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甜甜 保继刚
(1.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2.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中文“旅游”一词产生及其对应概念的变迁
史甜甜1保继刚2
(1.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2.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本文以术语学符号和概念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解读,探究中文“旅游”一词的产生及对应概念变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看,“旅游”这一双音词最早出现在民国,其出现与民国时期旅行社业和相关出版物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游历文化有关;从空间维度看,“旅游”不是舶来词,并非从tourism直接翻译而来。最初“旅游”一词对应单一概念,指“旅行游览”。随后,“旅游”一词对应概念出现多元变化:除“旅行游览(历)”这一概念外,又增加了“经济维度”和“整体性”的对应概念;“旅游”对应概念多元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研究实践的影响。本文认为,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使用与“旅游”同义的替代性单义术语,以减少其对应概念的含混。
中文术语; 旅游; 产生; 词语; 概念变迁
中文“旅游”一词是我国旅游研究中最常用的术语之一,目前这一词语对应多个概念(见表1)。从术语学看,中文“旅游”是典型的一个学科或概念体系之内的多义术语,这类术语在使用中很容易产生概念混淆(冯志伟,2011)。
“旅游”呈现的多义特性为不少研究者所诟病,认为这一术语的概念含混为研究带来了困扰和潜在风险(王敬武,2010;谢彦君,2011),提出,“旅游”对应概念的厘清是开展科学、严谨、成熟的旅游研究所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张凌云,2008;王玉海,2010)。
表1 “旅游”一词对应多元概念
术语学是解决专业术语概念含混不清的重要理论工具之一。在术语学中,术语立足于“对象客体-概念-符号”的对应关系上(赫尔穆特,2011)。在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概念主要对应语词。概念是对客观事物(对象客体)的抽象,是反映事物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抽象的概念需要依附语词(符号)进行表达(诸葛殷同,等,2007;冯志伟,2011)。术语是概念和语词的整合(冯志伟,2011),其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术语示意图
从图1可知,术语对应概念含混产生的原因主要有3类:其一,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不清晰,未能准确抽象出事物的特有属性;其二,对事物特有属性的表达出了问题,常表现为表达符号——语词的选择不达意;其三,语言自诞生之初就在变化之中,一些语词在使用中出现概念的扩展、变异、移植等变化(Williams,1983),使得同一个词指向的概念可能出现多个,使用这类语词时易产生概念含混。从“旅游”概念含混原因看,目前国内研究主要对第一类(张凌云,2008;谢彦君,2011)和第二类(王敬武,2010;邵琪伟,2012)原因导致的“旅游”一词对应的概念含混做了探讨;有关第三类原因导致的“旅游”对应概念含混的研究成果不多。本研究将主要从导致中文术语“旅游”概念含混的第三类原因切入,以术语学概念与语词(名称)的关系为分析工具,考查中文“旅游”一词最初对应概念及其对应概念的变化过程,尝试为理解和解决当前中文“旅游”一词对应概念含混提供思路。
国内研究对“旅游”对应概念变化的讨论有以下3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我国研究者在翻译tourism时存在翻译错误——本应译为“旅游”的tourism被译为“旅游业”,所以导致“旅游”与“旅游业”所指的概念含混(谢彦君,2011)。在西方旅游研究中,tourism一词确实有多重含义,其不仅表达了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与“旅游”对应的概念(见表1),也表达了类似“旅游业”及其他的概念。我们认为,在翻译中,只要符合tourism在原文中的概念所指,就不能说是“翻译错误”,以“翻译错误”为由直接进行“旅游”的概念归一说服力不足。这一观点的研究价值,在于提出了英文tourism的多义性对中文“旅游”对应概念的影响。
第二类类观点指出,是我国研究者唯恐旅游学不能涵盖旅游相关现象从而将“旅游”解释得包罗万象(谢彦君,2011)。从术语使用及术语体系发展的角度看,这恰恰反映了旅游研究术语(概念)体系的稚嫩——研究的可用术语数量有限。“旅游”是一个尚有争议的模糊概念,未有明确定义及使用边界,因此“旅游”成为一个在研究中好用的术语,被用在很多相关但不同的语境中,造就了“旅游”对应多元概念的结果。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旅游”对应概念多元化过程,并非由个别研究者因对“旅游学”研究范畴的考量而主观有意推动,而是与众多的研究者宽泛地使用“旅游”一词的研究实践直接相关。第二类观点的价值在于指明了研究术语使用实践对“旅游”一词对应多元概念的影响。
