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仕华 编辑/清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诊治
文/罗仕华 编辑/清风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小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晚期可强直或畸形,功能严重受损。一旦发病,迁延终身,缓解期与进展期交替出现。该病虽然死亡率低,但致残率高。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雌激素水平等有关,环境因素(如寒冷、潮湿等)以及劳累、营养不良、外伤、精神刺激等也可以诱发本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和类风湿血管炎(包括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特点是起病缓慢而隐匿,好发于30~50岁的患者,男女发病比例为1∶3。其前驱症状有乏力、纳差、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及低热等。
该疾病表现的关节症状较为明显。首先是晨僵,95%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持续时间常大于60分钟,此为本病活动性指标之一,其持续时间常与病情活动程度一致,且经活动或温暖后可消失或减轻。其次表现为关节肿痛,常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为主的对称性、多关节、小关节肿痛,其中以对称性为其主要特点。最后,中、晚期的患者可出现手指的“天鹅颈”及“纽扣花”样畸形,关节强直和掌指关节半脱位,表现为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
关节外表现,一个是表现为类风湿结节,即见于关节隆突部位,单个或多个,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持续数月至数年,是病情活动的表现。此外还有系统性表现,部分患者病情活动时有胸膜炎、间质性肺炎、心包炎、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
可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四种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和多发性关节痛;晨僵;慢性渐进性进展,最终可致关节畸形;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常表现为轻、重度贫血,活动期血沉(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其中ESR增快、CRP增高是本病活动性指标。
通过免疫学检查可以发现血清的IgG、IgM、IgA升高;抗核抗体(ANA)10%~20%阳性;类风湿因子(RF)80%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自身抗体包括: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这些指标的检查均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影像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是X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分期等均有重要意义。常拍摄手及腕关节X线片,X线分期:
Ⅰ期 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 关节间隙变窄
Ⅲ期 关节面出现虫蚀样破坏性改变
Ⅳ期 晚期,出现关节半脱位和强直
此外,还有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显示关节炎性反应初期出现的滑膜增厚、骨髓水肿和轻度关节面侵蚀。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通过上述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同时参照下面1987年修订的美国风湿病协会(ARA)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⑴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⑵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关节肿,≥6周;
⑶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
⑷对称性关节肿,≥6周;
⑸类风湿结节;
⑹类风湿因子阳性;
⑺手X线变化(至少有骨质疏松或关节间隙狭窄)。
凡具备以上4条或4条以上者,即可明确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患者症状,如关节肿痛,晨僵等;同时,控制疾病进展,防止或减少关节骨质破坏;以便促进关节修复,所以我们强调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一般性的治疗包括休息、急性期关节制动、恢复期关节功能锻炼、物理疗法。
临床上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三大类药物。
⑴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抗炎、镇痛、消肿作用明显,约适用于70%的患者;但影响免疫作用不明显,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均较短,暂时缓解临床症状。
⑵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主要适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进行性重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无即时减痛消肿作用,抗炎作用缓慢,但对病情具有缓解作用,包括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羟氯喹)等。
⑶激素:仅以抗炎作用为主,适用于急性发作期,全身症状较重,而其他药物无效的病例;起效快,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和依赖性强。
红琴离开茶庄后,风影忽然感到头部隐隐作痛。他从肺腑深处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接着漫不经心地来到了她挂红丝带的地方,他站定,睃了一眼,又目不转睛地盯住看,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她曾经也在山湾里挂过红腰带,他们每幽会一次,她就打一个结。可眼下的红丝带,还有上面的千千结,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她每次下山从村子里回来,都要来到这个山坡上,在这红丝线上打一个结。他知道这打的是心结,可是她打这些心结还怎么能够打得开呢?她为什么要打这些结呢?
西医治疗的中远期疗效不甚理想。同时,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如肾毒性、肝毒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里的历节病、痹症范畴。《黄帝内经•痹症》中对痹症的描述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是由于患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同时感受风、寒、湿邪,从而导致正虚邪恋、寒热交错。
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几种类型。
⑴行痹:以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为特征,其主要病因为风邪。
⑵痛痹:又叫寒痹,以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同时兼畏寒,其主要病因为寒邪。
⑶着痹:又叫湿痹,以肢体关节酸痛、重着、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特征,其主要病因为湿邪。
⑷热痹:以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不能屈伸,得冷则舒为特点,多因直接感受火热之邪,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而成。
根据不用类型的痹症选择不同的中药内服。
⑴行痹:以养血祛风为主,可予四物汤(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加祛风之药(如羌活、独活等)。
⑵痛痹:以散寒、温肾为主,可予安肾丸(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川乌、肉桂、白术、山药、茯苓、蒺藜、粉萆薢、石斛、桃仁)、桂枝附子汤(桂枝、炮附子、生姜、大枣、炙甘草)。
⑶着痹:以健脾、化湿为主,可予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加化湿药(如川萆薢、汉防己等)。
⑷热痹:以清热祛邪、宣痹止痛为主,可予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加桂枝,同时可配合应用黄连、黄芩、地骨皮等。
同时,还可以辅助针灸治疗:以补肝肾、强筋骨、通气血、利关节为主,常用穴位有肝俞、脾俞、胃俞、肾俞、隔俞、肩三穴(肩前穴、肩髃穴、肩贞穴)、曲池、外关、阳池、合谷、后溪、血海、阳陵、足三里、绝骨、昆仑、解溪等。
有效性:既有抗炎镇痛作用,又有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无论是改善或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方面(如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活动障碍),还是改善某些实验指标(如RF、ESR、CRP),均取得一定的效果。
安全性:大多数中草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易坚持服用。
双向调节性: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进行多途径、多环节的调节。本病晚期多体现本虚标实,中医既可扶正固本,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又可解毒祛邪,改善微循环、抗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