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成文及其学术价值
柯镇昌
(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摘要:所谓成文就是能够单独成篇的文章。《战国策》中保留的大量成文,不但具有深邃的政治思想和史料价值,在文学上也很有特色,是战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战国策》成文的文体类别比较多,其中以说体为主,另有诏令类、奏议类、书牍类、盟誓载文、祝辞、占辞等,是研究早期文体的重要模本。古人常贬《战国策》内质而赞其行文,多是针对其成文。《战国策》成文的辑录有利于对战国文学地理学作出更为准确的勾画和描绘。《战国策》兼具史书与子书的性质,使《战国策》成文在史学、政治学、军事学、社会学、语言学诸领域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战国策》;文学;成文;文体;文学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I207.6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4年)规划一般项目“战国散文文体研究”(14WX10);上海市本级学科建设项目“先秦文系年注析与传统文化流变研究”(A.13-0102-12-001)。
作者简介:柯镇昌(1974—),男,江西瑞昌人,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doi: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1.013
我们习惯于将先秦散文分为叙事散文和说理散文两大类,其中叙事散文亦即史传散文,以《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为代表;说理散文亦称诸子散文,以《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为代表。在先秦叙事散文中,保存有许多早期散文作品,这些作品以成文的形式出现,不但蕴含着深邃的政治思想,在文学上也很有特色。相较于《左传》和《国语》,《战国策》中保留的成文数量最多,在文学写作上也更显成熟。这些成文大多创作于战国时期,是研究战国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的重要材料。笔者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对该书著录的成文进行了辑录、注释和系年,并对文章的作者生平作了简要考证,涉及的文章达658篇,作者246名(不包含佚名者),全书共62万字,已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7月)。本文将在对《战国策》成文进行辑录和整理的基础上,对这些文章的文学特征和学术价值作一尝试性探寻。
一、《战国策》成文创作与后世辑录
所谓成文,就是能够单独成篇的文章。文章能够单独成篇,首先要能够传达较为完整的意义,其次要具备相对完整的篇章结构。在《左传》、《国语》、《战国策》以及《史记》、《汉书》等后世史传中都著录了大量的成文,本文主要以《战国策》中保存的成文作为论述的对象。严格地说,《战国策》中保留的成文在体制上存在着一定的残缺性,未必都如后来文章那般篇幅完整,其中原因与《战国策》的创作密切相关。
汉刘向《战国策书录》云: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字者多。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1]
由上可知,《战国策》是刘向将多种本子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其中使用的材料有两种:一是中书本号,具体包括《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二是国别者八篇。刘向是该书的编者,但不是实际的创作者。司马迁撰《史记》,在书写战国历史时大量抄录了《战国策》中的内容,可见《战国策》中的文字早在司马迁时期就已经很流行,只是没有合为一册而已。
关于《战国策》的真正作者,前人有过不少论述。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亦设史官来记录君臣朝会等场合中的言语行事……这些职掌‘君举必书’的诸侯国史官们,在策士向君王进言、与君王论争、或应对君王垂问时,将策士们的言辞记录下来。于是,那些‘面陈说辞’便以书面形式被保存了下来。”同时他还认为其中不少篇章为张仪、苏秦或范雎的门客、弟子所记[2]。胡如虹《战国策研究》认为,《战国策》的作者包括纵横家本人及其门徒弟子、一般的游说辩士和史官[3]。战国时期士阶层突起,以游说为务的策谋之士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战国策士为了使自己的游说获得成功,在游说之前必然要对自己的游说辞作一番策划、润色和修饰。又因为我国自古就形成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制度,史官在记载策士的游说经过时,必然要对其游说辞令进行记录,这些辞令大多都构思精致,言辞优美,本身就可视为具有文学色彩的篇什。另外,《战国策》中还保留了各国君臣的许多命令、奏议及书信,他们大多与当时的游说活动相关联,既是研究战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材料,也是战国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战国策》成文的文学价值,并开始有意识地对其进行辑录,著名者有宋真德秀《文章正宗》、明唐顺之《文编》、明梅鼎祚《皇霸文纪》、贺复徵《文章辨体汇选》、冯琦等《经济类编》、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孙星衍《续古文苑》、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等。其中真德秀《文章正宗》二十卷,将选文分为“辞命”“议论”“叙事”“诗歌”四大类。该书卷六“议论类”著录的《战国策》文章包括:《王斗对齐宣王》《鲁仲连遗燕将书》《庄辛论幸臣亡国》《触龙请长安君为质》《魏牟对赵王》《赵客论建信君》《鲁君论酒味色能亡国》七篇。但该书著录并非仅限于说辞,而是将原书中的记事之辞原样搬入,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文辑录。另如明唐顺之《文编》亦如此。