第三类观点认为,是改革开放初期对旅游业、旅游经济的强调导致(作为人类行为)的“旅游”与“旅游业”的混淆(申葆嘉,2008;谢彦君,2011)。第三类观点考虑到了社会历史背景对人类语言及认知的影响,但仅简要提及,未做深入论证。
以上3类观点为梳理“旅游”概念含混形成过程提供了分析视角——社会历史背景、研究者术语使用实践、英文多义术语tourism的翻译等对中文“旅游”对应概念变迁的影响。
本文以术语学中语词符号和概念的关系为理论工具,以跨语言翻译、语词使用实践及语词使用社会历史背景等为分析切入点,对“旅游”一词出现及其对应概念的变化过程进行解读。
本研究的分析资料以文献史料为主,包含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主要是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后的杂志(如民国时期的《旅行杂志》、改革开放后的《旅游》等)、书籍(如民国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旅游手册)、政策材料、论文、字典(如各版本《现代汉语词典》)、论文集等。第二手史料,包括基于近现代第一手史料编撰的《中国旅游大事记》、地方旅游志、旅游企业发展史(如中国旅行社)、近代旅游史相关研究(如张俐俐、易伟新、贾鸿雁等的研究*参见:张俐俐.近代中国旅游发展的经济透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贾鸿雁.民国时期旅游研究之进展[J].旅游学刊,2002(4):74-77。易伟新.中国早期旅游理论的奠基者——佘贵棠及其《游览事业实际与理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5(4):29。易伟新.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以中国旅行社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7(6):23。易伟新.民国旅业回眸:中国旅行社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9:253。)、基于古代第一手文献编纂的《古代汉语词典》《词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代汉语字典》(参见下文相关脚注)等。
3.1 民国时期:双音词“旅游”的产生
词源追踪是研究词语产生的重要方法。既有研究中对“旅游”的词源考究主要有两类观点:① “旅游”一词产生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南朝沈约《悲哉行》诗句“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郑焱,2000;沈祖祥,2002);② “旅游”一词源自西方,如潘泰封(1988)认为,“旅游”一词由英文tourism翻译而来,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后期(沈祖祥,2002)。
下文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审视,尝试梳理“旅游”这一双音词的产生背景。
观点①以“旅”与“游”相续使用作为“旅游”一词的源头(“旅游媚年春”)。这种观点忽略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广义上,五四运动(1919年)之前汉族使用语言称为古汉语,之后为现代汉语。的差异——汉语识词,古汉语以单音词*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在书面语中也就是一个汉字(张盛桥,熊细滚,2012:78)为主,现代汉语则双音词*所谓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为两音节的词。占优势(董秀芳,2002;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2004;李思旭,2010)。若认为“旅游”一词自古有之,则需要证明古汉语的双音词中有“旅游”一词。但从《古代汉语词典》(大字本)*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大字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015.及《词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词源(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90-1391.所收录的古汉语双音词词条看,“旅次”“旅食”“旅馆”“旅舍”“旅店”“旅行”“旅况”“旅程”等均在其中,但并未出现“旅游”这一双音词词条。此外,从语境和语义看,古文中单音词“游”的释义更类似今天的“旅游”(沈祖祥,2002),如《古代汉语字典》(大字本)中“游”的释义有“游玩”“游览”之义。