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银行防范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2015-02-13 07:14顾文琴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监察风险管理银行

南 彦,顾文琴

(延安宝塔区信用合作联社,陕西 延安 716000)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一般的操作风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是指存在于银行“运营”部门的操作风险,指由于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出现的错误或疏忽,进而有可能引来的潜在的损失的风险。这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风险,但不包括外部事件,如监管者本身或者自然灾害的影响。广义的操作风险是除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之外的所有金融风险。这个涵盖的内容很广泛,涵盖了所有市场和信用风险之外的剩余风险,但这种定义使得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计量非常困难。

比较权威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者失灵的内部程序、系统和人员,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这一概念侧重于银行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可以说涵盖了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线,是比较实用的,所以银行普遍认同此观点。

我国银行操作风险表现为员工不遵守规章条例;内部操作过程不够完善、内外勾结作案;内部系统存在缺陷和信息泄露;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引发的外部事件。

二、金融机构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对操作风险认识不够到位

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银行的管理水平。从国内的银行业情况来看,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还仅停留在表面。

主要表现在:

1、多数人简单的认为操作风险只是偶然发生,事实上我国有很多内外联手盗取客户资金的案例并不是偶发事件。这些事件中体现出了银行操作流程设计的缺陷,和未满足内部相关岗位要求的双线制约。

2、认为只有基层操作人员才有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其实不管是基层人员还是高层人员都会引发操作风险,甚至高层人员的危害性更大。事实上高层人员才掌握着关键性的权利,如果发生违规行为会比基层人员的危害性要大得多。因此银行内部应建立高级管理层之间的权利明晰和权力均衡的有效结构,通过高级管理层权力制约来抑制道德风险的发展。目前国内该项做的最好的是建设银行,建行已经建立境内外分行、子公司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由上而下不断延伸风险管理半径。

3、认为操作风险就是操作中才会产生的风险。这样的错误理解就会把操作风险的管理权限归于内部审计部门,而与其它部门无关。内部审计部门不能直接参与到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这样的误解会使许多专业性的风险隐患点无法被察觉。真正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应该让风险管理部门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而其他业务部门在日常管理中保持与风险管理部门的沟通,提供专业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二)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主要表现在:

1、通过利用历史数据对操作风险问题的分析能力比较欠缺,无法全面掌控操作风险。风险量化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量化管理技术也已经成为银行风险实施管理的有力工具。

2、没有建立独立的完善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各管理部门不能厘清各自的职责权限,在风险防范的问题上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3、监管不到位,稽核工作流于形式。有些作案人员作案手法简单低劣,但还是有惊无险得以继续作案,归其原因一是部分一线人员没有对同事尽到监督职责,二是基层的部分网点事后监督风险抓取率较低,达不到防范风险的目的。三是稽核和检查不深入、不细致、不全面,使之流于形式。

(三)对银行操作风险的相关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

1、虽然有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违反规定操作,对规章制度的遵循性较差,出现了很多任意删减操作程序,甚至逆操作流程的案例。

2、基层人员对新出现的业务流程不熟悉,没有把握新业务的风险点,凭经验操作,风险监管部门也停留在表面。

3、稽查部门缺乏跟踪,问责机制,对发现的问题严格要求整改,但屡查屡犯,一样的问题多次出现,或一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网点普遍存在。管理上缺乏力度和专业性。

三、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操作风险的特点决定操作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我们只能通过采取一些防范措施降低其发生率,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控制:

(一)强化人本教育是抓操作风险防范的核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防范操作风险的核心内容

因此,抓员工教育培训,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是防范操作风险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

1、关注招聘员工。把好入口就把好了操作风险发生的源头。一是招聘员工市场化。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对员工进行择优录取。二是招聘员工多元化。由于银行经营商品的特殊性,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因此招聘员工要考虑员工的综合能力。三是招聘员工要任人唯才。银行招聘员工定位要高、综合评估,不能因为目前的管理体制、发展现状等因素束缚人事管理的理念。

2、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培训。对新进社的员工和现有的员工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和文化结构,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做好培训,让员工知道,哪些操作点是存在风险的,并懂得如何有效的规避它。同时加大对规章制度的学习,让员工清楚知道对违规操作风险的惩处。

3、狠抓员工职业操守建设。一是要加强员工的职业操守教育,让员工以银行的职业操守为行为准则;二是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让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提高员工操作风险控制意识。

(二)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一定是要实质性的,高级管理层要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其次,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实行分层管理、分层承担相应的责任,高层管理层承担最终责任。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的模型,作为辅助工具管理风险。最后,强化风险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全员风险意识,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三)建立风险预警系统,进行风险预警分析

风险预警系统就是采取非现场监管的手段,将风险提前控制,防患于未然。它将风险管控的事后监督职能前移,强化对操作风险的有效识别,提高监督过程的有效性。总之,智能化的风险预警系统,再有效的配合其他系统就可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强化稽核监察,防范操作风险

1、加强稽核规章制度的建设。要加快建立健全有关的工作、责任、处罚制度,使稽核监察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

2、加强稽核监察队伍的建设。一是配齐人员。根据银行网点规模、员工管理水平合理有效配备相应的稽核监察人员,达到全面防范营业网点的各种潜在操作风险。二是增加稽核监察人员相关知识培训,提升整体稽核人员的专业素质。

3、加大稽核监察的频率。除了搞好定期常规稽核检查之外,还要实施专项稽核监察和重点稽核检查。定期常规现场稽核是实行“周期制”,各级稽核部门,每半年按照规定的稽核内容对指定的稽核对象全面稽核一次,并按照稽核工作报告制度的要求,定期上报稽核情况。定期常规稽核要有章必循,违章必纠。除此之外,定期增加对银行的专项业务进行重点稽核监察,降低银行的风险。

4、加大违规惩处力度。对稽核监察查出的问题,要按银行内部规章严厉处罚,决不能姑息迁就,养奸为患。除此之外要认真做好后续再稽核,做到“不整改,不放过”的原则,督促银行机构限期整改到位,对没有按照要求时间整改到位或存在重大问题和累查累犯的违规、违纪人员及负责人按照相关文件从重处罚。同时加大稽核工作的问责力度,凡是稽核监察过后出现的问题,属稽核人员应查而未查出的问题将严格按照规定,追究相关稽核人员的责任。

总之,防范银行操作风险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操作风险是我国风险防范的重点和弱点,必须对操作风险给予必要的重视。因此我们要建立有效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明确目标,加强稽核队伍的建设,保证执行过程的质量,就能逐步提高风险控制效果,最终保障金融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1]李 娟.浅谈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J].商业文化,2015,02.

[2]袁临江.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之对策[J].金融时报,2009,01,05.

[3]赵志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1.

[4]龙云飞.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11.

[5]郝龙芹.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管理控制的看法[J].科技信息,2009,07,15.

猜你喜欢
监察风险管理银行
江西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智慧监察“行稳”方能“致远”
独立设置“环保警察”促环境监察执法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