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欣
实业救国 一生无悔
——记广西民族工商业的开拓者、实业家马泗川
陆 欣
马泗川
马泗川(1887-1963年),原名绍良,后更名洸华,字泗川,广西省容县松山乡慈堂村人。他年轻时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弃政从商,为广西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梧州商业的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马泗川早年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是梧州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读书归来后走上仕途,先后出任广西财政厅秘书长、代理厅长,广西银行副行长,广西禁烟督察局局长等职务。马泗川深深体会到,要改变广西贫穷落后的面貌,一定要发展广西的民族工业。马泗川下决心投身到发展广西民族工业的大潮中,走出弃政从商的一条人生道路。
马泗川以独到的眼光意识到,开发广西矿产业是发展广西民族工业的起步之路。
20世纪初期,广西为了发展矿产业,政府下令放开矿产的提炼权限,准予商人自设公司,马上引来很多外商到广西投资矿产业。当时平桂矿(富贺钟三县)富有矿产资源,外商们引进了英国人研制的机械设备和先进的开采方法,开始采用砂泵、水枪等机械设备采矿,广西矿产业从人工开采走向机械化开采。
马泗川认识到,外商大批涌入中国矿产业,掠夺广西的矿产资源,如果本地人不参与广西的矿业开采,外商很快就会垄断这个行业。马泗川马上组织一批科技人员投入平桂矿(富贺钟三县)的锡矿开采,随后又发展到以昭平县王山为基地,分别从事金、锰、钨、锡矿的开采。马泗川先后在贺县设立宝华锡矿公司、志隆公司等,还在广西桂平县创办宝兴锰矿公司,以集团化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基地,很快成为广西最大的矿产企业。
马泗川积极从海外引进人才,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矿产品的利用率,引领广西矿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了打开国外市场,马泗川在梧州成立万镒公司,在对外贸易业务中为客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产品远销香港、马来西亚、新加波、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区。
马泗川从事矿产业的开采后,利用经营采矿冶炼和产品出口的便利,大力发展梧州本地的工业。马泗川对企业的员工们说,我们已在梧州的外围发展了矿产业,我们要把企业所得的利润拿回梧州创办工业。马泗川在梧州先后创办西南机器厂、广西制药厂、梧州火柴厂等一批企业。他利用梧州本地生产资料的优势,引进外地企业来梧州办厂,创建梧州电池厂。
为了让先进的机器设备取代落后的人工开采业,同时打破外商高价垄断矿山机械设备销售的局面,马泗川在梧州首先创建西南机器厂,他让科技人员研制出广西第一台20匹木炭发动机、第一台碎石机。这些机器广泛应用在矿山的生产现场,不仅减轻了矿山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西南机器厂还研制出广西第一台碾米机,在容县建立起广西第一座民办水电站。乡下的农民第一次看到了电灯,第一次用上机器碾米,第一次用上了自来水,第一次领略到了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据《广西年鉴》载:“民国23年本省僻处边陲,工业向属落后,民营新式工厂使用动力者,仅梧州、南宁二地有之。”
民国时期,梧州先后发生多次霍乱大流行等疾病。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向马泗川提议,合作创办广西制药厂。1934年9月,广西第一家制药厂成立,马泗川从海外购进一批先进制药设施投入生产,很快生产出当时国内最缺少的牛痘疫苗、霍乱疫苗、脑膜炎等疫苗,还生产出市场上稀缺的维生素B1、阿斯匹林等多种药物,为广西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2年4月,广西制药厂迁往南宁,改称为广西人民制药厂。
马泗川对发展梧州有了更多的思路。他拿着宝兴锰矿公司生产的锰矿产品走进了广州兴华电池厂,厂业主潘壮修非常看好这些品位较高的锰产品,当即决定到梧州创办分厂。
