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电大教学改革的方向
——基于克拉玛依市市民学习需求的考察

2015-02-14 06:53:56刘元贺
成人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克拉玛依市非学历被访者

孟 威,刘元贺

(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大学,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论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电大教学改革的方向
——基于克拉玛依市市民学习需求的考察

孟 威,刘元贺

(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大学,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城市电大发展的新机遇。把握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市民学习需求情况,是城市电大进行适应性改革的重要前提。克拉玛依市的调查资料显示: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学习理念在市民中得到广泛普及,不过,市民的学习具有典型的工具理性色彩,职业发展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基于此,城市电大的教学改革的方向应是加强非学历教育,这也是其应对学历教育市场萎缩的必然选择。

学习型城市;市民学习需求;城市电大教学改革

一 引言

为把握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民的学习需求,明确城市电大教学改革的方向,我们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克拉玛依市进行了市民学习需求问卷调查,主要涉及的调查内容有市民的学习意识、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4份,回收率为91.33%,问卷分析软件为SPSS17.0软件。

二 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市民学习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逐渐向知识社会转型,现代城市的发展也逐渐被一种新的模式所取代——学习型城市。它是“世界城市发展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脱颖而出的一种具有学习型属性的新形态、新趋势,是以组织和个人知识学习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现代化为目标,来构建学习文化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城市生存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1]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推进,学习型城市也逐渐从概念走向实践,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宣称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如北京、苏州、大连等。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必然对身居其中的广大市民的学习活动产生深远影响,那么,这一背景下的市民学习需求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来自克拉玛依市的调查显示,市民需求具有如下的特点:学习理念的普及、以职业发展为目的的市民学习。

1.学习理念的普及

学习型城市,本质上讲是终身学习理念普及的城市。市民能否广泛接受终身学习理念,即是学习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其建设的突破口。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普及终身学习理念已成为了不少城市政府在构建学习型城市方面的主要举措。克拉玛依市通过图书馆共建共享工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积极开展“学习宣传月”“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不断激发市民的学习热情。在当今的克拉玛依市,学习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基本理念。

首先,学习被市民广泛接受。对于建设学习型城市而言,重点是向市民普及终身教育理念。厄瓜多尔前教育部部长陶瑞思(Rosa Maria Torres)女士认为,现代教育应将重心从正规教育扩大到全民的终身学习,用终身学习的眼光来看待正规教育,以培养终身学习者为目标,将正规学校教育系统与校外的多元化学习系统相连接,贯穿人们的家庭、社区、工作、娱乐等各个活动环节。[2]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人们将学习贯彻终身?这个力量就是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因此,学习型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带动人们关于学习理念的变化,并逐渐接受终身学习理念。表1反映了克拉玛依市市民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学习理念的变化情况。观测该表可以看出:在学习的必要性方面,绝大多数市民认为有必要花时间学习,其中,认为“非常有必要的”的被访者占到68.75%,“比较有必要”的占12.05%;在学习的重要性方面,57.59%的被访者认为“非常重要”,30.80%的认为“比较重要”。由此组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克拉玛依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学习理念已被该市市民广泛接受。

表1 克拉玛依市市民接受学习理念的程度 单位:%

其次,学习成为市民自觉。虽然市民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们能够自觉地将业余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他们能够将学习内化为实际行动,一种学习的生活才能真正建立,这也是学习型城市建设所要达至的目标。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带动下,学习逐渐成为了克拉玛依市市民的自觉行动。通过观察表2可以发现:在业余时间利用方面,多数被访者将其用于学习上,其中,“看书”的占34.68%,“上网看重大新闻”的占24.33%,“上网听课”的占12.7%;在学习的主观性方面,多数被访者持积极的态度,如针对“假如今天有一场您喜欢的专题讲座;如果您要去听讲座,您今晚就得加夜班,那么您会去听这场专题讲座吗?”这个问题的调查,25.37%的被访者表示“肯定去”,33.79%的被访者表示“很有可能去”。

2.以职业发展为目的的学习

很大程度上讲,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兴起的,“建设学习型城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活动,而是城市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以学习提升竞争力的自我调整、自我创新,也是

