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净,周 帅
(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产业空心化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比重快速下降,以金融保险服务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和房地产业比重快速上升,同时该地区新兴制造产业的发展不能弥补这一空缺,进而导致该地经济全面衰落的现象。产业空心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调整期遇到的问题,通常伴随着对外的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发生。美国曾受到产业空心化严重不利影响。本文结合大量的历史统计数据,全面分析美国产业空心化的过程,为我国制定有效防范产业空心化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美国产业空心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的萌芽期。关键事件:战后美国经济和技术绝对领先地位的确立。在这一时期,美国在确立全球经济和技术的绝对领先地位后,在国内集中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西欧各国和日本转移,大大促进了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战后经济恢复。此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恢复,劳动力成本上升,美国便开始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开始执行出口导向战略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转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1年的第一个推进期(下文中以推进期Ⅰ来表示)。关键事件:欧共体的成立。在这一时期,一方面,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第一阶段达到高潮,美国开始将产业的发展方向从化工、汽车、电机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向着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医疗技术、基因技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调整,另一方面,欧共体成立以后,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取消,同时开始对非成员国实行共同关税,为了绕开这一限制,美国开始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向欧洲大举进行直接投资。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美国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开始对欧洲转移,这直接带动了欧洲国家这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对美国本土的产业造成了影响。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00年的潜伏期,也可看作是推进期的一个特殊阶段(下文中以推进期Ⅱ来表示)。关键事件:里根总统上台。一方面,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受到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持续贬值的影响,美国出现了“滞涨”的局面。里根总统上台后,为了应对这一局面,美国的货币政策开始收紧,使美元利率居高不下。美元在高利率的支持下暴涨,高利率推动了这一时期美元的升值,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下降,这也加速了美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进程。另一方面,在这一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了全新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美国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确立了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为发展重点,与此同时,开始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也向外转移,从对制造业的影响看,美国的产业空心化仍在发展。随着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美国出现了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宏观经济指标大幅好转,部分学者据此认为美国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已经得到缓和,甚至已经消失。不过在这一时期,出于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发展的目的,美国也逐渐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此举带来了以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这一时期美国实际上仍有所推进而表面上又有所缓和的产业空心化,笔者认为,用“潜伏”阶段来形容最为合适。
第四阶段,2001至2006年的再推进期(下文中以推进期Ⅲ来表示)。关键事件:互联网泡沫经济的破灭。互联网经济的景气带来了美国经济一段时期的繁荣,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信息产业。随着过量资金的进入,信息产业逐渐达到饱和,盈利率开始大幅下降,资金开始出逃,到了21世纪初,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美国经济随之下滑。为了重振经济,美联储开始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信息产业转入低迷的时候,此举结果是大量资金涌入了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业,进一步加快了这些产业的高速膨胀。在这一时期,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业虽然暂时支撑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美国制造业各项指标仍在进一步恶化,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下滑,虚拟经济的不断膨胀,二者的对比日益失衡,为经济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第五阶段,2007至2009年的爆发期。关键事件:次贷危机。从2007年开始全面爆发的次贷危机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遭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全面迅速恶化,而一度被美国忽视的产业空心化问题,无疑是导致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次危机促使美国开始反思自己的产业政策,重新开始再工业化。
(1)初步发展阶段。1967年7月,随着《布鲁塞尔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加快。前文中已经提到,欧共体对非成员国实行共同关税,这对当时欧共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出于逃避关税壁垒的需要,美国以直接投资的方式把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西欧各国,最终对本土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停滞阶段。从1974年到1984年,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导致石油价格大涨,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陷入衰退。各国为了自身利益均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欧共体原定的在这一时期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计划也成为泡影,与此同时,世界上其他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也十分缓慢。
(3)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以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区域经济一体化速度开始明显加快。1985年欧共体通过了建立统一市场的白皮书,1992年统一市场正式建成,1993年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对世界其他地区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1994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宣告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02年正式启动,到2010年进一步升级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美洲、非洲也在积极推进各自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
