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珠亚岚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从江南丝竹音乐看扬琴的演奏艺术
曾珠亚岚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弓弦乐器是用弓毛擦弦发音并且手指控制音高和音低的。演奏乐器从琴弓磨擦琴弦的方向看,基本有两种:一种是从左向右进行,叫拉弓,传统也叫出弓(现代记谱符号上是用“1”作拉弓记号)另一种是从右向左方向进行,叫推弓,传统也叫进弓(现代记谱符号上是用“V”作推弓记号)。在演奏中,弓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技法之一,它的奥妙很多,如小提琴协奏曲、民乐协奏曲、独奏曲等,本文对弓弦乐器演奏中的指法与弓法运用进行简单论述。
弓弦乐器;指法;弓法
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江南有故事,江南多才俊,江南出文化,江南多水乡。而在我的记忆里,却还有江南生丝竹。清道光《嘉兴府志》记有:“采苏杭之丝、截洞庭秀竹,变吴越佳音,集弦索精粹,江南有丝竹者也。”可见江南丝竹由来已久,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乐种之一,它以浓厚的江南地方色彩著称,流传深广有三百余年历史。清以降,扬琴在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中兴起,并作为主奏乐器之一,扬琴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此后在民间器乐的独立发展过程中,扬琴成为不同乐种中不可或缺的乐器,如广东音乐、潮州诗弦、江南丝竹等。丝竹音乐中扬琴以融合丝竹乐队中其他乐器的音色为主要目的,起到黏合、烘托、催化的作用,并以其特有的技法构成扬琴演奏艺术的传统风格。
江南丝竹音乐曲调虽朴素简单,但可塑性大,给演奏者留有再创新和发展的余地。手法上常用加花变奏、翻高翻低、有分有合等声部交织手法,使乐曲同中有异、异中求同、上动下静、下静上动,令欣赏者百听不厌。总的来说,江南丝竹音乐在演奏时起伏有致,强错交错、主次分明。其抒情的旋律,婉转的曲调,秀雅的风格,既表现了江南人民勤劳朴实含蓄的性格特点,又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风韵娇姿的美貌。
扬琴演奏艺术的传统风格与江南丝竹这一乐种密切相关,其曲目是共用的。早期代表人物有任悔初、张志翔、项祖华、周慧、钱方平等人。当时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的丝竹扬琴多与竹笛、二胡、琵琶等乐器配合演奏,主要作品有《行街》、《欢乐歌》、《中花六板》等。20世纪30年代,任悔初先生首先把江南丝竹的合奏曲改编成扬琴独奏曲,演奏风格上独具一格,曲目有《弹词三六》、《欢乐歌》、《行街》等。乐曲的演奏技术表现在衬音、倚音、颤音、坐音、反竹等,其润饰加花的特点,扩充了音区的变化与对比,音乐细腻、柔美、含蓄、富有韵味。
1.颤竹。颤竹可分为单竹颤和双竹颤,是东北民间艺人赵殿学在扬琴技巧方面的重要贡献之一。颤竹的出现使扬琴在演奏技巧方面有了飞跃的发展。不同类型、不同节奏的颤竹应用,增加了乐曲的华丽和愉快活泼的情绪,使音色更加饱满有力。下面是乐曲《欢乐歌》片段中的颤竹应用。如:
2.八度齐竹。八度齐竹是扬琴演奏时最基本的技法,在此曲中出现不多。八度齐竹一旦出现,它都能在演奏中起到增强力度、强调节奏、增强声音的厚度等作用,尤其是有附点音符出现的地方,更能达到音色富于弹性的效果。
3.衬音和八度双音。衬音和八度双音是扬琴双竹单音弹奏时常用技巧和方法,这两种技巧和方法不但增强了乐曲的连贯性和表现力还丰富了扬琴演奏时的色彩性和曲式的变化性。乐曲在渐进加快的进行中,运用衬音和八度双音的演奏,显示出乐曲层次不断推进,情绪不断高涨,更为欢快热烈。
4.装饰音颤竹。扬琴作品中对“颤”的运用多姿多彩,几乎每一首乐曲都有不同时值、在不同节奏上运用不同效果的颤竹技法。
5.单竹合音。扬琴音位排列上的第一排码右边的音位和第二排码是并列的五度音程,用一支琴竹在这两个音位琴弦的交叉点上弹奏,就能弹出五度的双音,成为单竹双音。用符号“]”表示。如:
乐曲中运用单竹双音,可增强力度、色彩的变化,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并能和另一琴竹的单音同时弹出三个音的和弦。
6.坐音。坐音是指在曲调的原音型中,平均间隔插入若干相同的音。曲调加入坐音以后,使旋律更加连贯流畅,而且演奏时也很方便。
7.反竹。把琴竹反过来弹奏,产生明亮、清丽的色彩,一般用于装饰性的音响效果。运用反竹的演奏手法使音色更加清脆具有穿透力。
8.顿音。弹击琴弦后,左、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琴竹,手心朝琴面,用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在手腕的带动下,轻按止住所弹音的余音,发出短促而有弹性的声响。
扬琴被先辈乐师喻为“一捧烟”、“暗扬琴”,一是扬琴自身乐器的特色是清亮悠扬,余音袅袅,具有融洽各种丝竹乐器的音响的黏合和催化作用;二是扬琴演奏的润饰加花和音色变化,能暗暗地起到烘托与和谐作用。扬琴在演奏中,添加各种插入音、辅助音、经过音、装饰音、等润饰音型;在演奏竹法上擅长运用连打音、衬音、花音、倚音、波音、轮竹、颤竹、反竹、八度双音等技巧;在音色上要求纯净、圆润、柔婉,在力度变化上最多是渐进式的,即采用渐强或渐弱,使旋律曲线呈现由弱而渐强再渐弱的“橄榄”曲线,或渐强渐弱反复出现的“波浪式”曲线,这种旋律线通过华彩性和装饰性的即兴加花润饰后,形成了扬琴演奏艺术中细腻雅致、流畅悠远、韵味隽永的传统风格。
J632.33
A
1005-5312(2015)35-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