而古文中“旅”“游”两词相连出现的诗词,大多体现的是异乡游子的悲戚和感怀*如“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 (引自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二,杂曲歌辞二,梁.沈约《悲哉行》)“过岭万余里,旅游经此稀。相逢去家远,共说几时归”(引自唐.张籍《岭表逢故人》)。,其相连的“旅”“游”的含义偏向古汉语中“旅”字的释义“寄居”“旅居”*参见注释④ ⑤,及杨合鸣.古代汉语字典[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78,“旅”释义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64.“旅”释义二。,与今日之“旅游”语境和语义不同。因此,将古汉语 “旅”与“游”两单音词相连使用(相当于词组,是比词高一级的语法单位*孙汝建.现代汉语(第3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270.)即等同于现代汉语双音词“旅游”的结论其证据不足。
观点②认为“旅游”是一个舶来词,是因翻译英文tourism而产生,产生时间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旅游”一词的普及与现代旅游业在中国的发展有关,但其概念所指也与中国古人的游历文化相关。如民国时期陈光甫在《创办中国旅行社》自述中就提到,要为国内“旅行同好”创办一个服务机构(旅行社),他评价自己“年轻时候游兴正浓,颇有古人‘为访名山不辞远’之豪情”(陈光甫,1991),其“旅行”爱好和“游兴”等词都透露出浓重的中国传统游历文化。其次,20世纪60年代之前已经出现“旅游”这一双音词。民国时期“旅行事业”的繁荣推动了相关杂志、书籍出版,“旅游”虽然相比于“旅行”“游览”等虽不属于常用词汇(贾鸿雁,2002;易伟新,2005,2009),但也已经出现在一些出版物中。如1934年北宁铁路管理局以“旅游”为书名之一部分,编著了《北平旅游便览》*北宁铁路管理局.北平旅游便览——北宁铁路旅行指南专刊之一[Z].北宁铁路管理局,1934.,其内容主要关于北京的风景图片、地图、名胜、旅馆、客票、床位、食品烟酒价目及列车车次与价目等。又如1944年唐渭滨在《旅行杂志》发表《旅游中的道德问题》一文也频繁使用“旅游”一词,其内涵主要指代“旅行与游历”(唐渭滨,1944)。可见,民国时期已经出现“旅游”这一双音词,且“旅游”指代的是人们旅行游历的行为,所指类似今天“旅游”对应的概念②(见表1)。此外,当时“旅游”和tourism并非对应关系。当时tourism对应的中文译文是“游览事业/游客事业/观光业”(对应的是组织、服务游客出行、旅游的产业或经济活动)(易伟新,2007;易伟新,2009),其实施主体(彼时多为企业家等)与“旅行与游历”者显然不同。如此看来,“旅游”一词从tourism翻译而来(潘泰封,1984)或也不能成立。
综上所述,“旅游”这一双音词至少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出现,表达的是“人们的旅行和游历”这一概念,中文语言及传统游历文化和民国时期旅游业发展对其出现有直接影响。但“旅游”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从《民国旅游指南汇刊》*王强,张元明.民国旅游指南汇刊[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收录的88种民国时期的旅游指南来看,多用“旅行指南”“游览指南”或“导游”“览胜”命名而非“旅游指南”,“旅游”一词民国时期编纂的《国语辞典》《国语大词典》仍然未将其收录*中国辞典编纂处.国语词典(第二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234-1235.陆依言.中华国语大辞典(全一册)[Z].上海:中华书局,1940:418.。当时“旅游”一词与英文tourism并非对应关系,并非由tourism直接翻译而来。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7):从“旅行游览”词组*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格式叫词组。词组是比词高一级的语法单位。(参见:孙汝建,2013:270)简化而来的生僻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的执政理念和国际国内还未稳定的环境使得“旅行事业”难以延续,民国时期的旅行社及相关报刊大多停办*《旅行杂志》刊名1954年更名为《旅行家》,1966年停刊,1981年复刊。。“旅游事业”由外事部门负责*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官方主页:http://www.citsgroup.com.asp?sid=A20098131156334299347 2013-03-20http://www.citsgroup.com.2013-03-23.,主要为国家外交服务,“旅游”一词开始出现在政论宣传中,如1963年国家计划委员会与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国务院财贸办公室批复的《关于开展旅游业务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问题的报告》*中国旅游大事记编辑部.中国旅游大事记(1949.10~1994.12)[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9.