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婧祎
(大连海事大学 学生心理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116026)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均为公立性质,在大学组织结构方面,专业设置、管理职能部门以及人员配置等几乎都整齐划一,高度的标准化。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初起,全国高校出现了院校合并、更名、升格等组织变革的现象。2000 年,中国提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力度,对一些重点高校进行了合并,将62 所高校合并成24 所,并组建了一批新的综合性和多科性大学。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带来新问题,就当前而言,中国大学同质化现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学组织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办学理念以及校风校训等具体方面。部分大学特色不鲜明,定位模糊,形成“千校一面”的局面。
“质”是事物内部之间相区别的固有的规定性。所谓“同质化”,是指某领域内,不同个体之间在内容、形式、结构、对象等方面都趋于相似或相同,难以区分和辨别,导致个体间差异性减少的现象。“大学的同质化”是指大学组织之间相互模仿导致趋同的现象。高等教育本应该是一项充满创造力的活动,但同质化现象的出现,使其沦为一种工具性的活动,失去了原本的创造性。
一种局面之所以形成,现象之所以存在,其背后一定有其获益性,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也是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说其影响都是负面的,必须辨证分析同质化现象的两面性,从而更加客观地探索其内在动因。
从积极的角度来思考,大学通过简单的“复制”使得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更多受教育者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更大程度上得到普及。截至2014 年7 月9 日,全国共有2 542 所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246 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 所),成人高等学校296 所(包括民办成人高校1 所)(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同时,教育部发布的《201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46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 %,这样的现状让我们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所提出的“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在学总规模要达到3 550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0 %”目标的实现有了充足的信心。此外,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大学同质化发展也降低了办学者的目标焦虑,使大学在一定阶段内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
从消极的角度思考,大学同质化现象也呈现出诸多弊端。首先,千校一面的局面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许多院校丧失了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鲜明特色,其学科优势也逐渐被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院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不足,导致专业萎缩、声誉下降的后果。其次,大学的同质化体现在人才培养上的负面影响也比较严重,许多院校为了向国内外一流大学看齐,不顾自身现实水平,盲目开设新专业,建设实验室,争相设立硕士点、博士点。似乎所有的大学都要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在不清晰的办学定位的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下降,进而造成学生的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情感不牢固,最终导致就业难的现象。再次,大学同质化的现象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许多学科、项目重复建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办学精力。最后,简单的模仿和复制他校经验使得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总体水平不高。
中国大学同质化现象的存在,不能简单理解为部分院校贪大求全的浮躁心态和盲目跟风,究其原因,可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去思考。
中国大学属于“后发再生型”,其办学模式和组织形态很大程度上都是移植和模仿西方大学。在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主张借鉴德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复旦大学在创建之初模仿的是美国大学的组织形式;解放后,中国大学又统一学习前苏联模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大学的组织结构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美国学者迈耶(John·W·Meyer)和罗恩(Brian·Rowan)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角度来解释组织趋同的现象,他们认为任何一种组织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得以生存。大学作为组织形态之一,其发展变化也必然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特别是社会经济与政策制度环境。
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存有影响,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同质化倾向已经形成,难以一下子扭转。综观世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著名大学无一不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与公平的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的。如果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得不到充分保证,大学资源配置仍然受控于政府“有形的手”,加之尚不完善市场机制导致高等教育领域不良竞争的存在,那么,大学同质化现象必然形成。
《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20 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在学总规模要达到3 550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0 %。这样的目标促使各个省市地区积极扩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部分地区政府、高校一味追求目标的实现而盲目变革,如扩大办学规模、增设学科点、新专业等,或者不考虑自身院校特色,而单纯模仿综合性大学办学模式。组织制度学的理论认为,在制度规范的框架之内,组织之间会发生同型化或同质化的现象。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大学同质化现象的形成也受到高等教育政策本身的影响。
根据组织社会学的理论,组织趋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组织结构上,二是体现在组织行为方面。
大学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其内部的组织结构与其他组织机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大学和政府机关都同样设有一些处室、部门等。组织生态学的理论观点认为,组织趋同的原因之一就是存在竞争,竞争的出现也促使组织之间的相互模仿。韦伯推崇科层制组织也是由于这样一种理性化组织在市场竞争中更加有优势,更加的高效。
