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进,陈 贤,桑林翔,陈弘毅,李学军
(中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风城油田SAGD循环预热采出液处理技术
霍 进,陈 贤,桑林翔,陈弘毅,李学军
(中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风城油田SAGD循环预热采出液使用常规破乳药剂无法实现油水分离,进入稠油处理站后,易造成净化原油含水升高、脱出污水净化困难。通过物性分析、显微照相和Zeta电位测定等手段研究了循环预热采出液的稳定机理,认识了循环预热采出液的胶体分散特性,并研制出复合净水药剂进行破胶,结合工艺优化实现了循环预热采出液的油水分离、浮油脱水和污水净化,形成了“汽液分离+喷淋降温+油水分离+浮油回收”的循环预热采出液处理工艺技术。该技术为SAGD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SAGD;循环预热;稳定机理;采出液处理;风城油田
双水平井SAGD开发分为循环预热和采油2个阶段[1-2]。循环预热阶段一般为3~6个月,最长可达10个月,目的是实现注汽井和采油井之间的热连通和水力连通。在循环预热阶段,注汽井和采油井各自通过长管注汽,短管或套管排液,返排出的油、泥水混合物即为SAGD循环预热采出液(以下简称循环液)[3-4]。
随着风城油田SAGD开发规模的扩大,循环液的产量也不断增加。循环液的性质不同于蒸汽吞吐采出液[5],SAGD采油阶段采出液[6]也不同于超稠油污水[7],两者使用常规破乳剂不能实现油水分离,其处理难题成为阻碍SAGD规模开发的“瓶颈”。虽然SAGD技术在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8-11],但关于SAGD循环液的处理技术却鲜有报道,国内对SAGD循环液的物性及稳定机理无系统的研究,循环液的处理技术也属空白。
采出的循环液温度高(180~220℃)、携汽量大(蒸汽体积分数占20%~50%)、泥砂含量高(0.1%~5.0%),脱汽后为不透明深褐色液体,室温静置30 d亦无明显油水分离和泥砂沉淀,表现出很强的动力稳定性,与蒸汽吞吐采出液的油水乳化形态有明显差异(图1)。
图1 初期循环液(左)、中后期循环液(中) 以及蒸汽吞吐采出液(右)照片
循环液分离原油的胶质含量大于20%,50℃黏度为67 800 mPa·s,密度为0.957 0 g/mL,黏度高,密度大,不利于循环液油水分离。另外,循环液油滴、泥砂粒径小(主要分布在2 μm以下),泥质颗粒分布在油滴的油水界面上(图2),增加了循环液的稳定性,加大了油水分离难度。
对处于不同阶段的SAGD井进行取样,测定循环液的Zeta电位值,结果见表1。初期循环液的Zeta电位为-70 mV左右,表现出极强的稳定性;中后期循环液的Zeta电位为-30 mV左右,开始变得不稳定;采油阶段的井组采出液Zeta电位则为-10 mV左右,不稳定[12]。Zeta电位分析表明:随着循环时间延长,循环液的稳定性降低;循环液具有胶体分散特性,分散质点存在双电层结构,静电排斥是其稳定的重要原因。
图2 SAGD循环液显微照片(左)和局部放大照片(右) 表1 不同阶段循环液的Zeta电位
循环液样品阶段Zeta电位值/(mV)3016井循环初期-70.23017井循环初期-75.53018井循环初期-68.8101井循环中后期-29.5113井循环中后期-32.2SAGD循环液试验站早期与中后期混合-55.6SAGD采出液处理站采油阶段-6.9
2.1 复合净水剂
随着对循环液胶体特性的认识,开展了破胶实验。向循环液中加入稀盐酸、饱和食盐水、氯化钙和净水剂等电解质后均有大量污油析出。其中,净
水剂的除油效果较好,配合助凝剂还能净化脱出污水。为了满足现场应用对耐温、腐蚀等性能的要求,研制了以阳离子型净水剂为主体的复合净水剂,循环液除油效果如表2所示。复合净水剂加药
表2 复合净水剂对循环液除油效果
浓度升高,除油率增加,污水含油降低。初期循环液加药浓度为500 mg/L,除油率达到99%,污水含油为112 mg/L;后期循环液加药浓度为900 mg/L,除油率达到99%,污水含油为260 mg/L。说明复合净水剂能达到SAGD循环液油水分离目的,污水满足进入常规水处理系统的指标要求。
使用复合净水剂处理SAGD循环液,必须合理控制加药量。若加药不足,除油率低且污水含油不达标;若加药过量,泥质絮体混入油相增大了浮油脱水难度。因此,尝试两段式投加复合净水剂处理循环液,与一段式相比,污水净化效果相当,但上层浮油的泥和水含量更低(表3、4)。
表3 不同方式投加净水剂处理循环液的效果
表4 浮油热化学脱水结果
2.2 污油破乳剂
浮油中含有大量的泥质絮体,体积蓬松、结构稳定,裹携一定量的水进入油相,导致浮油含水较高;泥质颗粒吸附在油水界面,增加了界面膜的机械强度,阻碍水滴相互聚并,对浮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起到保护作用。采用污油破乳剂能实现浮油脱水,污油破乳剂由有机弱酸和聚醚型破乳剂复配而成,有机弱酸组分使泥质絮体的外界呈微酸性,导致絮体“解絮”,破坏其稳定结构;聚醚组分顶替油水界面的乳化物质,降低界面张力和界面膜强度,使水滴相互聚结沉降。现场采用污油破乳剂对循环液浮油进行脱水,加2 000 mg/L污油破乳剂,热化学沉降91 h,含水由32%下降至5%,达到预期的脱水目标(表4)。