明梅鼎祚编《皇霸文纪》十三卷,卷八录黄歇《上秦昭王书》、荀况《谢春申君书》,卷九录乐毅《报燕王书》、燕王喜《遗乐间书》、无名氏《献燕王哙书》、苏代《自宋遗昭王书》《自齐献昭王书》,卷十录苏厉《上惠文王书》、谅毅《为赵献秦昭王书》、无名氏《为齐献孝成王书》、范痤《献安厘王书》《遗信陵君书》、齐湣王《谢孟尝君书》、鲁仲连《遗燕将书》,卷十二录苏代《为齐献穰侯魏冉书》《献秦昭王书》,卷十三《左国国策篇》录《或谓秦武王策》、《或说秦昭王策》、《苏秦说齐闵王策》、《或谓武灵王策》、《苏代为信安君说秦王策》、《须贾为魏谓穰侯策》、《朱巳说魏安厘王亲秦策》、《或谓安厘王策》、《苏代约燕昭王策》,共计26篇。与《文章正宗》不同,《皇霸文纪》编文时只著录《战国策》中的记言部分(如辞令、上书等),而交代故事背景的记事部分则以己语概括,并用小字为附注形式出现。后来清人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文》,著录乐毅《献书报燕王》、苏秦《上书说秦惠王》、范雎《献书昭王》等文章,同样只录成文而不著记事之辞。
我们的问题是,仅录记言之辞而忽视记事之语,这些记言之辞是否可以独立成篇?当然,并非《战国策》中的所有记言之辞都可以视为成文。首先,这些记言之辞多为后人追记,在追记的过程中难免有残缺、改易、删略等现象;其次,许多游说之辞本身较为简易,仅为片言只语,或断断续续,或对问相隔,难以成篇;再次,许多说辞须有赖于记事之辞,方能展示其中奇妙之趣,仅将说辞抽出来单独成篇,使之脱离语言环境,不禁索然寡味,如触龙之说赵太后便是例证。但是,能够单独成篇的记言之辞在《战国策》中并不少见,实际上,《战国策》一书中保存了大量的意义完整、体制完备的文章,这些文章或纵横捭阖,气势宏伟,或曲折幽通,构思新奇,展现出较高的文学水平,是我们战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二、《战国策》成文的文体类别
在对《战国策》成文进行辑录时,必然要考虑到这些成文在文体上的区别。真德秀《文章正宗》将所选《战国策》文划归为“议论类”,有过于简单之嫌,这与他选文不多有着重要关系。仔细考察可以发现,《战国策》成文的文体类别比较多,其中以说体为主,属于诏令类、奏议类、书牍类等文体的文章也不少见。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说者,悦也。”[4]222刘勰在强调说体与“喜悦”相关的同时,还特别赞美了战国游说辩士的杰出代表苏秦和张仪的功绩和智慧,认为说体一方面要符合“义贞”、“忠信”,做到“披肝胆以献主”;另一方面,又要善用时利,文辞飞敏。詹瑛《文心雕龙义证》指出:“‘说’在此为游说,与后世所谓‘论说文’之说是有区别的。”[5]褚斌杰也说:“显然,这里是把‘说’,看做是策士进说献谋的所谓‘游说’之辞的。”[6]《战国策》以记录战国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主要内容,游说辞就成为了该书记言之辞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战国策》中的大部分成文在文体属性上属于说体。例如《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章:“……(颜斶)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从齐王“有说乎”一句可以看出,颜斶所作说辞属于一篇说,应是颜斶与齐王的共识。“说”在这里应是名词,属于文体之范畴。先秦文献中类似的求“说”之例还有很多,兹不赘引。[7]
诏令类文章为上级(主体为周王、诸侯国君、后及卿大夫等)对下级发布或下达的行政性文书,包括命令、律令和檄文等。命令体文依据功能不同可以区分为策命、旨令、知照三种。《周礼·春官宗伯·内史》:“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8]820如《战国策·赵策二》载赵武灵王《与周绍之命》就是一篇“策命”(或作“册命”),文章包含任命的原委、宣布任命、提出任职要求三部分,体制完备,文风清雅,应是一篇较为成熟的授职文书。与之相比,《战国策·魏策一》著录魏文侯对西门豹所作《魏文侯之命》妙用譬喻,更显生趣。旨令式命令体是要求下属臣民做某具体事务的文章;知照式命令体是向下属臣民宣布某项决策的文章,重在告知而无实际号令。这两种文章在《战国策》中更为多见。律令体文是指君王等行政者下属臣民发布的具有禁止、约束功能的行政文书,这类文章于《战国策》中也有不少,如《战国策·齐策四》:“昔者,秦攻齐,令曰:‘敢有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这里著录了两条命令,文章虽短,但都包含了律令体的“针对对象”和“奖惩尺度”两大要素。“檄”本指没有枝丫的树木。《尔雅·释木》:“无枝为檄。”[8]2638无枝之木直插云天,形若利矛,故可引申为声讨敌人的言辞,亦即军旅出征前的声讨文书,有声讨、征召、晓谕的功能。《战国策·楚策二》“楚襄王为太子之时”章载齐国攻楚,楚襄王求救于秦,齐兵未出境,秦军大出,并作檄文以达于齐:“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读后大惧,忙向秦求和。这篇檄文声势夺人,结语通牒简洁有力,可谓深得檄体本色,声讨、晓谕功能毕现无遗。不过根据《史记·楚世家》可知,该章故事纯属虚构,则本檄文应属战国后期纵横家所拟作。尽管本文未以“檄”名篇,然究其实,依旧不失为檄文中之佳作。不过类似的作品于《战国策》乃至现存战国文献中都已少见。
奏议类文体在战国时期统称“上书”。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篇》:“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王,皆称上书。秦初定制,改书曰奏。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4]262尽管对奏议类文章的分类发生在秦汉,其论谏、议政、对答、谢恩、弹劾、陈请等功能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在《战国策》成文中就出现了不少类似于后世谏(论谏为主)、议(议政为主)、对(对答为主)、表(陈请为主)的文章,堪称后世“奏议类”文体的早期形态。王逸《楚辞·七谏序》云:“谏者,正也,谓陈法度以谏正君也。”[9]谏体文是指下级对上级(多为君王)所作的规劝之文,旨在匡正上级的错误言行或思想。