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高浩明
深度教学,有一个渐进过程
——简述小说《窗》的深度教学历程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高浩明
小说的深度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渐进的过程。2014年11月江苏省特级教师沈庆九在徐州市教学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他从看“窗”和破“窗”两个环节入手,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课堂渐渐走向阅读的深处。
小说的深度阅读,先要从文本内容与情境的“建设”起步。
在这个环节,沈老师是引导学生看“窗”,即看小说《窗》中的情节、人物与情感取向。为了看“窗”,沈老师先让学生完成用一句话概括《窗》的故事情节和主题这一任务。这个阅读题,是让学生通过“窗”,看到作者行文的艺术以及“窗”里的美丽与丑陋、善良与自私,从而为深入的“批判”作铺垫。
当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之后,沈老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窗》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学生们的概括,典型的如下:
1.情节:为了争夺靠“窗”床位,“不靠窗的病人”谋害了另一位“病人”。主题:自私害人。
2.情节:“不靠窗的病人”想得到“靠窗”的病床而见死不救。主题:欲望可怕。
3.情节:为了看窗外美景,“不靠窗的病人”见死不救,最后并没有看到风景。主题:内心平静,才能收获美景。
4.情节:“病人”为获取靠“窗”床位而良心泯灭,他没有看到窗外风景。主题:心地丑陋,灵魂肮脏。
从情节上看,《窗》中的两位重病人在“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的病房里,没有发生肢体上的争斗,也没有发生言语上的冲突。《窗》中,“窗”曾是两个病人共同的财富,窗外的“美景”也为两人共同享有。但“不靠窗的病人”为得到靠窗的病床,宁愿看着“靠窗的病人”死去,结果却没有看到真正的风景。学生对情节的上述概括大体上是正确的。沈老师简单评价“争夺床位”的心理战过程后,便引导学生分析《窗》的主题。
学生归纳了四种主题:“自私”说、“欲望”说、“内心平静”说和“心地”说。这四种主题,《窗》多多少少都涉及了。师生讨论,确定了“心地”说。因为“自私”“欲望”等均可包含在“心地”说里。《窗》中,“靠窗的病人”身患重病,灵魂很高贵。他在奄奄一息时仍然表现出对生活的憧憬、对生命的热爱。他凭残剩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大胆想象了“窗外”的生活美景,在病房里呈现了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生活图景,点燃了奄奄一息的同伴的生命欲望。窗外“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在他眼里却是生活美景、生活乐趣和生命支柱。而“不靠窗的病人”在享受“窗外”美好时,内心自私、阴暗,渴望“占有”那扇窗户。这一扇窗户,照出了美与丑两个灵魂、阳光与阴暗两种态度。当私心膨胀到极点,面对“靠窗的病人”的垂死挣扎,他竟见死不救。而他最终得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可见,学生的答案都有道理。在这场“窗战”中,作者呈现了善恶不同的两个灵魂,也回答了灵魂扭曲的动因——“利益”的争夺、欲望的膨胀和自私自利。
《窗》中只有两个人物:“靠窗的病人”和“不靠窗的病人”。作者在一扇窗口中,让他们演绎了灵魂的善良与丑恶。对两个病人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两个人?按照你的为人理念,思考“不靠窗的病人”应该怎么做,“靠窗的病人”应该怎么做?这是沈老师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在讨论“作者描写两个病人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和他们“应该怎么做”时,沈老师先提示了刻画人物的种种方法,然后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看这个教学片断——
生1:对“靠窗的病人”作者采用虚写的方法。窗外是一堵光秃秃的墙,而他看到的是生机勃勃的生活。
师:这样“光秃秃的一堵墙”,他幻化成五彩斑斓、生动活泼的景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2:心中有风景的人。他想象了热闹的景象,说明他有一颗善良美丽的心。
师:拥有善良美丽的心,无论在什么地方,眼中都有风景。
生3:他“看到”了窗外的生活,说明他热爱生活,渴望活下去。
师:对,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这样想。作者又是怎样写另一位的呢?
生4:对“不靠窗的病人”,作者采用的是实写。在他眼中,窗外就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是实写。
生5:他的心理活动也是实写。“靠窗的病人”的心理是透明的、公开的,而他的心理是阴暗、隐藏的。这样,就形成了虚实结合、一正一反。
师:为什么这样写?
生6:作者写“不靠窗的病人”的心理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人心是怎样转变为丑恶的。
师:其实,扭曲他心灵的事情是什么?
生6:他想“紧换着窗口”。
师:这种“想法”是怎样产生的?
生7:在“靠窗的病人”的描述中,他“看见”了窗外的美景,才生出“想法”:“为什么偏是换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能得到这种机会呢?”
师:你怎样看他的“想法”?
生7:这“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长时间躺着非常难受。
师:他“想法”的实现有个过程,是怎样的过程?
