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介融合背景下公益类节目的审美新质*

2015-02-20 12:52于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余韵媒介爱心

■ 于隽

浅谈媒介融合背景下公益类节目的审美新质*

■ 于隽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传媒发展的主体趋势,传统媒体在这一背景下做出的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联盟,彼此补充,不仅创造了新的传播形态,更有效地促进了媒介内容的深化,以及传播效果的充分到达。近些年诸多成功电视节目的创制都离不开多媒体手段的综合运用,电视公益节目亦是如此。以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梦想星搭档》,湖南卫视《帮助微力量》,安徽卫视《全星全益》,广西卫视《第一书记》等为代表的公益节目在节目定位、选题、环节设计及包装宣传等维度,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以及台网互动、多媒体联动手段的使用,不仅使节目主题得到深度挖掘和展现,令节目在媒介竞争严酷、娱乐泛滥的传媒格局中赢得广泛关注,更使公益节目本身的美感得到新的提升和延展。公益之“公”、公益之“爱”、公益之“助”,也随着美感的增加,而深刻地进入人心,荡漾开去,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一、联动机制彰显“和合”之美

公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电视公益节目是指以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媒介,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形成扶危济困的良好社会风气,具有公益性质的电视节目。”①在公益节目中,搭建社会交流平台,让弱势群体的苦难和诉求得到更多的人认识、关注乃至形成对其的帮助,传递人间大爱真情,是此类节目的宗旨。此间,中国文化中的“和合”之义应是理所当然的内涵。始于春秋时期的“和合”联用并举,认为“和”乃是百姓安身立命之举,“商契能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国语.郑语》)。儒家学派也以“和合”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追求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现今时代的“和合”就是要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寻求“沟通、相感应、交融互渗、以求和合”②。多媒体联动下的公益节目创制正是极大地为这种求和、求善的心理建立了舞台。与以往的公益节目不同,采用全媒体传播方式的公益节目更像是一场由电视台发起的社会行动,节目只是一个由头,更多公益的实际行动由网友、新媒体用户主动参与、自动完成。如中央电视台寻人主题的公益节目《等着我》,从创意之始就汇集了电视、广播、网络、平面媒体等全媒体资源力量,对节目中的案例进行发布、推广报道,并支持各类寻人启事的发布与传播,搭建了庞大的全媒体寻人平台,并在节目播出时进行多方互动。据统计,百度“等着我”贴吧在节目首播当天,活跃用户数就超过了2000人,播出的1小时内主题贴高达百余篇,其中仅“直播互动”单贴就有11万人关注。可以说在多媒介通道被打开的情况下,“人人公益”的可能性与主动性被开掘和释放。爱心传递早就突破了电视节目的单一价值,“和合”之美也在这场自发的媒介行动中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彰显。

二、互动环节展现“崇高”之美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不仅是当前电视公益节目创制的一种理念,还常常作为节目当中的互动环节。在现场展示被救助人悲苦、不幸、艰辛的故事之后,通过由电视内外的观众、新媒体用户等对事件关注而引发的爱心增援的方式,为节目带来动情的高潮。这种互动环节为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的缩小设置了渠道,让互助之爱在节目中真实、即时、直观并且以大阵容、大数据的方式呈现,构成了社会集体扶危助困的强大冲击力,更能够唤起受众的共鸣,从而带来了如同米尔佐夫教授所谈到的“某个在现实中很少有人能亲眼目睹的事件,似乎把我们带出了日常生活,尽管只是在片刻之间”③的那种电视的崇高美。

