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高职教育有效实现石化人才供需对接

2015-02-13 08:33张西江韩立新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石油化工石油

张西江,韩立新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滨海新区高职教育有效实现石化人才供需对接

张西江,韩立新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滨海新区的发展急需大量人才的注入,作为支柱之一的石油化工行业更是如此。对于各高职院校来说,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作为滨海新区区域内的各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主动实现区域内人才供需有效对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动力输送的同时缓解就业压力。

滨海新区;石化人才;供需对接;高职院校

对接可以算作是一个物理学用语,它可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是指将各部分端部的对接部接合固定起来,木工常指木纹相垂直或对边不重叠的并用箍(如铁条)加固的接合方法,亦称“端接”;二是指在宇宙空间中操纵(如两艘宇宙飞船)使其机械地连接,靠拢合为一体;三是指对抵接合。这其中无论是哪一种看法,都可以延伸理解为是两个不同的物体有效的结合在了一起,而目前一大社会难题的大学生就业为题,如果可以和企业岗位需求达到有效对接,那这个所谓的社会难题就能大大得以缓解。尤其是高职院校,所面对的就是操作性强的工作岗位,如果能针对行业企业需要培养人才,更能缓解供需矛盾。

一、滨海新区石油化工人才需求现状

(一)石化行业百年基业的沉淀

天津市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发源地,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在我们国家它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而且也是唯一的聚集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中化工四个国家级石化公司于一个城市的突出典型。天津市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就包含了石化行业,规划中提出力求把天津市建设成为具备世界级规模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上游和下游产品在地区达到密切联系、资源能源回收再利用、健康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石化产业基地。而且会依据低碳、循环、节约、集约、绿色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石油开采、石油存运、炼油、乙烯和乙烯的中下游产品发展链条,进而成为年产5000万吨的原油生产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中国北方石油生产基地、华北地区重要的石油和成品油储备基地、具备3500万吨炼油水平、乙烯生产能力达到年产250万吨。

(二)滨海新区迅猛发展的需要

200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标志着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至今已经过去的将近5年时光打磨了滨海新区成立之初的粗糙和棱角,逐渐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而其中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化工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一个行业的进步过程中人才是关键。马克思主义科学论述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而作为生产力三要素的劳动者是其中唯一的人的要素,通过使用劳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带来整个社会的最终发展,可见社会发展、企业进步最终是人在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滨海新区的石化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也是由人推动的。

目前看来,天津的化工区建设规划面积占据滨海新区80平方公里面积,突出特色建设、集聚资源、有序的布局、完成支持系统的石化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产业配套,海洋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综合利用、精细化工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发展的重点。在石化行业的延长产业链中,对于聚酯纤维,聚烯烃塑料橡胶制品的开发等也将会因此而得要顺势发展。预计到2015年,整个滨海新区的沿海化工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届时工业总产值也将增长到50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就有1800亿元,利税总额不低于900亿元,直接创造50000个就业岗位。

发展的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石油和石油化学工业,急需引进生产的新技术,所以在生产操作、技术管理、技术设备改造等层面,高级技能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大。石油和化学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同时,高新技术的应用过程复杂、专业技术更新速度快,这些都为石油化工专业人才规范化水平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来看,把滨海新区看成是石油化工人才需求的风向标所言非虚。

二、滨海新区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现状

滨海新区石油化工人才的需求趋势必然造成大量的就业岗位,有需求就有供给,但是现实中供给的水平是良莠不齐的。滨海新区的发展是迫切的、迅速的,石油化工行业尤是如此,这就势必要求企业需要的是拿来就用的成熟度高、专业性强的技能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的途径多种多样,而最主要的渠道还是各个高职院校,因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怎样才能培养出满足行业企业的人才——拿起来能用,用起来顺手,不好高骛远,潜心专业钻研的标准行业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区域人才培养自给自足是比较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人才养成模式,一是区域内人才培养针对性较强,能很好的满足企业需要,二是因为区域内人才归属感和稳定性相对较好,现在社会人才流动性很大,不仅要培养出人才还要能留得住人才,区域人才培养模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规避人才流失。

就拿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来说,是一所隶属中石油系统的高职院校,它不仅仅是中石油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另外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的大港油田,比邻大港石化公司的地理优势,也成为了为高速发展的滨海新区提供石油石化人才的教育基地。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天津大学石油分校,其石化专业有极深的历史渊源。作为学院的主干系部石油与化学工程系,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和改革,初步形成了符合地区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好的基础设施。主要表现在:

(一)石油与化学工程系毕业生认可度高

自建系以来,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为社会输送各类石油化工毕业生50000余名,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其中多数已经锻炼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石油工程领域及其他战线的领导和业务骨干,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优良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用人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好评,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和广阔的办学背景。近3年来连续石化系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3%,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石油化工行业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技能性才培养基地。

(二)石油与化学工程系软硬件设施良好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目前具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共有专职教师47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总数的25%,教师中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2人,取得“双师”资格教师33人。按照社会发展需求,该系开设有石油工程技术(中澳)、石油地质勘查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等10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根据不同专业教学需求建有7个专业实训基地,含17类31个实验室。并建有天津石化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石油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