中就以“旅游业务”,作为“旅行游览的业务”的简称。随后,“旅游+X”词组(如旅游局、旅游工作、旅游事业)开始广泛出现在政府相关的文件和报告中*中国旅游大事记编辑部.中国旅游大事记(1949.10~1994.12)[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10,14-19.。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文件中“旅游”一词单独使用的情况还比较少见。而从这一时期的学术语境看*以中国知网1949~1977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代表案例进行分析。,仅1篇文章含“旅游”一词,且以“旅游事业”的词组形式出现*“法国航空公司深信推动和扩大亚洲旅游事业的可能性”(参见:时熙,1964)。,与“旅运业”相关,文中也没有给出清晰定义。可以看出,“旅游”一词当时还不是严格意义的术语(郑述谱,2006)。
词典是收录语言中常用词汇及其释义的重要书籍类型,收录范围既包含学术词汇也包含日常词汇(郑述谱,2006)。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词典在一定程度上能为了解“旅游”一词的普及程度和主要词义提供依据。《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1965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编制的第一本词典,在这版词典中,“旅行”“游览”“游人”“旅客”“旅行社”等相关词汇都有收录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663,1246.,但“旅游”一词并未在列。
新中国成立初期30年,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旅游”是一个生僻词。如国人视“旅游”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人口流动的控制和管理(外出、住宿等需要介绍信、进城需要粮票等)以及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闲暇时间少,使得国人较难实践旅游,因此“旅行游览”基本为少数外侨和华侨专用,“旅行游览事业”也主要被官方当作外交活动而非经济活动。除了旅游活动(现象)稀缺外,这时期学术研究活动较少,与“旅游”相关的知识生产也处于基本停滞状态。
3.3 改革开放后(1978-):“旅游”一词对应概念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成为国家新的工作重心,旅游事业的性质和地位也逐渐发生转变,不少学者将这一阶段看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和旅游研究的起始点(杨冠雄,1988;Zhang,2003)。“旅游”一词对应概念的多元变化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
3.3.1 非学术领域:“旅游”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
这一阶段,“旅游”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也逐渐脱离“旅游+X”格式而被单独使用,其对应概念开始多元化发展。下表整理非学术文献史料中“旅游”一词的对应概念(见表2)。
表2 改革开放以来(1978-)非学术语境中“旅游”一词对应的概念
② 中国旅游大事记编辑部.中国旅游大事记(1949.10-1994.12)[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19.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733.
④ 汝乃尔.上海发布旅游纪念品流行趋势预测[N].中国旅游报,2011-01-07:7.
⑤ 安顺清,吴其劻.北京旅游的好时光[J].旅游,1979(1):3-5.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2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848.
续表2
类似表1概念①1978年邓小平三次关于“旅游”的讲话:“民航、旅游这两个行业很值得搞……旅游总局和民航总局要一块研究一下,以发展旅游为中心,搞一个综合方案报中央”;“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的搞、加快的搞,旅游赚钱多,来得快,没有还不起外债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大搞呢?”;“这里(黄山)发展旅游是好地方”。政府工作文件①近年来,北京市乡村旅游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旅游报②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旅游局.邓小平与旅游[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1-3.
② 安金明.北京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1-01-07:3.
