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萍
(庄浪县第一小学,甘肃 平凉 744699)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自始至终自导自演“一台戏”。学生是客体,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如同往漏斗里灌水。毋庸置疑,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既不利于推行素质教育,更不利于创新,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的所有要求标示着一个信息:学生是主体,课堂是学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时空还给学生,灵活而高效地开发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学生的天地。课堂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时空,是学生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阵地,是教师综合素质和个人才艺的竞技台。教育就在于让学生呈现出人的主体价值,从受控制和被征服的异化状态中得以解放,成为发展的对象和终极目标。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力求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应该将圈子局限在教室里,应根据教学需要,将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这些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实践技能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次口语交际课,内容是找春天,我走进教室跟学生们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后面的山上去逛一趟,好吗?”话音刚落,同学们欢呼雀跃起来。于是,我们排好队走出教室,一边走我一边指着沿途的草木说:“这些植物熬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现在它们有什么变化呀?”一花引来百花香,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我看见树上长出了嫩嫩的小芽……”“我看见枝丫上长出了几片尖尖的新叶……”“我看见……”“快来看,小草从土里探出了脑袋!”一个同学指着地面惊呼起来。有的女同学张开双臂仰望着天空自由地旋转着,不时大声地喊着“燕子,燕子飞回来了!”还有的追逐着花蝴蝶,看到他们那种活泼可爱的样子,我不停地自问:“我们的教学究竟缺失了什么?”我实在不忍心把他们带回教室,免得破坏他们难有的兴致。于是我们就地坐下来,开始这节课的主题《找春天》。出乎意料,大家争先恐后,你一言,我一语,连平时最不喜欢说话的学生此时也冒出了几句。大自然是一部活教材,如果我们能设计诸如此类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句句充满真挚的情感。这跟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让其想着说、编着说相比,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真实的活动和体验,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善学”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其实,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教学设计中的实践环节力求新颖,激趣实践是促进学生接纳知识的源头活水,又是学生们生活成长的广阔平台,让他们的天性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彰显,在玩中实践,在体会中感悟。冰心老人说得好:“专心地学,痛快地玩。”因此,笔者认为实践活动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束缚,让他们自由展露,挥洒情感,只要能达到教学目的就无可厚非。如在指导学生写作题为《××比赛》的片段作文时,我在课堂上举行了扳手腕比赛,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扳手腕的同学大显身手,尽力拼搏,双方双脚死死抵着地面,小脸憋得通红,你来我往,不分胜负,周围同学挥舞手臂,呐喊助威,这情,这景,活生生的画面是生活的写照,也是写作的活水,这时实践活动成了一种写作需要、写作乐趣,一切有血有肉的文字自然会在笔底汩汩流淌。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育人的艺术。在课堂中采用何种方式,没有定规。正如人们常说的教有方而无定法。但我们采用的方法必须符合所授知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适合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我们设计的课堂要彰显自己的个性。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借鉴他人经验,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让自己的课堂不断推陈出新,永葆活力。说到这里,想起几年前听了同事的一节语文课,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在教《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她让学生读罢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一段文字,便吩咐所有学生拿出画笔画出爬山虎的茎、叶、“脚”,有细心的学生还将它们分别着上了不同的颜色,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节语文课与美术学科结合得那么紧密。但当时的我还把此环节看成了本节课的瑕疵。
万事开头难,要设计并上好一节真正满意的活动课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首先教师自己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准备好教具,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针对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做到对教材及其相关知识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及时总结经验,我们的教学艺术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