由于美元的特殊性,笔者采用世界银行的有效汇率指数来表示美元的汇率。图1反映了美元从1973年到2010年的走势,纵坐标代表世界银行统计的每年的平均有效汇率指数,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图1 1973—2010年美元有效汇率指数走势
美元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汇率走势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1)20世纪70年代的贬值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两年里,美元连续大幅贬值。随后的1975和1976年,美元汇率相对稳定,但仍然稳中有降,从1977年开始,美元对所有主要货币汇率又开始一路大幅度下滑,到1980年前后达到阶段性的最低点。
(2)1981—1985年的升值期。上文中已经提到,这一时期美国政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强势美元政策造成了美国国内利率高涨,推动了这一时期美元大幅升值,也造成了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减弱,加快了对外的产业转移。
(3)1985—1995年的贬值期。上一时期美元升值损害了美国本土的制造业,经常项目贸易赤字快速增加,在国内大企业家的压力下,美国的美元政策再次发生转变。1985年,美、日、英、法、联邦德国五国达成了广场协议之后,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集体抛售美元,带动了市场投资者跟风抛售,成功使得美元开始了持续的大幅度贬值,从而进入了10年的贬值周期[1]。
(4)1995—2001年的升值期。事情总是具有两面性,大幅的贬值影响到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元和美元资产开始受到市场冷落,各国政府开始大幅减持美元储备,增持德国马克和日元等货币。为了维持美国金融霸主的地位,美国重拾强势美元政策,在1995年对美元汇率进行了4次大规模干预,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持续走强,于是美元止跌回稳,又进入了升值周期。
(5)2002—2010年的贬值期。这一时期美元的贬值与美元在1985—1995年的贬值原因类似,美元的升值再次带来了制造业竞争力受损、经常项目贸易赤字大幅增加的副作用,美国再次改变了汇率政策取向,美元进入了近10年的贬值周期[2]。
可以看出,在美国产业空心化推进期Ⅱ的前期和后期,美元汇率出现了两个升值期,减弱了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推动了这一时期美国空心化的发展。但在其他时期,美元主要处于贬值阶段,汇率因素对美国的制造业的损害可以忽略。
1960年前后,亚洲四小龙开始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美国开始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过了2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后,逐步步入了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劳动力成本上升,而此时中国开始学习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推行类似的出口导向型战略,美国在推进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便开始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而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向成为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亚洲四小龙转移。同样,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在快速上升,美国便开始把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从次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中国转移,又进一步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亚洲发展中国家。这一转移过程符合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要求,但同时也推进了美国国内制造业空心化的进程。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在分批次地开始发展,在时间上连成一片,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也是在持续性进行。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先是进入了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一阶段的发展高潮期,然后进入了全新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第二阶段。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美国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开始重点发展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加快信息产业发展。1992年美国颁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从政策上明确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1994年8月,白宫发布了科技白皮书,大幅增加对信息产业的研发投资。1996和1998年,美国又连续推动WTO部长会议通过对信息产品免除关税的协议。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美国的信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采取放松金融管制的政策,最初目的是增加金融服务业的活力,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配套的服务和资金的支持。1983年,美国政府开始默许金融业将亏损资产从资产负债表移开,带来了银行表外资产的持续扩张。2000年,又通过了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免除了对金融衍生品的管制,又带来了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发展。到了2004年,又废除了“投资银行应保持债务与净资产比率不得超过12∶1”的“债务/净资产规则”,允许投资银行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自行抉择,给予银行以更大的自主权。这一系列措施使得金融保险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初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足够的支持作用,但也使得虚拟经济不断膨胀,与日益萎缩的实体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
一般认为,产业空心化主要是由国内产业的对外转移导致的,而因为对外直接投资正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对外直接投资是导致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的根本原因。对此,笔者有两点看法:其一,对外直接投资确实是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在考虑这一因素的同时,自然也要考虑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因为如果外国对本国直接投资与本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数额上差距不大,国外转入产业就能弥补从国内转出产业的空缺,大大缓和产业空心化问题。其二,除了国际产业转移之外,本国国内的产业升级也是引起产业空心化的重要原因。
(1)从国际产业转移角度来看,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外国对美直接投资流量存在着阶段性不均衡,是导致产业空心化在美国出现阶段性发展的重要原因。
下文采用FDI流出流量表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FDI流入流量表示外国对美直接投资流量,来分析美国产业空心化的推进期和爆发期的不同阶段。图2~图4分别为美国1970—1980年(产业空心化推进期Ⅰ)、1981—2000年(产业空心化推进期Ⅱ,即潜伏期)、2001—2010年(产业空心化推进期Ⅲ,即爆发期)的FDI流入流出流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发会议。
图2 1970—1980年美国FDI流入流出流量
由图2可知,1970至1980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基本保持总体大幅上升的势头,而同期外国对美直接投资虽也有上升,但与对外直接投资相比差距巨大,对外转出产业的空缺在投资数量上完全不能被对内转入产业所弥补。
图3 1981—2000年美国FDI流入流出流量
由图3可知,1981至2000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仍在保持大幅上升,而在同期,外国对美直接投资也在大幅上升,且上升幅度远超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年份外国对美直接投资要超过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转出产业的空缺在投资流量上已经完全可以被对内转入产业所弥补。
