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
西部:真实还是想象
方岩
方岩:文学博士,《扬子江评论》编辑,从事当代文化、文学研究。
1949年之后,世界冷战格局中,中国人积极或被迫积极地从“语录”“最高指示”“方针”“决议”中寻找思考和行动的依据,亦习惯或强制习惯于把不纯洁的、异质多元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消除隐匿起来。上个世纪80年代,立志做“螺丝钉”的大众刚刚从革命的机器上松动,还未来得及稍作喘息的时候,又开始在“现代化”的驱使下一路向“西”狂奔不止。那个时候,热情单纯的中国人还未曾意识到,西行的道路上有个叫做“全球化”的庞然大物在等着我们。如今,当人类的思维、话语、价值观乃至生活方式变得愈发趋同的时候,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民族性、地方性、区域化等问题对自身身份认同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视为一间灯光昏暗的杂货铺,那么杂货铺里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往往会在文学橱窗上影影绰绰地摇曳、闪现。不过,当朋友问我能否谈谈柳青、贾平凹、路遥、陈忠实这些作家的创作与西部文化、历史的关系时,我却觉得为难。因为在我看来,文学中的地方色彩,恐怕早已经在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褪色。或者说,与地理差别相关的各种文化、意义表达还会成为地域文学的主题内容吗?西部作家的作品里真的有一个特色鲜明个性迥然的“西部”吗?
如果不进行学究式的历史溯源,1949年会是谈这个问题比较合适的起点。1949年之后的政体对文学写作与地方文化的关系产生了绝对性的影响,使得“地方”只在与“中央”的对照关系中具有意义。具有地理、文化差异性的“地方”在执行“中央”的过程中成为无差别、同质性的行政区域。在一个被规定了“写什么,怎么写”的年代里,文学写作也要执行和回应同一个意志,它的情感表达和价值判断是被规定好了的。所以,无论如何倡导民族风格,如何鼓励百花齐放,任何根植于地方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其实很难通过文学诉求表达出来。柳青是1949年之后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所以通常也被视为西部作家。然而,提及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1960年)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而不是“西部”的什么地方问题。与《创业史》同时期出版的还有《三里湾》(1958年)、《山乡巨变》(1958年)、《艳阳天》(第一部1964年)等著名长篇小说。当我们阅读这些因为共同的主题而被文学史记录的小说时,会发现,陕西之于柳青、山西之于赵树理、湖南之于周立波、河北之于浩然,只是单纯的地名。只有些许方言、乡风民俗的部分细节偶尔能够透露出,这些农民积极响应、配合国家政策的故事发生于中国的各个地域。此外,我们看不到各具特色的地方性资源在各位作家的笔下产生了不同的叙述效果、美学风格。文化地理为文学创作可能带来的思想、审美的丰富与复杂,在“金光大道”上是无处藏身的。
其实,很多年前,周立波描写东北土改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1948)就被确立为向全国解放区推广学习的土改教材。这是一样的道理,尽管土改和农业合作化是方向完全相反的两种政策。不难理解,在很长一段时期,为何中国作家的小说中没有“西部”,也没有中国的任何地方。同时,这些小说里面的人物也是被抹去了地理差别的中国“农民”。1949年以后,“阶级”成为划分社会群体的唯一标准。“人民内部”的各“阶级”在形式上的身份平等,不仅掩盖了各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各种权益方面的不平等,同时也掩盖了同一阶级内部的种种不平等。地理环境、物产资源、文化传播、乡风民俗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农民生存状态和基本诉求的复杂性。但是,当“农民阶级”的称谓将这些差别覆盖起来,具体各异的农民便沦为国家权力意志和政策中抽象的名词。与此相应,关于农民的文学叙事实际上变成了一个阶级的叙事,而且只能是一个阶级觉醒、翻身的叙事。即便是到了淡化阶级斗争的80年代,这种思维惯性依然影响着文学叙事。作家贾平凹于这个时期崭露头角,当时得到广泛赞颂的《小月前本》《腊月·正月》《满月儿》《鸡窝洼人家》等小说,主要是讲述农民如何在改革开放政策中,接受恩赐而重获幸福生活。这其实只是故事的改头换面罢了。
当然,上个世纪80年代活跃的政治文化氛围为新时期中国作家书写“地方”提供了诸多可能性。再以西部作家贾平凹为例,其创作还有另一面。在《天狗》《黑氏》《寡妇》《美穴地》《远山野情》《五魁》等以“商州”为背景的小说中,地方色彩不可谓不浓烈,但是委琐、野蛮、残酷、乱伦等气息亦扑面而来,构造着我们关于“西部”的文化想象。苛刻地说,这样的西部传奇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民间通俗读物。“西部”只能是供“赏玩”“猎奇”性的文化另类吗?这样的“西部”之于文化到底意义有多大呢?同时期的作家张贤亮涉笔有所不同,但似乎也没能做得更好。《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虽然直面了西北的苦难,而当这一切都变成他论证知识分子人格高洁、思想升华的材料、变为“文化英雄”们可资炫耀的“前史”时,这里的“西部”又是谁的“西部”呢?
不能忽略的还有陈忠实对“西部”的探索,但不能不说,严肃而令人绝望。上个世纪90年代,当贾平凹还在《废都》中恍兮惚兮流连忘返的时候,陈忠实就在《白鹿原》中描绘着作为历史遗迹的“西部”。白鹿村作为传统宗法社会的缩影,有西部的蛮荒与情欲,也有乡村的秩序与伦理;有残酷与人性的混杂,也有温情与教化的渗透。可以说,陈忠实笔下的“西部”展现了乡土中国的沉重与活力。白鹿村终究被来自外部的革命和暴力迅速摧毁,这个时候,我们方意识到,当我们终于可以在历史与传统中聊聊“西部”及其精神资源的时候,却发现其所生长的土壤早就灰飞烟灭。同时,我们今日所面对的社会和问题也早已时过境迁。于是,我们或许只能在断裂中,拼贴关于“西部”往昔的碎片。
另一位西部作家路遥,1992年去世,却从未淡出我们的视野。他是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去世至今还经常被媒体、学术界、公众热议的作家。我们之所以年复一年地怀念路遥,是因为《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中的“西部”成为当下中国的隐喻。小说主人公高家林、孙少平的身后固然是西部地区的贫困与挣扎,然而他们个人奋斗的历程,又何尝不是当代中国阶层流动困难、底层民众向上转移的空间被挤压的缩影呢?当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伤痛、沉重都被写在路遥的“西部”中:它是中国发展奇迹掩盖起来的破败的一角。当“西部”成为当下中国飞速发展背后掩盖的种种问题的隐喻时,我们还能够单纯地谈论抽象的或者文化的“西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