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虎
教学实践
高职英语专业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改革探索
杨军虎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平台。目前在高职英语专业中西文化比较课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实践研究,从而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高职英语;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频繁的跨国商务往来,以及涉外旅游、外事活动等要求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不仅有扎实的外语水平,更要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从而保证外事活动的顺利开展。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是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选修课程,在其课程体系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语言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减少沟通误解,促进海外交流
中西方文化之间差异明显,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内陆国,历史传统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意识形态——崇尚保守的儒家文化,讲究和谐统一,重视整体利益,人民性格谦和坚忍、简朴温恭。而许多西方国家都有漫长的海岸线,因此,衍生出外向型经济,其国民更注重个体利益,强调个性发展。涉外交往涉及方方面面,从国际贸易到海外旅游、从学术交流到政府往来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由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和日常交际方面的摩擦和碰撞,如时间观念、餐饮习惯、接待礼仪、宗教信仰、工作态度等。因此,学生有必要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有基本的了解,以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开拓视野,提升对外交往的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为语言学习提供文化背景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种外显形式,语言学习不能脱离其文化单独存在。英语专业学生只有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特征,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中特有的谚语、俚语和词汇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技巧,深层次理解各国的语言表达特点和说话方式,从而有效地克服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同时,文化课教学会给学生的语言学习带来趣味,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程定位不明确,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语言学习中,文化类课程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作为重要的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虽设置了这门课程,却只把它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在大三上半学期,且在课时量安排上也往往有明显不足。更有不少学校直接没有设置这门课,导致学生西方文化系统背景知识的缺失。
(二)课程结构松散,体系庞杂,缺乏教学重点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包含中国历史文化以及西方各主要国家历史发展、风俗特点等方面,在有限的课时里,很难一一涵盖。因此教师在课堂讲解上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进行大量的信息输入,没有进行充分的组织梳理,导致教学上没有很好的衔接,也没有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效联动,教学内容凌乱,缺乏目的性。
(三)课程内容太过学术,无法与专业结合,不能体现高职特点
高职高专教学内容有别于本科阶段教学,其更注重实践环节,讲求学习的实用性和效率性,因此,高职的中西方文化教学应该是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服务的。但是现在高职院校的西方文化课程在课时分配上几乎都侧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指导和任务引领,也缺乏工作场景。
(四)课堂形式僵化,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此类理论课程多采用以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信息输出,学生记笔记、划重点。本课程对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知识也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如果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旁征博引,就会造成教学效果低下的情况。
(五)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
中西文化课因其课时较少,又非专业主干课程,很难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表现消极,参与度较差。
(六)缺乏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学习要求的中西文化教材
目前市场上缺乏高职学校使用的中西文化对比教材,因此,不少高职院校使用的是本科英语专业的专门教材。这些教材一般内容较为艰涩、学术性较强,甚至是全英文编写,不符合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要。
(七)评价方式单一、简单
目前中西文化比较常见的评价方式是课程论文或课程小结,许多学生从网上下载一篇论文应付了事。这样既无法展示教学效果,形成有效反馈,又无法体现学生个体特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一)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构建系统的课程群
英语专业不少课程都涉及西方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领域,由于彼此之间缺乏衔接,任课教师往往“各自为政”,出现教学重点或重复遗漏的情况。因此教师亟需在专业课程设计上有一个全局的把控(李2014),对中西文化课程进行正确定位——专业主干课程外围的必要配套课程。同时各个学校应针对英语专业方向不同(如商务、旅游、涉外管理、应用英语等)制订不同的课程教学大纲,按照不同专业需要和主干课程体系制订模块,整合教学资源,有效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如有必要,可编制符合高职学生水平和学习需要的校本教材。
(二)结合高职学生岗位要求和学习特点增设实践环节
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决定了针对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都应该迎合市场需求、符合学生职业规划。因此,英语专业的中西文化教学要摒弃理论教学为主的单一模式,增设配套的实践内容,制订实训计划。教师可从实际出发,设计并模拟工作场所,如谈判或接待场景,让学生在全程参与的同时,通过实例讲解点评中西方各自礼仪文化特点。
(三)丰富教学手段,充实课堂内外活动
教师在课堂上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电影、纪录片、ppt等形式展示中西方生活习惯的方方面面,以此了解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根源,辅以必要的讲解,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验,加深学习印象,可以引发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配合课堂讨论、分组学习、课外自学以及实地参观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和立体化(徐丽萍2015)。
(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根据个体需要和学习情况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参与课堂活动,帮助他们了解学习目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现总结。
(五)评价方式多元化
科学的评价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考核中教师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后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在期末评价上,也可以以项目为平台,鼓励学生将学习体会和学习效果以多种方式呈现,例如:ppt报告、拍摄的小视频等影音资料、小组表演等。这样既能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能让教师全方面收集教学反馈。
除此之外,中西文化比较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也要对历史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发掘课程内涵,深化课程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开放多变的复杂对外活动中的应变能力和跨文化交往意识,成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引用文献
牛亚卿,马宏.2013.支架式教学法下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例谈[J].科教文汇,(7):91-92.
徐丽萍.2012.英美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32(4):20-21.
作者信息:741025,甘肃天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