由图4可知,这一时期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明显高于外国对美直接投资,使得美国这一时期对外转出产业的空缺在投资流量上也没有完全被转入产业所弥补。
图4 2001—2010年美国FDI流入流出流量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外国对美直接投资流量之间存在着阶段性的不均衡,是美国产业空心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阶段性的重要原因。当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远超外国对美直接投资时,美国产业空心化便有较明显的推进,反之则不然。
但是,在这40年时间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外国对美直接投资流量的总额差距并不大,若只考虑产业转移因素,则美国在这40年里转入的产业应该能够基本弥补产业转出形成的空缺,产业空心化总体也应该是基本没有发展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于是,这就要从别的角度来另行考虑。
(2)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角度来看,美国采取了过度积极的产业升级政策,忽视制造业的重要性,是美国出现产业空心化的主要原因。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国出现了一种论调,认为美国已经进入了引领全球发展的后工业时代,美国的大部分企业家、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对此均深信不疑,于是美国开始不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高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发展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发展了金融保险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与此同时,把第二产业的核心——制造业加速向国外转移。但是,毫不夸张地说,制造业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一,只有制造业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其二,作为从物质性生产部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性生产部门,服务业是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无法单独存在。其三,要保证一个大国的经济独立,尽可能降低对别国的依赖,需要让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保持一定的规模。然而美国却严重忽视制造业的作用,放任其对外转移。从1970年到2010年,以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所占GDP份额从41.3%下降到了19.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所占GDP的比重从27%下降到12.6%。而以金融保险服务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所占比重从10.4%上升到20.7%,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已经呈现倒挂之势,当虚拟经济的产出膨胀到一定程度,与实体经济产出比例失衡时,就要对经济形成严重影响[4]。
于是,刚才的问题便得到了解决。尽管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流量在40年间总体上基本弥补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但美国国内的产业结构在美国的产业升级政策指导下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弥补缺口的产业相当一部分是膨胀的虚拟经济,所以产业结构升级的过度激进,造就了美国的产业空心化。
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的主要有利影响,就是促进了美国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经济景气。相比于20世纪70年代,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经济的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等宏观指标普遍得到改善,特别是到90年代出现了经济增长率稳定、失业率和通胀率双低的局面,走出了长期的“滞涨”。图5~图7分别为1973—2000年美国GDP增长率(以2005年不变价美元计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图5 1973—2000年美国GDP增长率变化
从图5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除1990年和1991年外,美国的GDP基本保持平稳增长,增长率维持在4%左右,比起大幅波动的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有了一定的改善。
从图6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图6 1973—2000年美国失业率变化
美国的失业率总体趋势是大幅下降,特别是在1992年以后出现了持续稳定的下降,到2000年降低到了近些年间的最低值4.0%。
图7 1973—200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变化
从图7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相比较于长期维持在5%以上甚至超过10%的70年代,美国的通胀率大幅下降,到90年代中后期已经下降到了平均值低于3%的水平。
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其一,直接影响,即降低了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随着制造业的加速对外转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所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到2009年已经下降到12.3%。随着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在201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被中国超越,失去了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位置,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也在持续下降。在德勤全球制造业小组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推出的全球2013年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位居中国、德国之后,仅排在世界第三。
其二,重要影响,即导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持续扩大。随着美国国内制造业的萎缩,美国对商品的消费越来越依赖于进口,造成了美国经常项目的收支状况持续恶化。图8为1976—2006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图8 1976—2006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
从图8可以看出,美国的经常项目自从1976年以后均出现逆差,而且在总体上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到2006年时达到了峰值7710亿美元。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输出了大量美元,增加了出口国的外汇储备,而出口国用这些美元购买美国政府和企业发行的债券,也给美国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其三则是最主要的影响,即推高了美国的股市和房市,先后导致了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和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首先,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带来互联网经济景气,在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许多主营业务非信息产业的公司跟风投资,造成了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表现在股市里,就是投资者跟风疯狂购买科技股。这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带来了股市的暴涨。图9为1971—2010年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走势,数据来源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如图9所示,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1995年初的780点到2000年历史最高5048.6点,5年的涨幅达到了547%。然而,此时信息产业盈利的空间日趋减小。一方面信息产业找不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大量资金继续涌入,催生了越来越大的网络经济泡沫[5]。最后,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的盈利纷纷开始大幅下滑,资金开始大量外逃,造成了股市的暴跌。到2002年9月,纳斯达克指数跌至1172点,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跌幅接近80%,超过4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值就此蒸发,网络经济泡沫彻底破灭。
