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现代文化伦理变革①

2015-02-14 10:12张艳梅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伦理鲁迅道德

张艳梅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鲁迅与现代文化伦理变革①

张艳梅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鲁迅;中国;现代文化伦理;变革

五四是中国现代文化伦理变革的界碑和真正起点。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伦理变革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的思想对20世纪中国社会现实、文化道路及伦理观念嬗变都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传统文化伦理,指的是以儒家文化为伦理观念基准,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社会依托,规范人的道德观念和生活行为的思想观念体系。在传统社会结构中,个人很难成为独立的存在,而只能是“三纲五常”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在等级秩序中明确自身的存在。这种差序伦理压抑个性,取消自由意志,社会关系也相应地表现为一种依附性的“伦理”关系②蒋学杰,张艳梅.“五四”新文学与现代文化伦理观念确立[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5).。五四知识分子对传统伦理道德秩序、风俗习惯和一切陈旧僵化观念皆大加鞭挞,其参与社会变革的激情依旧,只是比之辛亥知识分子,改变了革命的方向和道路。这其中,鲁迅的思想发展颇具代表性。梳理鲁迅的文化伦理思想脉络,可以看到20世纪中国遗留的诸多问题,以及原有问题域中更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层面。此前,研究评价鲁迅的文化观,多半局限于古与今、中与西、破与立、个人与群体等几个维度,如果站在20世纪中国发展道路的整体上看,则鲁迅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他所身处的时代。

一、五四与20世纪中国文化伦理变革

20世纪的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从被动挨打到民族解放、独立自主,到改革开放、不断强大,再到新一轮西化浪潮,世俗化不断加深,这只是一个显性过程。在这个显性过程背后,隐含的中国文化道路,或者文化道路中隐含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的分殊,常常使得站在不同文化立场上的学者,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尤其是当代学者之间的分歧之大,已然不惜以重新贴上阶级的标签来表明各自的立场。我们对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论战都不陌生,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之间的对垒也一直贯穿于今日的社会生活,至于民族主义的四面树敌,虽然文化并不是其主要诉求,但往往首先诉诸于文化,无论是温和的,激进的,极端的,都难逃自我局限。五四以来竭力倡导的现代理性在20世纪中国文化演进的影像中日渐模糊。那么,自启蒙文化开启现代之路,经由政治文化独霸天下,再到市场文化迅速蔓延,现代文化伦理理想并未达成,百年国事,百年国殇,问题何在?

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个阶段来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性质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清理和批判逐渐彻底,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开始有了新的文化参照系,伦理变革实际是在根本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戊戌时期的知识分子重在制度变革,包括早期的魏源、王韬、陈炽,后来的康有为、梁启超都把目光集中在制度改良,对于文化伦理层面的问题虽有论及,并未全面深入分析,也不可能有彻底变革之决心。在他们心中帝制不能变,传统的纲常秩序还需维护。辛亥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愈加全面深刻,变革之心更显急迫而坚决。容闳、严复、孙中山等人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社会学说,试图拯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民主革命和民族强大之路,既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否定“君权神授”观,也以天赋人权论批判纲常礼教。如果说戊戌变法是改良和修正,辛亥革命则具备了彻底的革命精神和新政目标。当然,从政治体制完善层面看,辛亥革命的成就有限,不过对于思想领域变革的推动则是功不可泯。中国文化自此挣脱中世纪的宗法专制意识形态,转向现代文化伦理建设的漫漫长途。从反传统的民主主义革命来看,辛亥革命的成果在于政体形式变革,而五四运动则在于思想文化的根本革命,五四运动触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深层结构。“如果说,辛亥革命的特征是一场反传统社会的政治革命,那么,五四运动的特征则是一场反传统社会的伦理革命。其目标是要革除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用西方民主科学的精神来改铸国民的心理和性格。”①郑海麟.思想、历史与文化评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66.由政治变革转向文化变革,这是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轨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震荡主要来自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追根溯源,正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瓦解纲常为其奠定了基础。