SAGD循环液采出温度高、携汽量大,首先进行汽液分离,分离的蒸汽换热后回收冷凝水,高温循环液经喷淋降温、加药沉降实现油水分离,后端再进行浮油及污水深度处理,形成了“汽液分离+喷淋降温+油水分离+浮油回收”处理工艺。2013年6月投产了循环液试验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为1 000 m3/d。
循环液在沉降罐中油水分离,上部浮油翻入浮油罐,浮油含水为30%~40%,采用污油破乳剂,单独热化学沉降至表层原油含水不高于2%,与一号稠油联合处理站的净化原油混掺外输;下部污水加净水剂和助凝剂混合反应,出水含油、含悬浮不高于200 mg/L(图3),进入一号稠油联合处理站的污水处理系统。截至2014年3月,试验站累计处理循环液87 000 m3,回收污水72 000 m3,回收净化原油2 400 m3。
图3 循环液污水处理效果图
(1) 物性分析说明SAGD循环液具有显著的胶体分散特性,其稳定机理是黏土颗粒分布在细小油滴的油水界面上,形成了双电层结构,电排斥作用阻碍了油滴的聚并,加大了油水分离难度。
(2) 复合净水剂中的阳离子组分能高效中和
黏土颗粒所带负电荷,消除电排斥作用,实现循环液的油水分离。两段式投加复合净水剂,辅以助凝剂处理循环液,可兼顾后续浮油脱水和污水回收。
(3) 投产了1 000 m3/d循环液试验处理站,形成了“汽液分离+喷淋降温+油水分离+浮油回收”的循环液处理工艺,为SAGD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1] 席长丰,马德胜,李秀峦.双水平井超稠油SAGD循环预热启动优化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4):103-108.
[2] 戴涛.分支参数对多分支水平井增产效果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2,31(6):114-118.
[3] Anderson M T,David K.SAGD startup: leaving the heat in the reservoir [C]. SPE157918,2012:1-9.
[4] 霍进,桑林翔,杨果,等.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循环预热阶段优化控制技术[J].新疆石油地质,2013,34(4):455-457.
[5] 尹晓君,唐晓东,李晶晶,等.风城稠油采出液脱水集输一体化技术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4,3(3):92-95.
[6] 刘东明.风城油田超稠油SAGD采出液高温密闭脱水技术[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4,38(3):87-93.
[7] 刘东明,刘俊德,马良.风城超稠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3,24(4):28-31.
[8] Medina M.SAGD:R&D for unlocking unconventional heavy-oil resources[J].The Way Ahead,2010,6(2):6-9.
[9] 郭二鹏,刘尚奇,王晓春,等.直井与水平井组合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产量预测[J].断块油气田,2008,15(3):71-74.
[10] 武毅,张丽萍,李晓漫,等.超稠油SAGD开发蒸汽腔形成及扩展规律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7,14(6):40-43.
[11] 刘薇薇,刘永建,胡绍彬,等.泡沫辅助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实验[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32(2):110-113.
[12] 曹雪琴,钱国坻,娄颖.Zeta电位与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J].印染助剂,1998,15(6):9-13.
编辑 林树龙
20141226;改回日期:20150408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提高采收率技术”(2011ZX05012-001)
霍进(1967-),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05年毕业于该校油气田开发专业,获博士学位,《特种油气藏》编委,现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工作。
10.3969/j.issn.1006-6535.2015.03.039
TE866
A
1006-6535(2015)03-01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