图9 1971—2010年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走势
网络经济破灭后,美国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为了重振经济,美国开始降低利率,希望提升投资需求。但制造业总体已经大幅对外转移,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陷入低迷,美国经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资金大量涌入了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以金融保险服务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在重新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导致了金融衍生品泛滥和房地产市场虚高的虚拟经济泡沫。图10为1988—2014年美国房价指数走势,数据来源于标准普尔Case-Shiller美国房价指数。
图10 1988—2014年美国房价指数走势
由图10可以看出,在2000年之前美国的房价指数增幅较为平缓,10年时间里总增幅约为50%。到了2000年之后,随着资金的大量进入,房价开始加速上涨,到2006年,短短6年时间增幅接近100%。好景不长,随着美国联邦基金委员会开始多次提息,购房者的房贷负担迅速增加,从2007年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由盛转衰。随着住房价格下跌,通过房屋抵押获得融资开始变得困难,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率先受到影响,接着迅速波及其他金融机构,美国长期放松金融管制而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终于爆发。次贷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经济增长率迅速下降,失业率大幅上升。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美国的 GDP增长率分别为 1.7%、-0.3% 和-2.8%,尤其是2008—2009年出现了连续两年的负增长,上次出现这种情况还要追溯到受石油危机影响的1974年和1975年。2007至2009年,美国的失业率从4.6%升至9.3%,逼近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最高值。
次贷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对过度发展第三产业、忽视制造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确立了再工业化的总体发展战略。从2010年开始,奥巴马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美国离岸制造业的回归,发展美国的新型制造业。具体政策如下:
(1)进行税制改革。根据美国过去的税收政策,本土企业纳税适用税率要比离岸企业纳税税率高。新的税收政策规定,留在本土,为当地提供就业的美国企业将享受高额的税收减免,相反,不能为本土提供就业岗位的美国企业将不能享受税收减免。
(2)加强对熟练工人的培训,推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针对美国离岸制造业回归过程中普遍遇到的缺乏熟练工人的问题,美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社区职业培训中心,推广由制造业企业和社区职业培训中心合作培训工人的模式。另一方面,鉴于美国政府在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奥巴马一方面敦促各州在财政投入方面更多地向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倾斜,另一方面呼吁大学和职业学院降低学费,让学生能更容易地得到更好的职业教育。
(3)扶持高科技公司和中小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由于高科技公司和中小企业在创造本土就业岗位和推进技术创新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奥巴马提出,对于高科技公司和中小企业要扩大税收减免,对于这些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创新要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4)重新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多年以来,与制造业一样,美国的建筑业也在持续衰退,导致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仅道路、桥梁、电网严重老化,高速宽带网速也已经大幅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本土企业的发展。为此,奥巴马签署行政命令,彻底废除了一些早已不符合发展要求、阻碍工程建设的“红头文件”,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重振美国的建筑业。
(5)发展清洁能源工业。奥巴马认为,美国需要摆脱对石油等能源的依赖,发展更为清洁、便宜的能源,并以此为契机为本土提供更多新的工作机会。为此,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措施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一方面,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和太阳能产业。美国具有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天然气能源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远远低于石油工业,而太阳能资源对环境基本是零污染。预计到2020年底,天然气产业可以为美国本土提供60万个工作岗位,而太阳能产业将为美国本土提供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大大缓解美国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取消对石油工业的补贴,转而为清洁能源产业提供更高的补贴,同时帮助美国制造业企业改造厂房,更新设备,换用更便宜的新型清洁能源,减轻污染的同时,节省美国制造业企业的能源成本。
(6)推进出口,促进外国对美国商品开放市场。2010年,奥巴马提出了扩大美国商品对外出口的设想,计划在5年内将美国的商品出口翻倍。在2012年,奥巴马再次强调,贸易伙伴要按规则行事,不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为了调查其他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美国政府还专门建立了一个贸易强制执行部门[6]。
实行再工业化战略之后,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所占GDP的比重由2009年的12.3%上升到了2013年的13.2%,美国GDP增长率也从2009年的-2.8%恢复到了2013年的2.2%,失业率从2009年的9.3%逐步下降到了2012年的7.4%。目前来看,美国的再工业化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效果,使得美国的制造业和部分宏观经济指标有了一定的好转,但由于实施的时间不长,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借鉴美国产业空心化的经验教训,我国要注意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同时注意对外的产业转移,注意控制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在进行产业升级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避免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片面认识而盲目发展第三产业,忽视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对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1]丁志杰.美元政策长镜头[EB/OL].[2015-03-07].http://www.docin.com/p-386595907.htm.
[2]王国红.美国金融危机、金融管制与管制俘获[J].武汉金融,2010(4):17-20.
[3]沈四宝.美国、日本和欧盟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比较研究——兼论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07(2):54-61.
[4]魏作磊.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J].改革,2003(4):117-121.
[5]吴国强,张仁玉.剖析美国互联网泡沫经济[J].商品与质量,2011(6):25.
[6]张建新,赵星玄.美国“再产业化”的影响与对策[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4(2):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