表2 市民学习的自觉性 单位:%

经济发展的驱动力”。[3]显然,学习在当下仍具有明显的工具理性色彩。受此影响,个人发展依然是多数市民积极学习的主要目的。观察表3可以看出:职业发展是克拉玛依市多数市民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其中,34.87%的被访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适应工作的要求,27.41%的被访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参评职称、职务晋升,11.11%的被访者参与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而这些学习目的归纳起来讲都是为了职业发展,由三方面的数据相加可以看出以职业发展为目的学习者比重高达73.39%。而且,通过该表也可以看出,传统的以学历获取为目的学习已在市民中所占比重并不是很突出,仅占被访者总数的7.23%。

表3 市民学习的目的 单位:%

除了学习目的外,在学习的内容选择上,市民的学习也具有明显的职业化倾向。图1反应了克拉玛依市市民学习内容的分类情况。由该图可以了解到,在众多的学习内容中,多数市民选择的是职业技能类的,该比重为36.69%,而单纯的学历文凭类的仅占8.87%,排在倒数第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高校扩招、民办高校的发展以及学历补偿教育生源的减少等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代市民在学习方面的理性化,更加突出学习的实用性。既然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民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职业发展,那么,从这一角度讲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培训?针对这个问题,课题组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37.91%的被访者希望参加与岗位相关的培训,26.18%的被访者希望参加职业技能证书类的培训,22.44%的被访者希望参加新科技、新设备类的培训,12.72%的被访者希望参加法律类的培训,另有0.75%的被访者选择了“其他”选项。在学习方式上,他们更希望能够在校集中学习,所占比例为72.36%。

三 非学历教育:城市电大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实证资料证实:在学习城市建设过程中,学习理念已被市民普遍接受,但是他们的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工具理性色彩,即为了实现职业的发展。因此,学习型城市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特别是针对成年市民的教育体系,应该注意市民学习需求的这一变化,更加突出学习的实用性。作为学习型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电大,应当适应市民学习需求的变化,更好地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进而实现其转型发展。这也是城市电大应对生存危机的必然选择。

1.非学历教育:城市电大的生存抉择

成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广播电视大学,30多年来,在各级电大的努力下,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系统,截止2011年,除中央电大外,全国共有44所省级电大,1 125所地级电大分校(工作站),1 827所县级电大工作站;从1979年的首次招生到2011年秋季,高等教育学历累计招生1 327.28万人。[4]显然,电大在我国学历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全日制高校普遍进行了扩招,民办高校以及民办成人学历教育异军突起,从而导致各级电大面临严重的生源竞争压力。

面对这些竞争压力,各级电大的反应明显迟缓。历史上,“电大办学相当长时间内处于半封闭、半开放状态,要进入电大接受学历教育,可以通过普通高考(全日制专科层次)、成人高考和电大系统自主招生考试等多种渠道,电大的生源比较丰富”。[5]正是这种历史上的优越感,各级电大在激烈的竞争面前缺乏足够的进取心,对生源市场反应迟缓,从而导致了学历教育的优势不断丧失,以至于2005年教育部叫停了电大全日制专科层次上的招生。这种情况下,电大成人学历教育招生更是困难重重,图2①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电大的这种生存困境。

面对生存挑战,电大该何去何从应是其考虑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的教育形势。虽然电大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它也迎来了难得机遇——学习型城市建设时代的来临。学习型城市旨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特别是关注成年人的继续教育问题。在这方面,电大具有典型的优势,如完善的教学网络优势、先进的传输网络优势、多元办学优势、资源整合优势以及支持服务优势等。[6]不过,问题是各级电大应当如何参加学习型城市建设,换言之,它应该提供什么类型的教育服务。这就需要根据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市民学习需求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服务。根据前文的分析可以推断出:一方面,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多数市民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坚定的学习自觉性,这就表明电大向市民群体提供学习服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市民的学习活动以职业发展为目的,关注技能类、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类的培训,因此,城市电大向市民提供学习服务的类型应当是与他们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培训,也就是非学历教育。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电大教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加大非学历教育的力度。这是电大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其实,观测图2也可以发现这种趋势。而且,电大也具有非学历教育的经验和优势,在过去的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电大开展了岗位培训、证书教育、继续教育,包括大规模社会化和再就业培训、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等,从1990年至2011年累计结业生达2 675万人次。[7]因此,在学习型建设背景下,城市电大具备向非学历教育转型的基本条件。