同时,大学作为一个松散耦合型的组织,其内部诸多的技术活动都不具有明确清晰的目标,组织行为具有不确定性。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说:“由于高等教育的任务既是知识密集型又是知识广博型的,因此很难陈述综合大学和学院的目标,更不用说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目标了……学术和教育是为了自身的理由还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学校应该培养统治人才还是训练普通老百姓?是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还是人力规划的需求,或两者都不是?”[1]正因为大学组织目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才激发了组织间的模仿行为,导致同质化现象。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从众的心理和重名的心态,在学校名称、办学宗旨、专业设置能方面盲目从众,许多“学院”纷纷更名为“大学”,实则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近年来,大学排行等评价机制也使得许多办学者失去了稳定的心态,因为大学排名间接与学校的声誉与生源状况相关,部分高校纷纷在排名上做足功夫,甚至放弃原有特色和经验,争相办成研究型大学。
同质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建设国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进程,因此,中国高等教育要健康良性发展,大学建设就要更加多样。
大学要有清晰的办学目标和宗旨,只有方向明确才能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否则便会南辕北辙。中国大学的层次类型有多种,比如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及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院校等,不同的院校就应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办学理念与风格。各类各层次的院校一定不能好高骛远,应立足于根本,在了解自身历史和传统,在原有经验和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勾画出大学的发展蓝图。许多本来独具特色的专业院校却力图办成综合性大学,增设新专业,搭建新的学科体系,但随着发展却发现变成了“四不像”,既没有综合大学的实力,又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与风格,得不偿失。事实上,大学的综合化与特色化并不矛盾,美籍华裔科学家田长霖曾说,“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2]
因此,高校应合理定位,避免机械复制其他大学办学模式,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与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风格。《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 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过程中,大学领导者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所大学的理念和风格很大程度上与大学校长的思想和理念相关,因而使大学校长具有理性客观的办学理念成为去同质化的重要切入点。校长应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纲要》指出:“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大学的自主权仍受到诸多限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大学的行政化特点。目前,中国大学意识到了大学职能的充分发挥必然要通过增强办学自主权来实现,并开始探索新方法。2014 年2 月,广东省提出了《广东省高校“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并指出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广东省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针对如何提升办学自主权的问题,该方案明确提出,高校要充分发挥在“创新强校工程”中的主体作用,根据国家和广东深高等教育领域相关意见和要求,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制定并实施本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增强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和水平[3]。实际上,提高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并不在于政府给大学多少权力,而在于划清二者之间的权力界限。政府可以尽可能的放权给大学,针对普遍问题设立权力禁区,向大学指明不能够做什么,从而给大学更多的办学空间。
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并不是简单就能实现的,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分离和自由。而应该是在政府宏观的指导下,坚持大学办学自主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方面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中国大学同质化的现象较为严重,也体现在专业的设置方面,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其专业设置却十分雷同,导致一直处于低水平竞争的状态。同时,专业设置的同质化也导致了大学培养出一批与社会发展和需求不相匹配的专业人才,某些专业的人才培养供大于求,导致“结构性失业”严重(如图1)。
图1 2013 届本科毕业人数最多的前100 位专业中失业率最高的前10 个专业的失业率
国内许多大学为了追求专业的完整性或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不经详细论证就盲目增设新专业,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对专业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来说也是有负面影响的。因此,应该增加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制度性约束,防止其贪大求全的设置专业而加剧同质化现象。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估,严格审批和管理不同类型、层次院校专业的建设。同时对高校申报的硕士点、博士点及国家一级学科点等进行充分的、科学的论证和调查。
由于行政性的评估和专门机构的大学排行的引导,中国大学从学校定位到具体办学活动都呈现同质化倾向,因此,政府分类评估和大学分类排行可作为去同质化的有效措施,然而分类问题也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难题。
《纲要》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同时,“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由此可以提高评估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层次性与公平性。
大学如果一味朝着外延式发展,如追求数量规模的提高,那么就会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因此,大学要办出特色和水平并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就必然在外延式发展的同时坚持内涵式的发展,即凝气聚魂,发展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化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的大学要办出中国特色,那么就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以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软实力。2013 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到传统文化时这样说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大学同质化归根结底是大学文化的问题。因此,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也是发展具有独特性的大学文化,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和创新大学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在大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大学要发展,就要找准自身定位,澄清办学理念,这样才不至于在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随波逐流。同时,中国的大学要有中国特色,不能人云亦云,要充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形成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大学文化。《纲要》中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大学。
[1]伯顿·R·克拉克. 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出版社,1994:18.
[2]田长霖教授谈21 世纪如何创新重组研究型大学[N].光明日报,2000 -01 -12(13).
[3]广东高校办学自主权今年将扩大[N]. 南方日报,2014 -02 -25(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