作为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标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对传统的全面解构,主要目标之一即为现代性的伦理启蒙。现代伦理的基本原则是理性和自由。晚清以降,现实积弊引发中西冲突,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深陷危机。由救亡图存,到思想文化觉悟,终为伦理的觉悟。陈独秀当年曾明确指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②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J].青年杂志,1916,一卷六号.而早于陈独秀的王国维与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已注意到东西伦理精神的差异,并且提出了中国伦理精神变革的问题。梁启超在积极宣扬变法主张的同时,以“新民说”为中心,初步表达了自己的伦理思想和现代伦理文化建设主张。梁启超所倡导的新民之道德规范,着重于从内在的气质方面改造国民之精神风貌,使民众能够从专制压迫下挣脱出来,改变民族性格惰性,代之以独立、自由、自治的现代国民品质。孙中山以自由、平等、博爱等人本主义哲学观为基础,从道德本体、道德规范的内容、人格模式、道德价值定位等视角,将传统伦理思维转化为现代伦理理念,力图实现传统伦理向现代伦理的跨越。传统伦理文化所蕴含的基本伦理规范和道德价值,成为五四启蒙话语主要的批判对象。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西方现代民主和科学思想为武器,全面否定宗法社会旧道德、旧思想和旧文化。五四以来努力建构的现代文化伦理体系,其基础一是科学民主,一是自由平等博爱。正如陈独秀所言:“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①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J].新青年,1919,六卷一号.五四伦理革命的意义在于,变革传统价值观念,倡导科学民主精神,提供文化再生力量。作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五四知识分子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所做出的思考和探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现代文化伦理观念的建构,与新文学,尤其是现代小说的诞生与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和彼此的呼应。回顾新文学的开端,作为历史转折和现代社会的入口,“新文化”实际上表达了“新文学”作为现代性自我确证的一种形式。从现代性的生长来说,这种文化启蒙对于人的现代觉悟,其意义完全超出了文学模式或者文学时代的变革。“五四”的文化反叛或者文化新生,尤其是文化场域与历史语境中的主体——人的追问、寻找和表述,都着眼于建构意义上的自我生成与外界重构。由此形成“五四”新文学在话语体系及文化视野里“人的发现”,而这很大程度上是以现代文化伦理观念开始确立为基础的,遂成为“五四”文化变革的一种时代表征。余英时在《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中指出,“儒家一方面强调‘为仁由己’,即个人的价值自觉,另一方面又强调人伦秩序”②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30.。这一矛盾在社会大变局中不能不被凸现出来。宗法伦理不是不谈个人,但这一“个人”并非近代意识中的权利(自由)主体,而只是一个单向度的道德主体,而且主体自身的道德价值也只能在人伦秩序之中方可实现。这就导致依据宗法伦理秩序的道德判断成为普遍性的社会规范,个体生活的意义居于生命活动之外,容易抹杀个体生命的独特价值。与此相对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伦理自觉就在于,道德不再是一种外来的训诫或规范,而首先是个体自我解放,个体灵魂趋向自身完满性的一种努力追求。

最初,无论就文化变革,还是社会发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价值标准颇为相近,即立足于西方文化尺度,在张扬个性、男女平等、婚恋自由、妇女解放等维度上激进地反叛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伦理。从根本上颠覆“三纲五常”宗法礼教,成为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记。“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何以明之?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而《曲礼》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此非孔子之道及封建时代精神之铁证耶?”③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J].新青年,1916,二卷四号.人类社会必得有道德之准绳,而自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五四前后,社会道德正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现代自由伦理的人性追求与传统宗法伦理的人性压制,形成了尖锐的冲突。作为统摄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秩序和准则,传统伦理内化为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基础,调整社会运行和人心所向。而五四所反,着眼于传统伦理维护纲常秩序层面造就的国民奴性,也难免蔓延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整体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五四以降,社会生活失去原有的伦理道德标准,纲常秩序瓦解的同时,共同的生活信念也随之丧失;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现代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颠覆了传统的认识世界和理解生活的方式,新的文化观念和伦理秩序不断生成。所以,无论站在何种文化立场,大体都认同五四是现代文化伦理变革的界碑和真正起点。