2.克拉玛依电大:向非学历教育的转型

与全国其他城市的电大一样,克拉玛依市电大在学历教育方面也遭受了严重的招生困境,生源逐渐减少。面对这些困境,克拉玛依电大一方面拓展传统的学历教育市场,立足本地石油城市的实际,加强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连理工大学的合作,开展针对性强的学历教育;另一方面加大非学历教育的力度,参与学习型城市的建设。

目前,非学历教育已经成为克拉玛依电大教学的重点工作。以2015年上学期为例,克拉玛依市先后举办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如建筑工程类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石油工程类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机电工程类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等。当然,举办非学历教育是一回事,能否使学员实现参加培训的目的则又是另外一回事,而这恰恰是影响着电大的非学历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这方面,克拉玛依电大在整合本校优秀教师的基础上,积极聘请校外有关领域内的专家进行授课,努力提升培训质量,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学员的学习目的。经过多方努力,参加电大非学历教育的多数学员基本实现了本次的学习目的。图3反映了学员学习目的实现情况。据此可以看出:23.28%的学员表示“完全达到”,42.82%的学员表示“较大程度上达到”,25.29%的学员表示“基本达到”。正因如此,学员对克拉玛依电大的非学历教育整体情况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调查资料显示:45.11%的被访学员表示“非常满意”,所占比重最大,44.54%的表示“比较满意”,9.48%的学员持中立态度,仅有0.86%的学员表示“不太满意”。

克拉玛依电大转型发展的案例再次表明: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电大是大有可为的;不过,这有一个前提,即根据市民的学习需求调整其教学方向,这个方向,从发展趋势来讲,就是不断加大非学历教育的力度。实现这种成功转型,除了需要校领导具有改革魄力外,还需要学校整合本校的教师资源,同时积极聘请校外的优秀师资。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克拉玛依电大的经验还有班主任调整其角色:从班级管理者转向班级服务者。

四、结束语

随着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推进,市民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而且多数市民在学习上的自觉性也明显增强;不过,他们的学习具有明显工具理性色彩,突出了职业发展的目的。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民的这种学习需求决定了城市电大教学改革的方向,即更加突出非学历教育。而且,从城市电大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非学历教育也是其应对当前学历教育市场萎缩不得不做出的抉择。另外,克拉玛依电大转型的案例再次证实:非学历教育是城市电大应当加强的内容。综合而言,非学历教育,是学习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电大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注释】

①本表根据2003至2010年间的“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部分的有关数据计算得出。

[1][3]顾明远,石中英,等.学无止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64,274.

[2]年智英,陈丽,谢浩.世界学习型城市发展趋势:理念、标准与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4,(11).

[4][7]张志坚.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统计年鉴2011[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2.

[5]罗明誉.非学历职业教育:广播电视大学转型的路径选择[J].成人教育,2013,(5).

[6]中央电大咨委会第二子课题组.从学习型城市建设看城市电大发展走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8,(8).

(编辑/徐 枫)

2015-09-12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校级科研课题资助项目“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中市民学习需求的变化与电大的教育改革——以克拉玛依市为例”,项目编号为14xjddktqn22

孟威(1986—),女,沈阳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刘元贺(1985—),男,山东荷泽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为地方治理。

10.3969/j.issn.1001-8794.2015.12.014

G728

A

1001-8794(2015)12-0053-04

猜你喜欢
克拉玛依市非学历被访者
RCEP对我国非学历教育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在线学习(2022年2期)2022-02-24 05:54:07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在线学习(2021年12期)2021-01-03 20:20:00
试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甬台高校学生交流(非学历生)的实践与发展
新疆克拉玛依市绵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草食家畜(2012年2期)2012-03-20 13:22:35
一个保洁员的生活
中国工人(2011年7期)2011-08-15 00:42:21
对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民汉合校后工作开展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克拉玛依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几点思考
“母亲教育工程”研究与实践——以克拉玛依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