③ 也常表述为“旅游行业”、“旅游事业”。
从上表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后的非学术环境中,“旅游”一词除延续改革开放之前的方式——以定语出现(意为“旅行游览”),也开始单独使用,指代旅游者造访异地进行的游览、游玩等活动,对应表1概念②。此外,“旅游”一词开始被用于指代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产品、服务、设施等供给、带来经济效益的事业,对应表1概念①,是民国时期以来“旅游”对应概念的第一次变化。
3.3.2 学术领域:“旅游”一词术语化及对应概念变迁
改革开放初期,“旅游”一词开始在旅游研究中使用。“旅游”一词除对应“人类某种异地休闲活动或体验”(陈传康,1981;郭来喜,1982;林南枝,陶汉军,1984)外,还被用来表达“为游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的经济或产业”(吴传钧,郭来喜,1981;杨冠雄,1981;陈传康,1986;魏小安,陈世红,1986;保继刚,等,1993)。这一阶段,“旅游”一词除对应“旅行游览”这一概念外,也开始对应经济维度的概念。
学术领域“旅游”一词对应的经济概念的出现是移植了“旅游(事)业”对应概念的结果,这一概念变化与改革开放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学者的研究实践直接相关。其一,改革开放早期大量海外游客和华侨造访中国,带来了经济贸易所需的外汇收入,这是“旅游”被看作是经济现象的现实基础。其二,这一时期“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旅游事业”因其对经济贸易(如赚取外汇)的实际功效而得到国家推广。在“经世致用”的意识形态导向下,中国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坚持以“服务于国民经济”为主攻方向(刘锋,1998),“旅游学”也被看作是对中国旅游事业起指导作用的旅游科学(喻学才,1986)。这是“旅游”一词出现经济维度的概念扩张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基础。在这二者基础上,很多权威人士(包括政界、学界、媒体界)在发言或写作中无意中将“旅游(事)业”省略为“旅游”,用“旅游”一词表达经济维度的概念,这些发言或文本较容易通过官方或学术媒介扩散,最终推动“旅游”一词与“旅游经济”“旅游业”概念对应起来。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术界对旅游的认知逐渐拓展,关注的角度从经济维度逐渐转移到社会、文化维度上来。一些研究者认为,旅游现象中虽有经济的成分,但更多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陈传康,1990;魏小安,1987;章必功,1992;肖洪根,1994)。“旅游”对应概念又一次变化,开始被用来指代一种由旅游活动引发的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事物(参见旅游艾斯特定义*20世纪中期瑞士学者提出的tourism定义,随后被“国际旅游科学专家联合会”(AIEST)推广,被称为“艾斯特定义”:旅游(tourism)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李天元,2009:43)。)(张凌云,2008;申葆嘉,2008,2010;李天元,2009)。至此,“旅游”一词在对应表1概念②和概念①之外,也用于表达概念③——一种整体性的概念。
“旅游”一词对应概念的第二次变化(见表1概念③)主要由内外两方面因素造成。从内部看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其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早期旅游研究者逐渐从母学科(如经济学、地理学等)走出来,用更宽广的视角认识和定义“旅游”,这为“旅游”一词后来的“综合性、全面性”概念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其二,除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学、地理学之外,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外语等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加入到旅游研究中来,这些人文社会科学背景的研究者参与到旅游知识的生产中,对旅游相关现象进行多角度认识,成为“旅游”对应概念拓展的推动力量;其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创办的旅游研究期刊(如《旅游学刊》《旅游科学》等)为多学科参与旅游研究和交流交流提供了平台。这些内部因素在早期推进了“旅游”对应概念向“全面性、综合性”的新方向拓展。从外部看,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欧美旅游研究的社会文化转向,tourism对应的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用于表达“供给角度”“旅游业”概念外,也被用于表达“整体角度”的概念(Wang,1999;肖洪根,1994)。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旅游研究开始引介西方旅游研究的理论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学者开始将tourism翻译为“旅游”(郭来喜,1982;谢彦君,2011)。翻译与其后续学术实践促进了二者对应关系的建立,使得“旅游”很容易移植和吸收tourism对应的多元概念,如“旅游供给集合”(Smith,1988)“旅游活动”(Tribe,1997)等或者是更加综合的“旅游系统”“旅游体系”(Leiper,1979)等。欧美旅游研究中tourism概念多元化及英文tourism对应中文“旅游”的翻译方式,影响了“旅游”对应概念的第二次扩展(见表1概念③),也强化了中文“旅游”一词对应多元概念的可接受度。
首先,本文梳理了“旅游”这一中文双音词产生的时空背景:从时间视角看,“旅游”这一汉语双音词并非自古有之,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时期,在近代“游览事业”发展带来的相关出版物中出现,最初仅用于表达“(人)旅行和游览”这一概念;从空间视角看,“旅游”一词不是由某一英文词语直接翻译而来的舶来词汇,它扎根于中国古人“游”或“旅行”的文化,其产生和普及与近代旅游业在中国的发展实践直接相关。“旅游”并非因翻译西方tourism产生的对应词,民国时期tourism翻译对应的中文词是“游览事业”、“观光业”或“游客事业”。
