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鑫
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发展问题探讨
田鑫
在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中,校企合作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必然通道,而校企合作的深化自然涉及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文章在分析了目前校企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缘由的基础上,探讨了促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与广度融合的途径。
校企文化融合;问题;缘由;途径
校企文化融合发展是指以学校为主体推动力,校企双方在互利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双方文化在融合中不断丰富和优化。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实现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健康发展。
校企文化融合依托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参与方主要是三个方面:学校、企业、政府。就三个因素而言,学校应该是首要的主体,企业是次要的主体,政府应该是两者结合的引路人和护航者。查找问题我们不妨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就学校角度而言,校企文化融合的主动性不够
在谈到校企合作的时候,学校应该责无旁贷,担当促进校企合作的倡导者与积极组织者。但在实际中,学校作为合作主体的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
1.在学校教学和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较少
就教学而言,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而教材往往滞后于现实的企业应用状况。理论教学挖掘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较少。以管理类专业、经济类专业必修的管理学课程为例,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础的传统的管理理论,概念性的东西较多,现实案例较少,结合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就更少。比如,在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5S”管理理论,我国的海尔管理理论,世界五百强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等,在课程内容中涉及太少。在学校的实践教学中,一方面实训硬件条件和企业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加之授课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常常落后于企业的现实操作要求,所以实践课程往往停留在粗浅层面的操作,和企业实际应用中的操作规范、操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学校培养学生,是两三年以后为企业服务的,学校的教学应该具备前瞻性,而现实不是前瞻而是落后,自然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就学校教育而言,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不够。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从业者个人综合素养。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教育和企业有一定差距。同时,职业道德教育不够,学生对于所从事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并不是很清楚。有些只是一些感性认识,没有从职业道德能力的角度训练学生。2014年,天津城建学院红桥分院就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的认知情况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企业专业人士设置的一个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专业岗位的要求调查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执行能力情况;另一部分来自学校的骨干教师设置的调查问卷,主要调查用人单位对于高职教育质量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对专业岗位的要求不熟悉,职业道德执行能力较低;用人单位对于高职教育质量和高职学生的评价不高。这充分说明高职教育在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
大学生就是未来不久的从业者,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其未来就业的情况。企业比较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良好的修养与性格,良好的学习、思维与创新能力,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积极乐观。这些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一样,是高职教育必须重视的方面。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普遍缺乏系统性、实践性。素质教育缺乏密切结合学生实际的教材,课程安排也不够系统,有时候仅限于几次讲座;同时,素质教育没有非常好地融入到学生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比如,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和多门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和数学课程结合,通过数学学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哲学课程结合,通过哲学课程学习,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管理学课程结合,通过系统理论的学习,锻炼学生系统思维的能力;另外,素质教育应该和学生的社团活动、校内外活动紧密结合。就实践性而言,素质教育更多地应该通过体验式学习、互动式学习来培养。但目前的高职院校给予学生这个方面的实践空间还是太少。比如,学分制的推行不够彻底,学生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学制选择方面缺乏自主性,在缺乏自主选择、被动学习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自然出现一些消极学习、盲目学习的现象。
2.学生的社会实践较少,不利于接触和吸纳企业文化
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学生校外专业实践和校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校外专业实践目前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一般是半年到一年。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这样的实习时间相差不多,但就校外实践质量来讲,差距很大。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有固定的实习单位,也组织学生统一去实习,但实习过程的管理非常松散。基本上就是把学生交给了企业,在企业完成一定工作,拿到相应的报酬。很多学生实习的工作和专业并不对口,所干的工作也仅仅局限于一些技术含量极低的工作。学生很难从中学到专业技能,更难以接触到企业文化层面的东西。更有甚者,有些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实习采取“放羊式”的自主安排形式,学生只要拿来实习单位加盖公章的实习证明,就算是完成了实践课程,就能拿到相应的学分。至于专业是否对口,实习过程情况是否真实可信,很少去认真核实。
就其他社会实践而言,和国外的大学生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从事的就更少。在国外,把学生从事志愿者活动、做公益作为学生求学考核、未来求职考核的重要考察因素,而我国对这方面考虑很少。学生一般对校外的社会活动了解就不多,有些学校甚至怕学生在校外活动存在安全隐患而限制学生参加校外的社会活动。这样,造成一些学生除了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对职业的要求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上。至于企业文化,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些空洞的概念和理论,似乎事不关己,也很难去理解。有些学生在校园招聘会上,面对来自企业专家的提问,一无所知,这让企业人事很难理解:一个对于企业文化一无所知的大学生,如何胜任企业的工作,这样的学生也理所当然会被企业拒之于门外。