湖南卫视的民生慈善节目《帮助微力量》中,节目中最大特色是通过互动途径——微博互动、短信互动、热线电话互动,来发起“5元捐款”这一“微公益”行动。以每份爱心5元的形式,来让更多的人通过认捐参与慈善活动,帮助他人。每期节目在讲述普通人动人的故事之后,都会在直播现场随时播报各种途径5元认捐的实际情况。这里播报的数据不仅是捐赠的数目,更是背后参与者每个人的爱心形象。汇聚的力量和感动是远超过金钱之上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再如广西卫视乡村慈善节目《第一书记》中也有一个重要的互动环节,在现场求助嘉宾讲述自身经历之后,屏幕上会即时出现“感动时刻”的场外支持情况,并通过“爱心帮助热线”“现场爱心榜”的方式,将场内外的爱心放送凝结成一股巨大的情感冲击波。就像《第一书记》中的一位现场志愿者所说的那样,“每个人的一片爱心,托起的就是一个希望。”这种具有仪式感的全媒体爱心呈现方式,让感动瞬间爆发,也展示了节目以公益为主题对大众“社会心灵仪式”(施拉姆语)的建构。

三、立体传播尽显“余韵”之美

“韵,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指的是一种和谐的声音”④。余韵指的是一种“远出”的声音,赋有一唱三叹的回旋美感。在当今的公益节目创制中,由于多媒体手段的综合使用,公益话题可以超过电视节目的时空所限,在其他的媒介中继续传播,立体传播、软性传播,从而造就了公益主题和情感的不断深化,无限延伸,乃至形成节目“言有尽,意无穷”的美感。

这种余韵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体现在“情感”的延伸层面,如在《等着我》节目过后,主持人倪萍常常在博客、报纸上以个人视角,发表做节目的感受,如在2014年5月9日的博文中,倪萍写到“往前走,天就亮了”“录了三回,就知道了,在这个栏目里,不是我付出了,是我得到了”“灵魂的成长,多来自于苦难”……在《光明日报》上,倪萍也将节目录制的心路历程与读者分享。“我采访一期人,我们做一期节目,回来真是半天睡不着,就很触动我……人性当中的美好越来越多,那这个社会大家的生活就越来越宽松嘛!”在上述文章中,倪萍完成了由节目“主持人”向一个公益活动的“参与者”角色的转换,让受众对公益行动有了更加深入、更加富有人情味的理解。

其次,余韵还体现在“意义”的完善层面。电视公益节目在媒体融合的格局中往往只是讲述了一个故事的开头,公益行动的完整报道性则在网络及其他新媒体中获得了充分的实现,从而实现意义的完善。公益节目大都开辟了网络阵地,如《第一书记》节目开通了新浪微博,在其中将每期没有在节目中呈现完整的故事进行细节方面的补充,也将好心人帮助后的结果在网络上进行后续报道。给关心事件的各类受众一个渐趋完满的解释。央视的明星公益节目《梦想合唱团》也在央视网上对公益项目的实施情况,如项目实施者简介、项目支出、项目进展的工作简报等信息进行公开展示,让观众更加了解公益组织的情况,知晓捐助者的钱会流向何处,让百姓的公益行动能够做得更加安心。

可以说,这些在电视之外继续的传播方式,让公益主题变得更加立体丰富,更加细腻生动,也让电视以外的受众,如网络粉丝增加了新的关注话题,在他们之间又会展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多次传播活动,从而形成公益之美、公益之风的余韵无穷。

总之,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让公益节目变得更加真实、立体、好看,焕发全新的审美特质,成为调动更广泛的社会成员,关注生命、关注他人、传递爱心的文化议程。由此也让电视艺术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公信力和艺术美感。在媒介产品竞争激烈的当下,从适应媒体传播环境与把握新的传播规律入手,进行节目的创新与制作或许就是公益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

注释:

① 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② 张建、蒋婧:《媒介生态学视域下的电视公益节目与和谐传播》,《新闻界》,2009年第6期。

③ [美]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④ 王杰:《余韵:一种优美化的崇高》,《广西师院学报》,1995年第3期。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责任编辑:张国涛】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规划项目“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SM20131000900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余韵媒介爱心
《闹新春》《湖畔余韵》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爱心树(下)
谜一样的她
书,最优雅的媒介
总会遇见更美好的人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谜一样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