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竞艳
(成都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成都 610051)
论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曾竞艳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成都610051)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对人类反思性文化潮流的呼应,属于反思文化的一个支流。反思性教学是对某种观念和实践方式的批判性考察,是对过去成就与问题的回头审视,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矫正和补充。当今大学语文教学应积极实施反思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反思行为,即教学技能的合理性反思、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后的反思等。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大学语文;原则;应用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每一个人在接受教育时,并非只把智力和技能投入进去,也包括他的情感、态度、性格、气质和意志等人之所为人的一切。他获得的是整体的人生经历,是整体的精神”[1[2]现在大学语文背负的东西太多,人们希望大学语文能把中学语文没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大学语文不应该是单纯的文学鉴赏、语言或者文化知识,而应该在综合的情况下有所侧重,是对大学生进行理念上的引导,逐步形成自身的素养和精神气质,个人的语文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重要的是方法的引导。这就为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契机。高校的课堂应该是活跃的、互动的、有思想观念碰撞的,大学语文课亦如此。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依旧遵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成了“录音机”和知识的“存储器”。近年来,在我国语文教学界兴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其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在肯定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下,从学习角度确认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顺应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主体性原则、自觉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理解和体现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要求,是“教”服从于“学”这一原则的合理运用。应该在课堂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为大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种。而 “大学语文”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同时,不应当忘记“大学语文”还是“语文”,有综合性和工具性特点,上课应当扣着“语文”能力来讲,做读写训练。不能把 “大学语文”上成一般的文学欣赏课,它是一门综合课。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不仅可以起到文理交融、文化与科技互补作用,还可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
综上,我们要先在教学理念上进行革新,再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那就是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尝试反思性的教学改革,以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在整个大学教育中不再是一门尴尬课程。
二、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语文学科应该加强人文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人生的普遍性也就是人类的精神为基础”[3]。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字、词、句的精准运用上,让他们学习更多的古典文化篇章,背诵更多的名句名篇,考试题型局限于填空、选择、问答等传统样式,这让大学生感觉犹如回到中学课堂。大学生是成年人了,他们知道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需要的不仅是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心灵滋养。大学语文应具有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
另外,教材也是以文学史为线索来编写的,按照时代顺序来编排作品。教学重点和教学用书都没有摆脱语文工具性的特点,为太多的功利性牵制,淡化了大学语文学科属性的人文性,所以离开了目标,教学任务就可能落空。
“中国语言文字的背后是人性美”[4],大学语文是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而开设的课程之一,这是由这门课程显著的人文色彩所决定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各种事业的建设者,不仅需要学习掌握各种专业知识,还必须懂得以人为本的道理,学会尊重人、同情人。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课程涉及我国优秀文化精髓,因为“民族语言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5],当然也有国外文化精品,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这将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很大的影响。
有了正确定位后,教学才可能正确实行。可是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主要是教授按照课程传授知识。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是填鸭式的老套路,学生慢慢对这种教学方式习惯并且厌倦。当前,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重新进入大学生课堂的必要性,开始提升这门课程在学科中的位置。尤其在一些理工科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学校政策上都给予适当的倾斜和照顾,比如增加学分,改善教学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相对应的培训班, 虽然这些不可能真正彻底解决问题,但在稳定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方面,无疑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二个层面就是“学”的问题。大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关于“语文课”,他们自小学到中学已经学习了十多年,从字、词、句到作文,中学教学已经把语文教完了。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就是重复那些枯燥的语法,重新学习以前的写作技巧。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学习者对这门课程的定位认识,存在巨大误区。大学语文是在中学语文语法句法的基础上,强调的是字句背后力透纸背的文化大义和民族精神。从中可以学习先古,审验今天。而作为国家脊梁,大学生必须自性、自反、自认和自省。自性就是知道本性;自反就是要知道回归到自己本身;自认是从内而外的认识世界的态度;自省是自己要反省自己。这才是大学语文对于个人修为方面给予的滋养。大学生必须治国平天下,也即是在社会上有所作为。那么怎样立足于世?就像孔子说的:“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们应该采用是哪种做人做事的准则呢?这就是大学语文要传递的要义。如果我们在课堂透过大学语文课程中经典篇章把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精确地传达给大学生,他们一定会改变对语文课的认识。