在20世纪思想领域的复杂斗争中,由于现代文化伦理变革内在的思想体系芜杂,而外部参与力量也在不断变化,导致关于文化的论争几乎贯穿了整个世纪。而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现代文化伦理既可以是目标,也可以是手段,间或是武器,特殊时期还是罪名。正如对五四的评价一波三折,回首百年历史,现代文化伦理建构的道路同样充满分歧。现代文化是以现代性为主体,以现代价值、现代精神和现代理念为核心,形成的具有现代共识的文化。这里的现代不是一个阶段性概念,也不仅是一个性质判断,更重要的它还意味着一个价值判断。这其中就包含着现代伦理态度。伦理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和源动力。现代文化的核心是现代性和启蒙思想,现代伦理的核心是秩序的调整和观念的更新,由等级依附到自由平等,由外在给定到自我认知和创造,由血缘亲缘到普世博爱,由族群意识、臣民意识到现代个体意识和公民意识,是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平衡。所以五四提供的伦理变革的思想资源或许可以商榷,而变革本身则是势在必行,并且在一百年的历史中,这种变革的落潮,抑制,变形和颠覆,只要是偏离或者逆五四思想方向的,无论德性伦理,抑或制度伦理,都必然表现为现代文化的偏差。

二、现代文化伦理变革中的鲁迅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伦理变革的关系很密切,也很复杂,搞清楚其中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鲁迅的思想,全面评价五四运动,以及透彻认识中国现代文化建设道路,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历史“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吃人网络。‘吃人’的凶手一方面来自社会,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化的自我内心。前者是以专制政治和纲常伦理构成的建立在非人基础上的以物质因素为保障的社会组织体系和规范体系,是一系列实现社会控制的强制性手段。后者是同样建立在非人基础上并与前者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一系列社会规范通过内化过程而成为内在控制力量的非强制性的手段。”①李新宇.鲁迅的立人工程[N].北京日报,2003-10-5.正是认识到这一点,鲁迅采取了激烈地反传统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文化立场。他不仅要在精神上改造国民的劣根性,而且要在文化建设上,给出民族自新的方向。如果说五四是一场伦理革命、文化革命、社会革命和文学革命,那么集全力于文化伦理变革的就是鲁迅。

“鲁迅的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幼者本位’、‘弱者本位’、‘生存本位、’‘独立本位’四个方面,是鲁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个体生命伦理,坚持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维护人的生存发展和独立自由。”②王光斌.论鲁迅的伦理思想[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这个总结基本上概括了鲁迅伦理观的内在基础和外在表现。鲁迅的文化思想一般研究者都分两个部分表述:中国文化观和西方文化观。其中隐含的命题是传统文化观和现代文化观。日本学者同样以此为评述鲁迅的出发点。竹内好认为鲁迅有着强烈的民族心态,鲁迅是站在中国的民族立场上吸收西方文化,鲁迅西化的态度是拿来主义③竹内好.何谓现代——就日本和中国而言[M]//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伊藤虎丸认为鲁迅是真正的个人主义,鲁迅根据“个的思想”这一西欧近代的精神原理,对传统实施了激烈彻底的否定④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M].李冬木,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2-16.。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一)文化变革的双重指向

鲁迅的成长记忆,传统文化的烙印,成年以后求学异国的经历,个人的心理气质,对历史的冷静透视,对现实的敏锐洞察,易卜生、安特莱夫、柯罗连科、果戈理等西方作家的影响,是他个人文化体系形成的诸多内外因素。鲁迅的文化精神是多元的,文化态度是开放的,文化论战是理性的,文化理想是现代的,我们单纯强调其厚今薄古难免失之偏颇。面对中西方文化之优劣,鲁迅不是没有游移和权衡,甚至经过多少暗夜的焦灼和困扰,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西化道路。鲁迅认为生存先于文化,哪种文化精神能够立人,就先拿来学习,而不是固守本民族文化直到衰落灭亡。不过,他的思想体系里仍旧隐含着民族本位的底色,所以叫“拿来主义”。以往评价说鲁迅全面反传统,其实鲁迅的批判锋芒主要针对的还是吃人的礼教和奴隶的道德,是在伦理道德领域反传统。不过在余英时与林毓生等海外华人学者看来,鲁迅的根底主要还是儒家文化。林毓生认为鲁迅最内在的精神主要不是西方式的个体主义,鲁迅承传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那么,鲁迅的思想底色究竟是儒家还是反儒家?究竟是西化还是民族化?

