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娇
(延安大学文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语文教学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现状引出的思考
刘梦娇
(延安大学文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笔者对语文教学培养方向、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次、作文训练中文体与写作能力训练的次序等问题作了认识上的讨论,提出了提升和加强语文教师自身形象与语文教学创新意识、改革语文封闭的教学模式和传统语文教学评价模式的具体措施,以供在解决语文教学理念和行为问题时进行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语文; 教学; 问题; 品质
众所周知,“文学是 人类想象的文字表达,是人类经历的一面镜子和一种文化借以自我传播的基本方法”。因此传统语文教学基本是沿着一条由文学熏陶到重视语言实际运用的轨迹进行的。本文定义的所谓语文教学品质,是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体现语文的创造性和审美性,并从不同角度解读和领悟语文的艺术意味,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研究问题能力的提升。其内涵应是指通过高中的语文教学有效地促进高中生在口头、文字上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等诸多方面全方位的提高以及如何应用语文解决问题。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品质不容乐观,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审美的情趣、领悟语文艺术的意味,口头、书面文字表达的能力、阅读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都不同程度的与预期语文教学目标有较大的差异。师生对语文的“教与学”普遍存在着“悔人倦、学而厌”的状态。学生无兴趣,教师也无意“创新”语文教学,不重视语文学习。
这个现状背后的原因,概括地讲既有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也有语文教师教学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有必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一步加以探讨、廓清。
1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目标与定位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培养方向模糊不清,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仍然在左右着语文的教学。急功近利,“学和教”都是将高考成绩列为不全是唯一的但也是第一的目的,缺乏学生智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从一个相对意义上说,培养出的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不健全的人。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围绕培养方向有两种截然不同认识与侧重。一种认识是将智力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人们似乎知道如果忽视智力的发展,语文学习就难免不成为死记硬背,技能技巧的练习也必定沦为重复循环的机械训练,变为枯燥乏味;如果在语文教学中不注重“思维”的训练,不注重让学生在观察与思维的相互作用中遣词造句,就难以实现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思考力,丰富其感受力和口头、书面的表达力。
而持有另一种观点的人提出语文教学是个性发展的培养。视语文教学中的作文训练从表达自己思想阶段到文学欣赏、评论,都强调把怎样才能掌握自我表达、培养个性和独创性作为主要目的,不能只从实用主义立场去理解,语文是以培养人的性情和人品为目标的一门学科,它通过语言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性。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是可以“兼容并包”的,不是扞格不入的。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写自己的思想,写自己经历的人和事,以“活生生的语言”来表达出“鲜明的思想”,以创造性的思维,反映出丰富的内容和独立的个性,讴歌真、善、美,批评假、恶、臭。
语文教学培养目标绝不是培养考试能手,也绝不是培养死记硬背百科知识的“活字典”,要求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绝不仅是为高考取得好成绩而所作的努力,而是要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同时得到发展和壮大。
2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与能力的主次问题
语文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还是以能力培养为主,这一问题曾是教育史上的“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争论的焦点。不过目前似乎基本趋于培养语文能力的一致认识。然而也有否定的观点,他们认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仅仅强调培养语文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的长远需要,重视系统知识的教学,否则高中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的知识观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包含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个方面,而基础知识包含一般知识和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知识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有“一通百通”的功效。脱离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而去教一些以即时收效的零星知识,从长远的观点看是不经济的。因此,语文虽然具有工具性特征,它强调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但不能光靠模仿,必须有理论知识的指导。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从单一的知识传播或能力培养要转向为结构化的整体上去考虑,偏向任何一方,必将出现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局面。应该是知识与能力的重新整合。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要让学生大量阅读,尽可能达到无师自通的地步,然后辅以适当基本语法,使能力培养紧扣知识体系,并与语言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培养、转化为语文能力。
3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顺序问题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杠杆,是反映综合运用知识的技巧的创造性的语言能力的圭臬。所以写作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写作教学环节中是以文体训练为序还是以能力训练为序,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认识论意义上的问题,孰优孰略,难分轩轾。大家知道文体训练是指从反映个人特点的“自叙文”写起到具有实用价值的“实用文”,再到含有深厚思想内容的“议论文”为止的一个顺序选择训练,它重视文体的文章结构学习。
写作能力训练主要不是看作文写得如何,而是侧重于结构能力和整理素材能力的培养提高。它先以丰富多彩的作文练习,使学生习惯于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给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机会。以写虚构的故事入门,进而过渡到写具有实际思想内容的创作文。它强调的是以能力训练为目的的训练体系。
当然还有传统的写作教学。它偏重“双基”的训练,视作文为巩固语文知识的工具,没有自成一体的作文教学体系,忽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对这种“范文引路,读写结合”的写作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能是蜻蜓点水,深入不下去。
总之,作文训练的侧重差异明显,说起来也各有千秋。但无论是文体训练为序也好,还是能力训练为序也好,还是双基训练也好,都应该在学生心理能力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因材施教,灵活选择。通过安排一些社会实际活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教与学”的效率。
