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伟,关 洋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给中国的人才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缓解人才紧缺的重大压力,必须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列宁的人才思想,对中国人才事业发展将大有裨益。
列宁人才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不仅体现了世界范围内大的环境背景下的客观需要,也是俄国社会现实情况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思想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与升华,同时也是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人才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经历对人才内涵作出的新的诠释。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均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政治上,沙皇同金融垄断资本结成联盟掌控着政权,对内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对外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在经济上,垄断资本主义同农奴制残余相结合,使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挣扎在死亡线上。在文化上,俄国的文化基础差,文化教育水平不平衡,国民多为文盲半文盲,人才非常匮乏。为推翻沙皇统治,俄国人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革命运动,终至1917年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后,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战胜了国内反革命的敌视及外国武装干涉,之后开始把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列宁都十分重视人才问题,积极地组织和培养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人才参与国家管理,建立社会主义新秩序。为此,列宁把大量精力放在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方面,并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了其人才思想。
列宁人才思想的形成也受其家庭及个人经历的深刻影响。列宁的父亲曾担任国民教育视察员,之后又升任国民教育总监。列宁从小受父母的引导与影响,深知教育以及人才的重要性,并在其后的革命生涯中始终表现出对教育及人才的高度重视。列宁在哥哥和姐姐的引导下,于大学时期加入了革命组织。在参加革命活动的过程中,列宁意识到人才是转变俄国现实状况的重要因素,因而他积极地组织和培养了许多工人群众,使其中的很多人都成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斯大林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1]列宁的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思想对列宁人才思想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本质出发,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的,阐述了其人才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39,“人 创 造 环 境,同 样,环 境 也 创 造人”[2]172-173。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在环境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才只是人民群众中的突出代表,但不否认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3],“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4]。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思想。列宁认为,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素。人才的选拔、培养与使用必须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进行,离开人的社会属性来谈论人才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必须通过改造旧的学习环境,使之适应俄国的建设和培养人才的需要。人才在其适合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出其才能,实现其劳动价值。而且人可以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向先进者学习,不断成长,成为优秀人才。
列宁还认为人民群众中孕育着人才,劳动者中的人才是极其广泛的。杰出人才来自人民群众,同时杰出人才具备了出色的发现鉴别和吸收使用人才的能力,就能够从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另外,列宁还主张必须像爱护眼珠一样地爱护人才,使人才发挥出其应有的才能,使其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能否取得胜利,关键是人才问题。而当时的俄国极度缺乏人才,迫切需要人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此,他在一系列谈话、演说、指示和著作中都反复地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包括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爱惜人才等方面内容的人才思想。
列宁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因而对选拔人才的标准和范围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论述。
