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党建部,福建 福州 350001)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原创性与当代性研究
刘维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党建部,福建 福州 350001)
列宁帝国主义论既是对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综合,又是在综合基础的真正创新;既非列宁本人的完全独创,也非完全没有创造性价值。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原创性不仅是认识列宁帝国主义论真实面目之必要,也为我们认识今天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在全球化形势下,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既非现成可用,也非完全过时。今天全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是列宁帝国主义论预言的实现,而且也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时代价值。
列宁; 帝国主义; 原创性; 当代价值
兴盛于20世纪中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也几乎被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而本世纪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却再次使这一理论的研究热潮浮出水面。与此相对应,作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论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也重新唤回了人们的极度关注和再度思考。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有没有历史原创性?当今的时代还是不是帝国主义时代?以及全球化语境下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还有没有当代价值?这些问题也成了东西方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争论中,既有人无批判地对其进行神圣化的大加赞同,也有人妖魔化地完全批判否定。为了摆脱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片面极端和错误困境,从原创性上看,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既是对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综合借鉴,又是在综合借鉴基础上的真正创新;既非列宁本人完全独创,也非完全没有创造性价值;而从当代性上说,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则是我们分析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在全球化趋势下,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既非现成可用,也非完全过时,今天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是列宁帝国主义论预言的实现,而且也以血的事实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所在。
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那一刻起,学界关于这一理论原创性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而随着今天帝国主义理论的复兴,人们对其当代价值的争论也被提到研究的日程。
1.1 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有无原创性的探讨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有无原创性不仅是东方理论界关注的论题,也是西方学界的焦点问题。可以毫不过分地断言,这是任何一个认真研究当代帝国主义问题的学者都曾碰到或将遇到的问题。因此,根据每个人的研究视角和立场观点的不同,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不尽相同。
庸俗化的理论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不仅从本质上没有新义,而且还把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对帝国主义的理解庸俗化。英国学者布鲁厄指认,“我惊奇地发现,它(列宁)对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少的贡献,或者说没有贡献。它的理论内容是微不足道的,且来源于希法亭、布哈林和霍布森”[1]118,“我将证明,列宁在其《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的贡献主要是把希法亭和布哈林的理论通俗化,并且引入了取自霍布森的观念”[1]90-91。
其理论是对他人理论的挪用或简单相加。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既受非马克思主义者霍布森的影响,又受马克思主义者卢森堡、希法亭和布哈林的影响,并且列宁的理论自身就是对以上作者的机械相加和庸俗化。霍华德与金在评价列宁的一生时指出,1900年之前的列宁政治经济思想并无创新性。尽管在某些方面有新特征,但就整体框架而言还是普列汉诺夫的。与之相类似的,一战期间列宁所形成的经济理论也是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之上的,如著名的希法亭和布哈林。哈特与奈格里也在他们的《帝国》中强调,“列宁论帝国主义的书基本上被视为其他作者分析的一种综合,从而使他们接近于广泛的大众”。
本源性的独创说与以上观点不同。本源性的独创说从肯定性角度提出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具有独立的原创性。美国学者布劳特认为,“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分析虽然源于希法亭、霍布森等人的理论,但从把帝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整体进行分析的角度说,列宁的著作是具有本源性质的”。[3]6-11特伦斯.麦克多诺也从创新性的角度引证,“关于帝国主义,列宁提出了五个基本特征,强调了资本主义由前一阶段向新的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量变性质,这是列宁的独到贡献”[4]154-158。
1.2 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有无当代价值的争论
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原创性的探讨,不仅引起了学者们对理论本身的争议,而且也导致了对其是否具有当代性的纷争。如果说对原创性的研究是分析其当代价值之基础和必要,那么对当代性的论述则是原创性的目的所在。全球化形势下列宁帝国主义论有没有过时?在后工业社会语境下,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还有没有意义?
