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强,张 悦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国古代各家思想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古代天人思想。它涵盖的范畴遍及自然、政治、道德等方面。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天人合一”思想探讨的核心。在东方传统文化的结构中,天人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在中国历代思想家眼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一种物质关系更是一种伦理道德关系。因此,这一思想不仅是长久以来人类思考如何与生态和谐相处的成果和结晶,而且对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借鉴价值。
“天人合一”的思想很早便在中国大地上孕育而生,它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成熟以及完善的漫长发展过程,最终建立了一套相对科学的天人关系的学说。
中国“天人合一”的精神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天命观念,包括商朝的“上帝授命”思想和周代“德配天命”的思想,这都是早期思考人与“天”关系的萌芽。但总体来说人对自然的认识不够,所以人把自然尊奉为神,“天”具有崇高的地位。
天命观念发展到儒家创始人孔子那里,已经不仅仅是宗教层面上的“天”或“神”的概念,而是结合了人心与道德。他认为命是一种不可知、不可抗拒的外在力量,命能够带给人幸或不幸,孔子所言的“天”其实也就是命,而孔子的天命观念或者说人与“天”的关系更多的是关注在“礼”的方面。儒家思想以“天”为“礼”,要求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天”的意志。
孔子虽然赞同“天人合一”,但他没有作出更多的论述,在孔子之前,虽存在“天人合一”思想,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天人合一”观。而最早系统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学说的是孟子。孟子将“天”道德化,强调人与“天”是相通而整和为一体的,“天”是人伦道德的根源,人心善性是禀天之赋,人性乃“天之所与”,认识了自己的本心善性便能认识“天”。可见,伟大的先哲早在几千年前便提出了人与自然相通相依、和谐相处的生态哲学范畴。
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对于天却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提出“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改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要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
汉代的董仲舒是儒家第一个自觉探讨天人关系的思想家,他在《春秋繁露》中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观点,认为天与人具有相同的结构,人是天的派生,人事与自然规律相似,故而天人可以相互感应,为适应汉代大一统而生。
综上可知,先秦时期及汉代的儒家思想总体重视仁义与德行,认为人和自然之间有一种“比德”现象,也就是移情说,人常常将自己的德性移注于大自然。
儒家的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天人合一思想到宋明时期逐渐发展成占居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派思想家所接受,虽然各派学说侧重点不同,但都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的自觉。
宋代的张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虚”,“太虚”即气,人与自然都统一于“气”中。他在中国文化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概括而论是从天人关系出发阐释人对于宇宙的一种态度和人的一种精神境界。然而,天人合一说在张载后逐渐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其中二程讲的“体用一源”,朱熹讲的“天即人,人即天”,陆九渊讲的“宇宙内事是己份内事,己份内事是宇宙内事”,王守仁讲的“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为一体”等都包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2]而王阳明认为只有一个现实的世界,此世界是人心与天地万物之彻底融合,人与世界万物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的程度,比程朱理学要更加深刻,因此王阳明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虽然,宋明理学各派思想不尽相同,但基本精神又是相通的,它们都在强调一种以道德为基础而又超道德的精神境界,强调了人应与周围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和谐相处。
与儒家有道德意义的天人合一相比,老庄所强调的天人合一是没有道德意义的,即“道法自然”,依靠“坐忘”、“心斋”、“丧我”等方法达到一种人与宇宙合二为一的忘我境界。道家的思想强调清静无为,自然而然,强调人应顺应自然,所以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加有超越道德的意义,是一种纯粹的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其思想甚至比儒家更主张顺应天道,更热爱自然之美,更重视生态的保持。[3]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界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宇宙观,还是一种既定的道德观,更是一种生态观。它与人们生存的生态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核心思想突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荣辱与共。因此,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内在的联系。
“天人合一”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虽然历代思想家对其涵义的表述有所差异,但其核心思想所致力于达到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在“天人合一”的精神中,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应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以期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所极力倡导的理想目标同样是人与生存于其中的生态环境共生共存,融为一体。因此,两者在目标上展现出明显的一致性。
纵观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在狩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科学技术较落后等原因,人们往往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秉持着“天人合一”的精神,不愿甚至不敢去破坏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因此,在这两个时期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得相对较好。而到了近现代工业文明时期,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愈发试图征服自然、主宰自然,强行改变了许多自然规律,违背了“天人合一”思想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了一系列惨痛的教训。
表面来看,当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由于人们日常行为违背了大自然本身规律所造成的,但究其根本原因,实则为支持人们行为活动的基本观念发生了偏失,换句话说,也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思想在人们观念中的没落。人类在核心价值体系上失去了“天人合一”所赋予的敬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从而导致滥用自身主观能动性,盲目地向生态自然“进攻”,最终势必在结果上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遭到大自然的因果报复。由此可见,当今生态所遭受到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天人合一”思想在人们价值体系中弱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在社会转型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愈发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意识到需要重新扛起保护生态环境这面大旗。然而,在众多人的观念中,生态文明的建设只需约束好自身日常行为,在行为举止上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即可。实则不然,要想真正重建良好生态环境,不仅需要重建人们的行为规范,更需要重建人们的思想观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长久以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良药”,毫无疑问是最适合“治疗”社会转型时期人类生态观念偏失这一“恶疾”的。因此,只有在观念上先重新树立“天人合一”的精神,将其核心思想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规范,才能真正保证人们的行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一言以蔽之,就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还需树立“天人合一”的核心价值观念,两者保持重建时的双向互动。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加速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各方面取得进步的同时,背后却牺牲了自然环境,破坏了社会的生态平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所衍生的生态观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转折点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步入到工业文明。探析其思想层面的涵义就是人类的生态观由顺应自然转变为征服自然。[4]这就要求在建设生态文明时,首先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即应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文明阶段之所以会产生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主要是因为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在农业社会想做却做不到的事可以实现。这在无形中激发了人们的贪欲,渴望利用各种资源满足自身多方面的需求,因而也就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因此,深度钻研“天人合一”精神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它可以劝导人们重新认识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将个人置于整个生态环境当中,构建出“人属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的生态观,在思想观念上改变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对自然的错误认知。
当前,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的同时,却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带血的GDP”。这主要就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产方式以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为主。[5]各地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采取了许多违背生态规律的措施。如,无限制乱砍乱伐,过度开垦土地,乱排生产污水和废气等等。这些错误的生产方式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从“天人合一”的视角出发,人类应当处理好眼前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抵制将经济利益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遵守自然的内在规律,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人们愈发重视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不断追求超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在无形中会产生一种为满足自身需求而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模式。因此,这就需要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在社会中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的生活方式。必须反对为满足一己私欲而无限占有自然资源,反对挥霍性、铺张奢华性的消费观念,用正确的观念将人们导向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1] 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 陈望衡.“天人合一”的美学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1998(3).
[4] 曾繁仁.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化建设[J].文史哲,2006(4).
[5] 陈文.“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J].前沿,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