(二)就企业而言,对于校企文化融合的动力不足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校企文化融合的动力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学校能够向企业传递优质的文化元素。包括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第二,学校能够向企业提供充足的实用的劳动者,不管是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技术操作人员,还是其他的人员,当然最好是复合型人才;第三,学校能够认可企业的文化及用人之道,并愿意成为企业的宣传者;第四,能够获得来自学校或政府提供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政府的补贴或荣誉,学校能够无偿或廉价提供劳动者等;第五,企业的社会责任及企业对于社会无偿贡献的意愿。
分析这五个方面不难发现,能够满足企业或企业能够自觉承担的很少。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往往是滞后于企业需求,很难做到提供优质的文化元素、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学校提供的就业学生或者称为劳动者,在数量方面可能能够部分满足,但在企业的质量需求方面时常存在错位或不足;目前学校在研究企业文化、宣传企业文化方面是缺乏主动性的,只是把目光停留在表象的学生就业上,而不是深入企业文化,主动寻求合作契机。目前,就政府层面而言,对于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缺乏激励政策,企业也很少从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角度施惠于学校;目前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相对还是较弱,很多企业把主要目光放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上,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角度考虑较少。
(三)就政府而言,对于校企文化融合护航的力度不够
从2002年8月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教育部等七部委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型人才培养工程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等多个文件,从政策支持的角度倡导校企合作;同时,从资金支持的角度中央也发布了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予以支持,但和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相比较,依然是杯水车薪,政府作为引导与扶持的护航作用仍然显得单薄。同时,政府政策多是宏观指导,缺乏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
在校企合作方面,涉及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主体的责任、义务的划归问题,这些关键性问题只有通过法规的方式予以确认,才能够维护合作各方的利益,也才能让学校、企业放开手脚去合作,但目前这方面的法规依然欠缺。政府作为合作主体之外的管理者,理应担当起立法执法的角色。总的讲,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缺乏制度和运行机制支撑,与我国社会进步、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要解决校企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笔者认为:虽然校企合作涉及学校、企业、政府三个方面的要素,但在这三个要素中,政府显然是第三方要素,是非主体的要素。而在合作的学校与企业两个要素中,企业是学校人才输出的接收者,是学校的“用户”。换句话说,企业是学校的服务对象。同时,在校企合作中,在双赢的前提下,相比较,合作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就业,所以,学校是首要的赢家。正如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出现滞销,不能从市场、从消费者身上找原因一样,学校在校企合作出现问题的时候,主要应从学校的角度找原因。
(一)学校的经营理念、质量理念、服务理念还有待于提高
我国的国企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末正式开始,历经20多年的过程,企业的经营理念、质量理念、服务理念终于树立起来。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从实质性存在到现在总共不过30多年时间,教育改革也主要是教学模式、学生教育方式、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而从学校的用人机制、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从十八大以后才真正开始。因为职业教育以单一的国有事业单位的方式存在的时间较长,经营理念、质量理念、服务理念一直难以树立起来。近年来,随着民营职业学校纷纷崛起,民营培训机构规模迅速壮大,国外办学机构纷纷抢占我国的生源,国办的高职院校不得不正视自身的发展,反思自身的经营理念、质量理念、服务理念。在这些与学校生存与发展紧密相关的核心理念方面,确实问题多多。就学校经营理念而言,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依然认为学校发展主要靠政策而不是内部的管理与办学质量,所以热衷于拉关系,伸手向政府要政策。不去用经营的理念去审视内部存在的问题,忽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需求,轻视内部的管理,轻视学生就业环节,轻视校企合作;一些学校员工对学校经营理念也是认识模糊,认为学校的发展影响不到自身的利益,所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科学的学校经营理念应该体现这样的思想:学校的生存不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没有风险的成长,而是有序竞争状态下适者生存的社会现象,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决定因素主要来自于生源,而生源的壮大来自于教育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因此,学校办学要以人才市场为导向,经营好,发展好。
质量理念主要体现在:以质量赢得生源,凭质量输出人才,以质量推动发展。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有些高职院校不是以质量求发展,而是将主要精力用在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扩大生源。主要是通过加大给予各方招生奖励的方式扩大学生规模。至于办学质量,认为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就可以,这样的办学方式最终会因质量问题而断送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服务质量而言,一些学校服务意识非常淡漠,主要体现在:学校服务于用人单位的意识差,教职工服务于学生意识差,管理者服务于一线教学的意识差。
学校缺乏了经营理念、质量理念、服务理念,自然就缺少了主动接近企业、走进企业文化的动力。
(二)校企合作缺乏法规保障,学校承担的责任过重,对于校企合作心有顾虑
目前虽然国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但对于校企合作中的法规制度建设还很不健全。特别是对于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学生所承担的责任义务没有统一的法规文件。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所谓广度,是指校企合作的群体范围较小。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在学生实习阶段,能够实现由校企统一组织的学生校外实践的比例不及30%。实习专业也很不均衡,一般操作性较强的工科类专业校外实习比例较大,文科和理科中技术难度不大的像物流配送等方面学生实习比例较大;除此之外,会计、国际贸易等传统专业很难找到批量的对口实习单位。校企合作的深度就无需多解释,因为缺乏法规的保驾护航,校企的合作常常是短期的合作,学校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学生实习的问题;而企业的目的是解决短期内劳动力匮乏或者使用廉价劳动力降低用工成本的问题。