《战国策》成文中的谏体文有很多,《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章载《邹忌讽齐王纳谏》之文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另如《齐策六》)“貂勃常恶田单”章载貂勃《谏齐襄王不宜曰单》、《楚策三》“楚王逐张仪于魏”章载陈轸《谏楚怀王勿逐张仪于魏》也都是早期谏体文中的佳作。议体文是指臣民在君王咨政时陈述主张以资行政参考的文章,有“奏议”、“驳议”之分。《战国策·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章载张仪《首伐韩议》和司马错的驳议,《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闲居”章载公子成《上赵武灵王胡服议》等都是战国时期议体文中的名篇。对体是臣民应君王所问而作的文章,《战国策·楚策一》“威王问于莫敖子华”章载莫敖子华应楚威王所问而作《忧社稷者对》,篇幅宏大,词采激烈,篇末暗含讽谏,文法上与大赋神形兼似,可视为汉代大赋之先声。表体是臣民向君主进言以陈述衷情、表达见解或请求的文章。表体与谏体的区别在于谏体是在君主有过失之时的劝止之辞;表体则不然。表体与议体的区别在于议体是在君王咨政时的敷奏之文,表体则多属主动进言。《战国策·燕策一》“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章载苏秦《上燕昭王表》情理并茂,可视是《战国策》成文中表体的代表作。
书牍类文体古时又称“尺牍”、“启”、“笺”、“帖”、“札”、“函”等,既包括平辈之间的往来书信,也包括上下级间非公文性质的书牍。这样的文章在《战国策》成文中也有很多,如《齐策六》“燕攻齐取七十余城”章载鲁仲连《遗燕将书》、《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载乐毅《报燕王书》等都是其中的名篇,两文言辞优美,情理俱佳,文思不拘一格而又兼具了后世书牍讲述对象专一和因事而发的特征。
《战国策》成文中还存在着多种其它文体:
盟约,如《齐策三》“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章载:“齐、卫后世无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就是一篇盟约之辞,《赵策二》“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章也记录了苏秦拟作的一篇盟辞。
誓辞,如《秦策二》“甘茂攻宜阳”章载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甘茂拔宜阳之前日所作《拔宜阳誓》:“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中以韩穷我于外,是无伐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
祝辞,如《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章载赵太后祝辞:“必勿使反。”
占辞,如《宋卫篇》“宋康王之时”章载占辞:“小而生巨,必霸天下。”
总之,《战国策》成文中的文体类别很多,是我们研究早期文体的重要模本。因此,对于这些成文的辑录,必定会有利于我们对早期各种文体的具体形貌作出更为准确的描述。
三、《战国策》成文及其辑录的学术价值
《战国策》成文的学术价值首先体现在文学方面。对于《战国策》的文学价值,古人多有评述,但基本都是一种态度:贬其内质而赞其行文。先秦的书籍,基本都以教化为旨归,而《战国策》是个例外,是以该书的思想内容一直为后人所诟病;但《战国策》中的高超的文学色彩,向来为人所称道。可以北宋李格非《书战国策后》所论为代表:“《战国策》所载,大抵皆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也。其事浅陋不足道,然而人读之,则必乡其说之工而忘共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所以虽不深祖吾圣人之道,而所著书文辞,骎骎乎上薄六经,而下绝来世者,岂数人之力也哉![10]”《战国策》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是以记事之辞追求简洁,而记言之辞文词优美,构思巧妙,往往都具有很高的文学色彩。从李格非的评述中不难看出,他所赞美的正是《战国策》中的精妙说辞,而《战国策》成文正由这些说辞所构成。
《战国策》一书不以道德教化为务,其最大的艺术追求是趣味性,其趣味不是来自幽默或奇妙,基本都以传达“智趣”为宗旨。而传达智趣的基本载体,正是以说辞出现的一篇篇《战国策》成文。追求智趣的艺术理念深刻地影响到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如《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及评书小说等,无不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感叹:“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4]222所论无疑是针对《战国策》中的说辞。构成《战国策》成文的这些说辞在构思上机智灵活,修辞手段丰富多样,文辞优美而富有气势,由此形成的纵横恣肆的艺术风格,同样对于后世的论辩文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将《战国策》成文从原书中辑录出来,令其独立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读者对它们作出更为清晰的文学判断。
通过对《战国策》全书成文的辑录和对各位作者生平的考述,既有依据时间前后的系年编排,又有依据国别的作者归类,有利于我们对战国文学地理学作出更为准确的勾画和描绘。首先,因为《战国策文系年注析》正文依据成文的创作时间进行编排,通过目录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各年中创作的成文数量,同时战国前期、中期、后期的作品数量也一览无余。战国前期(公元前455年—公元前369年)87年间创作的成文很少,仅有32篇;中期(公元前368年—公元前279年)90年创作的成文最丰富,多达381篇;后期(公元前278年—公元前221年)58年的成文有175篇,另拟托之文70篇,故共计245篇。其次,不计拟作之文,《战国策》成文存名的作者多达246人(另有佚名者约90人),主要分布于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中山、卫、晋、鲁、邹诸国。