(三)石油与化学工程系产学研成果显著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石油与化学工程系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业绩。在教研教改方面,两个专业达到市级重点标准,两个专业达到院级重点专业标准;完成6门省级精品课程,4项教研成果获得市教育厅级教研成果奖。另外,主编和参编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0余部、完成校内教学讲义20余套。在科研方面,有1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近3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有3位教师被聘为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这里简单以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学工程系为例介绍了滨海新区高职院校的石化人才基地建设情况。另外,滨海新区区域内的高职院校中,渤海职业,国土资源等几个院校中也开设了石油、化工等与石化企业有关联的系部专业,有针对性的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油田大型企业提供对口直接的技能人才支持。

三、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有效对接,实现区域内校企双赢

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尤其体现在人力资源上,人力资源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一个学习型社会的的示范区域——滨海新区,内化的学习动力更能彰显出来。所以,区域内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应有进行畅通的沟通。站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区域内高职院校来说,是人才的输出方,并且要一直负责这个生产力的唯一主观要素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学生是学院的唯一出产的产品,不仅要保证“产品合格”还要有“售后服务”,不能学生毕业就完事大吉了,不仅要积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帮助产品占领市场,而且要进行后期养护,保证市场占有率。针对石油化工这个区域内的主干产业,要做到以下才人培养的方向。

(一)专业设置与区域需求实现对接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有两个:一是学科分类;二是职业分类。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社会职业岗位状况决定其专业设置,因此,高职专业的知识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相关联的有关知识所构成,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一直以来,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随着社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可嘉的成绩,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拿石油化学工业来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于滨海新区依然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合理的专业设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近年来滨海新区石化人才的需求量成迅猛增长的趋势,为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的发展即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区域内石化行业希望高职院校能够根据具体不同岗位的需求设计专业课程,力求达到教育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生产出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可以得到更多的实践实习的机会,使之就业的前景更为广阔。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完成专业设置上的对接,坚持以滨海新区的石化行业的需求为教育宗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力求做到,有需求就有供给,不盲目教学,增加和区域内企业的沟通,合理设置教学体系和专业知识构成,把实用性、时效性和企业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改变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

(二)订单式培养模式丰富对接内涵

高职院校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在石油化工领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就业与招生、教学、科研工作三结合,强化“三个培养”,利用多种资源,着力拓展学生就业渠道,确保就业率稳定提高。近年来,订单式培养成为一个稳定的提高就业率的有效工具,它一方面满足了企业近期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使学生就业压力减少,专心课业学习。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和企业现状及发展,向学校下达人才培养订单,之后学校在企业主导和协作下按订单进行人才培养,所培养的人才经过企业验收合格后即被企业录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将会有效地录用适合的人才,减轻学校培养人才规格与企业需求不一致的矛盾。目前,滨海新区石油化学工业对于订单是培养的需求量很大,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石化系对订单式人才培养进行了良好的探索,例如近期的渤海钻探订单班,学生对于企业认可度较高,专业知识学习认真,另一个角度来看,用人单位在大一新生中就有目的选择优秀的适应岗位工作的学生进行培养,也是人才培养建立在高起点的基础上。

(三)校企合作全方位深化人才供需对接

前面所提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仅仅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校企合作还表现在产学研的各个方面,教学科研中,企业专家可以担任高职院校专业实践课教师和提供技术服务,加强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教师也可以深入企业工作一线,及时了解企业专业知识需求情况。众所周知,石油行业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不会衰弱的,它是工业发展的血脉。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的主力油田总体已进入递减阶段,稳产难度不断加大,石油产业的下游产业链石油化工生产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加工分解的要求更高,这些现状无一不昭示了对石化人才的专业性要求将会更高,校企合作的全方位展开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场所和机会,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持续性的人才培养培训,这些需求的良好对接特别适用于一定区域内的企业和高职院校,人员稳定、地理优势,信息畅通等都是实现校企合作有效对接的基本保证。

滨海新区的发展有目共睹,高速的发展步伐要求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其中人力的投入不仅有数量的要求,还有高质量应用型的素质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可以充分满足这一需要,而作为主干行业的石化企业的需求起到了人才需求风向标的窗口作用,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的石化专业很好的保证了石化人才的供给,并在今后更加合理的调配专业设置以期更好的适应石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苗德华,刘新珏,谭婷婷.滨海新区人才需求结构与天津高等教育衔接模式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06).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Binhai New Area Effectively Achieves Supply and Demand Coordination of Petrochemical Talents

ZHANG Xi-jiang, HAN Li-xin

(TianjinEngineeringTechnicalInstitute,Tianjin, 300280)

The development of Binhai New Area requires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A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the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is especially in need of talents. For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difficulty of getting a job for graduates is always a big problem.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Binhai New Area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actively achieve effect coordina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o provide talents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so release employment pressure.

Binhai New Area; petrochemical talents; supply and demand coordinatio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2014-04-07

张西江(1959-),男,天津市人,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韩立新(1972-),女,河北省人,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从事科研管理工作,高讲。

G710

A

1673-582X(2015)06-0012-04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石油化工石油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22 年第23 卷总目次
石油石化展会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奇妙的石油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