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胜
课堂阅读与散文写作
梁永胜
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问题,古人对此早有深刻思考。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清乾隆蘅塘退土孙洙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古语形象的揭示了二者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能提高阅读质量。
对学生来讲,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本约24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类体裁的文章最多只有700余篇,显然古人强调的是要把功夫下在课外,这正是很多人提出加大课外阅读量的主因。然而在课堂上,任何学校从未彻底放手把课文完全交给学生纯粹自由地去阅读,而是在老师讲读或者指导下去阅读。那么课堂教材与课外文选的区别何在?课堂讲读或指导与自由阅读的区别又何在?从以上两点出发,本文将重点阐述课堂阅读与散文写作的关系。
翻阅一下近一二十年的语文课本,我们发现课堂教材具有经典性、专业性、可模仿性等优势。经典性是指教材所选篇章都是经过多年甚至千百年考验的文化遗产,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如先秦诸子散文,两汉的政论文章,唐宋李白杜甫的诗篇等;专业性是指所选现代文大都经过业内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精心筛选编订的,例如《中国石拱桥》《南州六月荔枝丹》等在我当学生时就是精讲篇目,现在的学生教材仍然在学,因为这些文章本身就是科普学家们亲自撰写的,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的呢?可模仿性是指范文行文简洁、篇幅适度、情操高尚,完全在学生的接受限度之内。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结构简单文笔简练但情真意切,已经为几代读书人树立构思的典范。
以上三点是学生教材累年不变的、可信任的原则,相比之下,课外篇目往往具有组材松散、长短随意、文品良莠不齐等特点,在缺少指导的情况下,不利于经验不足的学生较早涉猎。
我们在外出旅游的时候,有的人喜欢紧跟导游,有的人喜欢自由“瞎”逛。自由转悠或许能够品出山水间的若干乾坤,可是景点的设置却是当地的文化精髓的缩影,你忽略的一块石头可能隐藏着一个历史传说,你不在幸运树上挂同心锁可能让你少了一份珍贵的怀念。导游对景点的讲述恰恰就像教师对于一篇经典篇目的讲解,讲解是学生由阅读走向自身写作的必要而有效的启蒙,讲解可以让一个学生明白文章缘何有感而发,文句应该如何表情达意。
那么“阅读”是怎样影响“写作”的呢?我们着手从立意、结构、内容这三个方面分析。比如一位将军,为了完成一项战斗任务(立意),它需要排兵布阵和调兵遣将(结构),各个点上人才对位、部署得当(内容)才能确保成功。
举例:母爱的主题被我们反复咀嚼,试看老舍和史铁生怎样来写。除去具体故事的成分,二者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主题一样(歌颂母爱),思想感情一样(子欲养而亲不待),结构一样。最后一点最重要。二者的结构体现在他们都采用了时间线索。而这个时间几乎都是贯穿作者一生,老舍甚至加述了几段他出生前的事情,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表达彻骨之痛。即使在讲述母爱的故事时,二人都选取母亲在自己成才路上曾经给予的巨大支持和牺牲为素材,都采用了朴实真挚的语言材料,杜绝了任何藻饰与虚构,每每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是不是史铁生早期学习过老舍的大作,在潜意识中模仿了老舍呢?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更加看出阅读经典文章对于写作的启蒙功不可没。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堪称学生作文语言和结构的典范。结构上符合“善始善终”首尾相合,文章以空间(地点)转移为线索,始终以荷塘为中心,给学生写作写景散文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与示范。语言方面,以第四、五段为公认的最精彩部分,它们体现了朱自清运用语言修辞功能的出色才华。比如:文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荷叶”的美比作“像婷婷的舞女的裙”;用拟人的手法将“荷花”比拟成“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的丽人;用通感的手法把“荷香”比作“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用多样的修辞手法融汇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效果,描绘了一个人在画中游,画与乐互动的独特佳境,造成深深的感染力。我想这就是课堂精讲高于自由阅读的根本所在
最后,我还想阐释“阅读”的程度问题。我所说的“读”是要近乎过目不忘的,因此背诵是阅读的重要环节。有人以为素质教育应该摒弃劳神费心的“死记硬背”,实际上,背诵是一项传统的基本功训练,茅盾能背诵《红楼梦》,苏步青会背《左传》,致力于写作的人在青少年时期缺失了刻苦的背诵将会遗恨终生。背诵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包含的语感、词汇、行文的逻辑能力、情节的想象能力、材料的筛选能力、以及一个高品位的习作者具备的诚实的品德,宽宏的怀抱,风骨的挺拔都是对大脑储备材料深思熟虑、精准调度的长期锻炼中形成的,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也是这样得以形成的。
梁永胜,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现居山东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