毫无价值说。这一说法认为,当今帝国主义发展的事实并没有像列宁自己证明的那样,是腐朽、垂死、最后走向崩溃,并将引发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因此,对今天而言列宁帝国主义是没有说服性的,是无价值的。苏联经济学博士奥萨德恰娅申明,列宁关于帝国主义三个特征的论断离当代资本主义的现状已经很远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三个特征理论的立足点在现实生活中都没有完全得到证实,因此,当代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是沿着消除寄生性和腐朽性的道路演进的[5]89-95。
基本可用论。这种理论主张,尽管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对于解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很有用,但却不能说明随着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和帝国主义新发展而出现的不发达国家及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正如巴西学者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所言:“列宁也好,布哈林或罗莎·卢森堡也好,这些提出了帝国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及为数不多的涉足帝国主义理论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霍布森),他们都不曾从依附性国家的观点来研究帝国主义问题”。[6]306在基本可用论看来,虽然列宁的帝国主义在当代仍具有一定说服力和价值,但在完整地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基本过时论。基本过时论首先承认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在当代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如:英国学者梅格纳德·德塞在《马克思的复仇》一书中说到:“1916年,他(列宁)在瑞士流亡的时候,写了一部广为流传的小册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其后的70年中,它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资本主义看法的形成,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许多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也是如此”[7]145。在承认影响的同时,这一理论却从根本上主张,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蔓延和后工业社会的出现,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已经不能对当代的新变化做出合理的解释,该理论在当代已经基本上过时了。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已经被当代无疆界的帝国所代替,而我们也最好是回到早期列宁。
对于以上学术界关于列宁帝国主义论原创性的不同争论,我们说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关注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与第二国际理论家的思想关系问题,但总体来看这些说法都存在一定的偏颇,片面性地理解了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本真面目。列宁帝国主义论既不是与第二国际理论思想完全脱离的完全独创,也不是第二国际思想的简单综合,而是在对自身思想不断突破和超越基础上对第二国际理论范式的综合创新。
2.1 列宁对第二国际理论范式的综合借鉴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对第二国际理论范式的综合表现在这一理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同时又吸取了非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成分,是在基本继承霍布森的“资本扩张本质论”、希法亭的“金融资本垄断论”,部分借鉴卢森堡的“积累规律论”,全盘否定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的基础上完成的。正如罗纳德·奇尔科特所言,“列宁受英国自由派的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的影响并赞同鲁道夫·希法亭与尼古莱·布哈林关于对帝国主义的古典马克思主义认识,强调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在金融资本中融合,资本输出的扩张,军火生产与军国主义的增大”。[8]53尼尔·哈丁也中肯地指出,“毫不过分地断言,希法亭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以及布哈林的理论构成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经济框架”。
2.2 列宁帝国主义论是在综合基础上的创新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虽然受第二国际理论家范式的影响,但是在本质上又区别与霍布森、卢森堡和布哈林等人的理论。列宁对第二国际理论家们的思想借鉴的目的,并不只对这些思想进行简单地整理和机械的综合,而是在这些思想理论基础上实现帝国主义理论的真正创新。在借鉴中,列宁看到无论是霍布森对“资本扩张论”的强调,还是卢森堡对“资本积累规律论”的独特说明,甚至是希法亭的“金融资本论”的独辟蹊径,它们都没能全面科学地对帝国主义进行合理的阐释,都没有摆脱抽象、片面的的立场和出发点,从而带有一定局限性。霍布森虽然指出了帝国主义的特征和扩张的本质,但是他并不了解帝国主义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经济根源。卢森堡虽然指出非资本主义的存在对资本主义的重要性,但是却绝对夸大了剩余价值的实现是资本扩张的基础。而希法亭虽然正确地提出了金融资本的论断性,但这一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缺陷:(1)关于货币的理论错误;(2)忽视世界的瓜分;(3)忽视金融资本与寄生性的关系;(4)忽视帝国主义与机会主义的关系。
总体而言,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缺陷不在于他们对帝国主义现象的林林总总的罗列,而在于他们对帝国主义研究本身只做了停留在表象上的分析和描述,没有从经济的本质层面去认识和把握帝国主义的实质。而列宁帝国主义论与这些理论家的本质不同之处,也即该理论的原创性所在,就在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在吸收和突破前人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从生产的领域入手,以生产集中这个物自体为始点,逻辑地演化了生产集中——垄断——金融资本的帝国主义形成的历史思路。列宁从具体的经济事实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理论出发,不仅彻底推翻了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理论抽象性,而且也批判和反驳了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缺陷和错误。严格来说,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真正创新之处不在于理论本身对帝国主义五大特征的综合创新,而在于这一理论在概括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的过程中,发现与揭示了马克思所没有看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新特点与新类型。正如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一书结尾中所总结的那样,帝国主义的这五个基本特征只是一些偶然交织在一起的现象,而“隐藏在这种交织现象底下的,构成这种交织现象的基础的,是正在变化的社会生产关系。”[9]438研究帝国主义问题就是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形式变化”,也就是分析“高度发达的、成熟的而且过度成熟的最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体系的基本特征与趋势”[9]140。
对列宁帝国主义论原创性的分析和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从学理上对这一理论做历史的澄清和解释,正确地给予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合理的定位,更重要的是这一研究本身也关系到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命运问题。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原创性本身,不仅为我们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列宁研究和论述帝国主义问题所体现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对于我们研究当代帝国主义问题具有突出的现实指导意义”[10]1。进一步而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不仅表现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上,而且还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上。而正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成功才真正凸显了对列宁理论局限性的超越。
