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婷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论高职公共英语与ESP英语的衔接
石 婷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我国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能力培养多分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但是在这两个阶段的衔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从分析高职英语能力培养现状入手,尝试将剑桥商务英语引入会电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当中,探讨如何为公共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搭建起有效过渡的桥梁。
公共英语;专业英语;衔接过渡;会电专业;剑桥商务英语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第一学期开设公共英语课程(ECP),到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相应的专业英语(ESP)或行业英语(EOP),即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过度生硬,专业英语课程与公共英语课程之间没有衔接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无法适应这种教学断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的时候,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但是在学习专业英语的时候,学生普遍都会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打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在专业英语和行业英语之间找到对应的衔接,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由教学部和公共英语教研室负责EGP课程,由各院系专业课教师负责ESP或EOP课程,(ECP)的应试倾向比较严重,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各种英语等级考试,学生学习过后,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而专业英语(ESP)或行业英语(EOP)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职业英语能力的提升,绝大多数院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阅读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内容艰深,专业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吃力。
在专业英语(ESP)或行业英语(EOP)教学过程中,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学习”等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仍然感到云里雾里,教学效果较低,学生的英语水平往往达不到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职公共英语与ESP英语之间缺乏科学的、有效的衔接,公共英语教师与ESP英语教师之间泾渭分明,公共英语教师对于ESP英语不太清楚,而ESP英语教师对公共英语似乎也不甚了解,这种结果,就导致了公共英语教学与ESP英语之间的隔离状态。其结果就是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对专业英语的需求,不能够将自己学过的知识迅速的应用到工作岗位当中去。
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并不是学术性的考试,而是实用性非常强的考试,设置BEC考试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考察应试者在特定的商务环境下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对于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能否用英语去解答。在BEC考试当中,主观题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就算是我们常见的客观题,其选项也要六七个之多。举个例子,大家比较熟悉的BEC考试中的写作环节,一般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完成两篇写作文章,第一篇文章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表格、数据,要求学生根据这些表格和数据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描述,最后归纳出一篇文章。第二篇文章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它要求学生将其提供的视觉信息转化为书面写作的形式,这些视觉信息可能是传真、信函、报告等等,字数要求在120-140之间,第二篇文章不会提出写作的具体要求,写作内容大多是更加接近实际的商业写作形式,给应试者增加了难度。这一部分即考查了应试者的写作能力,也考察了应试者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由此可见,剑桥商务英语一方面考察了应试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想要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来通过剑桥商务英语的考试,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应当从事实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运用能力放在第一位,从传统语法教学中的误区跳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BEC考试不同于其他英语考试,它具鲜明的特点,该门考试由两人一组参与完成。按照给出的试题中的规定话题开始讨论,一组队员相互搭档,进行角色扮演,完成考试任务。正因如此,BEC考试的口试部分不仅能够考察应试者的表达能力,还能够考察应试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积极主动的表现自己,与此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记不能抢风头,把自己的伙伴放在一边,自己在那里高谈阔论。自己在发表结束后,一定要注意征询伙伴的意见,将对方的发言的时间预留出来,两个人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合作任务。
(一)为什么选择“剑桥商务英语初级”课程
“剑桥商务英语”是由国外权威机构组织的证书考试课程。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剑桥商务英语的教材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趋向一致,涉及商务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内容,比如建立与客户间的合作关系、外贸订单、客户接待等等。会计电算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学习一下基本的商务知识,例如剑桥商务英语中的第一单元“Com-munication”中,将商务交际中我们经常用到的电话、信函、备忘录、传真等,通过记电话留言、阅读和写作穿着、听录音等多种方式,加深对这些商务基本知识的印象,以便于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学习过后只是记住了一个个语法点,并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去。而剑桥商务英语却能够弥补这一弊端,采用“直接交际法”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掌握程度。不仅如此,剑桥商务英语的教材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英、美报刊杂志和商务文件,其作者都是以英语作为母语的英语达人,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学习,仿佛置身到了一个纯英语的世界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中外文化的感悟,对后期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剑桥商务英语的内容与证书考试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确立了职业证书准入制度,这也标志着证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够从事该行业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说,证书考试制度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以达到适应工作的目的。证书考试制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具有极强的目的性,毋庸置疑,考试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由于剑桥商务英语与语言测试内容的高度契合性,使剑桥商务英语在学生应试的路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
3.剑桥商务英语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将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大家都知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在证书考试的时候要求阅读、写作、口语、听力的全面考察,学生必须在每一部分获得相应的分数才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才能够得到证书,在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专业应用剑桥商务英语能够将这四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全面、科学的训练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缺失哪一部分都是不可以的。例如:学生在证书考试当中,阅读能力较差,这就意味着,不能通过证书考试,没有得到证书的话也就意味着学生没有进入该行业的资格,即使侥幸通过了考试,但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那么工作可谓是寸步难行。通过上述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在高职院校中应用剑桥商务英语的重要性。
