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王昭波
对高中教学当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是否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知,是促使其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前提条件,作者依据其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从而对高中教学当中文言文教学的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主要存在的相关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点:
①文言文教学当中所运用的方法与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相互抵触。原有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文言文的学习更加枯燥乏味,难以前进。
②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脱节。在高中学习当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仅仅是为了提高语文考试的整体分数,直接讲述重点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仅仅学会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并没有使其产生兴趣,积极主动的去阅读和学习。
③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不断消极被动。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使得学生之间对其讨论和研究的机会缺失,也致使学生的学习模式仅仅变为强性记忆和抄写背诵,兴趣的培养更加遥遥无期。
④教学所运用的方法陈旧。“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仍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方法,简单的短句、词义的理解使得学生忽视了文言文整体文章的含义和连贯性,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能力及其兴趣更加难以提高。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针对其文言文学习的诸多问题进行总结,能够更加清楚其现今所需要进行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从而更好的对新课改所指定的目标进行完成。
依据新课改当中对于教师教学标准所作出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文作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可以得出,在高中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上应该采用共同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模式呈现出开放性和秩序性并存的教学课堂。同时还要结合学生个体所存在的不同情况,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潜力,使得教学主题、课内外学习和学习方法等等都具有开放性和兴趣性的特点,针对这些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创新,具体如下:
①教学的主题应具开放性。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一节的时候,教学当中大多将荆轲的缺点作为重点讲述,去反应其人物的缺点,然而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物,如果在这时候同样对其缺点和不足进行探讨,在结合历史资料以及现实生活进行表述,从而归结其荆轲虽是一位勇敢的大英雄,但是其仍存在一些自身上的不足之处,很难与人沟通交流,并缺乏智谋,这样对文言文主题进行开放,从而使得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更具主动性,同时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②课内课外贯穿结合并开放。在教学与生活这二者之中,虽然两者不属于同一方向和类别,但是二者却又是相互牵制,互相影响的。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更好的将课程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视角更加的宽广,这一点对文言文的教学尤其重要,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在课外生活当中也能够更好的回顾所学的内容,加深其知识的积累、巩固及其运用。
③对学生如何进行开放性的学习进行培养。在这里所谓的开放式的学习方法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多样性,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课外书籍和资料的阅读,广泛并且全面的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同时也鼓励和支持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的文言文知识进行课外写作或者记事等等。如:在对李密的《陈情表》一文进行学习和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对其进行模仿教学,运用自己之前所学习的文言文知识仿照其结构特征进行写作练习,或者开展其文言文演说比赛等等,以此激发起积极性。
④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多媒体及其网络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在当今高中教学当中,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以及各种渠道去了解到更加广泛的知识,如果将其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则能够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的充满活力。如:在讲述《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对其《三国演义》当中存在的主题曲进行播放,从而营造一种特殊的情景,随之播放事先准备好的相关视频或者是幻灯片等等,将学生的情感逐步带入到文言文所表现出来场面之中,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首词所表现的意境以及思想特点。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教学成果,对陈旧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和研究,重点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式进行了很好的创新性研究和思考,并探讨了如何对所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怎样提高其兴趣和自主性,并为以后更多学者和爱好者进行这方面研究垫下理论基础。
王昭波,教师,现居山东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