1937年,广州兴华电池厂正式在梧州成立分厂,在广西建起了第一家电池厂:梧州兴华电池厂。梧州兴华电池厂经过几年的发展,很快实行独立经营,成为中国最早的干电池生产企业之一。解放后,梧州兴华电池厂实行公私合营,改名为梧州市电池厂。
每当外地来梧州投资的商人遇到困难的时候,马泗川总会伸出援助之手。马泗川说,发展壮大梧州工商业,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928年,客商崔泽培、范铁来等十多个股东共同出资,在繁华的大南路开设了集餐饮、旅宿于一体的南华大酒店(大东酒家的前身),生意非常火爆。
正当南华大酒店办得最红火的时候,有人要撤资。1931年,南华大酒店要关门歇业,马泗川挺身而出,投入资金扩大南华大酒店,并亲自出任南华大酒店总经理,在饮食管理方面注入新的元素,根据梧州人讲究好意头的习惯,在保持原有粤菜风味特色基础上,着意推出系列意头菜谱。南华大酒店推出的每道意头菜不但菜名好听,且整道菜的构图、造型栩栩如生,深受广大食客欢迎。南华大酒店每天顾客盈门,官商、平民均以在南华大酒店宴客为荣,南华大酒店成为梧州饮食服务业的一个标杆。
1919年,苍梧县政府秘书长黎竹林和日本神户的火柴商麦宽平,联合创办了广西第一家火柴厂――梧州火柴厂。麦宽平离开梧州后,梧州火柴厂转让给广东商人,后来股东之间意见分歧,企业面临倒闭。马泗川得知情况后,拿出资金,上马了一批机械设备,使企业很快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火柴厂,企业生产红头“舞龙”牌火柴,远销大西南和粤港澳地区。
南华大酒店后改为大东酒家
马泗川一生热心公益事业。
抗战期间,中央政府号召民间要将金银卖给政府,充实国库,抗日救国。当时在梧州一些外地人创办的企业纷纷撤离梧州,唯有马泗川迎难而上。马泗川对员工说,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筹款,我们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马泗川成立代理梧州中央银行收购机构,成立中兴金铺,分别在梧州及肇庆两地设点,收购黄金、白银。同时成立超德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专门开采金矿,为抗日救国充实国库尽心竭力。
1938年,梧州政府因防务经费有困难,希望马泗川帮忙筹集军饷,梧州政府一年需要的饷项为108万元桂币。按当时的黄金价值计算,马泗川一年为梧州政府筹集军饷达5000两黄金。
抗战时期的梧州街头,学生们掀起了抗日救国的募捐活动,号召市民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为了支持学生们的爱国行动,马泗川帮助学生们在梧州南华酒店门前搭起募捐台,第—个带头走上募捐台,捐出两万元现款。这笔钱在当时是不小的数目,可以买到一间普通的房屋。在抗战期间,马泗川不仅为抗日捐军饷、捐黄金,还动员员工为抗日战士缝制棉衣,捐献抗日前线急需的物资,成为梧州工商业界支持抗日战争的典范。
位于河西三角嘴的广西第一间制药厂
梧州解放前夕,马泗川到香港跑业务,看到很多工商业主把财产往海外转移。马泗川对员工们说,我们的企业创始在广西,无论世道如何改变,绝不能把企业转移出广西。回梧州的船停航了,马泗川只好留在了香港。离开梧州的马泗川,没有转移财产与物品,他把数十年创下的企业留在了广西。
几年后,马泗川在广西创办的企业公私合营。有人对马泗川说,当初让你及早转移财产到香港,把家人带出来安家,你说什么也不愿意,如今财产被没收了,你不觉得后悔吗?你的家人没有了经济收入,生活会过得很苦。马泗川说,只要把企业留在广西,我不后悔,因为这些企业是广西的民族工商业,不能流落海外。我的家人生活虽苦,但他们可以自食其力。
马泗川孤身一人漂泊在外,晚年定居台湾。马泗川到台湾不久,他的大哥马晓军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痛失亲人的马泗川难以走出生活的阴影,1963年,马泗川在台湾病逝。
马泗川和大哥马晓军在生前留下遗言,让后代们把兄弟俩的骨灰送回广西,他们要看着广西工商业的发展,要看到家乡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
1995年重阳节,马泗川和大哥马晓军的骨灰从台湾送回容县老家安葬,乡亲们为马泗川、马晓军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责任编辑:傅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