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水群,孙妮妮
(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
曹水群,孙妮妮
(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西藏作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特殊地区,地处边疆、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要做好群众工作,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既有理论上的发展,也有实践上的创新。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使人民群众在政治上获得了自由、平等和尊严,在经济上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团结、民主、富强、和谐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西藏;实践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党的工作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让人民群众满意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西藏作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特殊地区,地处边疆、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要做好群众工作,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
要讲清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必须首先弄明白四个词,即:“群众”、“群众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化”。
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中,“群众”一词有三层涵义:一是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即与“人民”一词同义;二是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共青团的人,相对“党员”、“干部”而言的;三是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即与领导者、管理者对
应。列宁曾指出:“所谓群众这个概念,指的是大多数,不单单是工人的大多数,是所有被剥削者的大多数。”[1](P35)毛泽东也曾说道:“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2](P39)本文中提及的群众,我们是把它与“人民”、“人民群众”同样看待的。也就是说,群众,也就是人民、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群众观”是关于群众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决定着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如果把群众看作是积极、正面和可以依靠的力量,则会肯定其作用,支持其行为,依靠其力量。反之,则会否定、打压之。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群众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待群众的基本立场和态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简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此理论关于群众的基本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力量,他们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创造了精神财富,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群众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正如列宁所说:“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正是‘历史的创造者’”。
“化”的本意是变化、改变。这个字作为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的后面,就变成动词了,有“使变成、使成为”的意思。比如,绿化、电气化、现代化等,“中国化”也是一样。所谓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群众的观点和理论体系,用于中国的客观实际,并结合中国的实践特点和时代特性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断进行丰富、发展和完善,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了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综上所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应该是: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变成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中国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断中国化的主体,他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中国特色。这些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不同的。有的人作用大些,我们称之为“杰出的历史人物”。有些人作用小些,我们称之为“普通个人”。前者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过程中起着倡导、组织、领导的作用,其观点集中体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理论精华,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群众史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观,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此为刘少奇对群众观的高度概括)。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代理论观点的同时,根据世情、国情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及其在西藏的实践
毛泽东历来重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特别是与中国革命、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相结合,为人民群众理解、接受、掌握。在他看来,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是革命、建设成功的前提条件。可将毛泽东的群众观概括为五点,即:群众创造历史、与群众打成一片、向群众学习、对群众负责、为群众服务。以下是他关于群众观的经典论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P1031)。“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5](P1162)“拜人民群众为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5](P1481)“应该使每个同志明白,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4](P1096)“我们的一切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3](P243)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正确的群众观的指导下,坚持走群众路线,
才领导西藏人民顺利地推翻了“三大领主”,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完成了民主改革,成立了西藏自治区,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党在解放西藏之初,鉴于西藏群众生活困难,缺少粮食的实际情况,进军途中就提出:进军西藏,不吃地方。沿途中,人民解放军一边行军,一边帮助群众送药看病,解决困难,逐渐赢得了西藏群众的信任。在西藏和平解放签订的十七条协议中,要求人民解放军不妄取人民一针一线,且要根据西藏实际,逐步发展农牧业、工商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这些都体现出党充分尊重群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西藏和平解放后最初几年里,解放军通过修路、免费为群众治病、发放无息贷款等一系列亲民政策,赢得了西藏群众的支持和拥护。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时,人民日报发表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而奋斗》的社论,社论中指出:“要坚决依靠工人阶级和贫苦农牧民……采取正确的工作方法,放手发动群众,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坚持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让西藏人民在建设自己的家园中发挥主导力量。”1959年5月10日毛泽东在《关于西藏民主改革》一文中指出:“现在西藏问题好解决了,第一步是民主改革……对有些人,还要看他们究竟如何,我们可以在斗争中观察他们。总之,我们要争取多数人,使他们赞成改革”。这表现出我们党在对西藏民主改革时,正确的领导方法和指导方针。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及其在西藏的实践
邓小平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其群众观点主要有三,即:人民群众是社会改革的力量主体;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利益主体;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评判主体。邓小平的群众观体现在以下经典论述中:“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属于农民。农村改革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6](P282)“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6](P264-265)“我们的政策不会变,谁也变不了。因为这些政策见效、对头,赢得了人民的拥护。”[6](P72)
