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传统口功吹气疗法的医学人类学解读

2015-02-18 11:04段忠玉
关键词:吹气傣族仪式

段忠玉,郑 进

(1. 云南大学 民族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091;2.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人类学被引进了中国。医学人类学作为人类学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之一,兴起于20 世纪中期,主要研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中,人们如何解释“疾患-健康”的原因,他们所信赖的治疗类型,以及一旦生病向何处求医,也研究这些信念与实践,如何与人的生物、生理和社会文化相联系。①徐一峰:《医学人类学简介》,《上海精神医学》1998 年第4 期。医学人类学利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人类行为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将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与生物学意义上的医学有机结合,其研究领域包括了医疗制度、医疗行为、精神病学、社会流行病学、营养学、人口问题、艾滋病研究等,旨在从文化和生物两方面综合描述和解释人类的疾病和健康。

作为我国医学人类学研究主要组成部分的民族医药文化研究,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从文化的角度对少数民族医药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使其成为不再局限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科学。傣族传统医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遗产。据《贝叶经》记载,在两千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认识、积累和总结,创造了以“四塔” (风、火、水、土)“五蕴”(色、受、想、行、识)等为理论核心的傣医学。其中,傣族口功吹气疗法是傣族医学的十大传统疗法之一,是指传统傣族医生在治疗疾病时,口中默念经文,对准患者或者患处用口吹气的治疗方法,其形成、发展乃至变迁,揭示出傣族传统医学与生存环境、经济、宗教信仰、社会变迁等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阐述传统傣医的从医背景、口功吹气疗法的治疗过程以及主要特征,以期增进人们对于傣族传统医药所承载的知识形式和文化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一、傣族传统口功吹气治疗仪式的实施者——傣医

治疗仪式的实施者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口功医生的成长与傣族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我国傣族宗教信仰的结构很有特色,呈多元化特点,除了所有的傣族聚居地都信仰原始宗教外,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大聚居区的傣族,在信仰原始宗教的同时,还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公元6 至8 世纪之间传入傣族地区,而其成为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全民宗教信仰则是近现代以来。佛教吸收了大量的古印度医学成就,并通过佛经传播于世。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观念认为:佛寺是学校,佛爷是老师,经书是课本,和尚是学生。过去西双版纳傣族小男孩都要出家当一段时间和尚,这样才能成为“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成家立业。经书内容丰富,小和尚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深入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多数傣族传统口功医生最初是从医学方面的经书学习开始的。例如,老傣医康朗香(傣族男童进缅寺当小和尚,聪明好学、品学兼优者升为佛爷,佛爷还俗后称为康朗),1939 年生于景洪市嘎洒镇曼景罕村的傣医世家,孩童时就开始接触傣族医药,认识一些常见的傣药,并掌握许多治病的方法。10 岁时,依照当地的傣族风俗,出家当了和尚,在寺庙期间,康朗香系统学习了傣族文字和傣医药经书。20 岁时,康朗香升为佛爷,同年还俗后,跟随父亲学习祖传秘方,得到真传,在民间行医,能自制傣药,在当地知名度较高。1964 年开始,康朗香成了曼景罕村的一位赤脚医生。1969 年,任乡合作医疗队的乡村医生,医疗水平高,受到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1984 年,康朗香成为了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的一员,充分发挥他的傣医医术。如今,康朗香已退休,但仍有不少患者会慕名而来。①笔者于2014 年7 月在西双版纳景洪嘎洒镇曼栋龙村的田野调查笔记整理所得。

现在西双版纳傣族男子不一定进缅寺当和尚,但都虔诚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一部分口功医生通过家传或师传学习而成。例如,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嘎洒镇曼沙村委会曼栋龙村的岩应龙医生,没有读过书,没有当过和尚,年轻时给别人盖房子养家糊口。30 多岁时,不慎摔断了一条腿,当时医院说没救了,要给他截肢,他不愿意,离开了医院。同村的岩拉医生听说后,收留了他,用傣族传统口功疗法给他治疗,保住了他的腿。因为老医生无儿无女,出于感激,他认老医生为干爹,为其养老送终,同时,老医生把祖传傣医药和口功吹气疗法传授于他。他学会后,也没有行医,继续给别人盖房子,因为每次施工都需要在工地上住一两个月,期间会遇到跌打损伤的病人,工地上医疗条件差,没有医生,不得已他就慢慢给别人治,还治好了。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也觉得这样挣钱比盖房子更容易,所以就回家开起了诊所。傣族的传统习惯忌讳一些出血的病人进入寨子,不吉利,所以他就在村外的鱼塘和菜地上盖起了楼房,当作他的诊所。现在,岩应龙老傣医78 岁了,行医近30 年,带了他的儿子和孙子两个徒弟,每天的病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慕名远道而来的。②笔者于2014 年7 月在西双版纳景洪嘎洒镇曼栋龙村的田野调查笔记整理所得。

