本组病例分析提示以下特点有助鉴别脑肿瘤卒中与创伤性颅内出血: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发病前有无相关病史。脑肿瘤卒中患者伤前多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或)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视力下降、偏侧肢体无力、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等,卒中后症状加重。当受伤机制不能解释脑内血肿的形成原因时,应考虑脑肿瘤卒中的可能性。仔细查体,注意全身情况,以及早发现有无其他部位肿瘤转移的可能;CT和MRI扫描对诊断极有价值,CT片上可见肿瘤卒中特征。另外,脑肿瘤卒中灶周水肿与血肿期龄不符,出血早期即有明显水肿,而一般单纯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早期没有或仅有轻微灶周水肿。此外,要注意颅脑损伤合并脑肿瘤卒中与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等之间的鉴别。瘤卒中病情进展快,易误诊为脑出血[1]。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常见的病因[2]。对于颅脑创伤后出现的纵裂池、鞍上池、环池等部位的蛛网膜下隙出血,不能用创伤解释时,应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可能[3]。
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文献报道[4]应积极争取早期手术治疗或择期手术,尽可能地清除血肿和切除肿瘤,抢救生命,改善预后。
[1]黄志红,黄志.老年人脑肿瘤卒中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7):45-46.
[2]黄金生,陈文培,罗文伟,等.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61例诊治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5):64-66.
[3]章卫桥,周三权,罗其中.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隙出血的诊治[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35):49-51.
[4]葛培林,陈治标,晏炳元,等.貌似脑血管意外的瘤卒中临床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5,12(4):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