对立统一的哲学视野 鲁迅的国学修养精深,从他的研究兴趣就可得见。《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写得颇富神韵,大约与他内在的文化精神契合有着密切关系。在鲁迅的思想体系里我们看得到传统文化的各种精神底蕴。尽管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道统,他以批判为主,而且态度坚决。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儒家的心怀天下,佛家的悲悯情怀,道家的怀疑精神,在鲁迅的思想体系里均可找到。从儒家的伦理范型和道德理想衡量,修身齐家强国其实也是鲁迅践行的人生准则,他在五四前后所做的核心工作就是创造新的文化,匡正时弊,改造人心。此外,鲁迅的一生充满了受难的色彩,佛家自下地狱普度众生对他的影响很大,所以有“肩住黑暗的闸门”一说。《女吊》、《墓碣文》也都能看出佛教思想的烙印。鲁迅读佛经,是受章太炎影响,但二人思考的方向不同,章太炎主张以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道德;鲁迅则主张思想启蒙及现代文化救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在鲁迅精神气质中留下痕迹的还有魏晋风度。王学谦认为,鲁迅的怀疑与否定精神明显可见道家传统的影响,怀疑与否定精神本身并非只有消极破坏的功能,从反面来看,正是怀疑与否定,才推动了积极、正面、建设的形成与发展。鲁迅经由与老庄道家非常接近的思路构建了“鲁迅式的沉默”世界,表现出他情感的丰厚博大。鲁迅自己说过:“虽然挂着孔子门徒的招牌,实际上我们大家都是庄子的私塾弟子。”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到:“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①鲁迅.文化偏至论[M]//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6.传统文化的命运究竟如何?鲁迅尖锐地指出,传统文化不会灭亡在变革上,而恰恰要灭亡在不变不动的保古上,这是鲁迅的基本立场。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重新阐释了《诗经》以来的三千年中国文学以及老子、孔子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灯下漫笔》中,鲁迅总结的两个时代,是对中国历史的高度概括,做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其实还是从伦理层面表述的,在鲁迅看来,这种奴隶心理和奴隶性格是社会进步和民族强大最致命的障碍。至此,我们就已明白,鲁迅的反传统其实还是有所取舍。反传统是他外在彰显的文化立场,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是内在的精神轨迹,二者之间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也正因为这种悖论最终统一于鲁迅的“人国”理想,鲁迅思想才更丰富,更值得我们思考。

超越中西差异的文化胸怀 从前文可以看出鲁迅思想体系中的传统文化烙印,但在五四前后,鲁迅的确是西方文化的积极推动者。鲁迅秉持拿来主义的态度,对西学辩证地吸收、创造与超越。“为人生”的启蒙信仰,来自于西方的现代理性,鲁迅的小说、随感和杂文,包括《朝花夕拾》和《野草》,无论针对历史,还是针砭现实,揭穿恶劣人性,抑或病态社会,皆旨在疗救民族的精神创伤,推动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因此他于五四之际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批判传统文化的鲜明立场上,极力推进人的现代性确立,通过西方文艺思潮和作家作品的引进和介绍,从传统文化和旧势力重重包围中突围出来,与西方现代文化对话。在中西文化之争中,鲁迅是一个清醒独特的存在,他的文化观超越了地域和民族局限,其文化观内核是“立人”学说,在古今中西的对照中,建立起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理想。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谈到,“文明无不根旧迹而演来,亦以矫往事而生偏至。”①鲁迅.文化偏至论[M]//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9.这种认识是很清醒的,对于文明的演进有着辩证的洞察。西方文化是一种异质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独立价值。面对盲目崇洋、复古和否定,鲁迅基于现代理性,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明发展历史的清理中,发现科学进步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曾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特别注重发掘科学背后的人文精神,将其概括为“反摹古、反伪智、反惑于常、反泥于习”②钱理群.鲁迅的西方文化观——北大演讲录之三[J].中州学刊,1999(2).,在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既强调现代理性,又不能妨碍个体精神自由。可以说,在人类文化发展漫漫长途上,鲁迅既是一个寓言家,也是一个预言家。