从上述老傣医的经历中可以看出:首先,傣族的民间秘方、口功咒语经文一般都不外传,传男不传女。其次,口功医生主要通过家传、师传和寺庙教育学习而成。

二、傣族传统口功吹气疗法的治疗案例及特点分析

傣族传统口功吹气疗法是历代傣医们所积累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治疗各类骨折、损伤、出血、皮肤病、全身疼痛、半身不遂等疾病的传统方法,其方法简练,临床效果好,因此在傣族地区,流传无口功者不成医的说法。由于傣族多居热带河谷地带,天气闷热,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摩托车成为当地主要交通工具,车祸屡见不鲜,骨折损伤几乎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接受口功治疗的病人以骨折损伤居多。骨折损伤主要包括骨折、脱位、内伤、筋伤等情况。现在具体分析几个口功疗法治疗骨折损伤的案例:

案例一③案例一和案例二来自笔者2014 年4 月和7 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嘎洒镇曼栋龙村的田野调查。:依某,女,16 岁,傣族,骑摩托车外出,被另一辆摩托车冲撞,勐腊县勐海口岸医院X 线检查,诊断为右胫腓骨下段骨折、错位,于2014 年6 月26 日就诊。

口功治疗方法和效果:来诊时,口功医生让病人躺于床上,先观察病人损伤部位,给予病人安慰和鼓励。每天对患处进行口功吹气,并用草药水④笔者于2014 年4 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嘎洒镇曼栋龙村的田野调查中,亲眼见到岩叫勇傣医诊所外煮一锅草药水,给病人口功治疗时,用小盆从中舀水,口功的同时,用这种草药水于病人患处按摩(如图1). 笔者认为此种草药对人体骨肉生长有一定功效。图2 为岩叫勇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口功治疗。或清水按摩患处2 次,每次按摩后,用纱布包好,不允许患者随意移动,不服药,要求饮食清淡,一个月后康复。

图1

图2

案例二:岩某,男,20 岁,傣族,不慎从盖房子的2 米多高的支架上摔下,右手着地,右肩关节脱位,肩部肿胀,疼痛剧烈,肩关节活动功能极度障碍,于2014 年4 月25 日就诊。

口功治疗方法和效果:口功医生先让患者躺于床上,观察患处,安慰患者,其蹲在床沿,将患肢腕部用双手握住,把患肢伸直,让其儿子协助,进行手法复位。完毕后,口中默念咒语,吹气于患处,把盆中的水撒于患处,进行按摩,持续2 ~3分钟。吹气按摩完毕后,将上臂内收内旋,屈肘小于90°,贴于胸壁,用布带悬吊前臂在胸前。每天解开绷带,运用清水进行口功吹气和按摩,2 个星期痊愈。

案例三: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骨伤科主治医师岩温龙医生访谈录。

问:岩医生您也会口功,是吗?您觉得口功治疗中,真正起作用的是什么?

答:是的,我也会口功治疗。我是本科毕业,后来傣医院培养我到西双版纳勐海县找岩拉医生拜师学习,当时就是按照傣族的传统拜师习惯,准备了酒、钱、米、谷和蜡烛等拜岩拉医生为师,每天晚上都跟老师学习口功咒语、医术和医药知识,学了三个多月,学完后,又举行类似的仪式,出师了。找我的病人比较多,主要都是骨折损伤的,首先拍X 光片,通过看片,判断骨折损伤部位、类型和受伤程度。对于确保能通过手法正确复位的骨折,我就通过手法复位,但复位前都要打麻醉。他们民间的接骨医生有的不用麻醉,我觉得那样病人太痛苦,另外,现代的人承受疼痛的能力比不上以前的人。对通过手法不能确保正确复位的骨折损伤,我们就进行手术,术后,病人恢复会比较好,因为在有的村寨里的医生的手法复位,往往病人痊愈后是畸形的,我觉得那样不好。复位后,每天也用口功给病人患处吹气按摩。人体的骨头和皮肉本来就有再生功能,每天的按摩就是促进血液循环,使骨肉的再生。

问:您觉得口功治疗中,按摩很重要,那口功咒语是不是只是心理安慰?

