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新
让文言文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张恒新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机械记忆、高耗低效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效率。教学过程中,笔者巧妙地将一些文言文教学环节与时代链接在了一起,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下面,笔者以《张衡传》课堂教学为例,谈一下自己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链接时代的点滴做法。
人物传记类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如若按照传统的课堂模式,以作者简介、字词释义、疏通文意、归纳句式、人物形象等知识点一线贯之,学生们一定会觉得味同嚼蜡,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提不起任何兴趣。本节课笔者从作者范晔,还有张衡的人物生平说起,链接时代,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社会的窗户,激发了学生们浓郁的学习兴趣。
以作者范晔为例,作者简介环节介绍道:范晔,南朝宋人,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笔者宕开一笔,告诉学生:“尚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六品官职,六品官职相当于现代社会那个级别的官员呢?学生一听这个便来了兴趣,利用手里的班班通电子教学设备开始主动搜索,得出了相当于现在“司局级”干部的结论。不待教师启发,学生们便开始掰着指头历数自己所熟悉的亲戚有没有能够做到“尚书”这个级别的,课堂气氛一下子便活跃了起来。之后,师生开始讨论“吏部”是做什么的,原来是管理“人事”的,是不是就是负责调动工作的呀,比如谁谁谁可以当校长了,某某某可以从县城调动到市里啦,等等,一些学生还故作深沉地说:“原来这是一个肥差呀!”引来了大家的哈哈大笑。至于“郎”嘛,估计就是普通的科员吧,不是一把手,也不是二把,估计就是在里面干活,走不进决策层里的……
以作者范晔为始,学生们兴味盎然,又开始琢磨起了张衡的一生浮沉,这恰好契合了人物传记的基本学习目标,整节课一气呵成。
相比于普通的人物传记,《张衡传》还是有其独特的写法特点。它以时间为序组材,从张衡的可贵品格、科学成就、文学才能、政治才干等四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张衡无与伦比的精彩人生,突出了人物的重点活动,也没有落下凸显人物鲜明个性的生活点滴。课堂上,笔者以《李姬传》与文章进行了对比,引导学生明白了一般传记文体的基本写法: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等基本情况;人物的贡献性成绩,包括科技成果、文学著作等;能反映人物思想特征、精神面貌的典型事件等等。
“这不就是我们填写的学籍卡吗,准考证也和这个差不多啊!”一名学生好似发现了新大陆,在课堂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笔者赞扬了这名学生的联想思维,并向学生们介绍了传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塑造人物形象、弘扬品格情怀诸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这是档案类的资料所远不能比拟的。学生在鼓励下纷纷拿起笔来,有的为自己做传,有的为自己熟悉的朋友、同学、亲人、老师做传尽显自己的个性魅力与独特思维,博得了同学们的一致称赞。
课下,学生们又重新捧起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开始用心体悟其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有效地将课堂内外联系了起来,也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并以传记文学为源头,强化了他们的语言修饰能力、洞察主题能力与立意布局能力,可谓是手持了一把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
语文学科有着强烈的工具性、人文性,尤其是以《张衡传》为代表的这些传记文学,研读文章主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生存的勇气与战斗的力量。课堂尾声,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引导他们谈一下从张衡的一生领悟到了哪些人生的这里,帮学生们踏上了一方成长之路的沃土。
生1:张衡精彩的人生是从“通五经,贯六艺”开始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扎扎实实地学习,掌握尽可能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为今后做出卓越的成绩奠定基础。
生2:张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这句话告诉我朋友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以前常和几个社会青年到网吧打游戏,浪费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为此我痛心疾首。
生3:在张衡精彩的一生中,他于政治、文学、科技等领域均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他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文理分科而有所偏颇,我们需要全面发展,才能在为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成绩。
……
从古代伟人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更难能可贵,这或许才更接近于语文教学的本质。
总之,链接时代,可以让高中生把文言文同现实生活很好地联系起来,一方面让文言文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另一方面这些文化典籍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张恒新,教师,现居山东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