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爸爸,去哪儿》中的挫折教育

2015-02-13 10:09高俊霞高华景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林志颖挫折情绪

高俊霞,高华景(.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河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

教育教学研究

论《爸爸,去哪儿》中的挫折教育

高俊霞1,高华景2
(1.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063000;2. 河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24)

父亲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角色,而由父亲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对其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中五位父亲对子女的挫折教育方式进行研究,解读并分析了其中的可取与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父亲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父亲;幼儿;挫折教育;《爸爸,去哪儿》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人经受一些挫折,特别是在童年早期,可以借此催化其更快地成熟,从而将受益终生。所以,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非常必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和形象不同,父亲能带给孩子勇敢、坚毅、忍耐等应对挫折的良好品质。然而,据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网友认为中国未成年人父教缺失[1]。《爸爸,去哪儿》(本文分析的是第一季,全文同)这档节目折射出的正是父亲教育缺位的现实。关于父亲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学家麦克·闵尼曾指出: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比那些一周以内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智商更高。父亲教育对子女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通过对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父亲在孩子们遇到不同类型的挫折时呈现的教育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关于挫折的分类,我们借鉴了申荷勇、高岚在《心理教育》中的分类方式[2],从缺乏挫折、损失挫折、阻碍挫折三个方面展开,并努力提出一些教育建议。

二、对《爸爸,去哪儿》中父亲对子女挫折教育方式的解读与分析

(一)父亲在子女遇到缺乏挫折时的教育方式解读与分析

镜头一:在北京灵水村,田雨橙黏在爸爸身上大喊“我要回家,我不要住那个房子!”田爸爸焦急无奈:“你看看弟弟和妹妹,人家自己拿着东西,你看你这个造型。”回到住处,田雨橙陆续告诉爸爸:“五号房间漂亮(羡慕)”“我不想住这里,我想回家”“这里没有电视,我想看一会儿电视”“我想奶奶”“爸爸,为什么农村是这个样子?”在这一过程中,田亮基本未正面回应女儿的话。

解读与分析:在上面的情境中,田雨橙(Cindy)的情形属于遭遇缺乏挫折。缺乏挫折指当个体无法拥有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挫折感受,比如物质、能力、生理条件和感情方面缺乏等。初到灵水村,抽到的房间与自己以前的生活环境相差甚远,田雨橙感到极度的不适应,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下,她想要电视,想要奶奶,迫切地想回到自己的家,但这些暂时无法得到,于是在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情绪波动,泪水不止,甚至可以连续哭上三个小时。

综合来看,田亮对待和处理田雨橙遇到挫折时的表现稍有不足。

一是田亮拿别的孩子,尤其是比田雨橙小的孩子作比较,可能田亮是想通过榜样的作用,来减弱女儿不安的情绪。在孩子哭闹时,家长对孩子的问题应当有所注意:(1)不应对孩子的情绪作评论。孩子的情绪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在孩子哭的时候,父母最错误的就是认为“为什么你这么伤心?你应该高兴才对啊?”不要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孩子的世界。对孩子来说,“你这样伤心爸爸(妈妈)很难过”或者“你不开心,爸爸(妈妈)就陪着你”这样的话,比“哭啥,是你自己的错”或者“你多大了,还像个小宝贝一样没完没了”这种在孩子看来羞辱式的话语管用很多倍。(2)不应在孩子哭得厉害时给予训诫。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哭的时候数落他:“有什么好哭的,你摔倒都是因为踩到水滑倒了,下次看你还敢不敢玩水……”其实孩子哭的时候,他(她)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感受和令他安心的父母的存在上,对四周事物全不在意。因此孩子哭的时候,听不进父母的劝告,父母的任何责怪也只会加深他受到的伤害。孩子的哭泣是一个心理康复过程,等孩子哭够了,重新感到安全和自信时,会急切地想知道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时再加以合理方式的训诫比较好。

二是对于孩子的问话,田亮基本没有做任何直接的回应。其实在田雨橙情绪稍微平静一些的时候,田亮可以和女儿进行简单的沟通和解释,如果说女儿痛哭不止时听不进别人的话,那么在情绪稍微平静一些时,耐下心来向她解释清楚现实的情境,或许会让女儿能够更快地适应这里的环境。