答:按摩活血对于骨折损伤的痊愈肯定很重要,但口功咒语是否起重要作用,那谁也说不清楚。我在拜师学习时,学的口功咒语很多,每次运用时,一段咒语念诵3 遍或7 遍,祈求佛保佑我治病能治好。这些咒语具有神秘性,不跟别人讲的,是否真能起作用,谁也不知道,有个例子,我的母亲想要拔牙,康朗香老傣医说他可以帮她拔,那天我们都不在家,等回到家,我母亲的牙齿全部已经被康朗香医生用口功给拔完了,他也不用什么麻醉,就是念口功,往一碗水里吹,然后让我母亲喝下后,就开始拔牙了。后来,我母亲也没事。我们倒是有些紧张,毕竟是学医的,我赶快带我母亲去医院检查,安上了牙齿。①案例三是笔者于2014 年7 月在西双版纳访谈岩温龙医生所得。

限于篇幅,笔者从众多医案中选出以上案例,从中可以总结出傣族传统口功疗法的特点:传统口功疗法既不同于现代医学,也有别于中医学,对于骨折损伤的患者,一般以手法复位、口功吹气、按摩、夹板固定、功能锻炼等行为疗法为主,辅以傣药治疗。首先,对于出血、皮肤病、全身疼痛、半身不遂等疾病,用口功、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使伤口愈合。其次,对于无移位的骨折,用口功、按摩、夹板固定,促进骨肉生长。再次,对于移位的骨折,民间口功医生主要采用体外手法复位,傣医院医生引入西医的手术复位,主要追求功能恢复良好,但患者痛苦、病期长。然后口功吹气,按摩,帮助患者痊愈。针对骨折损伤的治疗,民间傣族口功治疗主要包括诊断、复位、口功吹气、按摩、固定等步骤。

1、诊断

病人首先到医院拍片,就诊时,口功医生先看片子,判断病人受伤程度和骨折类型,是闭合性还是开放性,来确定采用的治疗方法和口功经文。

2、复位

复位,使断骨结合,恢复支架作用。对有移位的骨折采取及时复位,给骨胫固定创造条件,使损伤愈合,功能顺利恢复。对无移位的骨折,则无需复位,只要固定即可。手法复位就是民间口功医生通过眼观、手摸和心会,运用熟练的手法,不用麻醉,使移位的骨折端复位并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一种疗术。

3、口功吹气、按摩

口功吹气、按摩是傣族口功治疗的独特之处,也是口功治疗仪式的主要部分。损伤的阶段和程度不同,所用按摩手法和口功亦异。其做法是:边默念经文边口吹患处的同时,医生用清水或草药水按摩患处。用草药水或清水按摩可以防止筋腱拘紧,改善血液流通,促进新陈代谢,使伤肢气血畅通,强骨健筋,加速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同时,口功医生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况,与对方聊天,给予关心和安慰,转移患者注意力,鼓励患者。不时口功吹气于患处,减轻患者痛苦。

4、绷带或夹板固定

对于重度损伤者,为了维持骨折整复后的正确位置、强化整复效果和局部的相对稳定,口功医生用绷带或夹板固定,控制骨折再移位。同时,口功医生每天两次给患者打开夹板或绷带,用草药水或清水洗,按摩吹气,避免患处皮肤瘙痒、周围肌肉萎缩等,保证正常气血流通,使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同时并进。