依据国别将各位作者进行归类,就能很容易地获得各国作者和作品的数量。将时间的纵向比较与诸国的横行比较结合起来,既可以发现各个国家内不同时段的文学发展状况,又可以对各国之间在不同时段的文学创作作出清晰的比较。例如周国学者创作的作品共计87篇,前期1篇,后期2篇,而中期却有84篇,不能不令人注意。另外如三晋之间的比较,楚、齐、魏三大文化强国之间的比较,从中都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现。最后,战国时期那些著名的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公孙衍、甘茂等),本身也是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作家,《战国策》成文的辑录,充分展示了这些作家的创作历程,对于研究战国纵横文学意义尤为重要。不可否认,《战国策》成文不能代表所有的战国文学,一是因为这些成文中有的文章文学水平不是很高,有的甚至没有太大的文学价值可言;二是除了这些成文外,还有不少其他的战国作品(如《庄子》、《孟子》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留存于世。但是,相较于两汉,留存至今的战国作品数量确实不多,《战国策》成文在整个现存的战国作品中占有着较大的比例,至少我们无法再找到一本比《战国策》所载成文数量更多的书。由此而言,通过考察《战国策》成文来分析战国文学地理学,应该是大致可行的。
在先秦书籍中,《战国策》可以说是一本比较特别的书,该书兼具了史书与子书的性质,比起其他的书来似乎要更复杂些,由此也使得《战国策》成文的学术价值更为丰富。这些成文蕴含着大量的学术信息,或历史事件的记录,或外交策略的构思,或军事战略的规划,或社会现象的刻画,使得这些文章在史学、政治学、军事学、社会学等其他诸领域同样具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另外,《战国策》语言浅显,意思清楚,其中的成文也多以当时的口语为材料,因此这些文章也是我们研究古代语言的重要材料。
参考文献
[1]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5:11.
[2]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88-90.
[3]胡如虹.战国策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0-13.
[4]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5]詹瑛.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65.
[6]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48.
[7]柯镇昌.从“有说乎”审读先秦“说”体之特征[C]//陈庆元.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9]洪兴祖.楚辞补注[M].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236.
[10]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M].增补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801.
The Value of the Complete Articles in The Strategi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KE Zhen-ch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Jiujinag University, Jiujinag, Jiangxi 332005, China)
Abstract:The Complete Articles here refer to those that can be regarded as individual ones in a book. There are a lot of such articles in The Strategi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which are important in the political,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research on the warring states.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many narrative styles, such as imperial edict, memorandum, correspondence, vow, felicitation, divination, as samples for the study of early literary form. The content of the book is often criticized for its plainess, however, the style is often praised for its beauty. The compilation of these complete articles will be a great help for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iterary geography of the warring states. The book is a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literature, that is equally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history, politics, strategics, sociology, and linguistics.
Keywords:The Strategi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literature; complete articles; style; literary geography
〔责任编辑:赵荣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