田雨橙之所以出现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是因为她缺乏一种安全感,安全感是对自己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状态的主观体验。安全感较强的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较强,当面临挫折情境时,消极情绪反应强度较低,对挫折排解能力较强;安全感较低的幼儿,在新环境中因找不到归属感,挫折情境带给幼儿的挫败感会因为幼儿缺乏安全感而加重,幼儿便会产生一种消极、低弱的情绪情感。

镜头二:在山东荣成鸡鸣岛,孩子们陪老奶奶说话时,王诗龄往Kimi脸上胡乱地抓,于是Kimi使劲地打了王诗龄两下,王诗龄大哭起来,委屈地去找爸爸。在王岳伦的引导下,王诗龄和Kimi握手言和,但一时间王诗龄委屈的心情难以平复,又开始大哭起来。最后一位好心的老大爷送给王诗龄一条狗,转移了她的注意力,从而平复了王诗龄的情绪。

解读与分析:在上面的情境中,王诗龄遇到的情形属于缺乏挫折。王诗龄被Kimi打了,希望爸爸能批评Kimi,但显然爸爸没有那样做,并且解释说Kimi是跟她开玩笑,一时间王诗龄内心是满满的委屈,加上爸爸就在身边于是痛哭不止。

综合来看,王岳伦的做法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一是告诉王诗龄Kimi是和她开玩笑呢,以一种大度、包容的态度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潜移默化地向孩子渗透了一种宽以待人的处世态度;二是幼儿情绪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即情绪容易变化,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相互转换。在王诗龄的委屈情绪有增无减时,王岳伦选择带孩子暂时离开那个环境,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又恰逢一位好心老大爷送给孩子一条小狗,王诗龄的注意力成功被转移到她喜爱的狗身上,从而很好地平复了她的委屈情绪。

(二)父亲在子女遇到损失挫折时的教育方式解读与分析

镜头三:第一期节目,村长李锐在简短的介绍后宣布请小朋友上交所有的玩具和零食。Kimi不愿意把他最喜欢的宠物小黄交出去。林志颖蹲下身来对Kimi说:“你问问叔叔可不可以把小黄带去。”得到否定回答后,Kimi(极其不舍的表情)强忍着不哭:“不要!”林志颖(抱住Kimi):“可小黄不能去啊,对不对,小黄不可以去,好不好?我们过几天再把小黄带回家,好不好?比赛完以后,我们就把小黄带回家,好不好?我们要乖乖的,哭哭也没有用,对不对?”接着和泣不成声的Kimi一起把小黄交了过去。

解读与分析:在上面的情境中,Kimi遇到的情形属于遭遇损失挫折。损失挫折即个体因失去了原来拥有的东西而引起的心理挫折。个体即 Kimi,原来拥有的东西即Kimi最喜爱的宠物玩具小黄。对于一个不到四岁的幼儿来说,小黄在很大程度上是Kimi的一个精神寄托,因此,虽是几天的分别也会对Kimi的心理有一个不小的冲击。在孩子遇到这样的情绪问题时,林志颖反复拥抱 Kimi,让他体会到安全感,体会到他的情感诉求被接纳、被关心。

综合来看,林志颖处理Kimi遇到损失挫折时的方式有三点值得肯定:一是蹲下身子,平视孩子,让自己和孩子处于一个平等的谈话地位,平等地与孩子交流,这样会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同时也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诉求;二是林志颖深知小黄在Kimi心中的地位,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想法,在Kimi因不舍小黄离开自己而哭泣时,林志颖选择拥抱着 Kimi,并耐心地向他解释比赛完以后就把小黄带回家,拥抱孩子,会让他体会到一种安全感,体会到他的情感诉求被接纳,被关心,从而更好地平复孩子内心的情绪波动;三是林志颖告诉Kimi哭也没有用,这样其实是在向孩子传达一种观念:哭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于无形之中起到了正确引导孩子的作用。

