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强,刘转玲
(运城学院 思政部, 山西 运城 044000)
案例式专题教学法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思考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张建强,刘转玲
(运城学院 思政部, 山西 运城 044000)
案例式专题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为基础,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探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整合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取得实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式专题教学法;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称“原理”)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只有采取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达到改造人和影响人的目的。案例式专题教学法就是以理论与实际的情景为基础,以培养当代大学生能够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更能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教学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现阶段,很多高等院校都改革了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但原理课的教学基本还是教师按章节进行教学,以课堂作为教学中心,使用“一言堂”的方式。然而,“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有效完成“原理”课的教学任务,还影响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第一,传统的“原理”课教学理念基本上是教师根据教材,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部分教师甚至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单向灌输作为学生掌握理论的主要方式,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缺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参与的途径。这不仅不符合教学规律,还抑制了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师生难以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第二,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程序化。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师生互动趋于模式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学过程趋于程序化:回顾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布置作业。“原理”课的教学活动基本是按现成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和教案进行操作完成。这种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学内容的灌输,导致了教学情景的缺失。在信息通畅、各种文化碰撞和融合的现代社会,脱离客观情景的教育方法会受到现代大学生较为强烈的反感,导致其效果适得其反。
最后,传统模式的教学内容过分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以及严密性,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征;重视学科的学术性经典内容,忽视了知识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联系;课程内容相对滞后,当代科学发展成果没有体现出来;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了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注意学生的情感、心理需要和个性的发展,误读了“原理”课的教学目标。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原理”课教学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是与时代的发展要求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仍然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探索多种教学方式以增强实效性的问题。”[2]而“案例式专题教学”是一种把案例教学和专题教学互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原理”教学中,就是以本课程教材为基础,把教学的中心内容及其构成部分依照内在逻辑规律构成一个个专题,再以专题教学为中心,结合案例教学,同时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案例式专题教学法有很多以单纯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
首先,案例式专题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为基础,符合新形势对提高“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要求。时代的发展催生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出发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潜能,全方面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让学生成才。“原理”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案例式专题教学法中,虽然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者,但这种模式让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让学生清楚了解到“原理”课堂的真正意义就是研究对自己人生起着重要作用的问题与热点时,他们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起来,学习才会变被动为主动。
其次,案例式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探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和提高“原理”课实际效果的根本目的相符合。“马克思已经去世了100多年,到底改变了什么,在改变之后,怎样认识它和发展它,认识不清。我们不能要求马克思为几百年之后所遇到的问题提供解答。列宁也不能解答他去世50年、100年之后所遇到的问题。我们说的真正的马列主义需要依据现在的真实情况,对马列主义认识、发展和继承!”[3]“原理”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原理。在新时期,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对国家和社会也很关心,但他们较为反感说教式的授课方式,更愿意接受那些包含着大量典型具体事例、具有说服力、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能处理现实问题的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案例式专题教学法不是理论加上案例的教学方式,更不是指现成的理论对实践的解释,而是指对现实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用科学方法去分析和处理,用实践对理论进行验证。“人获取知识,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它是什么,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知识来接受,而是作为一个实践来经历。”[4]因此,只有当案例能够紧贴现实和学生实际时,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变教育为自育,学生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取向和社会取向,能够依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人生思考,提升自己的实践以及理论水平,使“原理”课的实践性加强。
再次,案例式专题教学法为整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原理”课的时效性提供了途径。要提升“原理”课的时效性,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原理”的传统教学方式通常会过分注重教,忽略了学,灌输有余,启发不足;理论的内容过多,对于实际问题的处理关注不够,时效性不强。案例式专题教学法以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案例式、辩论式、启发式以及疏导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能让抽象的理论以较为生动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和学生互动较少,而案例式专题教学法使用图文结合、声像结合、动静结合的多媒体模式,营造出鲜活的学习情境。教师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疑问和思想情况,学生可以在师生互动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内涵,让课堂教学拥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教学内容的重组与融合
案例式专题教学的重点是要设计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式通常是依照教育部门的教学大纲以及内容系统式地进行教学,尽量全方位、正确地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较多,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结果一般是教师重点讲解原理本身和抽象的理论,再加上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较少,学生很难在课堂上体会到“原理”课的指导作用。因此,需要对学习内容重新进行设计和选择。
第一步:以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相结合作为基础进行专题设计。“原理”课的总目标是利用学习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马克思基本原理,清楚认识到它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让学生在实践中使用马克思主义对各社会种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和认识,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所以,案例式专题教学法在设计教学内容上必须紧紧围绕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中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线展开。在内容设计上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要突出它对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第二步: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有目的性,设计教学内容的切入点须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片面强调案例教学而忽视理论教育教学显然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5]第一,教学总目标要明确,优化整体方案。第二,教学内容要有广度,观念要跟得上时代潮流。第三,知识量较为丰富,而且视野面比较开阔。第四,要有重点,详略合适,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实际效果。只有理论结合实际,有目的地让专题讲授和分析讨论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案例式专题教学的目的性、实效性和现实性,帮助学生处理最关注的身边难点和热点问题。
第三步: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把重难点突出出来,同时结合社会热点,依据教学基本内容进行组织材料、设计案例专题。在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时,须注意理论层次要比教材更深入,更接近现实,使社会实践和学生思想相结合起来;应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选取比较新鲜、对学生有较大启发作用的实际问题;选择的专题要有价值,内容较为丰富,这样才能使教学重点得到学生关注,引起他们在思想上的共鸣,为他们提供更为广泛的思考空间。
(二)案例式专题教学的流程
教学内容设计完成之后,要制定教学规划,选择、安排教师授课。除此之外,还要关注重点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实际效果。“群众一旦掌握理论,会壮大物质力量,人只要能被理论说服,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在这个流程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不仅要紧紧围绕专题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而且还要紧贴专题选择、研究和处理的主要理论和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应根据授课对象选择师生互动的动态教学方式,例如辩论式、讨论式以及问题式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将传统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的教学,完成教和学的有效结合。但需注意的是,思政课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导向性,教学结论的处理不同于其他课程,不能多元化。“点评和结论环节在思政课案例教学中最为关键”[7],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能简单援用其他课程案例教学的模式,而是要结合“原理”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地改善教学实际效果。
(三)教学效果的考评机制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案例式教学效果的保障措施为评价、追踪和反馈。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所有教学内容结束之后,让学生针对整个教学过程、专题设计和授课教师的水平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二是对学生追踪调查。课程组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反馈,研究哪些内容有启发性、有意义和新颖的,哪些还存在问题,以此为据进行整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改进专题教学提供基础。三是利用学生对教师的评课、教学指导组和专家的听课情况进行反馈,从而完善案例式专题教学法。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孟宪东.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水平—浅议哲学教学中引入案例专题研讨课的意义与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10).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5] 马立国,王艳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限制性因素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4).
[6]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席书旗.案例教学方法初探—以“思政课”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2(9).
【责任编辑 马 牛】
2015-03-21
张建强(1978-),男,山西阳泉人,运城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G642
A
1008-8008(2015)03-00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