患者痊愈后,传统傣族口功医生要为患者举行“拴线”仪式。“拴线”意为拴魂,是傣族传统的祝福仪式。仪式前,患者家属杀一只鸡,一般是公鸡,褪毛后用傣族地区的香茅草捆好,鸡头朝上,放在锅里煮熟,再准备白线、米、糖、盐、油、一些水果、蜡烛、钱 (治疗费,依患者经济条件给),放于傣族竹桌上,患者和家属面对口功医生,跪在竹桌前,口功医生口念祝福病人的咒语,洒水滴于病人和家属身上,拿起白线分别拴在曾经的病人和家属手腕上,整个仪式持续约10 分钟。在傣族人心中,洁白的棉线能够拴住福神、爱神,还能拴住生命之神。神圣的白线能够赶走病魔,使家人永远健康。

三、傣族口功吹气疗法的人类学分析

(一)口功治疗仪式的基本结构

英国曼城学派的人类学家特纳(Victor Turner)对仪式过程的分析,采用了另一位人类学家阿诺德·范·杰内普(Arnold Van Gennep)所称的“过渡仪式” (rites of passage)的理论。范·杰内普认为所有的过渡仪式都有着标识性的三个阶段组成:分离阶段、边缘阶段、聚合阶段。在此基础上,特纳分析出仪式过程的两套词汇。第一套即隔离、边际化与回归,与仪式本身有关;第二套即阈限前、阈限和阈限后,与空间的转换有关。“社会结构中的模式”和“交融的反结构模式”是特纳提出的经典理论“结构与反结构”的两个关键概念。具体地说,两位人类学家的仪式三阶段思想都认为:第一阶段表现个人或群体原有的处境,人们有着明确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关系;第二阶段表示主体的特征不太清晰,社会结构出现一时的空白,显示反结构的主要特点,人们处于交融的状态;第三阶段表示社会结构得到重新恢复,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重新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状态。

以下笔者依据特纳“结构—反结构—结构”(structure - anti—structure—structure)模型来考察傣族口功治疗的仪式过程。

1. 前阈限阶段——结构

首先在前阈限阶段,也就是口功仪式举行之前,社会是一个有组织结构、有彼此差别的存在形式。患者们都处在社会结构中的相应位置中,有着各自的结构性权利和义务,彼此存在着性别的差异、年龄的不同以及身份地位的不平等。一般在这个阶段,口功医生(仪式举行者)会亲自准备清水或煮好的草药水,这杯水在仪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阈限阶段——反结构

到了阈限阶段,也就是口功仪式举行期间,社会呈现出一种反结构或仅有基本组织结构的状态,阈限实体之间彼此缺乏差别。患者的社会角色会出现暂时缺失或错位的现象,有关名利、财富、职位、家境等一切差别都被忽视。

仪式过程中,首先是一杯自然水或草药水,草药是傣医生自己在山上采的,对于需要复位的损伤患者,民间傣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践,用手法将断裂或脱臼的部位复原,再用准备好的水来按摩患处,按摩的同时,傣族口功医生口念咒语,其咒文是巴厘文,也称老傣文,一部分是口功医生拜师学成之后由寺庙大佛爷纹在其身上,经过大佛爷正式授权,使咒语起作用。这些佛咒是佛的语言,能加持力量,消灾消难。治疗过程中口功医生边念咒语边口吹气于水中或患处。例如:

此段经文大意为:……,我把他人的痛吹走,我把要死的人的病患吹走。念咒后,吹气于水中,让患者将水喝下,即解除病痛。

此段经文是笔者于2014 年7 月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曼岭村访谈波章①波章,也叫阿章,村中掌管佛教事务的人。(岩康朗香王)时,波章亲笔所写。念咒后,吹气于出血伤口,功能是止血。

3. 后阈限阶段——结构

到后阈限阶段,也就是口功仪式结束之后。“人们从结构中被释放出来,仍然要回到结构之中,而他们所经历的交融,已经为此时的交融重新注入了活力”。②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 页。口功仪式结束之后,患者们重新回到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固定位置。虽然恢复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但心理或生理的健康状况在此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二)口功治疗仪式中的象征符号