首先,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危机表明列宁帝国主义论并没有过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垄断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以及垄断形式和内容的改变,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在经济和政治上趋于统一,而且在文化上也越来越走向一致。全球化运动过程本身不仅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的趋同,而且就连危机的爆发也彰显了全球化的这种趋同趋势。对于今天全球化的演化,我们说这不是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否定,相反,从一定程度上说则正是对列宁理论的证实。早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列宁就已经预见到,垄断的发展具有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继而再到国际垄断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早在几十年前,列宁就已经看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未来。换而言之,今天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不但不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不谋而合性。且不说今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式的愈益隐蔽、内容的复杂多样,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发放高额贷款以及各垄断财团为了竞争和压倒对方,保密和限制技术进步,单是有疆界的军事扩张和无疆界的经济、政治甚至文化的渗透,就足以说明列宁的理论在今天仍然凑效。“换句话说,当前的世界体系(帝国) 并没有减少帝国主义的色彩,反而比过去更具帝国主义色彩”[27]”。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是单个国家的或少数国家的危机,而是涉及到全世界各国的危机。这一事例不仅从实践上证明了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阶段危机不可避免的预言,而且对全球化的解释本身也不失为一个很好典范。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正确认识和运用的结果,同时也是真正走出苏联理解的误区,对其局限性克服的结果。换而言之,当下中国不仅从理论上对列宁理论进行了创新,而且也从实践上证实了列宁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新中国建立后,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人——资产阶级以及各种反动派对社会主义的围追堵截和文攻武伐,而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对它的照搬和照抄也成了历史的必然。对此,毛泽东曾坦言到,“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然向他们学习”。[12]1481可以说,在建国伊始,列宁的理论为巩固和建设新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作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中重要哲学方法论之一的对立统一规律,不仅是列宁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而且贯穿在帝国主义论的始终。如果说苏联学者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强调了列宁哲学方法论中对立统一中的对立的方面,那么当下我国则发展了这一方法的统一内容。马克思曾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13]33资本主义也一样,在它自身还具有调节性,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它也是不会灭亡的。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14]104,“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14]105。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浓厚,“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4]373全球化不仅把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而且这种联系还日趋紧密。在这种趋势下,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和互动不仅是世界形势发展之必然,而且也是我国当下发展的需要。
尽管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来套今天社会的发展是错误的举动,但是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在今天帝国主义发展的踪迹中我们仍能找到列宁思想的踪影。资本主义虽然现在呈现出高速的发展态势,但是以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实例却证明当今的资本主义正在走向崩溃。殖民形式虽然发生了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解决帝国主义矛盾的战争并没有消失。戴维·麦克纳利虽承认,随着资本家在领土征服中竞争模式的消失,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也逐渐消失。但戴维却一再强调“并不是战争本身已经消失了。恰恰相反!但是,战争的轨迹已经移转到帝国主义国家与地球南方的人民之间的战斗,因为后者不听从前者的命令。
[1] [英]布鲁厄.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M].陆俊,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2] [美]迈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M].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 刘淑春.美国学者布劳特撰文捍卫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J].国外理论动态,1998(4).
[4] 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6).
[5] 刘淑春.前苏联学术界对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几个问题的看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4(1).
[6] [巴西]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毛金里,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7] [英]梅格纳德·德塞.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M].汪澄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 [美]罗纳德 H 奇尔科特,高銛.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M].高戈,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0] 王金存.帝国主义历史的终结:当代帝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1] [埃及]萨米尔.“帝国与大众”[J].阿明,段欣毅,译.国外理论动态,2007(5).
[1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张亘稼)
The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Originality and Contemporariness of Lenin's Imperialism Theory
LIUWeichun
(DepartmentofPartyConstruction,PartySchoolofCPCFujianProvincialPartyCommittee,Fuzhou,Fujian,350001,China)
Lenin's imperialism theory is not onl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theorists' thoughts,but also a truly innovation on the comprehensive basis.It is neither completely innovation of Lenin himself,nor absolutely of no creative value.The originality of Lenin's imperialism theory is not only the necessity to understand the truth of Lenin's imperialism,but also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methodology guidance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capitalism new development today.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Lenin's imperialism theory is neither readily available nor completely obsolete.Today,the outbreak of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confirms the realization of Lenin's imperialism prophecy and its time values to some degree.
Lening;imperialism;originality;contemporary value
2015-06-17
刘维春,女,山东临沂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A82
A
1008-5645(2015)05-00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