在选拔人才的标准上,列宁认为苏维埃应当选拔“具有清醒头脑和实际才干的人,他们既忠实于社会主义,又善于不声不响地(而且能排除各种纷扰和喧嚷)使很多人在苏维埃组织范围内坚定地、同心协力地工作”[5]495。另外,列宁还对选拔人才的“伯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认为,“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应该具有吸收人才的高超能力,具有检查他们的工作的相当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6]752。例如,“领导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人,他是有科学修养的人,也就是在技术或农艺方面有修养的人,在技术或农艺方面有几十年实际工作的丰富经验。我想这种人应当具有的主要不是行政才能,而是吸收人才的广泛经验和能力”[6]751。
在选拔人才的范围上,列宁主张不仅要从资产阶级专家、旧知识分子等有文化的人员中选拔人才,更要从农民、工人等人民群众中选拔人才,正如他所说,“不论是专家还是工人都要做工作,都要参加管理”[6]106。1921年,列宁曾在《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一文中抄列了一份表格(见表1)[6]413。
由表1可见,专家、工人等都参与了国家的管理工作,担负着重要的行政管理职务,其中工人占的比重很大。
表1 管理机关中工人、专家、职员及其他的数量及占比
列宁不仅重视从已有的人才中选拔出能够为革命和建设服务的人才,同时还积极培养人才。
在培养方法方面,列宁提出,通过学习培养人才。无产阶级为了成为管理人才,“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6]786。首先要在实践中学习,“全体劳动者个个都来学习管理国家的艺术”,“而且不是从书本、报纸、讲演和小册子中学习,而是从实践中学习”。[7]另外,还要向托拉斯组织者学习,“因为社会主义并不是臆想出来的,而是要靠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去掌握和运用托拉斯所造成的东西。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如果不去向资本主义的第一流专家学习组织托拉斯式的即像托拉斯一样的大生产的本领,那便无从获得这种本领”。[8]。
在培养环境方面,列宁主张必须营造出适应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使之能适应俄国的建设和培养人才的需要。首先,改造旧学校。因为“旧学校是死读书的学校,它迫使人们学一大堆无用的、累赘的、死的知识,这种知识塞满了青年一代的头脑,把他们变成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官吏”[6]284。而新学校要使学生能以批判的态度来领会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其次,创办多种形式和类型的成人教育学校。当时,俄国兴办了许多招收干部和工人农民的大学工人系、工人预科、函授大学及夜间大学等。列宁说:“我们办了苏维埃学校和工人预科,有几十万青年在学习,也许学得太快了,但是,工作总算是开始了,我想,这个工作一定会收到成效。”[6]727最后,列宁强调要广泛开展社会教育工作。列宁指出,“必须使每一个工厂、每一座电站都变成教育的据点”[6]366。
合理地使用人才,设法把人才安置在适当的地方,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列宁人才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列宁指出,“在我国,头脑清晰、学识渊博和富有实际教育经验的人虽然不多,但是这样的人无疑还是有的。问题是我们不善于发现他们,不善于把他们安排在适当的领导岗位上,不善于和他们一起研究苏维埃建设的实际经验”[9]。列宁在工作中身体力行,努力把人才安置在适当的地方。扎哈罗维奇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曾任军事革命委员会委员。战争结束后,列宁根据他的才能任命他从事俄罗斯联邦农业人民委员部的工作,使其为俄国农业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苏联煤炭工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拉德琴柯曾提问过自己是否需要调到其他岗位,列宁知道后坚持要作为苏维埃为数不多的燃料专家的拉德琴柯留在燃料战线上。此后,拉德琴柯担任了苏联煤炭科学研究所所长,在促进俄国的燃料工业复兴和发展方面有着突出表现。
同时,列宁坚决反对浪费人才,认为浪费人才是可耻的。早在1901年,列宁就指出:“因为我们落后,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义务是要帮助每一个特别有才能的工人变成职业的鼓动员、组织员、宣传员、交通员等。在这方面,我们简直是在可耻地浪费自己的人才,不会爱惜我们应当精心培育的人才。”[10]因此,列宁不仅积极地纠正工作中人才安置方面的错误,还热忱地欢迎外国的专家来俄国帮助建设社会主义。如荷兰工程师鲁特格尔斯,1918年来到俄国工作,1921年至1926年担任恢复库兹巴斯煤炭化工工业的国际自治区工业侨民区的领导职务,接着从事经济、党务及科研工作,对苏维埃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列宁不仅主张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人才,而且也在行动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人才。
(1)生活上关心人才。列宁十分重视改善科学家、教师等人才的生活待遇。1918年,俄国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列宁仍批准建立了“科学院口粮委员会”,把为数不多的粮食储备拨出一部分,提供给有特长的人才。1919年3月,列宁在所作报告中说:“这个过渡时期内,我们应当尽可能地使他们有较好的生活条件。这将是顶好的政策,这将是最经济的办法。”[5]7681920年底,列宁提议成立了中央改善科学家生活委员会,从各方面关心和改善各类优秀人才、专家的物质生活条件,筹建休养所、疗养院,向国外订购图书资料等。列宁在《日记摘录》中也曾写到要提高国民教师的地位,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各方面素养,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此外,列宁还在一定时期内,给予俄国的或从外国聘请的优秀专家高额报酬金,并对工作卓有成效的专家实行奖金制度。
(2)健康上爱惜人才。列宁对粮食人民委员会瞿鲁巴不注意身体健康一事十分恼火。列宁不仅曾写信给瞿鲁巴说明其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态度不可取,甚至还写过指令命令他立即回家休息。列宁还曾建议高尔基注意休息,并写信说明治病只能找一流的名医。1922年冬,列宁在知道商业人民委员部运输器材局局长叶尔马柯夫患了重病后,他立即给克拉辛写信,请他注意关心照顾叶尔马柯夫。列宁还曾专门请克里姆林宫医院的顾问为一个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的非党专家检查身体,而这位专家从没有和列宁私下来往过。