邓小平对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常系于心。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判断中国的民族政策和衡量西藏工作标准的著名论断:要“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关键是看怎样对西藏人民有利,怎样才能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两个怎样”的精辟论述阐明了我们党对西藏工作的根本着眼点,反映了西藏人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于1980年和1984年中央两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面对新时期西藏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西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党和政府一贯坚持把藏族干部和藏族人民作为西藏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非常重视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于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中指出,要“大力培养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帮助他们把建设西藏的主要责任承担起来”,这是符合西藏实际和民族团结的要求的。如今,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干部已经成为西藏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西藏的发展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早在1985年,国家就对西藏农牧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了“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政策,这些着实为群众利益考虑的优惠政策要比内地省市早若干年。事实证明,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西藏经济社会的突飞猛进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民族地区的富裕需要两方面的力量推动,一是民族地区自力更生,二是相对发达地区要给予民族地区帮助和支援。邓小平曾强调:“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粉碎‘四人帮’后,中央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拿西藏来说,中央决定,其他省市要分工负责帮助西藏搞一些建设项目,并且要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关于全国援藏的战略决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不断加大援助力度,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援助工作,将西藏的交通、通信、农牧业、能源、社会事业等基础性项目作为重点投资领
域,推动西藏经济社会进入到黄金发展阶段,为其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动能。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及其在西藏的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江泽民的群众观。其核心观点可以解释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群众路线,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江泽民所说:“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7](P646)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步入低潮,这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警惕和反思;二是我国改革开放已十年有余,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面临重大变化。在此形势下,基于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考虑,基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基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目的,江泽民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在西藏,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和稳定,这两件大事都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相关。经济社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了,稳定才能从根子上保障。人民群众盼望发展和稳定的大好局面。在经历了80年代末期连续三次的骚乱后,1989年中央政治局召开西藏工作专题会议,提出:反分裂、稳局势的依靠力量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包括农牧民、工人、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在内。这是党的群众观在稳定西藏、发展西藏这一政策目标上的具体体现,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1990年7月20日,江泽民亲赴西藏考察工作,并赞成西藏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抓稳定局势、发展经济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社会长治久安、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继承前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基础上,2001年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要实现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又一次为西藏指明了奋斗目标。
(四)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及其在西藏的实践
胡锦涛的群众观蕴含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中。其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科学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8](P850)唯有发展,唯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唯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才能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也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切实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倡导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启动于2006年的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他们真正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截至2013年年底,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完成46.03万户,完成投资278亿元,全区农牧民群众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20%-30%,230万西藏农牧民圆了“新房梦”。[9]同时,“兴边富民”、“富民兴藏”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就业,强化了医疗保障,改善了民生,推进了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的建设步伐,切实让各族人民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为了落实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西藏地区轰轰烈烈开展了“基层建设年活动”与“强基惠民活动”,此举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领导干部们坚持深入基层,为群众出点子、想办法、谋发展,切实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在农牧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亲民形象,不仅保持了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还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实现西藏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路子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群众观、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所在。