特纳认为,仪式就是由一个个象征符号构成的,而象征符号则是仪式中保留着仪式行为独特属性的最小单元,是仪式语境中的独特结构的基本单元。仪式中的象征符号都是为了仪式而服务,同时也承载着仪式所反映的象征意义。特纳将意义的两极性、浓缩性和符号的统一性一起概括为仪式象征符号的三大特点。③田华:《仪式中的象征符号》,《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4 期。口功仪式过程中,口功医生本人、身上的咒语、吹气、念咒等都有极强的象征性。口功医生本人象征能带走患者痛苦的佛,医生身上的咒语象征驱除病魔的武器,吹气象征口功医生将抗拒病魔的神圣武器传递给了患者,念咒象征医生用佛祖给他的神圣武器和病人一同与病魔斗争。正是仪式的象征意义使得患者心理上身体上得到了新生,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念。

(三)治疗仪式与地方性知识

克里福德·格尔茨 (Clifford Geert 1926—2006)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美国解释人类学创始人。早在1981 年,格尔茨在他的演讲稿《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与法律》(Local Know1edge:Fact and Law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首次提到“地方性知识” (1ocal knowledge),后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广泛引用和诠释。格尔茨并没有对“地方性知识”作直接的定义,但他指出: “在别的文化中间发现我们自己,作为一种人类生活中生活形式地方化的地方性的例子,作为众多个案中的一个个案,作为众多世界中的一个世界来看待,这将会是一个十分难能可贵的成就。”④[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煊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年版,第19 页。其实,“地方性知识”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色彩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构成了特定族群和地域群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⑤平锋:《“地方性知识”的生态性与文化相对性意蕴》,《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 年第5 期。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这里森林茂密,温湿的气候容易引发各种流行疾病,过去曾经被人们称之为“瘴疠之地”。人们由于经常在山林中劳作很可能遭遇毒虫,野兽侵袭,发生跌打损伤和患上风湿症是常有之事。针对这些疾病和损伤,口功治疗法在当地人心目中起到了有效的治疗作用。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傣族信仰的多元性,傣族人有不少关于鬼神的说法,同时聚居在这里的绝大部分傣族人都信奉佛教,男孩子大多进过寺庙当和尚,口功医生也不例外,还俗后被认为有知识有文化,倍受人们的尊重和信赖。口功医生与神灵沟通,对患者吹气、念咒等,有帮助患者战胜了病魔的能力。傣族人的鬼神观念、对口功医生的尊重和信赖都是建立在傣族人文化认知系统之上的。 “地方性知识”由傣族人民和口功医生共同构建,极大地影响着这个文化集体中的个体,影响着当地人对疾病的认知。

(四)患者选择口功治疗仪式的原因解析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医疗选择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作出的医疗选择有时会大有差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所拥有的医学文化不同,即人们对什么是生病,什么是健康,为什么生病,生病找谁帮助等问题的观念不同。正如医学人类学的文化论者认为的那样, “文化系统的信仰、价值与习俗是疾病与治疗的根本因素。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体系与疾病认知是社会文化的适应策略,与文化的其他部分紧密相关。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病患观念,建立在不同病患观念上的医疗保健行为也有很大差异”。①徐义强:《哈尼族治疗仪式的医学人类学解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2 期。因此,在傣族村寨村民存在多元医疗选择共存的今天,患者之所以选择口功治疗仪式来进行治疗的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源于傣族人的灵魂观和疾病观,当地傣族人深信神灵和佛的存在,是虔诚的佛教徒;第二,与治疗方法有关,西医院动辄动手术开刀,患者想寻求比较舒服和保守的治疗方式;第三,从患者所承担的费用看,口功医生视病人的经济情况而定,每次收取30 至50 元,总的花费轻者几百元,重者几千元,与在西医院动辄几千甚至上万的高昂医药费相比实在不多。第四,从治疗效果看,口功医生口碑很好,接收的病人基本都能痊愈,很多口功医生跟病人承诺,要等病人痊愈才能离开他的诊所,而患者到医院看一次病,花了不少钱也不一定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更别说痊愈。

(五)口功治疗仪式的卡里斯马效应分析

“卡里斯马”(Chrisma)最初来自圣经的《新约》,有“神圣的”意思,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 “卡里斯马”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具有特殊魅力,具有非凡品质的人。傣族社会中,口功医生都是男性,孩童时期多数进过寺庙,学习过经文,得到大佛爷的认可,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名声,是一个聚神秘性、创造性和感召力于一身的具有特殊魅力的人。口功医生举行仪式时,念诵咒语次数的反复性、节奏性以及念诵过程中带有强烈情感的动作和语气,渲染了神圣而神秘的气氛,增强了口功医生的个人魅力。所以,口功医生所说所行都被患者深信不疑,患者获得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在这样的效应下,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病人可能真的觉得症状减轻,最后恢复了健康。②王长虹等:《临床心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年版,第65 页。