同时,由于校企合作缺乏统一的法规规定,校企合作主要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的方式履行契约管理。但目前我国的签约管理不像美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那样完善。在西方国家的眼里,契约具备法律效力,只要违犯了契约,是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纠纷。而在我国,在出现违约的情况下,违约方常常从国家法规或者有关规定的角度查找契约漏洞,保护自身利益,从而引发纠纷升级,变得更加复杂。在实际中,一些应该由学生本人承担的责任得不到实质的落实,特别是在出现安全等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及家长拒不承担责任,学校因担心纠纷问题而回避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所谓的校企合作主要停留在学生短期实习、企业来校招聘等浅显的合作层面。
另外,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相比较,人们的文化素养、法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意识等发展滞后,也给校企合作带来了一定障碍。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提倡依法治国,提倡政治清明、文化进步,社会环境向好,有利于推进企业合作的发展。
(三)学生职业教育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足造成学生对职业劳动和企业文化兴趣缺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各类教育都取得长足发展。但有一个方面明显存在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劳动教育。和我国改革开放前纵向比较,以前从小学生开始就安排有很多的义务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劳动的意义以及劳动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成长;而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劳动体验能有多少?学校很少,家庭很少。这种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的缺失造成日后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缺失。另一方面,和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比较,我国劳动教育的缺失也非常明显。西方国家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孩子应该在家庭中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是放在首位的。正因此,我国对于学生的职业教育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
同时,我国学生的职业教育也存在后天营养不良的问题。就高职学生而言,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已经确定了专业。那么,试想一想:学生所选的专业有多少是自己在做了充分的调研后依据自身的兴趣和条件自主选择的?可以肯定地说,学生的专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有些是父母或他人的愿望而非学生本人所愿。另外,在学生专业转换以及课程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学制选择方面,国家或学校政策为学生提供了多大方便?和国外比较,存在很大局限性。还有,在学校组织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多少参观、调研专业的职业现状、体验专业对口的职业角色的机会?在目前高职的教育教学中,是非常有限的。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职业引导、职业规划、职业兴趣的培养占多大比例?非常有限。从认知的角度而言,一个人对于他不了解的事情很难感兴趣,同时对于他不感兴趣的事情很难学好。这就是目前校企文化难以融合的问题所在。
学校是校企文化融合责无旁贷的主体组织者,要积极向企业靠拢,寻求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的机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丰富学校文化的职业元素,通过自身的优质文化吸引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的职业文化元素应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硬件环境文化和人文环境文化方面。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先进的实训设施以及相应的和专业对口的职业环境氛围的布置。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态度、职业心理、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规划,专业教师的专业职业操守和职业能力,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契合程度。
(二)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教育,促使学生走进企业文化
就高校学生而言,绝大多数还是选择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所以,其劳动意识、就业意识、动手能力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学校应该在学生接触专业之前就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了解和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角色、职业要求及职业过程。应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对于那些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应该多提供选择的余地。其次,在公共课程或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多挖掘来自企业实际中的案例,及时融入企业文化元素,让学生不断强化对口专业的职业认知。再次,引导学生在了解专业职业状况的基础上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应该分为近期和远期,并强调和实践紧密结合。
(三)拓展与企业的合作渠道,增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度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近三十年里,校企合作几乎是如影随形。而且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校企合作也在不断地被强化,不断地走向成熟。虽然目前在法规建设和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但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特别是国家提出的职业教育的所有制问题,可以采取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方式,对于国办的职业教育学校的机制改革、人事改革会带来实质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直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会给校企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同时,我国在推行法制化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校企合作中存在的法规漏洞也会得到改善。另外,高职院校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观点也在变化,学生面对就业压力观念也在变化,这些因素都会直接促进校企文化融合。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走上职场,就业后他们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创业意识将直接体现所在企业的文化状况,决定企业的发展动力。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可将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校园教育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就业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竞争能力。
责任编辑:陈兴安
田鑫,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天津300130)。
G719.21
A
1671-2277-(2015)05-00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