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生活取向

2015-02-13 20:35高延春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

高延春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关注民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生活取向

高延春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民生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主体动力因素。依据马克思主义民生需要思想,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具体路径,使广大人民群众真心理解、自愿接受、彻底认同。

[关键词]民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和利益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只有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才能成为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价值追求和实际行动。

一、关注民生需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

早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针对林木盗窃法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认为捡拾枯枝与采集野果是作为丧失土地的农民本能地满足生活的需要,大胆地揭露林木占有者和立法议会对农民残酷剥削的本质。这一场辩论使马克思从“书斋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也促使马克思把经济问题的研究定位于现实生活中与民生需要直接相关的物质利益上,马克思曾说到:“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1]

民生需要是人的需要在生活层面的反映和表达,可以理解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马克思认为,民生需要是人之为人的生存根据和本质力量,是一种天然的内在规定性。民生需要也是人的有意识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因。“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一方面,人的需要具有自然性,是人维持生命存在之必需。“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3]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具有劳动实践性和有意识创造性。“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4]正是在满足民生需要的劳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相互的交往和劳动协作,使民生需要具有了社会性。马克思从民生需要角度,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他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在此马克思深刻揭示出,现实的个人的生存需要是民生需要中最基本的需要,只有满足生存需要,才能维持生命生存,进而推动历史发展,因此,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而生存需要的满足是第一个前提的前提。“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3]当人的第一个需要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得以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因此,民生需要不是只局限于经济生活,而是涵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民生需要不是只指向生存需要,而是包括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民生需要是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它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和提升。

马克思从民生需要入手,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和现实生存条件进行分析,他发现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导致“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3]而资本家享受着不劳而获的富裕生活。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民生需要的实际状况与劳动付出是不相一致的,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民生需要的满足程度越低,劳动异化带来民生需要的异化。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对人的自我异化进行积极的扬弃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时,生产力不断增长,社会的每一成员既能生产社会财富,也能参与分配和管理社会财富,社会“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5]

二、关注民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键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要把一种强大的精神武器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必须让实践主体即人民群众掌握,实现理论的大众化。怎样才能实现?彻底的理论就能掌握人民群众,“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从民生需要角度来看,理论大众化的关键在于掌握民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否掌握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

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人民群众往往是以某种思想理论能否反映自身需要、利益的程度和实现状况为依据,来判断是否接受和认同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中国化和大众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切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事关人民现实生活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7]只要注意并解决一切实际的民生需要问题,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党和自觉接受党的理论。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强调:“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8]生产力的发展是满足民生需要的前提条件,人民收入的增加是实现民生需要的经济保障,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增加人民的收入来满足人民的生活之需,人民群众才能真切地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真心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继续强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标准。十六大以来,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要求,胡锦涛再次指出,“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让全体人民更好地享有发展的成果,使人民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取向。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习近平深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9]这说明了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更好民生需要的深切关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我党提出“中国梦”,在生活向度中,中国梦表现为人民的生活幸福梦。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能紧紧围绕不同历史阶段的民生愿望和利益,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同。

三、关注民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根本途径

1、以民生需要为本是大众化的指导思想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满足他们生存的需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须回归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以民生需要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最为基本的内容和要求。一是要尊重人民群众在实现民生需要中的主体地位。激起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生活的巨大活力,发挥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成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动力之本。二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意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迫切的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之中,维护着自己的根本利益,回应着自己对更加幸福生活的期待,使理论得到大众最大限度的认同。三是把改善民生、实现民生幸福作为考核政府绩效的尺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改善民生质量和提高民生幸福指数。

2、以发展生产力提升民生需要是大众化的可靠基础

人们要生活,就必须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而自然的自在形态并不能满足人的需要,人只能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去改造它,这种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的能力就是生产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过程中,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才能较好地满足民生需求。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出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物质资料和物质产品,为不同层次人民群众满足和享受物质生活需要提供经济保证。二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满足人民群众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供物质保证。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缩短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地增加闲暇时间,为人民群众从事自己喜爱的健身娱乐、欣赏美景,享受艺术等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三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人们既可以在劳动中使自身的生产能力得以提升,使自己的创造智慧得以开发,使自我的内在潜质得以挖掘,使人际间的合作意识得以增强,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3、以全面落实“五位一体”布局实现多样化民生需要是大众化的基本策略

民生需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旧的需要得到满足又产生了新的需要,使民生需要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层次越来越高。满足不同内容、不同水平的民生需要也受到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必须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一是搞好社会主义经济民生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更好地满足人民衣、食、住、用、行等物质需要或经济需要。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民生建设。健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各项民主制度,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等。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民生建设。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权益。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民生建设。积极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文化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五是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基本国策,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满足人类的民生需要。

4、以完善制度共享民生需要是大众化的根本保障

解决民生问题要求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但各方面的社会财富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实到民生需要的满足上,必须依赖于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的完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各项成果,必须健全和完善制度安排。一是完善共享成果的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共享的机会均等化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按照贡献大小共享社会资源的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在基本公共服务的共享制度。二是完善收入分配的制度。不断增加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且高于GDP的增幅,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护合法收,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三是完善利益表达的制度。保障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各个社会群体表达民愿的平等权利,完善利益表达的均衡机制,建立公众意见反馈制度。四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加大向农村、西部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的制度倾斜和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习近平在党委见面会上的讲话[EB/OL].新浪网2012,11,15.

[作者简介]高延春(1970-)女,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马列学院副教授,哲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SXTS04),陕西省2013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13A083)”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0-28

[中图分类号]G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98(2015)06-0003-03

猜你喜欢
大众化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发挥本土优势,更多地往大众化的路线发展 2017香港高级视听展掠影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在国有企业的实践与探索
先进性别文化的凝练与大众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