生8:他先是感到惭愧,后来是克制,最终是嫉妒和怨愤,以致“纹丝不动地看着”那个“靠窗的病人”走向死亡。
师:这个“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腻。我们读读——(生读“想法”部分)所以,当“靠窗的病人”垂死挣扎时,他竟然“纹丝不动地看着”,并且心中还在“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这时,他心中升起的是什么?
生(齐):仇恨!
师:“靠窗的病人”并没有对他做出不利的事啊!
生9:因为他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生10:因为他心地阴暗,心里肮脏。
师:所以,他不惜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摆脱心灵的困扰。两个灵魂,一个那么的崇高,一个却如此——卑下(生答)。终于,他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
生(齐):“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读得太好了,再读一遍!(生读)这是为什么呢?
生11:因为他心中没有风景!
师:是的,他心中没有风景!一个灵魂肮脏的人内心怎能有风景呢?培根说,嫉妒者只能用败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己。你觉得“不靠窗的病人”应该怎么做,“靠窗的病人”还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
《窗》中,作者对两个病人的不同写法,是阅读重点。对两位病人,作者虚写与实写巧妙地结合。虚写,耐人寻味;实写,一波三折。可以说,作者的全部心思就隐藏在这写法上。课堂上,沈老师围绕“写法”和他们“应该怎么做”组织富于“批判精神”的对话,以深入作者内心看个究竟。我们从虚实结合与对比映衬入手,层层深入地考问了《窗》中灵魂的美丽与扭曲,学生也渐渐明白了作者内心的“对比动机”:以内心阴暗、卑鄙渺小反衬善良宽厚、阳光伟大。当“不靠窗的病人”用卑鄙揭开了“窗外”之谜时,全班同学齐声地诵读——“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沈老师从学生的诵读中听到了胜利者般的畅快与满足,也感受到作者那强烈的讽刺与批判精神!
看完了“窗”之后,沈老师又设计了破“窗”环节。所谓破“窗”就是把《窗》的情节“瓦解掉”“破坏掉”,以增加对小说情节的鉴赏情趣。朱熹说:“看文字,须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得脱离。”这个破“窗”环节,其实是想通过“破坏”《窗》的情节,来品鉴小说情节设计的艺术。而上述几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此次的“猛滚一番”。讨论了“还应该怎么做”后,沈老师说:“‘无巧不成书’,小说家善于用语言技巧编织生动的故事情节。如果不注意细节处理,比如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道具,故事就会破绽百出。请大家再读小说,只要改动哪个地方,故事就不会发生呢?”我们看学生们是怎样“破”小说情节的——
生1:医院的病房能容下三张病床,有三个人,故事就不会发生。
生2:医院的病房有两个窗户,故事也不会发生。
生3:如果一方的亲人来看望,他问一下“窗外有什么”,谜底就揭开了。
生4:他问一下护士“窗外有什么”,或者向护士提出换床的要求,也可以。
生5:“不靠窗的病人”生出“想法”时,恰好他家人来了,他说明一下,也不会发生。
生6:当他“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查房询问时,发现了他心理的原因,也不会发生。
生7:当同伴“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不靠窗的病人”只要按响电铃就可以了。
生8:“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医护人员敬业一些,故事就不会发生。
……
师:我们对《窗》这篇小说的情节作了种种“破坏性”的假设。正是有了“可以发生”的各种巧合存在,我们才读到这个故事。当然,小说的情节,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你能发现吗?
生1:“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为什么还能“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生2:既然“病得很严重”,既然有“各自的家庭妻小”,为什么不见家人的陪护?
生3:既然“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为什么不见政府的特别关爱?
生4:既然“病得很严重”,“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为什么还能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两个小时,而且描述了?
生5:“不靠窗的病人”既然产生了“想法”,为什么不向护士提出来?
生6:既然他们那么渴望“窗外”的景色,医院为什么不把他们推出去看看阳光、草地?
生7:既然是“大声咳嗽”,“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值班的护士为什么听不见?
生8:“不靠窗的病人”的“想法”并不过分,会成为“纹丝不动”的唯一原因吗?
生9:“这间病房”只住过“两位病人”,这个故事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呢?
这个环节,沈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批判”。《窗》之所以能够震撼读者,关键就在于情节的缜密与严谨。而学生对情节的“破坏”与“质疑”,就是较为深入的阅读。当然,学生的“破坏”与“质疑”是建设性的,是具有批判精神的深度审视。这种审视,针对的是作者设计情节上语言的严密性与诸多情节的巧合性。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阅读中审视,在审视中提出批判性思考,渐渐走向教学的深处。
许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是深度的。其实,深度教学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怎样才是“渐进”?还是沈老师下课时对学生说得好:“再周密的情节、再动人的细节,‘玩味’久了,你就会发现值得商榷的一面来。读小说,要渐渐深入,再慢慢回首。”是的,“渐渐深入,再慢慢回首”,就能发现小说的秘密。如何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沈老师的课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