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能贬值”角度浅析大学生就业难题

2015-02-19 01:36:48云南民族大学余佳
人间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就业难高等教育

云南民族大学 余佳

从“技能贬值”角度浅析大学生就业难题

云南民族大学余佳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大学的扩张等一些原因,大学生就业难将继续加剧。大学生就业难和劳动力市场持续供给以及宏观经济下行导致的就业机会减少不无关系,但同时,“技能贬值”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从“技能贬值”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同时提供一些有效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技能贬值;就业难;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73-01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中提出了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左右。自此,国内高校开始大举扩招,每年扩张人数都以40万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增长速度空前。高等教育扩招直到2012年4月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保持相对稳定”趋势才有所放缓。但高等教育扩招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和薪水的下降,这也是高校扩招政策饱受诟病的原因。简而言之,高校扩招导致了大学生“技能商品化”,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题。

“技能商品化”是促成大学毕业生“技能贬值”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有另外一些原因,如自动化的发展以及技能过时,同样会使大学生“技能贬值”。本文接下来将逐一探讨使大学毕业生“技能贬值”的主要原因,并为大学生如何面对就业难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导致大学毕业生“技能贬值”的几点原因

(一)技能商品化

何谓技能商品化?简单来说就是一些曾经无可替代、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技能,随着供给的持续增多,最终变得稀松平常,随处可见,可替代性强。高校扩招的结果,就是使大学不再“门难进”,使很多人圆了“大学梦”,但同时,大学文凭也不再如之前那样成为稳定就业和高收入的保障,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的代名词。很多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在欠下了数万元的债务完成大学学业后,才猛然发现就业的艰难,最终不得不发出“大学无用”的感叹。

由于教育产业化的影响,很多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往往追求“高大全”,恨不能将所有热门专业都包括其中。同时,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特色,最终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学生接受了同质化的知识技能培训,在就业市场集中供给,彼此并无二致,因此在面对雇主时也就失去了议价能力,只能任由雇主自主“挑选”,最终导致“就业难”。尤其是一些易学会,协作度低以及容易被评估的技能,被商品化的几率更高。

(二)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能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科技发展也可能会对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科技的发展会对就业市场产生影响。它一方面能够改变就业市场结构,另一方面也能决定就业机会的多寡。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很多需要专业知识的工作都可以通过智能化机器来完成,进一步减少了对人力的需求,这毫无疑问会挤占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三)知识滞后,技能过时

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曾公开批评国内大学教育的一大弊端:知识滞后。在科技和知识快速迭代的今天,很多大学所采用的课本却始终如一,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很多大学生的知识滞后,技能过时,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当今很多招聘单位都设置了“经验门槛”,在招聘时都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这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毫无疑问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而设置“经验门槛”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毕业大学生的知识滞后,并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用人单位不愿意耗费精力对学生进行培训。

二、毕业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

对于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很多人从政府、学校以及学生个人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本文仅从如何避免“技能贬值”的角度,来谈谈大学生如何面对就业难。

(一)多方尝试,慎选专业

不得不说,国内很多学生在填报时还存在很多误区。如过分看重“名校”,为此不惜进入名校的冷门专业,导致毕业后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其次,选专业时缺乏权衡与考虑,而是一味听信家人、朋友或同学的建议,最终选择了和个人特长并不符合的专业。因此,大学生应该在高中阶段多方面尝试,确定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同时,结合就业市场的趋势和动态,从而选择大学所学专业。理想的大学专业,应该是和自己的个人兴趣、特长以及就业市场需求想符合的。

很多学生在最初填报志愿时缺乏调查,最终大学四年只能学习一门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毕业后就业和自己的专业方向并不符合,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而如果选择对了专业,就可以在就业市场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己

在经济快速发展,效益为上的今天,很少有公司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新人培训上。一方面,传统的、旧式的雇佣关系已经成为过去时,今天的员工很难像过去那样对一家公司保持绝对的忠诚,当有职业前景更好的工作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跳槽,因此招聘单位并不希望耗费人力物力“为他们做嫁衣”。其次,今天市场有很多专业的培训机构,学生可以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正是如此,很多企业机构不愿意用额外的支出来负担学生的培训工作。很多招聘单位要求学生处于“即插即用”状态。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好课堂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走出校门,了解专业内的最新知识以及最新动态,使自己能够在和其他学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避免被“商品化”的结局,从而在毕业时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紧跟趋势,改变自己

受长辈的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有非常重的“铁饭碗”思想。殊不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难确保一份工作是“铁饭碗”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打破铁饭碗”给很多人带来了深刻的冲击。这其中的原因,还是在于很多人在得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后,就失去了持续学习的动力,从而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应该紧跟趋势,学会借势,学会改变,而不是固步自封,僵化守旧,最终被就业市场所淘汰。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大学无用论”、“知识无用论”甚嚣尘上,大学并非无用,知识并非无用,只不过,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大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滞后的知识会贬值,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要想打破就业难的困境,需要的是政府、学校以及学生个人多方面的努力。学生自己也要紧跟趋势,保持学习,积极探索,以常新姿态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李晓.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余佳(1988-),女,汉族,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人类学

猜你喜欢
就业难高等教育
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影响
未来英才(2016年3期)2016-12-26 23:08:00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22:25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1:57
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3:44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43:27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20:07:21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三维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1期)2016-03-11 15: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