其次,本文梳理了中文“旅游”一词对应概念的变迁过程。研究发现:“旅游”一词对应概念的多元化主要是改革开放之后发生的。第一次变化为改革开放初期“旅游”一词移植了“旅游事业”的对应概念而增加“经济维度”的对应概念(类似旅游业);政界、学界简化“旅游事业”为“旅游”并传播此词用法及“经世致用”的研究取向等,是导致“旅游”一词被注入经济维度的新概念(旅游经济或旅游业)的主要因素。第二次变化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整体性”概念。研究者突破学科限制、多学科研究者的加入、西方旅游研究成果引介等是影响整体性概念植入“旅游”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学术研究中特定词语所对应的概念的变迁与研究者的意识形态、学科背景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西方概念引介翻译等相关,但学者有时也可发挥一定的能动性,亦可以超越某些限制*如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些学者超越地理学和经济学的学科限制提出的对“旅游”的新认识。以影响术语对应概念的转变。
3) 根据管道的设计温度和运行温度,得到最低温度为60 ℃,作为冲击试验温度,管道未经过焊后热处理(PWHT),脆性断裂次因子见表6所列,通过查表6,利用插值法计算,得到低温
我国旅游研究尚未形成一套有普遍共识性的术语(概念)体系(保继刚,等,2013),研究者应尽量避免含混使用“旅游”这一概念多元的词语,而以“旅游行为”“旅游业”“旅游经济”等所指清晰的单义术语替代。
致谢 感谢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系Jing博士及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谢洁瑕的审阅和意见,感谢中山大学杨昀、朱丹、张水清及北京师范大学建阿措姆在资料查阅中给予的帮助。
[1] 安金明.北京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1-01-07:3.
[2] 安顺清,吴其劻.北京旅游的好时光[J].旅游,1979(1):3-5.
[3] 保继刚,楚义芳,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42.
[4] 保继刚,王宁,马波,肖洪根,谢彦君.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167-169.
[5]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重排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9.
[6] 北宁铁路管理局.北平旅游便览——北宁铁路旅行指南专刊之一[Z].北宁铁路管理局,1934.
[7] 曹文彪.概念、命题及理论——简论学术成果的三要素[J].当代社科视野,2010(11):32-39.
[8] 陈传康.旅游区的规划和观赏原理[G]//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北京:北京旅游学院筹备处,1981.23-98.
[9] 陈传康.旅游文化的二元结构[J].城市问题,1990(6):38-42,23.
[10] 陈传康.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案例研究[J].旅游论坛,1986(3):14-20.
[11] 陈光甫.创办中国旅行总社自述[G]//陈光甫与上海银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224-231.
[12]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4.
[13] 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0,47-49.
[14] 郭来喜,一门新兴的学科——旅游地理学[G]//旅游地理文集,北京1982:11-18.
[15] 赫尔穆特.费尔伯.术语学、知识论和知识技术[M].商务印书馆,2011:175.
[16] 贾鸿雁.民国时期旅游研究之进展[J].旅游学刊,2002(4) :74-77.
[17] 黎先耀.人民大会堂巡礼[J].旅游,1979(1):3-5.
[18] 李思旭.试论词、短语、短语词三者之关系[J].理论语言学研究,2010(12),59-68.
[19]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六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43,48-49.
[20] 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
[21] 刘锋.旅游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回顾[J].地理研究,1998(4):434-443.
[22] 汝乃尔.上海发布旅游纪念品流行趋势预测[N].中国旅游报,2011-01-07:7.
[23] 邵琪伟.中国旅游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256.
[24] 申葆嘉.旅游学原理:旅游运行规律研究之系统陈述[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40.
[25] 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第二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4.
[26] 时熙.法国的海空旅运业[J].东南亚研究资料,1964(3):54.
[27] 孙汝建.现代汉语(第3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270.
[28] 唐渭滨.旅游中的道德问题[J].旅行杂志,1944,(4):5.
[29] 王敬武.对旅游艾斯特定义的质疑[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4-99.
[30] 王强,张元明.民国旅游指南汇刊[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31] 王玉海.“旅游”概念新探——兼与谢彦君、张凌云两位教授商榷[J].旅游学刊,2010(12):12.