近年来,反思性教学与教师教育运动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反思”已经被越来越普遍地认为是优秀教学的标志,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中的关键性要素。同时,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智力行为,反思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将自己的教学思想与行为联系起来,而且还应使个人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与整个社会的总体教育目标一致,这就是反思性教学的社会性。它让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教育;随着教师不断获取经验,他们觉得有必要超越课堂教学而构建自己的教学理论。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即把师生的相互联系的活动、预先指向争取达到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实现最优的目标定位、最优的课程设置、最优的教学框架、最优的教学观念、最优的测试方式和最优的目标管理。反思性教学坚持科学评价与人文评价的统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统一,使教师与学生都有比较清醒的反思意识,并在个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反思的举措,特别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单线发展形态,教学评估一般是检验大学生对知识结构补充是否完整、人文意识是否增强、理性精神是否提高,却极少对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同时,教师注意力也集中在对学生的关注中,恰恰少了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而大学语文本身浓重的人文色彩为我们进行反思性的新型教学行为提供了契机。
首先,从教的视角来看,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灵自由,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个性品质,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判断,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情绪。教师不仅要支持他们独创立新,而且要十分重视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行为中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观察回顾,审视自己的知识技能在课堂中的运用。
其次,从学的角度来看,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行参与式教学。大学生知识结构正在完善,多数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他们社会实践能力,思考问题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们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及其价值标准都日趋成熟。在教学中让他们对大学语文中经典作品参与讨论,让他们用现代人的辨证思维重新考量经典,从而历练其心志。这就需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反思,课堂中大学生是积极主动、善于展现自己个性的成年人,他们对接受到的知识信息当场就会作出强烈的反应,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现场反应来反思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即知识的更新程度是否合理,学生的主动性是否调动起来。
三、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具体教学中,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知识结构和他们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要和各种人和事打交道,缺乏观察、分析等能力是不行的。所以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功能的提高与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分不开,我们应采用以下五种反思行为:
第一,教学技能的合理性反思。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检测教师个人基本技能、知识在教学行为中的应用。反思的重点是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多媒体技能、教师知识的更新、与最新知识系统的接轨以及教学认识方面在课堂中的应用等问题。从而检测自己的教学技能并试图应付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反思。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解决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具备一种在课堂教学中发觉和认识个人教学行为的能力。这一反思行为强调解决发生在课堂现场的问题。大学生课堂发言是展现自身才华的重要表现,也是参与课堂思维的积极行动,但也常常会出现迥异的情况,我们应对这种情境或行为做出自然的常规的反应,常规的反应导致教师产生惊异和预料之外的结果,而这个惊异又可导致课堂教学活动产生有意识但无须言语的反思。
第三,课堂教学行为后的反思。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课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的回忆,包括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是一次综合性的反思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发现行动中知识是如何导致预料之外的行为。比如大学生在学习“心怀天下”这个主题的篇目时,他们一定会联系现实社会贪污腐败、贫富不均,有诸多激愤言论,这就是教师课后反思的重点,如何在课堂上既不否定社会有黑暗面,又能正确引导他们面对现实问题,同时又不陷入政治教学模式,是教师应该反思的重点。
第四,超前教学行为反思。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超前思考教学行为中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未来的教学行动。在给学生讲爱情婚姻这个专题之前,我们就应该设想大学生既对这个问题敏感,又十分感兴趣。因为大学生对爱情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怎样引导他们对感情有正确的判断而非盲目地去爱,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反思的。
第五,教学行为研究。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通过参与社会环境进行自我反思以改进教学。大学语文课程以民为本的篇章,如果教师能切实地深入基层群众的生活,去了解民生疾苦,有了深切的体验之后,自我认识得到提高,从生活层面反思课程及自我教学,那么对学生来说,语文课就不再是枯燥陌生的说教了,而是生动的社会生活写照。
参考文献:
[1]金生宏.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14.
[2]孙喜亭.素质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8.
[3][德]乌多·蒂茨.真理与方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4.
[4]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50.
[5][俄]乌申斯基.祖国语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1.
编辑:鲁彦琪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flexive Teaching in College Chinese
ZENG Jingya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an610051,China)
Abstract:Reflexive teaching echoes the trend of reflexive culture of human beings, pertaining to a branch of it. Reflexive teaching is a critical observation of certain ideas and ways of practice, a review of past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as well as supplement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his thesis discussed the meaning and features of reflexive teaching,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reflexive teaching in contemporary college Chinese and put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to reflexive teaching in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reflexive teaching; college chinese; principl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5-0117-04
作者简介:曾竞艳 (1976-),女,讲师,主要研究文艺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E-mail:zengjingyan@cdut.cn
收稿日期:2015-03-22
DOI:10.3969/j.issn.1672-0539.2015.0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