(二)伦理变革的两个支点

站在启蒙立场批判传统伦理 周作人在《鲁迅的文学修养》中写道:他几乎专门和朱子,“朱晦庵”为难,攻击的绝不客气③周作人.鲁迅的文学修养[J].文艺学习,1956(10).。从感性认识上,因为见惯了冷眼,历来为传统道德所标榜的“天伦”、“亲情”,在鲁迅艰辛的成长历程中逐渐崩塌。在理性认识上,鲁迅的道德批判意识受章太炎等人影响不断强化。章太炎的思想具有鲜明的道德倾向性,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要求,依自不依他,是革命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章太炎的许多政论文章都极力倡言道德,指出“且道德之为用,非特革命而已,事有易于革命者,而无道德亦不可就。”④章太炎.革命之道德[M]//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310.他认为社会的进步,归根结蒂在于精神和道德的进步。这样,道德就不仅是革命的重要条件,也是革命的成果和目的。鲁迅受其影响,批判靶心瞄准了旧道德旧礼教。《二十四孝图》是反礼教孝道思想的代表。《春末闲谈》由细腰蜂说到被麻醉和驱使。《灯下漫笔》是对历史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总结。鲁迅抓住的是精神奴役的创伤,是要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这一点看,鲁迅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可谓同样深远。

五四小说是反旧伦理道德的主战场之一。作者的叙述方式往往是把社会问题、个体命运置于家庭伦理困境与反思之中,多用道德评判来代替形而上的反思与追问,把大时代的主题与个体命运伦理叙事结合起来。鲁迅的眼光更犀利,思想也更深刻。在《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吃人本质的认识是令人震撼的,概括了传统文化的深层特征。小说揭露传统伦理的专制性和非人性,全方位体现在对人的生存感觉、情感选择和个性自由的扼杀上,其内在象征是“第一次警醒国人,不要再沉浸在悠久历史的古国美梦中”⑤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M]//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32.。《阿Q正传》不只是向后追溯,还有更深刻的隐喻:革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革命成功了会怎样?革命暴力的蔓延有没有边界?作为国民劣根性的典型,阿Q本身已经凝固成了文化符号,在这一符号的指称中,隐藏着更隐秘的伦理悖论,个体的欲求与革命的动力,宏大的理想与革命的道路,往往缠杂在一起,呈现出文化的多义性和自限性。《孔乙己》同样如此,仅仅是旧式读书人的悲剧写照吗?那个孩子的冷漠才更能体现鲁迅的忧虑,围绕着示众与看客这一叙事模式,鲁迅揭开了传统伦理巨大的精神黑洞。《祝福》是精神改造的主题,伦理批判更坚决,也更彻底,其实同一思想《故乡》中也隐约可见。闰土的改变,农民和知识分子间的隔阂,与祥林嫂的改变,以及旧式女性和现代知识分子间的隔阂,在文化伦理意义上是完全一致的,这两个人物都是旧礼教的牺牲品,是现实生活的被害者,都曾经有过对生活的热切投入,然后被生活伤害得面目全非,鲁迅写出了旧式伦理对现世人生的负面影响。《药》也是个思想启蒙的主题,看客的麻木是鲁迅最为愤怒的,没有大众的觉醒,革命不会成功,社会革命进程必须伴随伦理精神的变革,单纯体制上的改革终将失败。《伤逝》中写到了新人,这个在鲁迅笔下很稀少,不过“新人”在与传统伦理的对抗中,几经挣扎最终败下阵来,退回到大家庭那个铁屋子里去,直至被完全吞噬,这是鲁迅的清醒和彻底。