[32] 魏小安,陈世红.关于我国旅游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G] //起步.实践.探索(旅游经济论文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6,1-41.
[33] 魏小安.试论旅游业的综合性[G]//起步.实践.探索(旅游经济论文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6,215-222.
[34] 吴传钧,郭来喜.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开展旅游地理研究[G]//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北京,1981:1-22.
[35] 肖洪根.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9,8.
[36]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66,13,55,13,57.
[37] 杨冠雄.独具一格的旅游名城——评介昆明及云南的旅游资源,兼议发展昆明旅游的若干问题[G]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北京:1981.293.
[38] 杨冠雄.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J].国外人文地理,1988(1):43.
[39] 易伟新.民国旅业回眸:中国旅行社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9:253-255.
[40] 易伟新.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以中国旅行社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7(6):23.
[41] 易伟新.中国早期旅游理论的奠基者——佘贵棠及其《游览事业实际与理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5(4):29.
[42] 喻学才.关于建设中国旅游学的构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5):71-75.
[43] 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J] .旅游学刊,2008(1) :86-91.
[44] 张盛桥,熊细滚.古代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8.
[45] 章必功.中国旅游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8.
[46] 郑述谱.从术语学角度说“进化”及其泛化[J].求是学刊,2006(4):23.
[47] 郑焱.中国旅游发展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2.
[4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旅游局.邓小平与旅游[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1.
[49] 中国旅游大事记编辑部.中国旅游大事记(1949.10-1994.12)[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7,9,10,14,19,24.
[50] 诸葛殷同,张家龙,周云之,倪鼎夫,张尚水,刘培育.形式逻辑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7,42.
[51] 潘泰封.旅游经济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9.
[52] Rojek C & Urry J(1997).Touring Cultures:Transformations of Travel and Theory[M].Routledge:1.
[53] Tribe J(1997).The Indiscipline of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4(3):638-657.
[54] Vukonic B(2012) 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tourism theory[A]//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ourism Research.Routledge:3-27.
[55] Wang N(1999) Tourism and modernity:Sociological analysis[M].New York:Pergamon:2,3-7.
[56] Williams R(1983).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Revised Ed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21.
[57] Zhang G(2003).China’s Tourism Since 1978:Policies,Experiences,and Lessons Learned[A]//Tourism in China,New York: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13-34.
(责任编辑:梁保尔)
《旅游科学》2015年总目录
·第1期·
旅游是什么
——基于社会大众视角的反思
张朝枝 屈 册 2015:1:1
记忆、展示与凝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协同研究
樊友猛 谢彦君 2015:1:11
去工业化:旅游发展对桂林工业部门的影响研究
左 冰 2015:1:25
中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赵 磊 王 佳 2015:1:40
国外旅游政策研究:进展、争论与展望
李 锋 2015:1:58
美国游憩学课程体系的知识图谱分析
张静儒 张歆梅 吴必虎 2015:1:76
聚会与宴飨
——人类旅游活动起源新探
王德刚 2015:1:88
·第2期·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证据
李如友 黄常州 2015:2:1
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
许春晓 黎 巧 2015:2:14
古道游研究
梁保尔 2015:2:28
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研究
——自我与他者关系类型及其行为方式
陈莹盈 林德荣 2015:2:38
移动UGC环境下旅游者知识分享行为研究
阳震青 彭润华 2015:2:46
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述评
王会战 李树民 陈 实 温 秀 2015:2:60
旅游中的情感研究综述
刘丹萍 金 程 2015:2:74
基于“人口-产业”视角的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开发路径研究
潘文焰 2015:2:86
·第3期·
我国省际出游市场潜力时空差异与反季开发策略研究
冯学钢 黄和平 万田户 2015:3:1
中美入境旅游,谁的市场更大
——基于多样性、重要性、旅游偏好及市场吨位的比较
孙根年 周功梅 李 红 2015:3:15
制度可持续性视角下英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管治模式研究
徐菲菲 2015:3:27
宗教旅游体验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游客心境的中介作用
刘静艳 靖金静 2015:3:36
沙发客与沙主旅游交往行为研究
段圣奎 张 丽 姜 辽 2015:3:49
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城市入境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杨 敏 李君轶 杨 利 2015:3:59
冗余资源流动性与企业绩效
——一项基于旅游及相关服务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刘 冰 2015:3:69