列宁的人才思想较之马克思恩格斯人才思想,不仅仅是在内容上的深化和拓展,而且是在体系上的补充和完善,它增强了马克思恩格斯人才思想的理论性和时代性,还在实践上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撑,使俄国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现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离不开人才。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列宁人才思想,既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也对未来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选拔人才方面,列宁主张应根据一定的选拔标准、需要挑选出具有相应技能、知识和经验,同时又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曾有研究表明,同一岗位上最好的工作者比最差工作者劳动生产率要高三倍。因此,一旦挑选出合适的人才,不仅能节约国家的经费、资源,还能提高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因此,应该学会巧用人才效应来招才、引才、选才。首先可以运用“酒井效应”,通过提高国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为人才提供优越舒适的工作环境,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使人才自然而然地汇聚而来。其次可以运用“伴生效应”,通过选拔领军人才,实施领军人才工程,加大对领军人才的投入力度来带动出一个高精尖的团队,甚至带动一个产业范围内的人才聚集。另外,选拔人才的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这样在吸引人才的过程中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列宁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再地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还指出了学习环境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此,要适时营造和改善人才培养环境。优化人才培养环境要着眼于人才的长远发展,使培养环境与时俱进,同时探索并创建新型的培养模式,为人才成长提供充足的流动空间,使被培养者不断成长;优化人才培养环境要建立健康的竞争机制,在精神层面促使被培养者产生追求成就感、自豪感、荣誉感的动力,在物质层面确保为人才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减小人才成长阻力,不断提供人才成长助力,激发和促进被培养者茁壮成长、脱颖而出;优化人才培养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使学习成为人们主流化、主导性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修养,进而使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巨大的人才储备力量。
古人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指的是用人要按照人才的自身素质用其所长,用在其位。列宁的人才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应该善于把人才安置在适当的工作岗位上。首先,要对工作岗位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以便能够对该职务的工作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对能够完成该工作所需的人才的条件一目了然。然后,也要对人才进行综合的分析和了解。通过一些测试或考察,充分了解人才的技能、专长、性格、兴趣等要素,尽量做到人才特质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相符合、相匹配,做到因事择人、知人善用。正如“懒蚂蚁效应”所指明的那样,在人才的运用和配置中,只有清楚人才的特质,才能对人才加以合理运用,把人才放置在最恰当的位置,盘活和优化现有人才资源,进而使人才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从列宁的人才思想和其身体力行中不难看出,列宁对爱护人才的重视程度及爱护人才的重要意义。爱护人才,不应只关注人才在工作上的状态,更要关注人才的生活状态。现今大部分人才都存在扭曲的生活理念和被工作方式绑架的生活方式。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身心疲惫。同时,“根本停不下来”的工作节奏和方式,也非常容易使他们逐渐脱离正常家庭生活的轨道,淡化其应当承担的家庭责任,甚至使其家庭破裂。因此,要从各个方面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珍惜人才,共同转变观念,完善相关工作及生活中的配套措施,重视人才优秀生活品格及方式的发扬,改善人才的工作及生活状态。
总之,列宁的人才思想内涵丰富,包括了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爱护人才等方面的内容,对我国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实践列宁人才思想,可以扩大我国人才队伍,强大我国人才力量,为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证。
[1]斯大林. 斯大林选集:上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17.
[4]张纯美,洪静媛.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名句名段类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529.
[5]列宁. 列宁选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 列宁选集:第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 列宁全集:第35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07.
[8]列宁. 列宁全集:第3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89-290.
[9]列宁. 列宁全集:第40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28.
[10]列宁. 列宁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