从人道主义出发建设现代伦理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刊登了周作人翻译的《贞操论》一文,列举了关于贞操问题的各种观点,对贞操与道德之关系提出批驳。同年8月,《新青年》第5卷第2号又发表了鲁迅的《我之节烈观》。鲁迅结合中国的女性问题,明确提出了自己的道德观。这两篇文章,掀开了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和道德观念更新的序幕。陈独秀在《调和论与旧道德》中指出:“忠、孝、贞节三样,却是中国固有的旧道德,中国的礼教(祭祀教孝,男女防闲,是礼教的大精神),纲常、风俗、政治、法律都是从这三样道德演绎出来的;中国人的虚伪(丧礼最甚)、利己、缺乏公共心、平等观就是这三样旧道德助长成功的;中国人分裂的生活(男女最甚),偏枯的现象(君对于民的绝对权,政府官吏对于人民的绝对权,父母对于子女的绝对权,夫对妻男对于女的绝对权,主人对于奴婢的绝对权),一方无理压制,一方盲目服从的社会,也都是这三样道德教训出来的;中国历史上现社会上种种悲惨不安的状态,也都是这三样道德在那里作怪。”①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J].新青年,1919,七卷一号.胡适在《贞操问题》中谈到自己的三条意见:不应盲从贞操观念;贞操是双方交互的道德;坚决反对褒扬贞操的法律。鲁迅的《我之节烈观》提出了四个道德原则:普遍性、自他两利、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人生。这些原则的矛头都针对旧道德,不过鲁迅是从正面建设的立场阐释的自己观点,这些原则彻底打破了传统“伦常”的依附关系,倡导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价值,尊重现代理性。

《文化偏至论》和《破恶声论》是鲁迅个人主义思想的主要篇目,其实在五四之前,鲁迅的个性解放思想已经很成熟了,所以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始终是清醒的,他有对娜拉们的深切关怀和解放要求,但是又不相信娜拉们可以凭借自身努力获得全面解放,社会并没有给娜拉们准备好全面解放的大环境。鲁迅对大众解放的必然性、必要性,以及艰巨性同样认识很清楚,他不相信在彼时的现有条件下,凭借大众自身的力量可以实现自身以至民族家国的强大。所以鲁迅思考的核心问题其实是人。是人性的解剖,人的解放,人的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关系。为此,鲁迅选择了站在人道主义立场,批判封建伦理道德,为构建现代文化伦理奠定了思想基础。他首先反对“家族本位”,其实是在进化论思想影响下,要求父辈背负起因袭的重担。鲁迅所论及的“立国”必须首先“立人”,其中包含着重要的伦理思想,虽然看起来立人只是途径或者手段,立国才是目标和宗旨,个人的道德要求中不免缠杂复杂的民族意识,这也是五四文化启蒙的重要特征,启蒙的对象由个人而大众,由大众而家国,终究不可能脱离文化整体。所以,这一时期鲁迅的思想同样兼及个人与家国这两个维度,并且立场更明确,思路更清晰,现在看来,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在以上分别阐述之后,可以总结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伦理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科学”、“民主”、“平等”、“自由”是一个世纪前中国追求现代性的目标,而“启蒙”、“革命”、“拿来主义”则是道路选择。鲁迅所独有的思维方式(其他思想家大都陷入“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二元对立模式中),就使得他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关系,呈现出极其复杂、也极其独特的状态。钱理群认为:鲁迅“既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者,又是中国现代文化的解构者,因而,他的思想与文学,实际上是溢出中国现代文化的范围,或者说,是中国现代文化所无法概括,具有特殊的丰富性与超前性的,是真正向未来开放的。”②钱理群.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EB/OL].http://www.docin.com/p-313194938.html.