旅游地形象涵义、构成、特征与形成过程
——基于国外文献的梳理
粟路军 何学欢 2015:3:80
·第4期·
基于要素贡献视角的城市休闲化水平驱动因子研究
楼嘉军 李丽梅 刘 润 2015:4:1
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顾客需求知识量表开发与检验
谢礼珊 张文璇 刘 婕 2015:4:14
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历时性比较
杨兴柱 吴 静 2015:4:35
中国入境旅游流的收敛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纪小美 陈金华 付业勤 2015:4:47
具有投资属性的旅游纪念品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以玉制旅游纪念品为例
黄 鹏 刘 艳 2015:4:61
国外会展经济影响评估实证研究述评
衣莉芹 周玉玺 2015:4:78
·第5期·
中国旅游政策评估模型构建与政策变量分析
王慧娴 张 辉 2015:5:1
感知公平、社区支持感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关系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
胥兴安 王立磊 张广宇 2015:5:14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
关新华 李健仪 谢礼珊 2015:5:27
基于旅行费用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研究
查爱苹 邱洁威 2015:5:39
成长型旅游目的地星级饭店经营效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基于DEA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韩国圣 李 辉 Alan Lew 2015:5:51
参展目标与观众互动对企业参展绩效的交互效应研究
成红波 何会文 2015:5:65
国际背包旅游研究进展及热点分析
余志远 周广鹏 游 姣 2015:5:78
·第6期·
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衡量及演变分析
吴良平 张 健 2015:6:1
残疾人出游决策内在机制研究
——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和协商理论
程 励 张同颢 廖小平 2015:6:15
湿地景区游憩冲击感知与环境态度关系研究
——以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为例
梁明珠 王婧雯 刘志宏 申艾青 2015:6:34
目的地形象对感知吸引力及重游意向的影响
——以厦门市为例
郭安禧 黄福才 杨 晶 孙雪飞 王纯阳 2015:6:50
海岛度假旅游地重游者动机及其市场细分研究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
陈海波 汤腊梅 许春晓 2015:6:68
中文“旅游”一词产生及其对应概念的变迁
史甜甜 保继刚 2015:6:81
The Producing of the Chinese Word ‘Lv-you’ and Changes ofits Corresponding Concept(s)
SHI Tiantian1, BAO Jigang2
(1.SchoolofTourismManagement,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2.SchoolofTourismManagement,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word and concept in terminology, the paper explored into the emerging context of the modern Chinese word ‘lv-you’ and the subsequent changes of its corresponding concept(s), and produc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a) the modern double-syllable word of ‘lv-you’ appeared approximatel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ong with the emergence of travel agency and publications for this new business of tourism at that time. Initially, this word took root in the Chinese travel culture with a single corresponding concept of ‘lv-xing and you-lan’ (travelling and sightseeing), and it is not a word translated directly from the English word of ‘tourism’; b) With emergence of new concepts expressed by ‘lv-you’, the Chinese word ‘lv-you’ developed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glish word ‘tourism’ afterwards; the transition of the concepts expressed by ‘lv-you’ happened mainly after the ‘Open-door-policy’ by increasing the concepts from the economic and the holistic perspectives; c) The transition of the concepts are impacted by the specific social context, especially the expressing authorities. It is argu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tourism researche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multiple concepts expressed by the term ‘lv-you’ and clarify the specific concept expressed by the term ‘lv-you’ in their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terms which are corresponding to only one concept which is also expressed by ‘lv-you’, is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reduce the confusion that may cause by ‘lv-you’ and its corresponding multiple concepts.
Chinese term; lv-you; emerging context; word; change of corresponding concepts
F 59
A
1006-575(2015)-06-0081-11
2014-03-15;
2015-1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边远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全球地方化特征、过程与机制——新疆喀纳斯案例”(41501158)、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206380006)。
史甜甜(1986-),女,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全球化与中国旅游发展、边远区域旅游发展,E-mail:tiana_shi@163.com。保继刚(1964-),男,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旅游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