(三)父亲在子女遇到阻碍挫折时的教育方式解读与分析

镜头四:在湖南长沙平江县福寿山镇白寺村,小猪赛跑的环节,Kimi用力拉着小猪在林志颖的协助下第三个到达终点,Kimi很失落地说:“我输了!”再次比赛中,Kimi想要让小猪在无障碍赛道比赛,林志颖告诉他不可以。Kimi哭着说:“这样我会输。”林志颖:“你没试怎么知道会输?”Kimi:“一直他都不走。”林志颖:“那你就拉着它走啊!”Kimi情绪再一次变得焦躁,躁郁不安,于是干脆把绳子往地上一扔。林志颖:“那你就取消资格了。”因为害怕失败,Kimi想干脆放弃,并反复对林志颖说:“这样我会输!”林志颖就一直坚持着让Kimi回去牵猪。在爸爸的耐心劝导下,Kimi终于决定完成比赛。

解读与分析:在上面的情境中,Kimi遇到的情形属于遭遇阻碍挫折。个体即Kimi,目标即Kimi想赢,准确地说就是他想让自己的小猪最先到达终点,二者之间的阻碍即小猪不听Kimi的话。看着其他的小朋友已经到达终点,Kimi的内心产生挫败感,感觉自己输掉了比赛。

林志颖对待和处理Kimi遇到此种情形时的做法值得肯定的地方:一是面对Kimi的躁郁不安,林志颖耐心地与Kimi进行沟通,并教会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样一个教育Kimi的机会,告诉他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而应善始善终;三是体察到Kimi过强的好胜心,从而教育他做事情不一定要赢,但一定要努力。

镜头五:在北京灵水村,在五个孩子学唱同一首歌时,石头总是试图躲开表演的场合,怎么劝都不合作,并躲到一边玩,这样的表现让郭涛很不满意,他直接将儿子推到了门外。后来郭涛对石头说:“我不喜欢那些小朋友去逃避一些东西,如果不喜欢你可以告诉我,你也可以说,你不愿意去做。但是你没必要去逃避它,躲在一个墙角,不勇敢,我不喜欢这样的小朋友。”

镜头六:在山东荣成鸡鸣岛,石头吃面条时把面条撒了一身;傍晚回房子的路上把盛有贝壳、螃蟹的桶掉到了地上;晚上喝水后把水洒到了被子上。晚饭后郭涛总结分析儿子今天的表现:“你今天的表现我不满意,是因为你太调皮了,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石头:“那你就可不可以别再重复低级。”郭涛:“你不希望爸爸重复的话,你明天可不可以表现好点儿。”

解读与分析:在上面的情境中,石头遇到的情形属于阻碍挫折。个体即石头,目标即郭涛希望石头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正常地参与学习唱歌,希望石头不那么粗心大意。二者之间的障碍即石头觉得自己累或者是由于石头没有表达出来的其他原因,不愿意学习唱歌的心理状态;而在镜头六中,个体即石头,目标即郭涛希望石头能够做事情稳妥一些,二者之间的障碍即石头连续地粗心大意。

石头不配合,郭涛就把他推到门外,这种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式教育不可取。郭涛是用很男人的方式教育孩子,比如懂得照顾弟弟、妹妹,受了伤不轻易喊疼,继续坚持参加活动。但孩子总有大人想不到的各种不配合理由的。怕唱不好、怕输、怕爸爸怪他,都可能是孩子抗拒表演的因素。在镜头六中,郭涛的话语显然刺到了孩子的自尊心,郭涛如果选择和孩子耐心地交流沟通,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思考问题所在,可能石头会更容易接纳一些。另外家长应懂得包容孩子的过失,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犯错误、出现过失在所难免,家长应当正确地引导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吸取教训,争取减少或者避免这样的错误重犯。

镜头七:在宁夏中卫沙坡头,对孩子们责任感的考验中,天天一人保护村长和自己的三个鸡蛋。鸡蛋被砸坏后,张亮进来询问情况。为了不让爸爸生气,天天告诉张亮打碎的是别的鸡蛋,被识破后,他说:“我不想让你知道是它打碎了,所以才撒谎的。”接着天天低下头,主动承认错误:“打我吧!”张亮说:“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保护好它吗?”天天用力点点头。张亮:“其实没有它,你也很快乐对吗?”天天摇摇脑袋,流出了伤心而又自责的泪水。

解读与分析:在上面的情形中,天天遇到的情形属于阻碍挫折。个体即天天,目标即成功保护鸡蛋不被打碎,二者之间的障碍即天天没有保护好自己的鸡蛋,同时又不想让爸爸因鸡蛋被打碎而生气和伤心。