(五)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的发展及其在西藏的实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继续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的群众观蕴含在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之中,可概括为以下六点:一是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0]二是畅通干群信息传递渠道。“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10]三是格外关注困难群众。“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10]四是民生工作要抓主要矛盾,要常抓不懈。“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10]“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10]五是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10]六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10]
为了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从2013年8月起,开展了“领导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的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结对认亲,与群众同住、同吃、同劳动,真心诚意地征求群众意见,帮助群众寻找致富门路。开展此活动三个月,全区有3683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同7264户贫困群众结对认亲,召开座谈会2816场,征求意见3376条,发慰问金393393.3元,办实事好事4146件,实现全区5464个行政村全覆盖。[11]
2013年5月9日,西藏自治区党委通过了《关于开展“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的意见》,开始在全区开展“联户平安、联户增收”创建评选活动。此活动遵照“住户相邻、邻里守望”的原则,采取地域相连、亲情相连、行业相连等模式,将城乡5户或10户划分为一个联户单位,民主推选一位“致富带头人”、“事务明白人”、“热心人”或“文化人”作为联户长,协助配合村(居)民“楼院长、组长”组织开展群防群治、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纠纷调解等工作。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了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体系。取得成效如下:“联户平安”方面,全区的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3.1%,受理治安案件同比下降0.9%;“联户增收”方面,全区“双联户”通过联保联担的形式共申请小额信贷1.2万余笔、2.7亿余元,新办经济合作组织和实体941个,带动“双联户”2.7万余户、10.1万余人实现增收1.2亿余元。[12]
除此之外,自治区党委、政府为了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出发,主抓利民的“十件大事”,包括安居工程的实施、农牧区条件的改善、控制物价水平、扩大就业、健全社保体系、优先发展教育、完善文化设施、推进扶贫开发、抓好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等内容。这些惠民政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践行的具体体现,是暖民心、助发展、促和谐的有力举措。
(一)在政治上,人民群众获得了自由、平等和尊严
经过民主改革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西藏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人民群众完全摆脱了人身束缚,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现今的西藏,每个公民,不管是什么性别、民族、宗教信仰、职业、家庭出身、受教育程度等,只要年满18周岁,都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西藏各族人民直接选举县(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这些代表又选举出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西藏的门巴、珞巴等人
口较少民族在全国人大及西藏各级人大中均有自己的代表。2012年,经过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的34244名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93%以上,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回族、壮族等均有自己的代表。这充分说明党紧紧依靠西藏主体民族治理西藏的决心。此外,西藏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农牧区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了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截至2012年,西藏95%以上的村都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13]
(二)在经济上,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和平解放至今,党中央把重点放在改变西藏贫穷落后的面貌、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对西藏给予特殊关怀,制定了一系列符合西藏实际的惠民政策。尤其是近些年,西藏自治区党委的群众工作倾向于基层,致力于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2006年实施的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2011年推行的“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都是惠民政策下移的具体表现。2005年,全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6%,西藏自治区农牧民的恩格尔系数为69%,后者比前者高出23个百分点;2013年,全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8%,西藏为54%,后者比前者高出1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经过2006年以来8年的努力,西藏农牧民的恩格尔系数绝对降低了15个百分点,和全国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相比,其差距减少了7个百分点。(以上数据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上的相关数据计算而成的)
(三)加快了团结、民主、富强、和谐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步伐
改革开放后,基于全国援藏的背景之下,西藏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开始蓬勃发展。今日的西藏,农牧民群众已基本过上了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安居乐业的好生活。拉萨市连续四年在“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中被评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事实证明,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不仅是实现西藏地区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维护西藏安全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根本需要。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无论是政党还是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是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西藏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是巩固党在西藏执政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促进西藏人民生活幸福的根本保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党的支持、拥护和信赖。我党要珍惜与群众的这种密切关系,真正做到忧人民之忧,乐人民之乐。
[1]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9]西藏安居工程“收官”230万农牧民圆了“新房梦”,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1∕10∕c_118919080. htm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11]高启龙.西藏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走向深入[N].西藏日报,2013-11-14.
[12]王开波.西藏自治区深化“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工作[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gzdt∕2013-09∕22∕content_2492332.htm.
[13]国务院.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Z].2013.
[责任编辑 高 峰]
[校 对 梁成秀]
D61
A
1003-8388(2015)02-0089-06
2015-02-03
曹水群(1970-),女,陕西礼泉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孙妮妮(1989-),女,山西运城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西藏的实践。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项目号:12JD⁃SZK043)和自治区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号:2013ZJJG3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