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玲玲
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贝多芬在充满苦难的生活中,孤独而又骄傲的度过了短暂的一生。贝多芬创作出无数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作品,鼓舞了无数的后人,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享受他所带来的优美旋律,让无数的音乐人仰视他光辉的作品,也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话题。
贝多芬的一生可以说是命运多舛,没有妻子,也没有后代,在众多的褒贬声中带着深深地遗憾在孤独和困苦中走完了生命旅程。贝多芬是一个创作音符和传播音符的天才,或许他是上帝派来使者,让他用一曲曲优美的音乐陶醉世人,用音乐诉说生活的残酷。贝多芬用一个个拥有力量的音符打击着昏睡的人们,用尽毕生心血将命运的敲门声擂得响彻云霄。也许是上帝嫉妒他,让这个伟大的音乐家童年悲惨、恋爱受挫、甚至双耳失聪。但是,贝多芬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扼住命运的咽喉,从未停止与命运做顽强的斗争。即使在他生命结束后的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他的音符依然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流淌,他似乎在用音乐这个无国界的独特语言告诉世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贝多芬生命的苦难之源——悲惨的童年。童年时,母亲不幸逝世,而父亲则是个酒鬼,生活负担过早落在了贝多芬身上。也许这种人生开端对任何人而言都很不公平,但是却毫不留情的降临在贝多芬身上。因此,贝多芬过早地担负重任,年少时便开始操心经济问题。这种经历在他的心灵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他不与命运妥协的动力和源泉。许多人认为贝多芬是一个高傲的人,而且这种高傲无法被世人理解。可是,人们看到的仅仅是贝多芬外表的高傲,却忽视了他内心的慈悲与善良。贝多芬将生活的理解与苦难融进他的作品当中,让他的作品时而愤怒、时而忧郁、时而呐喊。但是,贝多芬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年轻人的天真与活力,表现出积极幸福的一面。
贝多芬苦难的接力棒——失败的爱情。毫无疑问,贝多芬对于爱情是忠贞的,但因外界的阻碍,贝多芬最终与幸福擦肩而过。爱情抛弃了贝多芬,让他陷入不修边幅的境地,但沉沦却没有让贝多芬成为一个浪荡子,而是让他在沉沦中成功突围,并将自身的音乐才华完全释放,让他的作品到达音乐的顶峰。爱情是高尚的、纯洁的,它可让人走进美丽的天堂,也可让人堕入痛苦的地狱,而贝多芬的爱情让他在痛苦的地狱中,独自在音乐殿堂里幸福地歌唱。
贝多芬困难的爆发点——双耳失聪。双耳失聪对音乐家而言是致命的打击,贝多芬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他的指挥乱成一团。在浮躁的心理支配下,贝多芬并没有屈服,而是渐渐找到了新的出路,在大自然中获得了安慰和新生,创作出《田园交响曲》。贝多芬在人生的困难面前,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而是将命运的不幸与生命的坚强融入到创作中,融入幸福的音乐河流中。
德国作家菲利克斯·胡赫在撰写《贝多芬传》 的时候无疑是真诚的,作者怀着一颗敬仰甚至是膜拜的心态,用敏锐的思想、细腻的文笔描写了贝多芬苦难而又坚强的一生,将贝多芬的真实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贝多芬传》中感受到贝多芬的痛苦与孤独。读者会发现,贝多芬虽然在音乐领域做了一场伟大的改革,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但是他的音乐却遭到封建主义卫道者反对,这些封建主义卫道者压榨他、批判他、折磨他。因此让贝多芬一直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中。贝多芬向往一份美好的爱情,拥有一颗纯洁高尚的心,但是因为他不是贵族,导致在当时的资产阶级眼中只是一个卖艺的艺人,而不是一位音乐家。在当时社会背景之下,因为立场不同贝多芬与伟大诗人歌德之间虽然在艺术上相互欣赏与仰慕,但是贝多芬却无法忍受歌德在皇后面前卑躬屈膝,最终他愤然而去,最终两人分道扬镳。
贝多芬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也是一位崇尚自由的射手,他喜欢自由的氛围,愿意与广大底层人民站在一起。但是生活却让贝多芬不得不依附于贵族,而这也是给他带来痛苦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贝多芬尽可能拒绝贵族所给他的馈赠,但是生活的贫困又迫使他玷污那纯洁的灵魂,因此他经常咆哮,正如他的名作《暴风雨奏鸣曲》中所表现的一样。然而贵族们回报给他的则是对他心灵更大更深的伤痛,他们想从贝多芬的作品中听到更多上帝的福音,向贝多芬索取上帝的礼物,压榨他身上的每一个艺术细胞,而贝多芬表面屈从、但内心愤怒,用自己的方式不屈不挠的战斗着,谱写出惊艳世人的《命运交响曲》。虽然有些贵族理解贝多芬所忍受的灵魂上的煎熬,却始终无法放弃自己的贵族地位,只是给予他一点点施舍。
贝多芬用音乐的方式将自己的生活与命运做了最好的诠释,感谢他让世人有幸从音乐中读懂人生的真谛,让听众在苦难面前重新鼓起战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