三、现代文化伦理反思的反思

近年来,对五四,对鲁迅的质疑之声甚嚣尘上,愈演愈烈。鲁迅在今天究竟意味着什么?鲁迅思想能够给我们这个文化日益沙漠化,伦理道德逐渐衰落的民族带来什么?高远东把鲁迅精神比作药,把胡适思想看成饭,那么,面对今日社会的道德乱象,于伦理道德层面,的确是急需一剂猛药的时候了。很多人把目下文化伦理层面出现的严重问题归罪于五四,尤其是归罪于激烈反传统的鲁迅,似乎是鲁迅的存在导致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美德沦丧,这显然不是客观理性的态度。对此,我们要再来重申一下:鲁迅究竟反的是什么,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化伦理问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第一,鲁迅究竟反的是什么?鲁迅当时所做的工作主要针对传统文化吃人那一面,不仅揭穿吃人历史的本质,还要想办法走出一条新路,以拯救自我,拯救故乡,拯救孩子。故乡隐喻民族和家国,知识分子去国怀乡的精神漂泊,从来都是家国同构的;从未有过的道路走的人多了,就会有希望。孩子象征未来,不去吃人不被人吃,这就是鲁迅最根本的伦理理想。他所做的就是要毁掉吃人的盛宴,毁掉盛宴诞生的厨房;要去除奴性,要争得做人的自由和尊严。“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①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M]//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二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19.鲁迅对历史的认识非常透彻而且准确。在今天看来,他当时所反对的不仅没有错,而且还不够,鲁迅期待国民实现自律,而非一贯的他律。自由意志贯彻到底实现道德律,这是现代道德伦理的基本尺度。五四时期,陈独秀致力于批判专制,倡导思想自由,批判中国传统,引进西方现代文明,致力于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鲁迅则专注于文化和伦理层面的挖掘与揭穿,历史的幽暗、人性的枷锁、道德的虚伪,都在他犀利的笔墨下显出原形。

第二,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化伦理问题之根源究竟何如?这个问题很复杂,说是五四反传统造成的,显然不理性不客观;说是五四反传统不彻底,启蒙未完成造成的,今天看来,五四反传统又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儒家学说中的“仁义礼智信”,是基本伦理准则,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国际公认的道德黄金律,邓晓芒所发展的“人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在孔子思想基础上的延伸,也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这些伦理准则本身没有时代性,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依然可以起到很好的约束和调节作用。那么,为什么五四知识分子大都集中火力抨击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伦理秩序和伦理规范呢?应该看到,正是专制主义异化了儒家思想,当儒家学说成为集权制度的文化面具,统治者刻意标榜的道德伦理就成了国民的精神枷锁,而奴化心理正是在此基础上慢慢强化,终于成为国民性的要害,这也是鲁迅等人看到的病根。

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很多,如正义和公平、道义和良知、理想和信仰等。当然,还有制度层面的问题。腐败给道德败坏提供土壤,盲目发展经济造成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全面恶化,利益驱动瓦解了个人理想主义追求。德性伦理几乎很少有人信奉,规范伦理的影响力也日益弱化。解决问题需要社会各个环节都作出调整,而于文化伦理层面,又显得更为迫切。国民文化和道德水准的提升,有助于社会整体进步,这就是100年前鲁迅所言,“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文化道德水准提升的前提是现代理性和自由意志。黑格尔把伦理和道德区分开来,伦理是习惯,习惯形成的善不是真正的道德,真正的道德是自由意志践行的。真正的自由意志是要一贯到底,不能一贯到底的自由意志被康德称为自由的任意。自由意志在康德只是一种设定,一种要求。儒家思想中的自由意志是个实践问题。仁义礼智、忠孝节义,这些道德要求,既是自我修养的准绳,也是社会秩序的纽带,在保证自由意志的前提下,这些伦理规范不会变成压抑人性的教条,而会成为通往德性伦理的途径。所以,当我们被动地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做了庸俗的理解和取舍后,就会发现,我们逐渐变成了一个缺少文化与道德的民族。

第三,鲁迅的现代文化伦理思想遗产。中国传统伦理注重美与善,鲁迅偏是个求真的人,以毕生之力反对一切瞒和骗。鲁迅借鉴赫胥黎的“伦理的进化”指出:中国的危机不是军事和国力软弱,而是因为中国人在精神上还未进化到“真的人”,还缺乏人所本来应该具有的“精神”。只有真正具备现代人的自由意志和主体理性,具备生命的自觉,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反对专制,争取自由,反对奴性,争做真人,反对愚昧麻木,始终清醒自觉,这就是鲁迅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的核心。