这一点在心理学上也得到了证实。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鲁·刘切特(Andrew Leuchter)等心理学家研究了使用安慰剂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结果发现,病人服用安慰剂后,不仅病情有了好转,而且脑部的扫描检查显示病人脑部与记忆和情绪有关的部位活动增强。这说明对治疗的信赖确实能使人体器官发生变化。③席焕久:《医学人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版,第43 页。在接受口功治疗的疗效认同上,绝大部分患者都能痊愈,口功医生从而获得自己的公信力。假如病情极其严重的,口功医生可能婉言不收,或者收了没好转,患者也只会认命,而不会认为是口功医生的治疗不灵。

(六)治疗仪式过程的社会记忆功能

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所说的: “家庭的物质设备包括居处、屋内的布置、烹饪的器具、日常的用具,以及房屋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形,这一切初看起来,似乎是无关轻重的,它们只是日常生活的细节罢了。但事实上,这些物质设备却极精巧地交织在家庭生活的布局中,它们极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的法律、经济及道德等各方面。”④[英]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45 年版,第87 页。疗仪式就在口功医生家中或类似家的诊所里进行,口功医生也非常和蔼可亲,不断跟患者拉家常,这对于患者来说是熟悉和亲切的,使惶恐焦虑的心情得到缓解。在治疗仪式过程中,所用到的物品也是当地人们生活的再现,从口功医生用的长在傣族人身边的草药到仪式所用的水,到治疗时坐的傣家小竹凳,再到住在诊所的病人烧饭所用的工具等等,无不包括傣族人从吃饭到穿衣再到文化的元素,一次次的仪式都是对生活的重温。因此,口功治疗过程与病人的社会记忆功能相吻合。

(七)治疗仪式在客观上的医疗效果

作为傣族传统的民间口功医生,在为人治病时,自然要将前人在治疗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医疗方法和经验加以应用。为使治病更有疗效,口功医生除了使用祖传和师传的咒语和吹气外,还必须掌握比普通人更多的医药知识,对当地的疾病特征、当地人的体质、当地的饮食习惯,气候,民俗风情等比较熟悉,能更好地把握病人的心理,了解病人,强化病人对自己的信赖和相信治疗效果,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他们一方面不断继承和总结前人的医疗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不断探索和实践,亲自采集、炮制各种草药,了解它们的药性,主治何种疾病等,同时摸索、积累了多种行之有效的疗术。在口功治疗中,民间医生给患者使用的草药和医生本人的医疗知识和技术是不可否认的。

四、结论

在全球化的今天,现代医学几乎覆盖了世界所有地区。作为中国国粹的中医,傣医学等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单纯的传统理论与经验似乎很难被现代人接受。然而,另一方面,看似无所不能的现代医学,并没有解决人们所有的健康问题。“在病因病源逻辑复杂的领域,科技的贡献离开理想仍远。且看敏感、病毒、衰老、失调、癌症等领域,仍缺乏彻底解决的办法。主宰现代的科技,既非全面解救系统,多元的取向便有其必要。”①乌仁其其格:《蒙古族传统整骨术的医学人类学解读》,《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3 期。

医学人类学告诉我们:研究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等问题时,既要考虑人类的生物学因素,又要考虑人类的社会文化要素。傣族口功治疗仪式中所用物品的象征意义、傣族地方性知识、卡里斯马效应、社会记忆功能、客观上的医疗效果等因素都决定了口功治疗仪式的疗效和人们对它的选择。所以,我们只有综合分析傣族丰富的社会文化,才能理解为什么这一治疗仪式在西医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依然有着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也只有理解傣族的文化,才能解开其神秘的面纱,并对传承至今的传统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猜你喜欢
吹气傣族仪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仪式感
吹气龙
仪式感重要吗?
乌云
水陆两栖飞机方向舵附面层控制研究
傣族:亲水的民族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Talking strategies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