(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制定
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务必要遵循目标性原则来制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我国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那么会计电算专业所培养的也应是复合型的人才。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公共英语同ESP英语之间的有效衔接,要融入复合型的专业知识,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要求。因而,必须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指导设置商务英语课程的开设情况。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必须显现出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原则,制定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时候应当遵循需求性原则,依据教学大纲来培养人才非常必要。但是,一定不能忘记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培养目标必须在调查各地区实际情况、对学生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虽然,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案例供我们选择,但我们一定不要机械的奉行“拿来主义”,而是应当在这些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目标。这种培养方式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打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制定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时候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制定学生能力培养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从基础到专业、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在此过程中,要将各种主、客观因素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如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客观因素。要着重注意不要将各学科孤立分开,而是要将各学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剑桥商务英语是连接公共英语与ESP英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在教材和课程的内容上能够合理的处理英文技能在商务专业知识中的实际应用。在制定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时应当遵循系统性原则,众所周知,商务英语具有复合型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制定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公共英语与ESP英语之间的系统性,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学习要重视。在商务环境下,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将商务英语的交际技能、语言知识、管理技能、专业技能等核心内容充分的体现到我们制定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当中。制定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时候应当遵循发展性原则,商务英语是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制定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时候也应当体现这一点。商务英语的适用范围近些年来得到了逐步的扩展,所以在设置商务英语课程,完成能力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原有的纵向课程和横向课程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对学生的需求。
不论是公共英语课程、ESP英语课程,还是剑桥商务英语课程,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主要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到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坚持目标性、需求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发展性原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目标需求。
(三)考查标准的制定
高职院校的英语考查标准应当将“听、说、读、写、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考试为主并结合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情况,将学生的英语水平综合的评定出来,例如在高职会计电算专业的英语考查中将成绩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平时成绩,另一部分为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满分100分,主要包括出勤率、上课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等,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30%。考试成绩满分100分,占期末成绩的70%—80%,考试包括口试和笔试,笔试部分着重考查学生的读、写、译的能力,口试部分主要是考察学生听、说的能力。
(四)注重合理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法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应当合理利用新的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人们普遍认为学英语无非就是死记硬背,英语成绩不好,就是背得不熟、记得不牢。所以,从家长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无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学习理念,要多读、多记、多背。随着国际社会交往的逐步深入,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众所周知,学生在利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采用多种形式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直观的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学到知识,并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高职公共英语与ESP英语的衔接问题是现阶段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剑桥商务英语能够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制定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只有这样,学生的成绩才能够得到进步。
[1]王彦侠.高职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衔接[J].海外英语,2012,(04).
[2]李红.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
[3]张丽丽.基于ESP理论的高职公共英语与专业课程一体化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
[4]葛中明.新形势下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现状分析与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5]颜红梅.高职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与融合[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The Cohesion between Public English and ESP English in Vocational College
SHI Ting
(TianjinModern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Tianjin300350)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of non-English major mainly learn public English and professional English. But there exists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hesion of these two stag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English ability cultivation, this thesis tried to introduce the Cambridge business English into the courses of accounting and electronic major in order to discuss how to set up an effective bridge between public English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s.
public English; professional English; cohesion; accounting and electronic major; Cambridge business English
2015-07-15
石婷(1983-),女,天津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英语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G712
A
1673-582X(2015)09-00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