第四,鲁迅与现代文化伦理反思。“现代性伦理不是以自己投射于极少数人身上的完美来体现其特质的,而是以对于大众的起码尊严的保障上来吁求底线道德的。它的着眼点在可行性与现实性。”①任剑涛.德性伦理、自由社会与美好生活[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1).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在运转机制上,在运行轨道上,都存在着重大差异,尤其是现代社会的自由平等要求,与中国传统社会“三纲五常”完全相悖。所以,只有消除传统中不适应现代性的规范伦理那一部分,张扬不受时代和政治、经济运行模式制约的德性伦理,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无论怎样反思现代性,现代社会优于传统社会是显而易见的。林毓生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指出五四知识分子认为思想道德是社会政治秩序的直接基础,因而对思想变革的优先性深信不疑。在五四知识分子眼中,传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是不可分拆的一元整体,其中每个部分都由基本思想道德影响所致,因此建立一个新社会的首要条件是在思想文化上全面抨击传统。然而,这种思想模式正是中国传统整体观的“借思想与文化解决问题”之思想模式的现代表现(西方中世纪政治制度的瓦解并不必然蕴含文化上的全面反传统)。五四知识分子是“如此地受传统的影响,以至于他们变成了全面反传统主义者”。对鲁迅思想的评价,林毓生将其从五四知识分子中区分出来:鲁迅对传统的攻击超越了单纯口号式呼喊,达到了对传统中国文化黑暗面与国民性格症结的犀利而深入的了解;同时,鲁迅能认知一些尚存的传统道德价值的实质意义。这些道德原则与价值虽然已脱离原有的社会土壤和文化基础,却仍然是鲁迅内在的理知与道德关怀所肯定的一部分。林毓生还指出,在强烈的全面反传统主义弥漫的气氛之下,鲁迅对传统思想与价值尚有生命力的认识显得并不自信,也没有深入思考这些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与现代理想之间的关联。在新与旧之间,鲁迅是痛苦的,分裂的,鲁迅思想中的这种痛苦与冲突,以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深刻地反映着20世纪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代对个人价值的关切与整体性反传统思想密切有关。但是,个人价值的观念必须是一种道德信念,而此一道德信念又只有在成为社会道德秩序的一部分时才具有社会意义。

说到意识的危机,要区分为两个层面,个人的和时代的。五四那个时代的文化危机感浓重,不过以个人的信仰而言,较之今天的知识分子则明显要坚定得多。鲁迅是真正的自由知识分子。现代社会本质上是以追求自由为宗旨的,无论何种政治形态和理论体系,或者文化立场,对自由都有着共同的期望。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对于自由都怀抱着相似的热忱,各自的思想探索都是在寻找通往自由摆脱奴役的理想境界。这种自由信念和理想是建立在现代理性基础上的,未经启蒙,没有人本主义的张扬,也不会有自由信仰的普及。另外,我们还看到,无论现代性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没有哪一思想派别公开阐明自己的立场是反自由的,即使极权政治实体,也会把自己打扮成自由的守护者。政治伦理与自由伦理,二者之间关系复杂,彼此的正当性和边界,使传统宗法文化的内在链条断裂。中国传统政治范式不具有自动生成伦理自由的能力,而只能以暴力和高压的方式推行有利于巩固其统治的道德规范。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前提是,传统文化伦理体系中有生命力的部分自行生长出适应现实社会的新思想,而不是打着这个旗号在传统文化黑洞里继续运转的集权体制。

总之,从鲁迅与20世纪中国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文化伦理曲折的演进之路:新旧之争,左右之争,中西之争,伦理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背反。无论是左翼小说的群体规范伦理覆盖个人自由伦理,革命伦理取代亲情伦理,还是京派的乡土文化伦理,抑或海派的市民文化伦理,鲁迅对三者都持有反省与疏离的立场。鲁迅及五四知识分子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是自由与幸福,是站在个人主义立场,张扬人道主义情怀,倡导个性解放,揭穿吃人历史,祛除家族本位,真正确立现代理性和现代伦理体系。

A Study on Lu Xu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ultural Ethics

ZHANG Yanmei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Shandong 255049)

Lu Xun;China;modern cultural ethics;transformation

“May 4th”was the real point of departur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ethics in modern China.Lu Xun was a major participant and advocate of the transformation.His thoughts exerted profound and manifold impacts on the social reality,cultural road,and the change of cultural ethics of modern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

张艳梅,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及当代小说批评。

I210

A

1009-9506(2015)07-0031-10

2015年5月29日

①本文为南开大学文学院、鲁迅博物馆主办的“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猜你喜欢
伦理鲁迅道德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鲁迅,好可爱一爹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鲁迅《自嘲》句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