综合来看,张亮的做法颇值得肯定,整个过程张亮的态度一直很温和,面对天天主动承认错误,张亮立即安慰孩子伤心而又自责的内心,体现了他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育儿观。在这一过程中,天天善意的谎言、主动承认错误以及伤心而又自责的泪水,这一系列表现与张亮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最好不要急于对孩子的行为下结论,静下心来问清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才能更好的教育和指导孩子正确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三、对父亲进行幼儿挫折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从抚育子女的角度来看,父亲的形象与母亲相比,总显得比较暗淡,好像父爱不如母爱那么重要。然而,赫瑟林顿(Hetherington)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他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3]。以下是对父亲进行幼儿挫折教育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与对待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对待挫折,使他们认识到,人人都会碰到挫折,任何人都必须学会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挫折,大胆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亲首先要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逐步从多种体验中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而成功的喜悦恰恰源于问题的解决。幼儿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就是幼儿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变成了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因此,父亲要学会引导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自己感受困难,并凭借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的“教育即生活”,必须把教育与幼儿眼前的生活融合为“从做中学”,让其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从而最后战胜挫折。

(二)学会对幼儿进行“即效性暗示”

当幼儿受到某种损伤,感到疼痛时,父亲应给幼儿一些实质性的关切。如孩子的手被扎破了,给孩子上药水或者包扎一下的同时,告诉他:“不要紧,很快就会好的。”有关研究指出,父母教育孩子“其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交往活动,它所依靠的不是符号形态本身,而是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事实与意义”[4]。“很快就好”就是一种“即效性暗示”。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对父母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年龄越小,这种依赖心理越明显,当幼儿面对挫折情境时,父母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态度。因此,父亲在孩子身处挫折情境时做出的“即效性暗示”,对孩子的认识与对待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在亲子关系比较好的情况下,“即效性暗示”可以有效地起到稳定幼儿消极情绪的作用。

(三)多鼓励,改变幼儿受挫意识

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思维方式较单一,还不太会自我调整,因此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在面对挫折时,幼儿一般会表现出悲观、失望、退缩等情绪反应。这些情绪的出现一般是源自对挫折的错误认知、错误归因等。如果家长不能恰当地引导和帮助,幼儿不能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很容易形成习惯性的对挫折的消极反应。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他对人的行为具有抑制或推动的作用。幼儿的行为目的性和受理智支配的程度很低,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因此他们比成人更多地受情绪支配。

因此,当幼儿处于挫折情境中时,父亲应学会主动与幼儿沟通,充分了解幼儿受挫的过程和感受,并给予鼓励和安慰,使幼儿有勇气正视挫折,并引导幼儿正确归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经历在父爱下战胜挫折的过程,体验战胜挫折后的愉悦,才能从被动应对挫折进入主动应对挫折的阶段。

(四)客观评价幼儿,赋予其合理期望

受遗传因素及后天环境的影响,每个孩子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父亲对此应客观评价,并据此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以激励孩子向恰当的目标努力。若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孩子就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骄傲自满不能接受失败;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不切实际,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不敢面对失败,这就需要知己知彼的正确把握问题。

(五)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其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

其一,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可从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开始,不包办代替,培养孩子的独立性[6]。节目中,在北京灵水村,Kimi不小心把鸡蛋打碎在地,林志颖让Kimi去拿些面巾纸来,并让他把地面擦干净。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非常好,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

其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自己做决定的能力。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到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如果父亲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应注意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应给予适时的指导和提醒。

[1] 张永生.“爸爸去哪儿”,是追问更是呼唤[N].安徽日报,2013-12-17(05).

[2] 申荷勇,高岚.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103.

[3] 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1):13-18.

[4] 张树俊.幼儿的挫折与挫折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3,8(3):25-27.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On the Setback Education of “Where are We Going, Dad?”

GAO Jun-xia1, GAO Hua-jing2
(1. School of education,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School of educa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China)

Father i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children. It is significant for fathers to take setback education for their children. Based on the TV show “Where are we going, Dad?”, the research of five fathers’ setback education modes for children are studied to interpret and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n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bout setback 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father; children; setback education; “Where are we going, Dad?”

G611

A

1009-9115(2015)01-0136-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1.036

2014-09-01

高俊霞(1971-),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林志颖挫折情绪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出车祸
Holism in Education
挫折使我更坚强
挫折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