无论是语文教学的培养方向,还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基本上是老生常谈的一些颇有不同争议的普遍性问题。真正达到彻底的科学合理的调整改革,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要走。不过从当下要提高语文教学品质,达到语文教学目的培养方向的高度一致,处理好传播知识与能力培养、写作教学中文体与能力训练等方面的关系,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提升和加强高中语文教师自身形象与语文教学的创新意识。转变高中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提升和加强高中语文教师的自身形象与教学创新意识,对于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品质十分重要。“先入为主”是人们认识问题的一个思维惯性。语文课堂上,如果学生面对一个穿着整洁得体、谈吐不凡的语文老师,就会在心理自然涌流一种崇拜、深奥感,无形地就会接纳重视这一学科。语文教师在衣着上尽量穿着有气质的衣服,引起学生的尊敬和重视。在语文的知识积累方面,要做到博学多闻,能够熟练地掌握语文的基本教学知识和教学技巧。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必须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感染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给学生那内涵无穷意味的典型范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们逐渐重视语文学习。
创新意识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高中生思考,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法、以多彩的形式丰富课堂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场景,准备一些适合的音乐或视频,让同学融入语文的学习当中。同时,还要加强同学之间的讨论,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采取小组评分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思考,让每位同学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
(2)改革语文封闭的教学模式。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随着科学的不断分化,语文科分化为文法、文学和历史、语言等学科,形成了一套带有民族特性的适合国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所以要从语言学、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才学等方面全方位地认识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实行开放的教学模式,改革语文封闭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不仅强调语文学科本身诸多知识能力的联系,课内课外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还要注重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使语文教学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逐渐将语文能力的培养转变为一个适应社会生活之需要的开放型教学。使语文教学不断出现新局面。
(3) 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评价模式。“经验性命题,主观性评分”历来是语文教学评价的传统之一。这种评价有偏颇的一面,必须予以改变。
对于语文成绩评价的试题由传统的主观性转变为主、客观性相结合的题型。对语文测评在大多要采取客观性标准化试题的同时,也采用一些主观性的试题,以利于取长补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出正面、积极的评语。包括高中生的逻辑特点和情感特点等方面。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用肢体、眼神等语言表达对高中生的评价。语文教师要擅长应用评价指导高中生进行语文的学习,当面批改学生作文,从文章的谋篇布局到用词造句、分段及标点符号等等问题以及通篇文章的思考方式。林林总总都应给予点评,让学生在正确与谬误的判断中学习,领悟汉字措辞的无穷乐趣,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评价学生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的自身的评价。
一言以蔽之,语文教学品质的提高,反映在语文教学观念和培养方向上,学习语文不是为了成为文人学者,不是为了口才出众或成为一个天才的作家,乃是要成为智力与能力兼顾的会思想会实际应用的全面的“社会人”。语文不是一门记忆的课,而是一门口头、书面表达和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训练课。反映在教学上,教师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创新教学方法,以一定的生活需要为主题组织单元教学,打破传统语言教学的那种从语言规则到时态变化、句子结构等包罗万象的框框。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兴趣,改变传统语文测评模式,多以正面的方式引导、鼓励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和智力的提升。
“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结果。”
参考文献:
[1]杨玉厚. 中国课程变革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钟启泉.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牛永新.新教育之思[M].济南:山东出版集团,2007.
[4]黄卫华. 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5]范琳娜.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6]吴方平.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途径分析[J]. 中学语文,2014,(6):39-40.
[7]吴晓雪. 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研究[J]. 中学时代,2014,(2):34.
[8]杨 乐. 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9]高 剑.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13.
[10]黄平川.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11]马 萌.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资源优化使用方法[J]. 学周刊,2013,(31):70-71.
[12]李海霞. 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策略分析[J]. 电子制作,2013,(10):170.
[13]陈 伟. 新时期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A]. 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石家庄: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9.
[14]周珊珊. 对高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的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1):276.
[15]王 昌.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J]. 教育教学论坛,2014,(7):127-128.
Thinking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of Chinese Lesson
LIU Meng-jiao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questions of cultivation direc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the orders of teach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writing styles and writing ability training, to give measures for promoting Chinese teacher's image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teaching, reform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Chinese literary; teaching; problem;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31(2015)01-0064-03
作者简介:刘梦娇(1991-),女,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文学院学科教育(语文)专业硕士。
收稿日期:201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